概述
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為援助朝鮮人民抵抗美帝國主義武裝侵略、捍衛中國安全而進行的戰爭。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大力配合。抗美援朝紀念日為10月25日。新中國成立後,美國繼續在軍事上援助蔣介石,同時扶持朝鮮、越南等國的反動勢力,建立針對中國的包圍圈。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即採取武裝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聲明,宣布出兵朝鮮,並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同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美、英等國的操縱下通過決議,聯合國會員國要派兵隨從美國軍隊入朝。6月28日,毛澤東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遣責美國侵略朝鮮、台灣及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號召“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和自由的人類,尤其是東方各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奮起,制止美國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新侵略。”
戰爭背景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地位,立即出兵干涉。26日,美國總統H.S.杜魯門命令美國駐遠東的海、空軍參戰,支援韓國國軍。27日,H.S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派兵,並令美國海軍第7艦隊侵入中國台灣海峽。同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沒有蘇聯參加的情況下,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韓國以“必要的援助”。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又通過了美國關於設立聯合司令部以統一指揮在朝鮮半島的各國部隊的提案。8日,杜魯門任命美國遠東軍總司令D.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後由M.B.李奇微、M.W.克拉克繼任)。共有19個國家參戰(朝鮮,韓國,中國,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國家)。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聲明指出:杜魯門27日的聲明和美國海軍的行動,乃是對於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對於聯合國憲章的徹底破壞。7月6日,周恩來再次發表聲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6月27日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為非法,中國人民堅決反對。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於7月13日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及其他部隊共25.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後又調第9、第19兵團作為二線部隊,分別集結於靠近津浦、隴海兩鐵路線的機動地區。
中國主張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對於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政和侵占中國領土台灣表示極大義憤。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中國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聲明,指出:杜魯門27日的聲明和美國海軍的行動,乃是對於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對於聯合國憲章的徹底破壞。中國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解放台灣而奮鬥到底。7月6日,周恩來再次發表聲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6月27日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為非法,中國人民堅決反對。
為保衛中國東北地區的安全和在必要時援助朝鮮人民的反侵略戰爭,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於7月13日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及其他部隊共25.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後又調第9、第19兵團作為二線部隊,分別集結於靠近津浦、隴海兩鐵路線的機動地區。
9月15日,美軍趁朝鮮人民軍主力在朝鮮南部洛東江地區作戰之際,以其第10軍於朝鮮西海岸仁川登入,配合正面部隊對朝鮮人民軍實施兩面夾擊,並向北推進。戰局發生了不利於朝鮮人民軍的急劇變化。
9月30日,周恩來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9月30日,周恩來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隨後,中國政府又通過外交途徑進一步向美國政府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是,美國政府無視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
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簡稱“三八線”),19日占領平壤,企圖迅速占領整個朝鮮。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毛澤東主席根據朝鮮勞動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請求和中國人民的意志,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同朝鮮人民一起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者。為在軍事上掌握主動,中央軍委對投入作戰的兵力、後勤保障、武器裝備以及國土防空、東南沿海防禦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周密部署。
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根據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戰爭持續了2年多的時間。
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入朝後的第一仗,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帷幕。這一天后來被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原因
分析
1:美國侵略朝鮮,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
2: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3:史達林承諾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提供空中掩護;
4:朝鮮正處於內戰期,美國公然干涉朝鮮內政。
戰爭過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
第一次戰役
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在朝中邊境及其附近地區,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突然發起的進攻戰役。志願軍入朝後,在開進中發現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前進甚速,志願軍已來不及先敵占領預定防禦地區,且“聯合國軍”尚未發現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以1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集中5個軍另1個師於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占領全朝鮮的計畫,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第二次戰役
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誘至預定戰場後,對其突然發起反擊的戰役,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戰役。“聯合國軍”雖然已經發覺志願軍入朝參戰,但卻估計志願軍參戰只不過是為保衛邊界。11月24日,“聯合國軍”發起旨在聖誕節結束韓戰的總攻勢。志願軍按預定計畫,將“聯合國軍”誘至預定地區後,立即發起反擊,給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聯合國軍”兵敗於西部戰線的清川江兩岸和東部戰線的長津湖畔,被迫棄平壤、元山,分從陸路、海路退至“三八線”以南。
第三次戰役
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為打破美國政府“先停火,後談判”,爭取喘息時間,捲土重來的陰謀,突破“三八線”,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進行的進攻戰役。志願軍集中6個軍,在人民軍3個軍團協同下,對依託“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禦的“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將其從“三八線”擊退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占領漢城(現韓國首都首爾),並適時停止了戰役追擊。
曾經的核威脅
1950年12月31日,中朝軍隊發起第三次戰役,推進至三八線以南50英里處,漢城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與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占領。
杜魯門政府與聯軍前方指揮官麥克阿瑟的意見產生很多衝突。杜魯門希望避免與中國或蘇聯產生直接衝突,不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麥克阿瑟則以軍事上的勝利為優先,在朝鮮半島的行動很多都未得到華府的首肯,有些甚至違背了華盛頓的決策。麥克阿瑟的行為在核武時代是非常危險的。麥克阿瑟提出過多次針對中國大陸的攻擊,如大規模轟炸東北、動用核子彈轟炸東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請台灣軍隊參戰等,都一一被杜魯門駁回。4月11日,杜魯門最終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李奇微將軍接任。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起知悉的,麥克阿瑟認為這是杜魯門對他的羞辱。被解職以後的麥克阿瑟在全美受到數月英雄式的歡迎,但是這股熱潮並未持續。
第四次戰役
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為制止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發動的攻勢,爭取時間掩護後續兵團到達,進行反擊準備,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的防禦戰役。志願軍連續取得三次戰役勝利後,主力轉入休整。“聯合國軍”發現志願軍補給困難,第一線兵力不足,便迅速補充人員、物資,調整部署,於1951年1月25日恢復攻勢。志願軍立即由休整轉入防禦,與朝鮮人民軍一起,展開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以一部兵力在西部戰線頑強抗擊,集中6個軍在東部戰線橫城地區實施反擊,但未能打破“聯合國軍”主要方向上的進攻。第二階段,為了以空間換取時間,掩護後續兵團到達,遂在全線轉入運動防禦,抗擊消耗“聯合國軍”。3月14日,中朝人民軍隊撤出漢城。麥克阿瑟同杜魯門在侵朝政策上發生嚴重分歧,杜魯門於4月11日撤銷麥克阿瑟的職務,任命李奇微為“聯合國軍”總司令。4月21日,將“聯合國軍”扼制在“三八線”南北附近地區。
第五次戰役
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為挫敗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從側後登入配合正面進攻的企圖,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的大規模反擊戰。以進攻粉碎“聯合國軍”的側後登入計畫,奪回戰場主動權。志願軍由於第19、第3兵團的到達和原在元山地區休整的第9兵團重返前線,兵力已居優勢。根據毛澤東提出的“戰爭準備長期,儘量爭取短期”的指導方針,殲滅其有生力量,奪回戰場主動權。發起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首先集中志願軍11個軍和人民軍1個軍團於西線實施主要突擊,再次越過“三八線”,直逼漢城;接著,志願軍又轉移兵力於東線,後,中朝人民軍隊,向北轉移,至6月10日,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地區。
經過7個多月的軍事較量,美國政府已認識到如將主要力量長期陷於朝鮮戰場,則對其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戰略極為不利;加上國內外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因此,決定轉入戰略防禦,準備以實力為基礎,同中朝方面舉行談判,謀求“光榮的停戰”。6月初,美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向中朝方面作出了通過停戰談判結束敵對行動的表示。中朝方面,經過五次戰役,也深感在技術裝備上,中朝人民軍隊仍處於劣勢。在現有武器裝備條件下,要想在短時間內殲滅敵人的重兵集團是困難的。鑒於美國已表示願意談判,於1951年6月中旬,提出“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的戰爭指導思想和在軍事上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據此,適時進行戰略轉變,由運動戰為主轉變為陣地戰為主,由軍事鬥爭為主轉變為軍事、政治(外交)鬥爭“雙管齊下”。在作戰指導上,還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由打小殲滅戰逐步過渡到打大殲滅戰的方針。
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其特點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以打促談,鬥爭尖銳複雜;戰線相對穩定,局部性攻防作戰頻繁;戰爭雙方都力圖爭取主動,打破僵局,謀求於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
1951年7月26日,停戰談判討論軍事分界線問題時,竟企圖以軍事進攻迫使朝中方面就範。8月中旬~10月下旬,“聯合國軍”採取“逐段進攻,逐步推進”的戰法,連續發動了夏、秋季局部攻勢。並從8月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以切斷中朝人民軍隊後方供應為目的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即“絞殺戰”。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於1951年8月18日至10月22日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展開,依託野戰工事抗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局部進攻的作戰。在此期間,中朝人民軍隊為配合停戰談判,還進行了戰術反擊作戰。“聯合國軍”方面,於11月27日同朝中方面達成以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的協定。
1952年春,“聯合國軍”方面為扣留朝中戰俘,提出所謂“自願遣返”的原則,反對中朝方面提出的全部遣返的主張,使停戰談判陷入僵局。此時,“聯合國軍”接受了發動夏、秋季局部攻勢受挫的教訓,採取以小規模的進攻行動和空軍的破壞活動,維持其防線和配合其談判。1952年春夏鞏固陣地作戰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於1951年12月至1952年8月,利用戰場形勢相對穩定的時機,為穩固防守陣地,堅守戰線,消耗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有生力量所進行的作戰。志願軍為堅持持久作戰,鞏固已有陣地,創造性地建成了以坑道工事為骨幹、同野戰工事相結合的支撐點式的堅固防禦體系。從由帶機動性質的積極防禦,轉為帶堅守性質的積極防禦;由主要用於堅守戰線、消耗敵人的陣地防禦,逐漸轉向以殲滅敵人為主的陣地進攻。隨著陣地的不斷鞏固,中朝人民軍隊在打小殲滅戰的思想指導下,襲擊和伏擊“聯合國軍”,搶占中間地帶,奪取其突出的前沿陣地和支撐點,並逐漸擴大作戰規模。
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於1952年9月18日至10月31日,在沿“三八線”附近地區的整個戰線上,有選擇地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營以下兵力防守陣地實施的具有戰役規模的進攻作戰。1952年秋,中朝人民軍隊有組織有計畫地在全線進行具有戰役規模的戰術反擊作戰,攻占了“聯合國軍”許多營以下陣地。接著在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上甘嶺戰役中,粉碎了“聯合國軍”發動的“金化攻勢”。
1953年春反登入作戰準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於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為粉碎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在朝鮮東西海岸實施兩棲登入的企圖而進行的備戰活動。“聯合國軍”被迫放棄進行軍事冒險計畫,於4月26日同朝中方面恢復中斷6個月之久的停戰談判。
為促進停戰實現,與人民軍一起,發起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從5月中旬開始,先後對“聯合國軍”進行三次不同規模的進攻。經第一、第二次進攻作戰,迫使“聯合國軍”方面作出妥協。在停戰協定即將簽署之際,韓國當局聲稱
彭德懷在停戰協定上籤字要“單獨乾”、“北進”,中朝人民軍隊為實現有效的停戰和停戰後處於更有利地位,決定給韓國軍以打擊,於7月中旬發起以金城戰役為主的第三次進攻作戰,迫使“聯合國軍”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實施停戰協定的保證,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
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特點
特點是:
戰役規模的夜間作戰和很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攻防轉換頻繁,戰局變化急劇。
一、一場規模較大的國際性局部戰爭,政治鬥爭、軍事鬥爭交織進行,複雜尖銳,兩軍較量異常激烈。在一個幅員狹小的戰場上,戰爭雙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噴氣式飛機廣泛使用於戰場。戰場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戰役戰鬥的炮火密度、轟炸密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爭雙方武器裝備優劣相差懸殊。美國是世界工業強國,美軍具有第一流的現代化技術裝備,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實行現代化諸軍、兵種聯合作戰。中國經濟落後,志願軍武器裝備處於明顯劣勢,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部隊作戰。後雖有少量空軍,也只能掩護主要交通運輸線。但有巨大的政治優勢。
三、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東西瀕海、地幅狹長、山高林密的朝鮮半島北半部,便於實施登入作戰和利用山地隱蔽軍隊、組織防禦,但不便於發揮現代化技術裝備的效能和大兵團實施廣泛機動。
四、志願軍出國作戰,就地補給或取之於敵都較困難,一切作戰物資基本上靠國內供應,而且交通工具落後,加之美國空軍的封鎖破壞,供應困難,作戰行動受到很大影響。“聯合國軍”依賴其現代化裝備,能迅速完成補給,保障作戰。這些特點,都制約著戰爭雙方的戰爭指導,影響著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中美軍隊領導人員名單
中、美雙方軍隊的司令員:
中方:
彭德懷(1950。10。8——1954。9。11)
鄧華(代。1952。12。20——1954。9。6)
鄧華(1954。9。6——1954。10。30)
楊得志(1954。10。31——)
楊勇(1955。7——1958。10)
美方:
麥克阿瑟(1950。6。27——1951。4。11)
李奇微(1951。4——1952。4。28)
克拉克(1952。5——1953。7。27)
中國人民志願軍(各司令部)正、副司令員名單:
司令員:彭德懷、鄧華、楊得志、楊勇
副司令員:洪學智、韓先楚、陳賡、宋時輪
後勤司令部司令:洪學智(兼)
後勤司令部副司令:張明遠、吳先恩
空軍司令部司令:劉震、聶鳳智
空軍司令部副司令:常乾坤、段蘇權、成鈞
炮兵指揮所司令員:萬毅、高存信、匡裕民
炮兵指揮所副司令員:成鈞(兼)
鐵道司令員:賀晉年、劉居英
鐵道副司令員:李壽軒、葉林
13兵團司令員:鄧華
13兵團副司令員:洪學智、韓先楚
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王建安
9兵團副司令員:陶勇、王必成
3兵團司令員:陳賡、許世友
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曾紹山
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韓先楚、黃永勝
19兵團副司令員:葛晏春、鄭維山、曾思玉
20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楊勇
20兵團副司令員:王平
23兵團司令員:董其武
23兵團副司令員:邊章伍、姚喆
戰鬥序列
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
第一次戰役序列
(1950年10月19日——11月5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
炮兵司令部(轄炮兵第1、2、8師及高炮第1團)
工兵指揮所(轄工兵第4、6團)
前線後勤指揮部(轄第1、2分部)
第13兵團 第38軍(轄第112、113、114師)
第39軍(轄第115、116、117師)
第40軍(轄第118、119、120師)
第42軍(轄第124、125、126師)
第50軍(轄第148、149、150師)
第66軍(轄第196、197、198師)
第二、三次戰役序列
(第二次戰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第三次占役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
炮兵司令部(轄炮第1、2、8師)
工兵指揮所(轄工兵第4、5、6、8團)
鐵道兵(轄鐵道兵第1師及兩個直屬團)
前線後勤指揮部(轄第1、2、3、4分部)
直屬軍
第38軍(轄第112、113、114師)
第39軍(轄第115、116、117師)
第40軍(轄第118、119、120師)
第42軍(轄第124、125、126師)
第50軍(轄第148、149、150師)
第66軍(轄第196、197、198師)
第9兵團
第20軍(轄第58、59、60、89師)
第26軍(轄第76、77、78、88師)
第27軍(轄第79、80、81、94師)
第四次戰役序列
(1951年1月27日——4月21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
炮兵指揮所(轄炮兵第1、2、8、21、31師,高炮第61、62、63、64師)
裝甲兵指揮所(轄擔克第1、2、3、53團)
工兵指揮所(轄工兵第3、4、5、6、8、10、18、22團)
鐵道兵指揮所(轄鐵道兵第1、2、3師)
空軍聯合司令部(轄空軍第3、4、5、6、7、8、9師)
志願軍空軍飛行員 前線後勤指揮部(轄第1、2、3、4、5、6、7分部)
直屬軍
第38軍(轄第112、113、114師) 第39軍(轄第115、116、117師)
第40軍(轄第118、119、120師)
第42軍(轄第124、125、126師)
第50軍(轄第148、149、150師)
第66軍(轄第196、197、198師)
第47軍(轄第139、140、141師)第3兵團
第12軍(轄第31、34、35師)
第15軍(轄第29、44、45師)
第60軍(轄第179、180、181師)
第19兵團
第63軍(轄第187、188、189師)
第64軍(轄第190、191、192師)
第65軍(轄第193、194、195師)
第9兵團
第20軍(轄第58、59、60師)
第26軍(轄第76、77、78師)
第27軍(轄第79、80、81師)
第五次戰役序列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
炮兵指揮所(轄炮兵第1、2、7、8、21、31、32師,高炮第61、62、63、64師)
裝甲兵指揮所(轄擔克第1、2、3團,獨立第6團)
工兵指揮所(轄工兵第3、7、10、14、15、16、17、18、22團)
鐵道兵指揮所(轄鐵道兵第1、2、3師及兩個直屬團)
空軍聯合司令部(轄空軍第3、4、5、6、7、8、9、15師)
後方勤務司令部(轄第1、2、3、4、5、7分部)
直屬軍
第38軍(轄第112、113、114師)
第39軍(轄第115、116、117師)
第40軍(轄第118、119、120師)
第42軍(轄第124、125、126師)
第47軍(轄第139、140、141師)
第3兵團
第12軍(轄第31、34、35師)
被志願軍俘虜的美國兵 第15軍(轄第29、44、45師)
第60軍(轄第179、180、181師)
第9兵團
第20軍(轄第58、59、60師)
第26軍(轄第76、77、78師)
第27軍(轄第79、80、81師)
第19兵團
第63軍(轄第187、188、189師)
第64軍(轄第190、191、192師)
第65軍(轄第193、194、195師)
一九五二年秋季戰役
(1952年9月18日——11月25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
炮兵主任辦公室(轄炮兵第1、2、7、8、21、31師,高炮第61、62、63、64師)
裝甲兵指揮所(轄工兵第3、4、6、7、9、10、14、16、17、18、21、22團)
空軍第2軍
空軍第3軍(轄空軍第5、8、9師)
中朝聯合前方鐵道運輸司令部
軍管局(轄高原分局、平壤分局、新成川分局、定州分局、熙川分局)
搶修指揮局(轄鐵道兵第1、2、3、4師)
高炮指揮所(指揮高炮第62、63、64師)
後方勤務司令部(轄第1、2、3、4、5分部,公安第18師)
直屬軍
第38軍(轄第112、113、114師)
第39軍(轄第115、116、117師)
第40軍(轄第118、119、120師)
第42軍(轄第124、125、126師)
第46軍(轄第133、136、137師)
第47軍(轄第139、140、141師)
第50軍(轄第148、149、150師)
第3兵團
第12軍(轄第31、34、35師)
第15軍(轄第29、44、45師)
第60軍(轄第179、180、181師)
西海岸防禦指揮所(指揮第42、50、64軍及人民軍第4軍團)
第9兵團(兼東海岸防卸指揮所)
第20軍(轄第58、59、60師)
第23軍(轄第67、69、73師)
第24軍(轄第70、72、74師)
第27軍(轄第79、80、81師)
第64軍(轄第190、191、192師)
第65軍(轄第193、194、195師)
第20兵團
第67軍(轄第199、200、201師)
第68軍(轄第202、203、204師)
一九五三年夏季進攻戰役
(1953年5月13日——7月27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
炮兵指揮所(轄炮兵第1、2、3、7、8、21、22、33師,高炮第61師)
裝甲兵第一指揮所(轄坦克第4、5、6團,坦克獨立第2團)
工兵指揮所(轄工兵第3、4、6、7、9、10、12、14、18、22團)
空軍聯合司令部(指揮空軍第3、4、6、12、14、15、16、17師及朝鮮人民軍空軍第1、2、3、4、5師)
空軍前方指揮所(空軍第3軍兼)
空軍第2軍(負責指揮空軍二線部隊)
安東防空司令部(轄高炮第62、63、64、65、102師及防前指)
中朝聯合前方鐵道運輸司令部
軍管局(轄第1、2、3、4、5分局)
搶修指揮局(轄鐵道兵第1、2、3、4師)
新建鐵路指揮局(轄鐵道兵第5、6、7、9、10、11師)
後方勤務司令部(轄第1、2、3、4、5分部,公安第1師)
西海岸防禦指揮部
第38軍(轄第112、113、114師)
第39軍(轄第115、116、117師)
第40軍(轄第118、119、120師)
第50軍(轄第148、149、150師)
裝甲兵第二指揮所
第3兵團(兼東海岸防禦指揮部)
獨立第33師
第12軍(轄第31、34、35師)
第15軍(轄第29、44、45師)
第9兵團
第16軍(轄第32、46、47師)
第23軍(轄第67、69、73師)
第24軍(轄第70、72、74師)
第47軍(轄第139、140、141師)
第19兵團
第1軍(轄第1、2、7師)
第46軍(轄第133、136、137師)
第63軍(轄第187、188、189師)
第64軍(轄第190、191、192師)
第65軍(轄第193、194、195師)
第20兵團
第21軍(轄第61、62、63師)
第54軍(轄第130、134、135師)
第60軍(轄第179、180、181師)
第67軍(轄第199、200、201師)
第68軍(轄第202、203、204師)
聯合國軍序列
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初期(1950年10月至12月)
美國第8集團軍
第1軍
第24師
第9軍
第2師、第25師、騎兵第1師
第10軍
第3師、第7師、陸戰第1師
遠東海軍—第7艦隊(艦艇170餘艘、飛機300餘架)
遠東空軍
飛機500餘架
英國
步兵第27旅
步兵第29旅
海軍(艦艇21艘、飛機80架)
加拿大
步兵第2營
海軍艦艇3艘
空軍1箇中隊
澳大利亞
步兵第3營
海軍艦艇3艘
空軍1箇中隊(飛機35架)
法國
步兵1個營
海軍驅逐艦1艘 紐西蘭
炮兵第16團
海軍艦艇2艘
荷蘭
步兵第16團
海軍巡邏快艇1艘
泰國
步軍第21團
海軍艦艇2艘
希臘
步兵1個營
空軍飛機7架
土耳其
步兵1個旅
菲律賓
步兵第10營
南非聯邦
空軍1箇中隊(飛機28架)
比利時
步兵1個營(1951年1月31日入朝)
盧森堡
步兵1個排(1951年1月31日入朝)
哥倫比亞
步兵1個營(1951年6月15日入朝)
海軍艦艇1艘(1951年4月30日入朝)
衣索比亞
步兵1個營(1951年5月5日入朝)
韓國國軍
第1軍團
第3師、首都師
第2軍團
第6師、第7師、第8師
第3軍團
第2師、第5師
第1師(屬美第1軍指揮)
第9師、第10師、第11師
海軍
艦艇46艘
空軍
飛機100架
抗美援朝戰爭停戰前(1953年7月)
美國
第8集團軍
第1軍
陸戰第1師、第7師、第25師
炮兵7個營 第9軍
第2師、第3師、
炮兵10個營
第10軍
第40師、第45師
炮兵4個營
第24師
空降第187團
炮兵8個團又7個營 工兵6個營
遠東海軍—第7艦隊(艦艇210艇、飛機383架)
遠東空軍
第315運輸機師
飛機1440架
英國
步兵第28旅
步兵第29旅
海軍(艦艇21艘、飛機40架)
加拿大
步兵第25旅
海軍艦艇3艘
空軍1箇中隊
澳大利亞
步兵第2、第3營
海軍艦艇3艘
空軍1箇中隊(飛機35架)
法國
步兵1個營
海軍驅逐艦1艘
紐西蘭
炮兵第16團
海軍艦艇2艘
荷蘭
步兵1個營
海軍巡邏快艇1艘
泰國
步軍第21團
海軍艦艇2艘
空軍飛機3架
希臘
步兵1個營
空軍飛機7架
哥倫比亞
步兵1個營
海軍艦艇1艘
土耳其
步兵第5旅
比利時
步兵1個營
菲律賓
步兵第14營
南非聯邦
空軍1箇中隊(飛機28架)
衣索比亞
步兵1個營
盧森堡
步兵1個排
韓國國軍
第1軍團
第15師、第11師、第21師
第2軍團
第3師、第5師、第6師、第8師
第3軍團
第22師、第25師
第5軍團(預備軍團)
第102師、第106師、第107師、第108師
首都師(屬美第9軍指揮)
第1師(屬美第1軍指揮)
第2師(屬美第9軍指揮)
第7師(屬美第10軍指揮)
第9師(屬美第9軍指揮)
第12師(屬美第10軍指揮)
第20師(屬美第10軍指揮)
第101師(勞務部隊)
第103師(勞務部隊)
第105師(勞務部隊)
海 軍
第1艦隊
第2艦隊
第3艦隊
陸戰隊
空軍
飛機146架
戰略方針
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
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其特點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以打促談,鬥爭尖銳複雜;戰線相對穩定,局部性攻防作戰頻繁:戰爭雙方都力圖爭取主動,打破僵局,謀求於自己更有利的地位。
一、實行戰略轉變,朝鮮停戰談判開始
第一階段作戰結束後,戰爭雙方的軍事力量趨於均衡,戰場上形成了相持局面。聯合國軍投入到戰場上的總兵力增至69萬餘人,中朝人民軍隊總兵力增至112萬餘人,其中志願軍為77萬餘人。但在技術裝備上,中朝人民軍隊仍處於劣勢。經過7個多月的軍事較量,美國政府已認識到在日益強大的中朝人民軍隊面前,其侵朝戰爭已無取勝希望,如將主要力量長期陷於朝鮮戰場,則對其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戰略極為不利;加上國內外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因此,決定轉入戰略防禦,準備以實力為基礎,同中朝方面舉行談判,謀求光榮的停戰。6月初,美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向中朝方面作出了通過停戰談判結束敵對行動的表示。中朝方面,經過五次戰役的實踐,也深感在現有武器裝備條件下,要想在短時間內殲滅敵人的重兵集團是困難的。鑒於美國已表示願意談判,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於1951年6月中旬,提出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的戰爭指導思想和在軍事上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要求志願軍作戰應與談判相配合、相適應。據此,志願軍適時進行戰略轉變,由運動戰為主轉變為陣地戰為主,由軍事鬥爭為主轉變為軍事、政治(外交)鬥爭雙管齊下。為鍛鍊部隊,提高作戰能力,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在作戰指導上,還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由打小殲滅戰逐步過渡到打大殲滅戰的方針。
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
二、粉碎聯合國軍局部攻勢和絞殺戰、反細菌戰
1951年7月26日,停戰談判討論軍事分界線問題時,聯合國軍方面以補償其海、空軍優勢為藉口,無理要求將軍事分界線劃在中朝人民軍隊戰線後方,企圖不戰而攫取1.2萬平方公里土地。遭到朝中方面堅決拒絕後,競企圖以軍事進攻迫使朝中方面就範。8月中旬-10月下旬,聯合國軍採取逐段進攻,逐步推進的戰法,連續發動了夏、秋季局部攻勢。並從8月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以切斷中朝人民軍隊後方供應為目的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即絞殺戰。1952年初,美軍對中朝軍民還秘密地進行了細菌戰。對此,中朝人民軍隊予以有力的回擊,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反絞殺戰和反細菌戰的勝利,並在反絞殺戰鬥爭中建成鋼鐵運輸線。在此期間,中朝人民軍隊為配合停戰談判,還主動進行了戰術反擊作戰,收復許多前沿陣地和10餘個島嶼。在這種形勢下,聯合國軍方面被迫放棄無理要
求,於11月27日同朝中方面達成以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的協定。
三、攻守均處主動,進行全線戰術反擊和上甘嶺戰役
1952年春,聯合國軍方面為強迫扣留朝中戰俘,提出所謂自願遣返的原則,反對朝中方面提出的全部遣返的主張,使停戰談判陷入僵局。此時,聯合國軍接受了發動夏、秋季局部攻勢受挫的教訓,採取以小規模的進攻行動和空軍的破壞活動,維持其防線和配合其談判。
志願軍為堅持持久作戰,鞏固已有陣地,創造性地建成了以坑道工事為骨幹、同野戰工事相結合的支撐點式的堅固防禦體系。從而由帶機動性質的積極防禦,轉為帶堅守性質的積極防禦;由主要用於堅守戰線、消耗敵人的陣地防禦,逐漸轉向以殲滅敵人為主的陣地進攻;攻防作戰均處於更加主動地位。隨著陣地的不斷鞏固,中朝人民軍隊在打小殲滅戰的思想指導下,廣泛開展小部隊戰鬥活動,襲擊和伏擊聯合國軍,搶占中間地帶,奪取其突出的前沿陣地和支撐點,並逐漸擴大作戰規模。1952年秋,中朝人民軍隊有組織有計畫地在全線進行具有戰役規模的戰術反擊作戰,攻占了聯合國軍許多營以下陣地。接著又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粉碎了聯合國軍發動的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金化攻勢。
四、進行反登入作戰準備
1952年冬,朝鮮停戰談判仍無進展。新當選的美國第34屆總統D.D.艾森豪表示,如果談判還不成功,就要不顧一切危險全力發動一場進攻。為此,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組織了專門小組,制定進行側後登入的計畫。中朝人民軍隊從1952年底起,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登入作戰準備,加強了朝鮮東西海岸的防守兵力和防禦陣地,囤積了大量的作戰物資。正面戰場也作了充分準備。至1953年4月全部完成反登入作戰準備工作,聯合國軍被迫放棄進行軍事冒險計畫,於4月26日同朝中方面恢復中斷6個月之久的停戰談判。
五、發起夏季反擊戰役,促進停戰實現
志願軍根據毛澤東關於爭取停、準備拖。而軍隊方面則應作拖的打算,只管打,不管談,不要鬆勁的指示,為促進停戰實現,與人民軍一起,發起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從5月中旬開始,先後對聯合國軍進行三次不同規模的進攻。經第一、第二次進攻作戰,迫使聯合國軍方面作出妥協。6月8日,關於戰俘遣返問題達成協定;6月15日,按照協定重新調整軍事分界線的工作也將完成,在停戰協定即將簽署之際,南韓當局卻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迫扣留戰俘,並公然聲稱要單獨乾、北進,企圖破壞協定的簽訂。中朝人民軍隊為實現有效的停戰和停戰後處於更有利地位,決定再給南韓軍以打擊,於7月中旬發起以金城戰役為主的第三次進攻作戰,迫使聯合國軍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實施停戰協定的保證,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
戰爭第二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共斃傷俘敵72萬餘人。
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以中朝軍民的勝利和美國的失敗而告結束。
相持階段和停戰談判
(1951年6月23日-1953年7月27日)
第一次停戰談判
雙方舉行第一次停戰談判經歷了一年的大規模衝突後,1951年6月23日,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提出雙方進行停火談判的建議:
“目前最尖銳的朝鮮武裝衝突問題,也是能夠解決的。……蘇聯人民認為,第一個步驟是交戰雙方應該談判停火與休戰,雙方把軍隊撤離三八線。”
6月25日,中國和美國幾乎同時發表聲明表示贊同,中國在當日《人民日報》中發表社論表示“我們中國人民完全贊同這個建議”,而美國總統杜魯門則在田納西州參加航空工程研究中心落成典禮上發表演說表示美國“願意參加朝鮮半島和平解決的談判”。6月30日,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奉命通知朝鮮人民軍:
“我得知貴方可能希望舉行一次會議,以討論一個停止在朝鮮半島的敵對行為及一切武裝行動的停戰協定,並願適當保證此停戰協定的實施。我在貴方對本通知答覆以後,將派出我方代表並提出一會議的日期,以便與責方代表會晤。我提議此會議可在元山港一隻丹麥傷兵船上舉行。”
7月1日,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金日成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答覆:
“你在6月30日關於和平談判的聲明收到了。我們受權向你聲明,我們同意為舉行關於停止軍事行動和建立和平的談判而和你的代表會晤,會晤地點,我們建議在三八線上的開城地區。若你同意,我們的代表準備於1951年7月10日至15日和你的代表會晤。”
這樣,雙方第一次停戰談判於7月10日在開城舉行了,朝中方代表為南日(朝)、李相朝(朝)、鄧華(中)、解方(中)和張平山(朝)五位將軍,韓美方為特納·喬埃(美)、克雷奇(美)、霍治(美)、勃克(美)和白善燁(韓)五位將軍。朝中方提出三點建議,即1、停火,2、恢復三八線為朝韓邊界,以及3、外國軍隊儘快撤離。韓美方並沒有接受這一建議,要求將停火分界線放置在朝中方控制地區。第一次談判破裂。
停戰談判的恢復和軍事分界線協定的達成
聯合國軍在1950年1月9日至1951年底的進攻和雙方僵持階段形勢,黑線為最終雙方軍事分界線戰爭中的韓國國民為獲得停戰談判的有利條件,聯合國軍和韓軍於8月18日-9月18日和9月29日-10月22日分別發動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分別進攻朝中方西線和東線防線。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轉入防禦,同時還遭到了洪水災害,很多防禦工事被毀。經過兩個月的激戰,聯合國軍占領了646平方千米土地,平均推進約2千米。李奇微意識到:“沒有誰會相信憑我們手中的這點兒有限的兵力,能夠贏得什麼全面勝利”。於是,停戰談判在10月25日重新恢復,地點改在了板門店。10月30日至11月下旬間,志願軍發起局部反擊戰,占領了280平方千米土地,並鞏固了開城地區的防禦。11月27日,雙方就軍事分界線及非軍事區問題達成協定:“以雙方現有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各自由此線後退兩千米以建立停戰期間的非軍事地區。如軍事停戰協定在本協定批准後30天之後簽字,則應按將來雙方實際接觸線的變化修正上述軍事分界線與非軍事區。”
由於雙方的條件過於懸殊,停戰談判整整進行了兩年。王樹增提到:“在這兩年中,在雙方的防禦線上,密集地部署著200多萬人的大軍,構築了世界戰爭史上最漫長的、最複雜的、最堅固的防禦工事。聯合國軍的防線由部署嚴密的火炮陣地、坦克群以及步兵組成,數層陣地使其縱深達300千米,每一層防線都構築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塹壕,每一層防線都制定了周密的空軍支援預案,形成了一個火力強大的立體防禦網路,這條防線被稱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淵’。中國軍隊的防線上,數十萬官兵開始建設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禦工程,其土石方總量能開鑿數條蘇伊士運河、沿著對峙線自西向東,數百千米的防線上,深理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網般四通八達,前沿的數十萬中國官兵設施齊全地生活在地下,他們所布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進攻的敵人立即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些在地下枕戈待旦的中國官兵被稱之為‘閉居洞中的龍’。”
傷亡統計及英雄
戰爭傷亡統計
1953年3月23日,第一批遣返美國的陣亡軍人據中國方面的統計,韓戰期間中國志願軍傷亡50萬餘人次,陣亡、病故171687人,負傷22萬人(扣除多次負傷人次),合計傷亡39萬人。中朝軍隊傷亡總人數約63萬人。另見抗美援朝紀念館。
聯合國軍方面,美軍傷亡約14萬人次。其中死亡美軍36570人,分別為戰鬥死亡33000餘人和非戰鬥死亡即病死事故自殺等2800餘人。負傷10萬餘人次,扣除多次負傷後的負傷人數不詳,此外在死亡數字中包括了推定死亡的任務中失蹤(屍體未尋獲人員)8177人,這個數字還有一部分是和被俘人員有交集的,是被俘後死亡的人員。韓國方面數字比較混亂,許多早前公開數字包括平民傷亡,但無論如何,以韓國人力,不可能有多達百萬軍隊傷亡。近年根據當年人口普查資料推斷,所謂傷亡失蹤百萬應該是軍民合計數字。韓軍的傷亡約在30萬-40萬之間,國防部官網上所寫是137899人。
朝鮮停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幫助朝鮮人民為戰後的恢復和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返回祖國。
抗美援朝中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當中,有軍職幹部3名,師職幹部10餘名,團職幹部200多名。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統計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也付出了重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志願軍共傷亡36萬餘人。1992年,各省、市、自治區統計的志願軍烈士在冊人數分別為(按統計時行政區劃,海南省烈士併入廣東省):
四川省:30789名 山東省:19685名
吉林省:18260名遼寧省:13374名
湖南省:10687名 河南省:10673名
河北省:10155名黑龍江省:8222名
江蘇省:7268名 山西省:5853名
湖北省:5167名 安徽省:4151名
浙江省:3732名 廣東省:3186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2915名 陝西省:2802名
貴州省:2799名 江西省:2162名
內蒙古自治區:1683名上海市:1634名
雲南省:1482名 北京市:1438名
甘肅省:1041名 福建省:982名
天津市:977名 寧夏回族自治區:461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1名 青海省:48名
合計:171669名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團以上幹部烈士英名錄
何凌登
福建省福州市人,1917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司令部參謀處長,1950年10月19日犧牲。
王乾元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1950年10月25日犧牲。
蘇 冶
北京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司令部通信處器材科科長,第一次戰役犧牲。
毛靄亭
江蘇省蕭縣(今安徽省)人,1921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第116師第346團政治處主任,1950年11月4日犧牲。
於國良
山東省人,1910年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年第112師後勤處處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崔景昆
山西省人,1922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2師後勤處副處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袁敬文
山東省臨沂縣人,1922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2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李津濤
山西省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2師後勤處衛生科副科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劉德顯
山東省單縣人,1926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2師政治部青年科副科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孫成本
山東省榮成縣人,1923年生,1944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2師政治部秘書科副科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劉 旭
江蘇省人,1922年生,1941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2師後勤處財務科科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連秋雲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2師後勤處軍械科科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鄭愛民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2師後勤處軍械科副科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馬德里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50年11月5日犧牲。
孫斌武
河北省平山縣人,1918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第196師通信科科長,第二次戰役犧牲。
王 捷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第196師敵工科科長,第二次戰役犧牲。
趙興玉
江蘇省人,1916年生,1931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第196師第588團副團長,第二次戰役犧牲。
馬順天
湖北省灤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0軍第120師第359團政治委員,1950年11月4日犧牲。
毛岸英
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人,1922年生,1938年赴蘇聯學習,1946年1月回國工作,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司令部辦公室秘書,1950年11月25日犧牲。
趙鴻濟
山東省掖縣人,1918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第60師第180團團長,1950年12月10日犧牲。
賈永恆
山東省蒙縣人,1914年生,1934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6軍第78師後勤處軍械科科長,1950年12月24日犧牲。
張端勝
山東省博山縣人,1920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6軍第77師第230團團長,1950年12月29日犧牲。
鄭希和
山東省壽光縣人,1919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2軍第126師第378團團長,1950年12月犧牲。
胡乾秀
湖北省陽新縣人,1916年生,192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第58師參謀長,1950年12月犧牲。
郝 亮
山東省萊陽縣人,1918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第58師第174團政治委員,1950年12月犧牲。
王建鼎
四川省開江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0師第239團參謀長,1950年12月犧牲。
孔 玲
山東省榮成縣人,1913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後勤部運輸科科長,1950年12月犧牲。
孫德普
山東省博山縣人,1917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2軍司令部偵察科科長,1951的1月1日犧牲。
胥秀浦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第198師第593團參謀長,1951年1月犧牲。
張明欽
湖北省隨縣人,1909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第196師第586團參謀長,1951年1月犧牲。
石 傑
河北省完縣人,192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政治部科長,1951年1月犧牲。
張 錚
河北省深縣人,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第196師通信科科長,1951年1月犧牲。
張茂生
山西省定襄縣人,192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第196師第587團參謀長,1951年1月犧牲。
任懷勛
安徽省人,1915年生,1936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6軍第198師第592團參謀長,第三次戰役犧牲。
吳 書
江蘇省灌雲縣人,1918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第117師政治部主任,1951年2月犧牲。
冷利華
山東省臨朐縣人,1919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0軍第118師第352團參謀長,1951年2月犧牲。
杜英哲
河北省博野縣人,192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司令部通信科科長,1951年2月犧牲。
王德榮
江蘇省人,1901年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炮兵第1師第11團團長,1951年2月犧牲。
邱世清
江西省瑞金縣人,191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後勤部副政治委員,1951年3月12日犧牲。
李錫臣
山東省復程縣(今單縣和曹縣)人,1910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後勤部管理科科長,1951年3月12日犧牲。
張和祥
江蘇省灌雲縣人,1919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第116師政治部民運科科長,1951年3月犧牲。
呂瑞東
山東省博山縣人,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工兵第15團政治處副主任,1951年3月在朝鮮巴浦里病故。
王鳳來
山東省平原縣人,1919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2軍第124師第371團參謀長,1951年4月6日犧牲。
喬華春
山東省文登縣人,1921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後勤部衛生部政教科科長,1951年4月6日犧牲。
孫斌毅
江蘇省丹陽縣人,1917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第60師第180團副政治委員,1951年4月7日犧牲。
王 峰
山東省文登縣人,1924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0師司令部軍訓科科長,1951年4月11日犧牲。
劉希彬
河北省完縣人,1922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2軍第125師第374團政治委員,1951年4月12日犧牲。
王冠軍
河北省定縣人,1919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炮兵第2師第29團政治處主任,1951年4月17日犧牲。
宋保田
山東省文登縣人,1922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1師第243團參謀長,1951年4月22日犧牲。
耿福海
山東省乳山縣人,1917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0師第239團政治委員,1951年4月23日犧牲。
宋崇魁
山西省和順縣人,192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4師第106團團長,1951年4月23日犧牲。
肖 雁
江蘇省常熟縣人,1926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司令部偵察科副科長,1951年4月26日犧牲。
洪定太
湖北省黃岡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第59師第175團團長,1951年4月27日犧牲。
董文才
江蘇省灌雲縣人,1921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第116師第346團副團長,1951年4月28日犧牲。
方秉直
廣東省開平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1師後勤處政治委員,1951年4月29日犧牲。
孫 傑
山東省文登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第27軍第81師後勤處副處長,1951年4月29日犧牲。
於 斌
山東省蓬萊縣人,1925年生,1944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0師司令部偵察科副科長,1951年4月犧牲。
李 凱
河北省獻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3軍第189師第566團副團長,1951年4月犧牲。
田潤身
山西省懷仁縣人,1918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3師第578團團長,1951年4月犧牲。
河北省豐潤縣人,1925年生,1941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3師第578團政治委員,1951年4月犧牲。
孫慶明
河北省灤平縣人,1920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3師第578團參謀長,1951年4月犧牲。
張四維
河北省新樂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後勤部衛生處科長,1951年4月犧牲。
陳振遠 河北省徐水縣人,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4軍第190師第568團副團長,第五次戰役犧牲。
張樂天
山東省蓬萊縣人,1915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1951年5月12日犧牲。
劉瑤琥
山西省陽城縣人,1917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0軍第180師540團副團長,1951年5月16日犧牲。
蔡啟榮
河南省商城縣人,1919年生,1932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5師副師長,1951年5月17日犧牲。
李樹人
192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政治委員,1951年5月17日犧牲。
趙切源
四川省渠縣人,1912年生,1933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5師第105團副團長,1951年5月17日犧牲。
李超峰
山西省武鄉縣人,1926年生,1945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5師司令部作戰科副科長,1951年5月17日犧牲。
鄧仕均
四川省蒼溪縣人,1916年生,1932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3軍第187師第559團團長,1951年5月20日犧牲。
臧克力
山東省諸城縣人,1918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4師第101團政治委員,1951年5月20日犧牲。
關 熙
山西省解縣(今永濟縣)人,1922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34師第102團參謀長,1951年5月20日犧牲。
劉 儉
山東省榮成縣人,1922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0師第240團政治處主任,1951年5月25日犧牲。
柳德山
河北省高邑縣人,1920年生,1938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1師第92團副政治委員,1951年5月27日犧牲。
郭文仲
河北省定縣人,1914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4軍後勤部秘書科科長,1951年5月27日犧牲。
葛增瑞
河北省灤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1師後勤處直供科副科長,1951年5月31日犧牲。
吳彥生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5師第105團團長,1951年5月犧牲。
儲紹孟
河北省博野縣人,1915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4師炮兵團團長,1951年5月犧牲。
武肇峰
河北省藁城縣人,192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5師105團副參謀長,1951年5月犧牲。
喻求清
湖南省平江縣人,1912年生,193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後勤部部長,1951年5月犧牲。
趙渭清
山東省平度縣人,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司令部偵察科副科長,1951年5月犧牲。
廖亨祿
中國共產黨黨員,平原軍區幹部管理部部長、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第二分團副團長,1951年5月犧牲。
劉玉珠
山東省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0軍第118師第354團參謀長,第五次戰役犧牲。
李仁芝
山東省人,1915年生,1942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0師後勤處軍需科科長,第五次戰役犧牲。
左耳明 山東省棲霞縣人,1915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2軍第125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51年5月犧牲。
孟文彬 河北省永年縣人,1925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炮兵第8師第31團副團長,1951年6月3日犧牲。
邢桂經
山西省定襄縣人,1922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鐵道兵第1師第21線路團副政治委員,1951年6月6日犧牲。
杜永福
陝西省人,1920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6軍第78師炮兵團參謀長,1951年6月18日犧牲。
石存仁
河北省宛平縣(今北京市)人,1919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7軍後勤部軍械科科長,1951年6月24日犧牲。
高連喜
河北省定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3軍第189師第565團副團長,1951年6月犧牲。
趙大海
山西省人,1923年生,194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第4師第12團團長,1951年7月9日犧牲。
王 珩 河
北省任丘縣人,191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炮兵第8師師長,1951年7月24日犧牲。
紀晨輝
河北省饒陽縣人,1924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8軍第203師司令部通信科科長,1951年7月30日犧牲。
李雪瑞
湖北省茶陵縣人,1914年生,1931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7軍第200師師長,1951年7月犧牲。
康育同
河北省滿城縣人,192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8軍第203師第609團參謀長,1951年7月犧牲。
趙順啟
河北省人,1922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後勤部副站長,1951年8月15日犧牲。
刁仁忠
山東省海陽縣人,1919年生,1942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0師偵察科科長,1951年8月17日犧牲。
邊登甲
河北省定縣人,1914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後勤部第20大站主任,1951年8月24日犧牲。
張振一
山西省汾西縣人,1920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0軍第119師衛生部部長,1951年8月犧牲。
焦 驥
山西省臨晉縣(今臨猗縣)人,1919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高射炮兵第64師第611團副團長,1951年8月犧牲。
王體先
山西省屯留縣人,1915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0軍第180師第540團政治處主任,1951年8月犧牲。
劉光義
山西省大同市人,1917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5軍第44師後勤處副處長,1951年9月12日犧牲。
隗永文
河北省房山縣(今北京市)人,1922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3師第578團團長,1951年9月犧牲。
王雪琴
河北省定興縣人,1919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3師第578團政治委員,1951年9月犧牲。
何志祥
河北省徐水縣人,1924年生,1944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3師第578團副參謀長,1951年9月犧牲。
陳森標
浙江省仙居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政治部秘書處科長,1951年9月犧牲。
趙 傑
山東省新泰縣人,1917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6軍第77師後勤處處長,1951年10月7日犧牲。
吳國璋
安徽省金寨縣人,1919年生,193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副軍長,1951年10月犧牲。
李俊彥
湖北省西化縣人,192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第89師炮兵第17團政治處主任,1951年10月犧牲。
張纖華
湖北省京山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某部團長,1951年11月15日犧牲。
李生輝
山西省永濟縣人,1929年生,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後勤部第5分部副秘書長,1951年11月18日犧牲。
王 瑞
河北省淶源縣人,191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8軍第202師605團副團長,1951年11月22日犧牲。
張 明
山西省介休縣人,1923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8軍第202師第605團政治處主任,1951年11月23日犧牲。
郭華安
河南省滑縣人,1922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後勤部第1分部第3大站副站長,1951年11月犧牲。
孫洪炎
山東省臨沂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6軍第76師炮兵團政治委員,1951年12月31日犧牲。
鄧玉林
四川省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炮兵第10團政治委員,1951年犧牲。
薛劍強
江蘇省漣水縣人,1922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第116師參謀長,1951年犧牲。
吳正
馮建屏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兵團政治部保衛部部長,1952年3月13日犧牲。
曹國英
河北省安國縣人,1916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5師第104團團長,1952年3月22日犧牲。
楊友濤
河南省偃師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後勤部第4分部衛生處副處長,1952年3月犧牲。
唐玉楷
山東省榮成縣人,1923年生,1939年11月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幹部部副部長,1952年4月犧牲。
刁龍鳳
山東省乳山縣人,1917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第81師後勤處科長,1952年4月犧牲。
朱聚寶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5師司令部工兵室副主任,1952年4月犧牲。
羅春生 江西省吉安縣人,1916年生,193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0軍第118師師長,1952年5月15日犧牲。
湯景仲
山東省壽光縣人,1917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0軍第118師參謀長,1952年5月15日犧牲。
王佑民
河北省寶坻縣(今天津市)人,1925年生,1945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4師軍務科科長,1952年5月犧牲。
孫敬之
山東省棲霞縣人,1923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4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52年6月11日犧牲。
郭忠素
山東省魚台縣人,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政治部敵工科副科長,1952年6月11日犧牲。
侯依輕
山西省榆次縣人,1920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8軍第202師後勤處副處長,1952年6月28日犧牲。
王 泉
陝西省醴泉縣(今禮泉縣)人,1920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第116師政治部副主任,1952年6月犧牲。
趙吉祥 山東省莒縣人,1923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第113師第337團參謀長,1952年6月犧牲。
車景友
山西省應縣人,1918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第17師領航主任,1952年6月犧牲。
宋文海
山西省長治縣人,1917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西康省公安縱隊政治部主任,1952年6月赴朝參觀見學時犧牲。
李 湘
江西省永新縣人,1913年生,193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7軍代軍長,1952年7月8日在朝鮮病故。
石國瑞
河北省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4師司令部工兵室主任,1952年7月16日犧牲。
王顯榮
黑龍江省大賚縣(現併入吉林省大安縣)人,1924年生,1945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6軍第133師司令部作戰
科科長,1952年7月犧牲。
程樹增
山東省泰安縣人,1922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0軍第118師直工科科長,1952年7月犧牲。
王宏夫
安徽省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1軍第61師後勤處財務科科長,1952年7月犧牲。
湯福亭
山東省榮成縣人,1913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1軍第93師第279團團長,1952年8月10日赴朝參觀見學時犧牲。
徐林書
河北省蠡縣人,1919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3軍第188師第562團參謀長,1952年8月10日犧牲。
李 克
江蘇省如東縣人,1924年生,1941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9軍第85師司令部作戰科科長,1952年8月10日赴朝參觀見學時犧牲。
王明新
河北省唐縣人,192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3軍第189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1952年8月21日犧牲。
林廣山
山東省茌平縣人,1926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第15師第45團副團長,1952年8月犧牲。
雷 岳
陝西省澄城縣人,1919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後勤部第2分部通信科科長,1952年9月8日犧牲。
羅永祥
江西省興國縣人,1916年生,1931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遼西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1952年9月在朝鮮陽德郡馬莊裡犧牲。
邢志儀
山東省萊陽縣人,1912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7軍管理科科長,1952年9月犧牲。
周谷性
江蘇省淮陰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政治部前進報社總編,1952年秋犧牲。
張志宏
山東省南皮縣(今河北省)人,1925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第6師第16團副團長,1952年10月10日犧牲。
熊仁良
安徽省人,1922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3軍第73師後勤處軍需科科長,1952年10月犧牲。
秦 芹
安徽省炳輝縣(今天長縣)人,1928年生,1944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3軍第73師後勤處財務科科長,1952年10月犧牲。
陳 達
河北省平山縣人,192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後勤部軍械科科長,1952年11月犧牲。
鄭文彪
河北省安國縣人,1922年生,1941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4軍第191師司令部直工科科長,1952年12月犧牲。
田有信
河北省魏縣人,1918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西南軍區綿陽軍分區團長,1952年赴朝參觀見學時犧牲。
丁慶枝
江蘇省銅山縣人,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8軍留守處保衛科副科長,1952年犧牲。
史懷珍
山西省長治縣人,1916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司令部管理科科長,1953年1月犧牲。
程道健
江蘇省淮陰縣人,1924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39軍司令部通信科科長,1953年1月犧牲。
李寶珍
山西省崞縣(今原平縣)人,1917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後勤部第4分部參謀處處長,1953年2月14日犧牲。
饒惠譚
湖北省大冶縣人,1915年生,193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3軍副軍長,1953年2月犧牲。
賈廣
山西省稷山縣人,1916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後勤部第10大站政治委員,1953年3月7日犧牲。
熊仁良
浙江省餘姚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炮兵某師後勤處科長,1953年3月8日犧牲。
陸 駿
浙江省嘉興人,1923年生,1942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3軍第67師第200團政治委員,1953年3月13日犧牲。
王國華
河北省定縣人,1915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4軍司令部管理科科長,1953年3月31日犧牲。
李俊德
安徽省金寨縣人,1916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工兵某團副團長,1953年3月犧牲。
陳 亮
山東省歷城縣人,1926年生,1943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第3師第9團副團長,1953年3月犧牲。
蔡正國
江西省永新縣人,1909年生,192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50軍副軍長,1953年4月12日犧牲。
王長息
山東省文登縣人,1917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50軍第148師第442團參謀長,1953年4月12日犧牲。
劉潤西
河北省深澤縣人,1918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50軍司令部管理科副科長,1953年4月12日犧牲。
張平甫
河南省滑縣人,192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2軍第35師第104團政治委員,1953年4月15日犧牲。
蔣炳柱
安徽省人,1922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3軍第67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53年4月28日犧牲。
曹振彪
河北省易縣人,1923年生,194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5軍第195師炮兵團副參謀長,1953年4月犧牲。
錢新民
安徽省桐城縣人,1931年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4軍第74師第222團政治處主任,1953年4月犧牲。
牛景瑞
河北省饒陽縣人,1925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46軍第133師司令部偵察科科長,1953年5月3日犧牲。
曹 生
山西省廣靈縣人,1921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7軍第201師第603團副團長兼參謀長,1953年5月16日犧牲。
樊玉祥
河北省靈壽縣人,192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第15師第45團團長,1953年6月22日犧牲。
康致中
陝西省人,1919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軍第7師第19團團長,1953年6月26日犧牲。
孫澤東
河北省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軍第7師第19團政治委員,1953年6月26日犧牲。
傅 穎
河北省人,192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軍第7師第19團副政治委員,1953年6月26日犧牲。
劉復漢
山西省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軍第7師第21團副參謀長,1953年6月26日犧牲。
杜耀亭
山西省崞縣(今原平縣)人,1917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軍第7師後勤處處長,1953年6月26日犧牲。
王啟光
河北省蠡縣人,1922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第1軍第7師後勤處政治委員,1953年6月26日犧牲。
李中林
山西省汾陽縣人,1924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軍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53年6月26日犧牲。
趙文全
山西省代縣人,1926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第6師第16團團長,1953年6月犧牲。
張 祥
貴州省畢節縣人,1917年生,1935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7軍第199師第596團副團長,1953年6月犧牲。
王德勇
江蘇省啟東縣人,1927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3軍第69師司令部工兵室主任,1953年7月14日犧牲。
張 力
山西省崞縣(今原平縣)人,1926年生,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7軍第201師政治部青年科科長,1953年7月20日犧牲。
張子豐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8軍第202師第606團政治委員,1953年7月犧牲。
李錦堂
河北省獲鹿縣人,1915年生,1937年10月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8年第202師第606團副團長,1953年7月犧牲。
袁自生
河北省密雲縣(今北京市)人,192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67軍第201師政治部幹部科科長,1953年7月犧牲。
杜世美
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後方勤務第5分部第34醫院政治委員,1953年8月犧牲。
張慶和
河北省寧晉縣人,1921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第2師師長,1953年犧牲。
趙同義
河北省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炮兵第2師第29團參謀長,1953年犧牲。
劉毓滿
山東省黃縣人,1922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第16軍第47師炮兵團團長,1954年10月在朝鮮病故。
郭介人
河南省孟縣人,1916年生,1940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政治部文藝科科長,1955年6月24日犧牲。
李 振
遼寧省丹東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第37兵站醫院院長,在戰爭中犧牲。
人民踴躍參軍,保家衛國烈士當中,有抱炸藥沖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
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
有戰友傷、自己上、炸死敵軍的一級爆破英雄伍先華,
有雙腿傷、忍痛爬、捐軀開路的許家朋,有
子彈打光拉響手榴彈沖向敵人的孫占元,
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
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
有戰終日、殲頑敵、屢建戰功的楊春增,
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 羅盛教 毛岸英等。
抗美援朝未公開的第六次戰役
我軍戰史都有一致的結論:抗美援朝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過五次戰役。後來有訊息披露,中朝方面曾策划過第六次戰役,但沒有實施。
1951年夏季、秋季防禦作戰,從幾個方面看,都應當是戰役級別的交戰,甚至可以認為是第五次戰役後的雙方第二次戰略決戰。
從交戰地域看,戰場從東到西沿三八線展開,橫貫朝鮮半島;
從雙方動用兵力看,聯合國軍動用了14個師,中朝軍隊動用了人民軍3個軍團、志願軍6個軍。雙方動用的兵力,非常接近第四次戰役的水平;
從交戰的損失看,更應當是戰役級別的損失。中朝方面稱,聯合國軍損失16萬人,推進了2-9公里;美國方面稱,消滅共產黨軍隊23萬多人。就雙方宣稱的殲敵數字看,也是大大超過了前五次戰役;
從交戰的結果看,1951年之後,雙方戰線基本穩定,奠定了停戰談判的基礎;
上甘嶺戰役可以稱為“戰役”的話,1951年夏秋季的戰鬥沒有理由不稱為“戰役”。但是我國軍史沒有給以“戰役”的定性,我認為,由於是聯合國軍主動發起的全線進攻,我軍基本上全線處於守勢,只是在防禦間隙穿插了戰術反擊,因此,不願意過分渲染。
其實也完全沒必要計較什麼先後手。從實際效果看,1951年夏秋季的戰鬥無疑也中朝軍隊的大勝。
從美國和西方的相關資料看,1951年夏秋季之前的戰鬥記載的非常詳細,其後就開始模糊了,1952年之後的戰鬥,根本就不提了。比如,李奇微的《韓戰》,對於這一時期的交戰只提到了“血嶺”和“傷心嶺”,其他書籍中的記載也是大致如此。這實際反映了自那以後,聯合國軍再次陷入了被動。如果說第五次戰役是雙方戰場態勢的轉折點,那么,1951年夏秋季戰鬥可以認為的實力消長的又一個分水嶺。
關於中朝方面的殲敵數字,筆者起初也是不太相信,後來看到美國人撰寫的《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一書中介紹,“據統計,這一時期,特別是9、10月兩個月內,聯合國軍共有6萬人傷亡,其中美國人占2.2萬人以上。”我才開始相信。書中還記載了幾個美國師的損失,美2師3700人,騎1師2900人,“第3師於9月28日至10月6日期間,在鐵原正西三角地帶的血戰中也付出了死傷500多人的代價,只拿下幾個小山包”,就這些傷亡數字看,要比前幾次戰役中美國承認的損失大的多。
可見這期間聯合國軍的損失的確是非常大,月平均2-3萬人,4個月下來應當在10萬(斃傷俘)上下是沒問題的。
至於中朝方面的損失,美國方面宣稱23萬有點離譜,這相當於中國志願軍6、7個軍!日本人撰寫的《韓戰》給出了美國人的計算方法。
“……山上遺棄了550多具屍體和很多的彈藥、糧食。美第2師估計,北韓軍僅在血染嶺遭受的損失就在1.5萬人以上。但不清楚其計算的根據,美國公開史料也註記說:‘這種估計是熟練軍官推斷的,可能與實際數字有相當的差別’。…….在從8月18日到9月5日攻擊血染嶺的3周時間內,聯合國軍所受的損失實際是戰死326人,負傷2032人,失蹤414人,總計2772人。”
從朝鮮人民軍戰士的550多具遺體推算出1.5萬人的損失!
“……北韓軍遭受的損失好象是極為巨大,估計北韓第6師、第12師、第13師和中國第204師的損失達2.5萬人(確認遺體,1473具,估計死者8389人,負傷者14204人)……”
從1473具中朝戰士的遺體推算出2.5萬人的損失,顯然也屬於“這種估計是熟練軍官推斷的,可能與實際數字有相當的差別”。
日本戰史研究人員指出:“…..也許是從聯合國軍的損失倒著算出來的,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戰場上遭受巨大損失的部隊報告總是說給與敵人的殺傷比己方還要大的例子不是沒有的,特別是多發生自己打得不好的情況之下。”
第三方的評論應該是客觀的吧,尤其是親美的第三方。
據國內有關資料介紹,在1951年夏秋戰鬥中,中朝軍隊傷亡在9萬多人,損失也是非常大,但是考慮到聯合國軍在空軍、炮兵和裝甲兵上的優勢,這樣的戰果是可以接受的。
我們在研究抗美援朝戰爭時,往往多關注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實際上在1951年夏秋,蘇制裝備逐步到位的中朝軍隊在防禦戰中再次徹底扭轉了戰局。
糾正布萊德雷有關韓戰的一段話的引證錯誤
關於如何評價韓戰,許多書刊都爭相援引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的一段話,說他承認韓戰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了錯誤的戰爭。”至今仍然不斷有人引用這段話,但這實際上並不確切,有必要予以糾正。
事情的原由是這樣的,當年歷史學家姚旭在參編歷史教科書撰寫抗美援朝運動一節時,轉引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的話,說他承認韓戰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了錯誤的戰爭。”後來,他找到了這個說法的出處是1951年5月15日,美國新聞處的一則電訊:布萊德雷在麥克阿瑟撤職後的辯論中,指責麥克阿瑟要把戰爭擴大中國,說:“把戰爭擴大到共產黨中國會把我們捲入一個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個錯誤的戰爭。”由此可見,布萊德雷的話是針對把戰爭擴大到中國,而不是針對韓戰。
後來姚旭在回憶田家英時,對他造成的這個廣為流傳的錯誤引證,作了檢討。可參看《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一書223頁。
志願軍英雄故事
楊根思
(1922--1950)江蘇泰興人。1944年參加新四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國內革命戰爭中他多次立功受獎,曾兩次被評為戰鬥模範,榮獲“爆破大王”、“華東一級人民英雄”、“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等稱號,並光榮地出席了1950年召開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同年他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擔任志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戰役中,楊根思奉命率領一個排的戰士,堅守在長津湖地區下碣隅里外圍制高點--小高嶺,這是敵人南逃的必經之地。戰鬥打響後,他率領全排先後連續打退了敵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的8次瘋狂進攻。此時,陣地上只剩下他與兩名傷員,並且彈藥用盡。當美軍發起第9次進攻時,危急關頭楊根思抱起最後一個5公斤重的炸藥包,毅然沖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住了陣地,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阻擊任務。戰後志願軍領導機關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戰鬥英雄稱號,並將他生前所在連命名為“楊根思連”。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楊根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朝鮮政府還在他犧牲的地方建立了“楊根思英雄紀念碑”。
邱少雲
(1931年--1952年)四川銅梁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1952年11月11日,邱少雲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並奉命於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畫,邱少雲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裡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當晚反擊部隊順利攻占391高地,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戰後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英雄的名字被永遠鐫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萬古留存。
黃繼光
(1930年--1952年)原名黃積廣,四川中江縣人。1949年參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15軍45師135團2營通信員、代理班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和上甘嶺戰役。由於多次出色完成任務,他兩次被評為工作模範並榮立三等功。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再次反擊597.9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後,部隊在零號陣地半山腰被敵機槍火力點壓制,前進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動承擔爆破任務。他勇敢地沖向敵地堡,用手雷炸毀敵幾個火力點後,敵一殘存的火力點還在頑抗,部隊前進依然困難。此時,黃繼光身上已經7處負傷,手雷也已全部用光。為了完成任務,減少戰友的傷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撲向敵人的火力點,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掃射的敵機槍射孔,為反擊部隊掃清了前進的道路。在黃繼光壯烈獻身精神的鼓舞下,反擊部隊迅速全殲美7師5個連,奪回陣地。戰後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青年團中央授予他“模範青年團員”稱號。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為緬懷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跡被鐫刻在上甘嶺北面的五聖山石壁上,其家鄉中江縣興發鄉也改名為繼光鄉。立特等功,獲特級英雄稱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
許家朋
(1931-1953)安徽省績溪縣人,1951年5月參加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志願軍第23軍第67師第200團第9連戰士。1953年7月6日夜,在反擊石硯洞北山戰鬥中,他所在的突擊排突入敵陣地後,為敵暗堡猛烈的機槍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犧牲。許家朋從犧牲的爆破手身邊拿起炸藥包向敵暗堡撲去,在距敵10餘米處兩腿負傷,就夾著炸藥包爬行。在逼近敵暗堡後,發現炸藥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來,撲向敵碉堡機槍眼,雙手緊抱敵機槍腳,胸膛緊抵槍口,整個上身都鑽進了槍眼,阻止了敵人機槍發射,保證了攻擊部隊迅速攻占主峰,全殲守故100餘人。立特等功,獲一級英雄稱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
張桃芳
(1931-2007)江蘇興化人。22歲的年輕戰士,志願軍214團8連狙擊手張桃芳,就是他在金化郡上甘嶺狙擊戰中,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創造了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記錄。1954年,24軍選拔戰鬥英雄支援空軍飛行員隊伍建設,經過體檢,214團僅張桃芳一人合格,進入徐州第5航空預備學校和濟南空軍第5航校1團學習。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空軍高密第1訓練基地擔任殲擊機飛行員,飛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殲擊機,但在隨後換裝新式殲擊機後,身體不適應高空缺氧,由空軍司令劉亞樓親自批示,轉到防空兵,任防空兵某部營長,後來歷任坊基地警衛連副指導員、上海空軍政治學校學員、山東濰縣基地警衛連指導員、濟空地空飛彈第九團司令部副參謀長、地空飛彈九團副團長等職務。1985年6月,張桃芳退職休養。
呂松山
山東省牟平縣人。1944年參加革命,原先是一個油脂工廠的技術工人。美國帝國主義者發動侵略韓戰以後,他便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部隊,在一個戰鬥連隊里,當了一個名符其實的“戰鬥小組長”,屢立戰功,2007年獲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大事記
1950年
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南進,進攻韓國國軍,韓戰爆發
6月27日,美國的第七艦隊駛進中國台灣海峽。
6月28日,朝鮮人民軍攻占南韓首都漢城(現稱首爾)。
7月5日,聯合國軍參戰。
9月15日,美軍仁川登入。
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發表聲明: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決不會置之不理。
9月28日,美韓軍隊攻克漢城。
9月30日,韓國國軍越過三八線。
10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最後的出兵決定。
10月3日,周恩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
10月19日,美韓軍隊占領朝鮮首都平壤。
10月19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
10月25日-31日,志願軍發動第一次戰役。
10月31日-11月2日,志願軍收復清川江。
11月25日-12月9日,志願軍發動第二次戰役。
12月5日,志願軍收復平壤。
12月15日,美韓軍隊撤至三八線以南。
12月31日-1951年1月5日,志願軍發動第三次戰役。
1951年
1月4日,志願軍攻占漢城。
全國各區人民捐獻武器統計圖3月15日,“聯合國軍”攻占漢城。
4月11日,麥克阿瑟被免除最高司令官職務,李奇微接任。
4月22日-5月23日,志願軍發動第4次戰役。
6月23日,蘇聯副外長馬立克建議停火。
7月10日,雙方在開城開始停戰談判。
8月18日-9月18日,志願軍發動夏季攻勢。
8月22日,談判中斷。
9月29日-10月22日,志願軍發動秋季攻勢。
10月15日,傷心嶺之役,美軍攻占“傷心嶺”。
10月25日,停戰談判恢復。
志願軍向陣地發起攻擊1952年
1月,美軍使用細菌武器
5月7日,巨濟島戰俘營事件。
5月12日,李奇微離任,克拉克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
10月8日,停戰談判中斷。
10月14日,美韓軍隊發動金化攻勢。
10月14日-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
1953年
5月13日,志願軍發動夏季攻勢。
6月8日,雙方就戰俘安排達成協定。
7月13日,志願軍發起金城戰役。
7月19日,板門店雙方談判代表在所有問題上達成協定。
7月27日,停火協定簽字,韓戰結束。
1958年
2月19日,中朝兩國政府發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年內全部撤出朝鮮的聯合聲明。
2月2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發表聲明,決定於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鮮。首批於3月15日動身回國。
10月22日,志願軍總部官兵在司令員楊勇上將、政委王平上將等率領下啟程返國。
10月26日,志願軍總部公報:志願軍已全部撤離朝鮮。
至今美軍也沒從韓國撤離。
1961年
7月11日,周恩來和金日成在北京簽署《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這個條約的核心是軍事互助。條約第二條規定:締約雙方保證共同採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國家對締約雙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締約一方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或者幾個國家聯合的武裝進攻,因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另一方應立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另外該條約第四條對中朝任何一方的獨立自主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雙方協商與共同利益有關的一切重大國際問題。
9月10日,《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正式生效。
該條約在未經雙方就修改或者終止問題達成協定以前,將一直有效。
影響
韓國
韓國經濟在戰後遭到嚴重破壞,李承晚在戰後仍然以統一為目標,不重視經濟發展,不斷計畫隨時再和朝鮮方面開戰。四一六運動後,李承晚下台,局勢依然並沒有緩和。此後朴正熙執政期間更出現“實尾島事件”,雙方敵對的氣氛並沒有因領導人轉換而改變。朝鮮和韓國的領導人進行過幾次會面談話,但礙於雙方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方面的根本差異,並沒有產生什麼實際的進展。
朝鮮
為了紀念這場戰爭,於1959年10月25日志願軍赴朝參戰9周年紀念日建成了朝中友誼塔。坐落在平壤市區牡丹峰西北側的山崗上。1984年10月25日進行了擴建。塔高30米,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塔身由1025塊花崗岩和大理石砌成,象徵著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紀念日。塔身正面嵌有“友誼塔”三個朝文鎦金大字,每字重40千克。塔頂有一銅坯鍍金五角星,重500千克。塔正面鐫刻著紀念碑文,兩側繪有中朝兩國軍民並肩戰鬥的石雕。但是碑上沒有中文。
由於這場戰爭,金日成得以繼續統治朝鮮。
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朝鮮政治穩定,外交上和蘇聯、中國結盟,經濟發展創造了所謂“千里馬速度”,人民生活普遍優於韓國。但由於朝鮮的經濟是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一環,結構單一,在198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失利之後日益艱難,人民生活質量不升反降。1990年代朝鮮經濟崩潰。在金日成死後,他的兒子金正日權力鞏固。朝鮮人民的生活條件依然十分艱苦。中國政府和國際社會不斷對朝鮮繼續經濟援助。
1950年代初韓戰結束以來,超過九千名朝鮮民眾叛逃到韓國,2007年初,這個數字會突破一萬,韓國統一部的發言人表示,從1990年代以來,逃亡難民大批增加。僅2002年到2006年,就有七千名朝鮮民眾逃到韓國。很多朝鮮人先是偷渡到中國,然後轉道韓國。
美國
約瑟夫·麥卡錫美國在韓戰中有36,570人陣亡,而且幾乎與中國和蘇聯兩個共產主義大國爆發全面戰爭。中國的宣傳中經常強調韓戰期間擔任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的五星上將布萊德雷說的一句話:韓戰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但其話原話是:假如按照麥克阿瑟的戰略計畫,把在朝鮮的戰爭延伸到轟炸中國滿洲和封鎖中國海岸,那將會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經歷了越南戰爭洗禮之後的美國人,幾乎已將這場戰爭遺忘,故此韓戰又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TheForgottenWar)。韓戰也令美國人首次意識到,戰爭的威脅隨時存在。戰爭結束後,美國軍隊人員數量增加了兩倍,軍費開支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在一場常規的運動戰與陣地戰而非游擊戰中,美軍地面部隊不能擊敗積弱百餘年的中國與朝鮮的工人農民組成的軍隊,這一事實被參議院麥卡錫為首的勢力歸咎為美國國內共產黨的出賣,麥卡錫主義一段時間內獲得了美國政治的主流話語權,美國國會參議院成立非美委員會徹底調查與中國革命有關的人士的忠誠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朝鮮半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在內的十幾萬中國人民志願軍軍人陣亡於朝鮮半島,同時錯過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時機,但是從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來看,美國的第七艦隊駛進台灣海峽在先(1950年6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在後(1950年10月19日),從時間順序上看並不是中國主動‘錯過時機’,而是美國介入造成的。台灣島上的中華民國政府透過韓戰取得大量美援,得以進一步鞏固其統治基礎,間接的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發起軍事行動的成本。因此,部分歷史學者也將韓戰戲稱為蔣介石的西安事變。
由於韓戰,蘇聯打消了中共會變成第二個南斯拉夫的顧慮,從1952年起開始大規模援助中國大陸建設全面的工業基礎,這些援建項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幾十個工業項目被合稱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點項目,為中國大陸打下了冶金、石油、礦山採掘、煤炭、發電、電力裝備、機械製造、紡織、造紙、製糖、航空、航天、交通鐵路、國防兵器製造等全面的科研生產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開始了獨立自主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建設道路。
蘇聯
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就十分複雜。一方面來看蘇聯是最大的贏家,戰爭令中美爆發直接衝突,而自己則從未正面介入。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把美國超強的國力軍力從歐洲鐵幕一線的爭奪轉移到韓戰的泥潭。為蘇聯爭取了時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治療戰爭創傷,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
日本
日本雖然沒有參戰,但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採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復甦,起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奠定日本之後成為經濟強國的基礎。同時,由於美國對日本戰爭期間的物資供應的依賴,不得不重新啟用戰前日本國內各行業的領導者。很多二戰戰犯都相繼復出,重新扮演日本政商各界的重要角色。使得日本在戰後走上了與同樣是戰敗國的德國不盡相同的道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造成了現今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盛行。
中華民國
對當時退守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韓戰的爆發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戰使得美國認識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日後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即是基於韓戰的影響。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阻止了解放軍渡海攻台的企圖,同時戰俘歸台大大鼓舞了國軍士氣,亦為國民黨反攻大陸製造有利機會。郭廷以稱韓戰為:“國民黨的‘西安事變’”,挽救了中國國民黨的危局。
意義
1:沉重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創造了相對安定的國際環境;
2: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的國際威望。
3: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人民反帝鬥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人民志願軍打出了軍威、國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
4:這場戰爭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5:這場戰爭由於雙方都面對新的戰場、新的作戰對象,因而作戰樣式、戰略戰術的運用,都有別於過去進行的戰爭。噴氣式飛機的大量使用、直升機直接用於作戰、以坑道為骨幹支撐點式防禦陣地體系的形成,給以後的戰爭提供了新經驗,促進了軍事學術的發展。
6:中國人民志願軍不僅圓滿地完成了祖國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而且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寶貴經驗,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軍事思想,促進了中國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
外部連結
韓戰抗美援朝紀念館,共青團中央、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周年新華網
韓戰
遠東韓戰
參戰各國對韓戰的歷史評價
沈志華等人對韓戰的研究
碧血長空──朝鮮空戰探析完整版
韓戰美軍陣亡數字分析
韓戰中國第一狙擊手張桃芳戰績剖析
岳東曉編寫的“韓戰FAQ英文版”(KoreaWarFAQ)
韓戰中雙方損失飛機統計
CollectionofKoreanWarvideos
書目
丁亮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稱由來》[4],光明網。
駐朝鮮使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56周年》[5],中國外交部。
王樹增,《韓戰》。
李奇微,《韓戰》(TheKoreanWar),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l983年10月。
解力夫,《戰後四大戰爭-韓戰》,1993年。
楊奎松,《評〈抗美援朝戰爭史〉》[6]。
唐德剛:《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第一章。
張戎,《毛澤東:不為人知的故事》。
協定中文版全文:《朝鮮停戰協定及其附屬檔案和臨時補充協定》,人民網,2000年12月29日公布
Brune,LesterandRobinHigham,eds.,TheKoreanWar:HandbookoftheLiteratureandResearch(GreenwoodPress,1994)
Edwards,PaulM.KoreanWarAlmanac(2006)
Foot,Rosemary,"MakingKnowntheUnknownWar:PolicyAnalysisoftheKoreanConflictintheLastDecade,"DiplomaticHistory15(Summer1991):411-31,inJSTOR
Kaufman,BurtonI.TheKoreanConflict(GreenwoodPress,1999).
KoreaInstituteofMilitaryHistory,TheKoreanWar(1998)(Englishedition2001),3vol,2600pp;highlydetailedhistoryfromSouthKoreanperspective,UofNebraskaPress.ISBN0-8032-7802-0
Leitich,Keith.ShapersoftheGreatDebateontheKoreanWar:ABiographicalDictionary(2006)coversAmericansonly
JamesI.Matray,ed.,HistoricalDictionaryoftheKoreanWar(GreenwoodPress,1991)
Millett,AllanR,"AReader'sGuideToTheKoreanWar"JournalofMilitaryHistory(1997)Vol.61No.3;p.583+fulltextinJSTOR;freeonlinerevisedversion
Millett,AllanR."TheKoreanWar:A50YearCriticalHistoriography,"JournalofStrategicStudies24(March2001),pp.188-224.fulltextinIngentaandEbsco;discussesmajorworksbyBritish,American,Korean,Chinese,andRussianauthors
Summers,HarryG.KoreanWarAlmanac(1990)
Sandler,Stanleyed.,TheKoreanWar:AnEncyclopedia(Garland,1995)
Werrell,KennethP.,SabersoverMiGAlley,USNI,ISBN1591149339
紀念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始建於1958年,當時隸屬安東市人民委員會文化科。紀念館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的“遼東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1956中11月2日,經遼寧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原遼東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撤銷。1957年7月,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開闢了“原始社會”、“歷史文物”陳列,同時設有“抗美援朝紀念”專室等共十二個陳列室。1958年9月29日經遼寧省文化局上報中央文化部批准,將“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改為“抗美援朝紀念館”郭沫若同志題寫了館名。接待國內外觀眾達l00萬人次。
該館開放至“文革”期間閉館。1972中和1979中曾兩次恢復陳列,但因館舍狹小,陳列條件差,難以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面貌。
1984年3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批准遼寧省委、省政府轉報丹東市委、市政府《關於擴建抗美援朝紀念館的請示》,同意在丹東擴建抗美援朝紀念館。楊尚昆同志作了“在丹東修建抗美援朝紀念館是完全必要的”重要批示。自1984年以後,該館開始了緊張的擴建籌備工作,通過選址,建築設計專家論證,最後由中央軍委兩次審查方案,新館址確定在丹東市英華山,原志願軍指揮所遺址。從13個建築設計方案中選定了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的建築設計方案。1990年l0月24日,正值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四十周年之際,全國政協副主席、原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率中央代表親自來丹東為該館奠基。遼寧省和丹東市的黨政軍領導以及部分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老首長、老戰士參加了奠基儀式。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抗美援朝紀念館新館工程於1991年9月6日破士動工,1993年7月27日,即朝鮮停戰協定簽字40周年落成開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參加開館儀式並為紀念館剪彩。
新館是由陳列館、全景畫館、紀念塔三大建築主體組成的建築群,融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和現代建築特色於一體。總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790平方米。
陳列館的平面布局是呈品字形的三層建築,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樓高19.4米,上有5個民族風格的小亭,外牆為灰白花崗岩剁斧石貼面。陳列館的中央為序廳,序廳的正面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浮雕群像為背景,正中是毛澤東和彭德懷的巨型圓雕像,兩側分別是志願軍戰歌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海東同志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命令。
全景畫館為高28.4米,直徑46米的圓形建築,建築面積33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全景畫陳列廳,下層為空軍專館和臨時展廳。
紀念塔由塔基群房和紀念塔主體組成,塔高53米,象徵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字,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塔面用高粱紅花崗岩剁斧石貼面。塔基群房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外牆為灰白色花崗岩蘑菇石貼面。紀念塔正面是鄧小平同志題寫的“抗美援朝紀念塔”七個鎏金大字,背面是記載志願軍英雄業績的塔文。
抗美援朝紀念館以抗美援朝戰爭史為基本陳列,主要陳列內容分布在陳列館、空軍專館、全景畫館和露天兵器陳列場。
陳列館以新穎的藝術形式和現代陳列手段,通過詳實的歷史資料,豐富的文物,全面地反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陳列內容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抗美援朝戰爭館。設六個展廳,反映自1950年l0月至1953年7月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打敗美國侵略者的英雄業績,歌頌志願軍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第二部分:抗美援朝運動館。設兩個展廳。主要反映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全國人民掀起的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第三部分:中朝人民友誼館,設一個展廳。反映中朝兩黨、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第四部分:英雄模範烈士館,設一個展廳。記載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們的光輝業績,緬懷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
陳列館全部陳列內容分布在1O個展廳內,展線440米,陳列面積1630平方米。展出歷史照片500餘幅,文物1000餘件,輔以復原陳列、電動沙盤、電動圖表、影視設備等現代化陳列設施,利用全封閉玻璃通櫃式展線,以及自然光、燈光結合的採光方式,生動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
全景畫館陳列有全景畫《清川江畔圍殲戰》。畫面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為背景,以清川江畔三所里,龍源里、松骨峰等阻擊戰為重點,形象地反映志願軍在戰場上的英雄氣概。畫面高16米,周長132.6米,配置地麵塑型、燈光和音響效果,藝術地再現了壯觀的戰爭場面和恢宏的戰爭氣氛。
露天兵器陳列場,面積2000平方米,陳列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使用的飛機,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裝備,以及志願軍繳獲敵人的重型武器。
抗美朝援紀念館共收藏文物19500餘件,分為兩大系列,即抗美援朝文物和歷史文物。現收藏抗美援朝文物12l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7件,如原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同志的一級自由獨立勳章、平壤以北道路調查材料和朝鮮交通調查圖;志願軍參謀長解方同志在談判時期使用的照相機;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同志的一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同志的一級國旗勳章、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同志的卡賓槍;魏巍同志的《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等。
該館還收藏有歷史文物7391件,其中瓷器826件,銅器126件,鎮幣2687件,書畫355件,其它工藝品627件。歷史文物中有國家一級文物4件,即戰國時期的葉脈紋雙紐銅鏡、青銅短劍、元代的乳白黑釉花大罐、清乾隆年間象牙雕塔。
相關條目
戰役和事件
仁川登入
平壤-元山戰役
韓戰第一次戰役
韓戰第二次戰役
韓戰第三次戰役
韓戰第四次戰役
韓戰第五次戰役
巨濟島事件
白馬山戰役
上甘嶺戰役
金城戰役
米格走廊
政府和軍隊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聯合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美國
蘇聯
日本
朝鮮人民軍
聯合國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美國陸軍
美國陸軍遊騎兵
美國海軍
美國第七艦隊
北極熊團
人物
金日成:當時朝鮮領袖,人民軍司令
李承晚:當時韓國總統
毛澤東:當時中國領袖
杜魯門:當時美國總統
史達林:當時蘇聯領袖
彭德懷: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
麥克阿瑟:聯合國軍總司令
李奇微:聯合國軍總司令(繼任)
馬克·韋恩·克拉克:聯合國軍總司令(繼任)
崔庸健:朝鮮人民軍副司令
周恩來:當時中國總理和外交部長
王海:中國將領
楊得志:中國將領
洪學智:中國將領
王建安:中國將領
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模範和特等功臣名單
黃繼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
羅盛教: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
邱少雲: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
楊根思: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
毛岸英: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毛澤東之子
張積慧:中國人民志願軍功勳飛行員
鄭律成:《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曲作者
阿姆斯特朗:美國太空人
奧爾德林:美國太空人
溫納瑞斯:美國戰俘
特里格韋·賴伊:當時聯合國秘書長
朴憲永:當時朝鮮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
凱南·埃夫倫:參加韓戰,後來成為土耳其總統
歷史
韓戰大事記
朝鮮半島歷史、朝鮮軍事、首爾歷史、兩韓統一問題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越南戰爭
世界戰爭列表、中國戰爭列表、美國戰爭列表
中美關係、台灣問題
中蘇交惡
地理
朝鮮半島、三八線、板門店
韓國:漢城、仁川、釜山、開城、大田、晉州、水原
朝鮮:平壤、鴨綠江、上甘嶺
炸毀的文物:滿月台、安鶴宮、廣法寺、釋王寺、龜城南門、芙蓉堂
橫田空軍基地:日本的聯合國軍空軍基地
武器
F-86佩刀戰鬥機
米格-15戰鬥機
白朗寧自動步槍
莫辛-納甘步槍
M1卡賓槍
三八式步槍
史密夫威信軍警型:手槍
紀念設施
抗美援朝紀念館
韓戰老兵紀念碑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影視作品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從1956年的《上甘嶺》開始,幾乎從未間斷推出各種關於“抗美援朝”的影視作品,其中電影有30部左右。
《上甘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英雄兒女》:抗美援朝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鐵道衛士》:丹東的公安(警察)機關阻止從台灣來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務對進出朝鮮的鐵路的破壞。
《奇襲白虎團》:文化大革命中的樣板戲之一,山東京劇院演出。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年拍攝。根據志願軍空軍英雄王海、張積慧的故事改編。
《心靈深處》:1982年拍攝。主演:劉曉慶飾歐陽蘭。
《戰地之星》,1983年拍攝。導演:魏龍。主演:蓋克飾女大學生白露用英語對美軍廣播。
《雲水謠》,2006年
決戰朝鮮:
《較量》、《奇襲》、《激戰無名川》、《打擊侵略者》、《三八線上》、《烽火列車》、《碧海紅波》、《前方來信》、《慧眼丹心》、《斬斷魔爪》、《為了和平》、《心弦》、《北緯三八度線》、《毛澤東和他的兒子》、《鐵血大動脈》、《神龍車隊》、《三八線上的女兵》等等。
電視劇有:《歐陽蘭》、《中國戰俘》、《硝煙散後》、《壯志凌雲》、《抗美援朝》等。
抗美援朝歌曲:《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麻扶搖填詞,周巍峙作曲。
韓國
《太極旗飄揚》:由張東健、元斌、李恩宙主演。故事講述飾演兩兄弟的張東健及元彬因為各種原因,而成為了南、北雙方的軍人。作為兄長的張東健更在北方的軍隊成為了高級軍官。然而,他所造的一切,其實只是想要保護他的家人,特別是他的弟弟。這電影充份表現戰爭使雙方人性和理智的泯滅,以及當權者為了自身的私利,不單使一個個家庭破碎,還陪上了眾人的生命。
《歡迎來到東莫村》:主演:申河均、鄭在泳,戰爭喜劇,講述南北雙方及美軍在這個位於兩軍邊界的小鎮上共處的故事。
《JSA安全地帶》(《共同警備區》)
《藍天特攻隊》敘述大韓民國F-86飛行員與其飛行教官女兒的烽火戀情故事,主題曲在台灣地區相當有名。(又疑本片即是申相玉導演的《紅巾特攻隊》誤譯)
朝鮮
《賣花姑娘》
《南江村的婦女》
《一個護士的故事》
《火車司機的兒子》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一對失散的姐妹,姐姐在朝鮮成了舞蹈家,妹妹在韓國成了被欺凌的酒吧女。
《無名英雄》:二十集電影,1978年到1981年。一位英國籍的朝鮮人在韓國做間諜,遇到了打入美軍的前女友。
《戰友》:1956年拍攝。中朝一起戰鬥的故事。
《路》
《沸流江的新傳說》:羅盛教的故事。
《火紅的山脊》:黃繼光的故事,穿插邱少雲的形象。1988年拍攝。
美國
《陸軍野戰醫院》(M*A*S*H)
《鋼盔》(SteelHelmet,1951年)
《決不撤退!》(Retreat,Hell!,1952年)
《戰地天使》(BattleCircus,1953年)
《獨孤里橋之役》(TheBridgeatToko-Ri)
《豬排山》(PorkChopHill,1959年)
《滿洲候選人》(TheManchurianCandidate,1962年)
《仁川》(Inchon,1981年)
MeninWar,JetPilot,McConnellsStory,BattleHymn,KoreaPatrol,AtWarwiththeArmy,AlltheYoungMen,BattleFlame,BattleTaxi,BattleZone,SkyCommando,TankBattalion,TheHunters,ThisisKorea,AHillinKorea/HellinKorea,AirStrike,CeaseFire!,Dragonfly,Squadron,AYankinKorea,WarHunt
英雄讚歌
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
不朽的志願軍空軍英雄孫生祿
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黃繼光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的最後34天
人民英雄——吳儒林
守衛在漢江前線的志願軍英雄們
誰是最可愛的人
偉大的戰士邱少雲
英雄陣地和英雄班
永遠活著的人
站在戰鬥的最前列的人
當年戰友回憶邱少雲犧牲經過
范執中:為楊根思寫訃告
訪黃繼光生前部隊宣傳科副科長李明天
訪志願軍烈士黃繼光的戰友鍾仁傑
懷念一個志願軍戰士
抗美援朝回憶--悲壯轟炸大和島
上甘嶺三勇士"惟一倖存者肖登良深情追憶上甘嶺戰鬥
守護烈士英靈的日子
我的搭檔特級英雄楊根思
文學作品
相關書籍
《韓戰》日本陸戰史研究普及會編,國防大學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若干問題研究》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第一次較量——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徐焰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
《朝鮮戰爭內幕》[美]I-F-斯通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朝鮮戰場1000天》吳信泉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三十八軍在朝鮮》江擁輝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板門店談判》柴成文、趙勇田著,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
《為了和平》楊得志著,長征出版社1987年出版。
《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報告》(1953年9月12日)彭德懷,收入《彭德懷軍事文選》。
《抗美援朝開始後財經工作的方針》(一九五O年十一月十五日、二十七日)陳雲,收入《陳雲文集》。
《中共中央關於在全國進行時事宣傳的指示》(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央檔案館原件存檔。
《關於美國武裝侵略中國領土台灣的聲明》(一九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周恩來,收入《周恩來外交文選》。
《關於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收入《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節選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關於派遣志願軍入朝作戰問題給金日成的電報》(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收入《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
《關於志願軍入朝作戰的方針和部署給周恩來的電報》(1950年10月14日)毛澤東,收入《毛澤東軍事文選》(內部本)。
《抗美援朝的勝利和意義》(1953年9月12日)毛澤東,收入《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中國人民志願軍八年來抗美援朝工作報告》(1958年10月30日)楊勇,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政協常委會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擴大的聯席會議聽取志願軍司令員楊勇做全面總結。
有關文學藝術作品
文學作品
魏巍長篇小說《東方》。魏巍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
和谷岩長篇小說《三八線上的凱歌》
巴金小說《團圓》。
王樹增長篇紀實文學《韓戰》。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第14課課本《再見了,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