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變

戊戌政變

所謂戊戌政變,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清光緒二十四年)發生在清政府統治集團內部,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勢力向以光緒帝為首的改良派勢力發動的一場血腥政變,政變的結果是,持續了百餘日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有為、梁啓超等逃往國外,光緒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於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勢力重新掌權。戊戌政變是慈禧太后一生當中發動的第二次宮廷政變,第一次是1861年11月同恭親王奕訢發動的辛酉政變,兩次政變都以慈禧太后的勝利而告終,也都成就了她垂簾聽政的政治野心。

基本信息

政變背景

戊戌變法之領導人——康有為戊戌變法之領導人——康有為

清德宗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是農曆甲午年,在這一年,經過明治維新和軍備擴充後的日本,再次燃起了侵略中國的野心。日本一貫奉行著豐臣秀吉的大陸政策,即先取朝鮮,進而進軍中國。在16世紀,豐臣秀吉統治日本時期,曾經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將朝鮮和中國納入日本版圖,他想要“泛舟西湖,終老杭州”。所以在他的晚年,一直對朝鮮作戰,直至他去世。明朝萬曆皇帝派兵前往朝鮮幫助朝鮮抵抗日本軍隊,最終,日軍未能得逞。但以後凡是有侵略野心的日本統治者都始終奉行著這一政策。由於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國家實力迅速增強,同時他們的侵略野心也逐漸燃起。到了1894年時,朝鮮是中國附屬國,清朝在朝鮮也有駐兵。1895年9月15日,平壤戰役爆發,清軍與來犯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但因為清軍最高統帥葉志超的貪生怕死,最終朝鮮被日本占領。此外,黃海大戰遼東之戰威海之戰等都以清的敗績而終,整個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日本強迫清簽訂城下之盟。清沒有辦法,只好派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去日本馬關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商談媾和事宜,最終,1895年4月17日,清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訊息傳來,舉國震驚。許多有識之士在聲討“賣國賊”李鴻章的同時,也開始深刻地考慮中國的下一步該怎么走,才能避免亡國的悲劇。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派公車上書,請求光緒帝變法維新。光緒帝從1885年中法戰爭的失敗和最近的甲午之敗中認識到,清朝現有的制度已經腐朽不堪,再不變法恐怕真的有亡國滅族的危險,於是他在徵求了慈禧的意見後,決定實行變法。

1898年6月11日(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開始推行新政。但朝中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勢力相當強大。在此之前,光緒帝實際上只是慈禧的傀儡,根本沒有什麼實權,事事都要先請示慈禧後才敢決定。可是自從變法開始後,慈禧越來越感覺光緒帝不像原來那么聽話了,很多事都敢擅自作主了,就如任命譚嗣同等4人為軍機章京,在軍機處行走。光緒有什麼旨意直接通過這四個人去執行,從而繞過了守舊派官員。此外,光緒還大刀闊斧地裁撤抵制變法的守舊官員,重用支持變法的人。這一切,深深地觸動慈禧太后,這個對權力有強烈欲望的女人開始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她似乎得對光緒帝和維新派留上一手兒。

6月15日慈禧迫使光緒帝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個職位原是李鴻章的,因為他簽訂了《馬關條約》,受到國人一致聲討,迫於輿論壓力,清只好將他開缺)。此後,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矛盾逐步升級,愈演愈烈,朝中局勢劍拔弩張,而血腥政變一觸即發。

政變過程

6月16日慈禧太后命鹹豐帝老臣刑部尚書崇禮代理步軍統領。康有為在等候皇帝召見時,遇榮祿。榮祿問:“以子之大才,亦將有補救時局之術否?”康有為答:“非變法不能救中國也。”榮祿問:“固知法當變也。但一二百年之成法,一旦能遽變乎?”康有為答:“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即變矣!”

6月24日康有為進呈《波蘭分滅記》、《列國比較表》。御史胡孚宸奏劾張蔭桓受賄二百六十萬兩。

6月25日慈禧太后命派懷塔布管理圓明園官兵,剛毅管理健銳營。

9月1日禮部主事王照疏請光緒帝遊歷日本等國,以考察各國情況。懷塔布、許應騤不肯代送。王照彈劾他併到堂親遞,懷塔布不得已允許其代奏。許應騤則上奏彈劾王照“咆哮署堂,借端挾制。”

9月4日光緒下令將懷塔布、許應騤、堃岫徐會灃溥頲曾廣漢等阻礙變法的禮部六堂官革職。王照賞給三品頂戴,以四品京堂候補,用昭激勵。懷塔布老婆與慈禧太后有親戚關係,逐向太后哭訴。

9月5日光緒召見譚嗣同,並命譚、劉、楊、林以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9月11日光緒帝召直隸按察使袁世凱來京陛見。湖南舉人曾廉上書請殺康有為。

光緒帝光緒帝

9月13日光緒帝擬開懋勤殿,設顧問官,慈禧太后不允。光緒帝手諭楊銳以變法之難,命康有為等詳細籌議。

9月14日直隸按察使袁世凱抵燕京。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經天津抵京。

9月16日(八月初一)光緒在頤和園召見統率新建陸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面談後升任他為侍郎候補。另一方面,直隸總督榮祿以英俄開戰,催袁急回天津。畢永年與譚嗣同議軟禁太后事。

9月17日(八月初二)光緒帝再召見袁世凱,命與直隸總督榮祿各辦各事。光緒命康有為即離京赴上海督辦官報局,傳通過楊銳帶給康有為密詔。

9月18日(八月初三)御史崇楊伊上書慈禧,稱大同學會蠱惑士心,紊亂朝政,引用東人,深恐貽禍宗社,吁懇皇太后即日訓政以遏亂葫。 據袁世凱的日記,之後譚嗣同於9月18日去法華寺夜訪袁世凱,透露慈禧聯同榮祿,要廢除光緒;並說皇上希望袁世凱可以起兵勤王,誅殺榮祿及包圍慈禧住的頤和園。兩日後(9月20日),袁世凱回到天津,將譚嗣同的計畫向榮祿報告。也有一種說法是,袁世凱離京前密告給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

9月19日(八月初四)傍晚慈禧突然離開頤和園,返回大內。光緒帝自是日起遷居瀛台。 康有為訪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請英國公使相助,不成;又訪伊藤博文,請遊說慈禧太后。當晚黃紹箕勸康有為迅速離京。深夜,梁啓超、康廣仁等懇求康儘快出走。

9月20日(八月初五)凌晨康有為攜仆人李唐離京。光緒皇帝第三次召見袁世凱,之後袁回天津。光緒皇帝接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親密交談。太后垂簾旁聽,極為不滿,當天深夜又接到榮祿密報,說光緒帝欲軟禁太后。康有為離開北京。

9月21日(八月初六)凌晨慈禧太后率衛隊囚禁光緒帝於瀛台,然後下詔太后訓政。當天步軍統領衙門兵弁圍南海會館宅,搜捕康有為未獲,但在此拿獲康廣仁和康的弟子程大璋錢維驥。之後又查抄了粵籍官僚張蔭桓寓所,沒有發現康有為,將張逮捕。

9月24日(八月初九)剛毅奉太后諭令開始搜捕四軍機章京等變法份子。楊銳、林旭當日被捕。劉光弟投案自首。楊深秀因詰問慈禧太后為何黜光緒帝,在聞喜會館住處被捕。
9月25日(八月初十)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

9月28日(八月十三),慈禧太后下詔,將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6人押赴菜市口開刀問斬,命軍機大臣剛毅監斬。這6人即後人所說的”戊戌六君子”。

政變結果

戊戌政變,結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維新。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離開北京,梁啓超逃入日本使館。其他數十人被捕,包括稱為“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六人於9月28日斬於菜市口。剛毅親自監斬。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則發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外,一律都被廢止。

原因分析

關於戊戌政變的爆發,傳統說法多歸結於袁世凱的告密行為。研究表明,如果把慈禧“訓政”作為政變發生的標誌,這種說法顯然是不適當的。袁世凱將譚嗣同9月19日夜訪法華寺勸其“兵圍頤和園”之事泄露出去,應在9月21日之後,其結果是導致慈禧大開殺戒,引起六君子被殺以及張蔭桓、徐致靖等官員被捕下獄,使本來可能和平收場的政變染上了血腥的色彩。由於袁的告密,光緒帝於9月15日曾給楊銳下達秘詔之事暴露出來,因康有為派譚嗣同藉此秘詔勸袁世凱“圍園”,使得光緒帝陷入“謀逆”一案,無法辯駁,從而招致慈禧的痛恨,後來被囚禁瀛台,軍機四卿也因此而慘遭殺戮。從某種意義上說,因袁世凱的告密才最終使“訓政”變成了政變。

對於慈禧為什麼發動政變,蒐集六種說法,其要點分列於下,另提供此說法的出處。 

第一種意見:慈禧是頑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
書名:《中國近代史幹部讀本》作者:龔書鐸
第二種意見:康有為抓住光緒來行新政,反對新政的人便包圍慈禧求助,慈禧和光緒久不和睦,便想索性廢掉光緒。
書名:《中國近代史》作者:蔣廷黻
第三種意見:慈禧說不上有何政見;她和光緒嫌隙已深,現在光緒要自主,她內心益憤,於是一開始便作了部署,最終發動政變。
書名:《近代中國史綱》作者:郭廷以
第四種意見:光緒懇求改革,而太后不同意,致每遭訓斥。遠在戊戌之前,她對光緒早存廢立之意。於是布下陷阱,讓光緒和他的新黨去“胡鬧幾個月”,然後待時機成熟便發動政變,還宮訓政。
書名:《晚清七十年》作者:唐德剛
第五種意見:慈禧發動政變,自然難逃罪責。不過,百年來不斷有人為她辯解。越來越多人認為,把慈禧說成完全因反對維新而發動政變,最少是把複雜的歷史事件看得過於簡單了。戊戌政變的直接動因與其說是政策之爭,毋寧說是她察覺了康氏有針對她個人的舉兵奪權的計畫。事關最後決定權,她不能區分少數人的輕舉妄動和關乎國家盛衰的改革。康有為是戊戌維新的領袖和主要策劃者。除了堅決反對變革的頑固派訾之為大逆不道外,在支持或同情維新的人士中指摘康氏把事情辦壞了的也大有人在。
文章名:《慈禧和康有為的兩面性及其影響》作者:袁偉時
第六種意見:不應該把慈禧簡單地劃歸入保守派之列。她早年就曾力排保守權貴的勢力,支持洋務運動,也曾對光緒的變法願望予以贊同;她和光緒還是有點親情的。與其說她的思想接近保守派,不如說更接近洋務派;並不是變法不可逾越的障礙。康有為採取了錯誤的孤立與排斥慈禧的政治戰略。結果使以懷塔布剛毅葉德輝等為代表的原先就反對改革的保守派,以慈禧、榮祿為代表的有限地同意改革的既得利益派,以孫家鼐等為代表的原先曾支持改革的溫和派,出於對激進的變法政策的共同不滿而結合起來。最終導致了政變發生。
書名:《危機中的變革--清末現代化進程中的激進與保守》作者:蕭功秦

歷史意義

戊戌政變宣告了百日維新的結束,導致晚清政局發生重大轉折,是近代史上劃時代的歷史事件。

研究著作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利用清宮檔案研究戊戌政變的著作主要包括黃彰健:《戊戌變法史研究》(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54,1970年);孔祥吉:《康有為變法奏議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茅海建《戊戌變法史事考》(3聯書店,2004年)。相關論文有房德鄰:《戊戌政變史實考辨》,收入胡繩武主編:《戊戌維新運動史論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林克光:《戊戌變法史實考實》(載《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戊戌政變時間新證》(載《歷史教學》1987年第3期),等等。

戊戌政變記

基本介紹

文章專集。晚清梁啓超所撰。作於光緒二十四年,共五篇。
梁啓超生平傳略見前文。作為戊戌變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啓超,由於親自參與了維新變法,親眼目睹了戊戌政變的前後始末,所以,在此書中,他詳細地論述了戊戌政變的發起與終結,分析了戊戌政變的原因。

具體內容

戊戌政變記戊戌政變記

◇第一篇:《改革實情》
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政府的慘敗,尤其是《馬關條約》的簽訂,給平靜、苟安的中國社會沉重一擊。誠如梁啓超在此篇開頭所言:“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甲午戰敗引起全國極大的震動。人民大眾、士大夫知識分子,以及在朝官員、封疆大吏都捲入為國家、為民族而憂慮、而憤慨、而抗爭的熱潮之中。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全國的政治形勢急轉直下,社會各階層的愛國人士都用自己所能採取的方式表達愛國的熱忱。然而,既不能再戰、和又受屈辱的形勢已呈現在人們面前,人們十分憤慨,痛定思痛,把譴責的目標集中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感受到維新改革的必要。在這種形勢下,康有為發動了公車上書,掀起了維新變法的政治運動。
1895年3月,康有為、梁啓超以舉人的身份到北京參加會試。4月,簽訂《馬關條約》的訊息傳來,全國輿論沸騰,立即掀起反對割地求和的熱潮。由梁啓超等發起,聯合十八省舉人“於松筠庵會議”,共推康有為起草萬言書,集合了一千多名舉人簽名。5月2日,舉人齊集都察院門前請願上書,向朝廷提出“拒和、遷都、變法”的要求,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公車上書”的主要內容是反對簽訂《馬關條約》,主張遷都與日本再戰,而更重要的是“變法成天下之治”的主張。清朝本來有嚴禁讀書人干預朝政的制度,公車上書衝破了朝廷的禁令,向專制主義的君主政體勇敢地提出社會制度的改革方案,帶有鮮明的資產階級政治鬥爭的色彩。
“公車上書”之後,資產階級維新派從兩個方面開展活動:一方面是立學會、辦報紙、興學堂,另一方面是上書皇帝,即“上書求變法於上”,“開會振士氣於下”。維新派倡導立學會、辦報紙、興學堂的活動方式是直接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搬來的,是在興民權、開民智的思想指導下,衝破封建朝廷的禁令,爭取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等民主權利的主要內容。維新派在大力開展立學會、辦報紙的民眾活動的同時,以更多的精力上書皇帝。他們認為“變之自上者順而易”,把變法改革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以為只要皇帝贊成變法,下一紙詔書,全國實行起來,事情就可以解決。為些,康有為七次上書光緒皇帝,屢次受到封建頑固派的阻撓,第六次上書終於上達,這份上書對光緒帝痛下決心頒布“詔定國是”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對百日維新的新政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康有為的歷次上書終於得到了光緒皇帝的贊同,光緒皇帝決定實行變法改革。1898年,維新改革的新政時期開始。
◇第二篇:《廢立始末記》
正當維新運動進入高峰,維新派推動光緒皇帝頒發《明定國是》上諭,開始新政改革之際,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也開始行動起來。就在《明定國是》上諭頒布的第四天,慈禧太后逼迫光緒皇帝連發三道上諭,除罷黜同和外,還有兩項重要的措施。其一、凡二品以上大臣授新職,要具折到皇太后前謝恩。這道上諭暴露了慈禧太后企圖再度“臨朝訓政”的野心。按成例,凡已歸政的太上皇、皇太后有賞於大臣,應由皇帝代奏謝恩,表示尊崇。現在慈禧太后突然命二品以上大臣謝恩陛見,顯然是她企圖操縱用人大權,既籠絡上層官僚,又防止光緒皇帝任命維新派為高級官員,扼制維新派進入樞密權力中心。其二,任命其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統領北洋三軍。這是守舊派部署政變的關鍵步驟。榮祿本是朝廷京官,時任兵部尚書兼總理衙門大臣。在軍機大臣同和被罷免之後,西太后有意將軍機大臣的職位授與榮祿。榮祿卻自求北洋大臣職,“意在攬握兵權”。慈禧太后通過榮祿把京畿地區的軍事力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新政時期,慈禧太后和守舊派積極策劃廢光緒皇帝。內務府總管大臣立山等率屬僚數十人一起跪在慈禧太后面前,控告光緒。守舊派又運動手握重兵的榮祿策劃政變。榮祿本人也以密謀政變為己任,曾揚言:“欲廢皇上,而不得其罪名,不如聽其顛倒改革,使天下共憤,然後一舉而擒之。”在他離京上任時,曾親自再三懇請慈禧太后訓政,與慈禧太后多次密商,政變的陰謀在守舊派的最上層集團中有所醞釀。待慈禧太后為守舊派抓住軍政實權後,他們便認為穩操勝券,“西後與榮祿等既布此天羅地網,視皇上已同釜底遊魂,任其跳躍,料其不能逃脫。”
榮祿這時對守舊諸人求助的答覆是:“如俟其亂鬧數日,使天下共憤,罪惡貫盈,不亦可手?”此外,滿洲權貴、內務府諸臣率先奔赴頤和園,跪清慈禧太后臨朝“訓政”。御史楊崇伊擬請太后訓政的奏摺得到榮祿、慶親王奕劻諸權貴的贊同。訓政雖未立即實現,但政變的醞釀已接近成熟。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在北京發動政變,當天宣布訓政,由她重新掌握政權。關於這次“訓政”,梁啓超認為,此次乃廢立而非訓政。
在書中,梁啓超說:“或問曰:‘今次之政變,不過垂簾訓政而已,廢立之說,雖道路紛傳,然未見諸實事。今子乃指之為廢立,得無失實乎?’答之曰:‘君之所以為君者何在乎?為其有君天下之權耳。既篡君權,豈得復謂之有君?夫歷代史傳載母后亂政之事,垂以為誡者,既不一而足矣。然歷代母后垂簾,皆因嗣君幼沖,暫時臨攝,若夫已有長君,而猶多專政者,則惟唐之武后而已,率乃易唐為周,幾覆宗社,今日之事,正其類也。’”慈禧“訓政”之後,維新變法遂告失敗。
◇第三篇:《政變前記》
維新改革是一場嚴酷的政治鬥爭,其鋒芒所指,直接朝向封建專制制度及其腐朽勢力,因此,專制制度的衛道士及盤踞要津的官僚必然進行抵制和攻擊。維新派的革新進取精神和驚世駭俗的舉動也為因循守舊的世俗所不容而遭致非議。維新派抓住光緒,開明官員更擁戴光緒為首領。於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便極力削弱光緒的力量,凡表示支持光緒的均遭貶斥。吏部侍郎汪鳴鑾反對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受到光緒幾次召見,為慈禧太后所猜忌,被革職。戶部侍郎長麟反對撤簾歸政的慈禧太后操縱政權,掣肘光緒,也被革職。珍妃的親兄、時任禮部侍郎的志銳在甲午戰爭中支持光緒主戰,彈劾李鴻章妥協避戰、因循玩誤、被慈禧太后貶往新疆烏里雅蘇台。
翁同龢的門生、受到光緒皇帝厚遇的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由於力主變法,與康有為在北京發起成立強學會,常集合開明官員、維新人士議論時政,被慈禧太后逼光緒下令將他革職,驅逐回籍。翁門弟子張謇懾於慈禧太后的淫威,引退回籍,轉而經營工商業。百日維新伊始,翁同龢為光緒皇帝起草“明定國是”上諭,為慈禧太后所忌恨,終於於“明定國是”後的第四天被“開除回籍”。至此,光緒的親信大臣基本上被革斥殆盡,慈禧太后逐步地將光緒的羽翼全部剪除。
◇第四篇:《政變正記》
1898年八、九月間,守舊派企圖政變的跡象逐漸顯露,維新派不能不籌劃對策。康有為想爭取袁世凱。以借用其武力保衛新政。袁世凱為人陰險狡詐。他投機加入強學會,表示擁護維新變法,但他又是榮祿的親信將領之一。在榮祿的北洋三軍里,他統率的乃是清軍中的勁旅。憑靠這支軍隊,袁世凱成為軍隊的實力派。維新派被袁世凱的表面現象所迷惑,想依靠他來保護新政。康有為向光緒推薦袁世凱,還寫了一道密折交譚嗣同遞上,請求光緒“結袁以備不測”,意思是要聯絡袁世凱,依靠其武力。以防備事變,指出這是解救當前危局的唯一辦法。
光緒採納康有為的建議,連續兩天召見袁世凱,授予侍郎侯補,專辦練兵事宜,並囑袁世凱:“此後可與榮祿各辦各事”,意為不受榮祿節制。新舊兩派勢力的鬥爭已發展到劍拔弩張的地步。在時局緊迫之際,光緒皇帝特地密詔給楊銳,稱:“近來朕仰窺皇太后聖意,不願將法盡變,並不願將此輩老謬昏庸之大臣罷黜,而登用英勇通達之人,令其議政,……今朕問汝,可有何良策……爾等與林旭、譚嗣同、劉光第及諸同志等妥速籌商,密繕封奏。”維新派又聽說頑固派策劃趁十月天津閱兵時發動政變,廢黜光緒,於是決定孤注一擲,讓譚嗣同說服袁世凱,叫袁世凱舉兵勤王,殺榮祿,派兵包圍頤和園。他們把皇上的命運,他們自己的命運、連同整個新政的命運全都寄托在袁世凱身上。但袁世凱陰謀騙過維新派諸人,於9月20日向光緒請訓回到天津後,便向榮祿告密。然而,榮祿尚未來得及報告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已在北京發動了政變。這就是戊戌政變。
政變後,大部分新政被推翻、廢止,重行禁止士民上書;廢官報局,查封全國報館,嚴拿報館主筆;禁止集合結社;新政所裁減的閒散衙門,如詹事府、通政司等予以恢復,又廢農工商總局;恢復馬步箭弓刀石的武試和八股取士的文試製度,罷經濟特科,停止各省、府、州、縣設立中、國小堂。大權被慈禧太后所掌握,皇帝徒有虛名,改革之事,遂成泡影。
維新派慘遭迫害,康有為、梁啓超逃亡國外。譚嗣同拒絕出走,慷慨就義。御史楊深秀臨危不懼,在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追捕維新派的恐怖氣氛里,他抗疏直言,要求慈禧太后撤簾歸政。後來被捕入獄。與譚嗣同一起被殺害。此外,還有劉光第、林旭、楊銳、康廣仁同時遇難,史稱戊戌六君子。
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失敗了。梁啓超在此書第三篇《政變前記》中分析了政變的原因。他認為,“政變之總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太后與皇上積不相能,久蓄廢立之志。其二由頑固大臣痛恨改革也。”西太后與皇上長期格格不入,矛盾甚多,這是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改革受到了頑固派的百般阻撓。新政的改革由於衝擊到一部分守舊人物的既得利益,因此守舊派拚死反對,改革每前進一步都要受到重重阻力。反對新政最力的是樞臣大吏和督撫大員,他們本來是執掌舊政權的權貴,舊制度使他們有權有勢,舊的統治秩序、舊的政策法令是他們謀取私利的手段,一旦變革就會使他們失去一切。因此他們極力反對新政。
百日維新的新政詔書連篇頒發,然而,中央二品以上的大臣,只有李端一人講新政,地方督撫中只有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法比較得力。除此以外,各部堂官和各省督撫都觀望、延宕、抵制,公開反對,拒不奉詔,形成“明詔但言其始,則彼必不競其終”的局面。維新派企圖通過光緒打擊、抑制守舊官僚的囂張氣焰,扶持推行新政的督撫。然而,守舊大臣既然有握有實權的慈禧作後盾,那么,嚴懲、嚴斥的詔令又哪能嚇退這些人呢?新舊勢力的鬥爭在進行了幾個回合之後,就進入了決戰階段,戊戌政變便是它的最後結局。
改革遇到的另一種阻力是守舊派的敷衍因循。晚清的封建守舊派是一個沒落的政治集團,他們推行因循守舊的政策。這種人對於改革、對於新事物必然反對,處處掣肘新政。在改革時期,他們必然成為新政的一大障礙。
梁啓超在《政變前記》中指出,“中國之言改革,三十年於茲矣,然而不見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舊與布新兩者之用力相等,然後可有效也。苟不務除舊而言布新,其勢必將舊政之積弊,悉移而納於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但除舊必有損於一部分官僚的利益,如裁減閒散衙門、裁減冗員的改革,使一批守舊官僚面臨失去權勢的可能,因此引起的震動也非同小可。這項改革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些守舊官僚見詔書頒發,與維新派更是勢不兩立。他們採用種種手法破壞這項改革,或者造謠惑眾,或者上書恫嚇。極力阻撓新政。
改革還受到千百年來形成的習慣勢力的阻撓。受舊的習慣勢力約束的人們,他們往往容易受頑固派的驅使和煽動,成為被頑固派所利用的、人數龐大的力量。由此可見,反對維新改革的人群龐雜,勢力相當強大,“而改革黨人慾奮螳臂而與之爭,譬猶孤身之入重圍之中,四面楚歌,所遇皆敵,而欲其無敗<血刃>也得乎?”維新派勢單力孤,他們沒有軍政實權,沒有廣大人民民眾作後盾,只有一個傀儡皇帝,而這個皇帝連自己的地位也朝夕難保。這就決定了在新舊勢力的交戰中維新派必然失敗。
◇第五篇:《殉難六烈士傳》
維新變法在戊戌政變後宣告失敗。慈禧太后重新垂簾“訓政”。清政府到處搜捕維新派。有不少官員被革職發配,康廣仁、楊深秀、楊銳、林旭、劉光第、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梁啓超在此篇中對以上六人表示沉痛的惋惜,對於清政府這種殘害志士的暴行進行了指責:“究之諸人所犯何罪,則犯罪者未知之,治罪者亦未知之,旁觀者更無論也。”後來這一篇單獨成書,又名《戊戌六君子傳》。

歷經書禁

戊戌政變後,清廷一再下令通緝康有為、梁啓超,查封《時務報》,禁毀康梁的所有著作,傳閱者治罪。這是乾隆以後最嚴重的一次書禁,也是封建時代最後一次書禁。在這種情況下,此書也未能倖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