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這裡則是純從人性探討的角度出發,回答學生關於人性是否天生善良的問題。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公都子①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②,以省瞽瞍③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被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④其情⑤,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⑥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⑦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⑧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⑨。’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作品注釋

①公都子:孟子的學生。

的異母弟,品行不善。

③瞽(gǔ)瞍(sǒu):舜的父親,品行不善。

④乃若:轉折連詞,大致相當於“至於”等。

⑤情:指天生的性情

⑥才:指天生的資質

⑦鑠(shuò):授予。

⑧蓰(xǐ):五倍。

⑨《詩》曰:引自《詩經·大雅·蒸民》。蒸,眾;則,法則;秉,執;彝,常;懿,美。

作品譯文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公都子說:“告子說:‘人性無所謂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說:‘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當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厲王當朝,老百姓就橫暴。’也有人說:‘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雖然有這樣善良的人做天子卻有象這樣不善良的臣民;雖然有瞽瞍這樣不善良的父親卻有舜這樣善良的兒子;雖然有殷紂王這樣不善良的侄兒,並且做了天子,卻也有微子啟、王子比干這樣善良的長輩賢臣。’如今老師說‘人性本善’,那么他們都說錯了嗎?”

孟子說:‘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說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與人之間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的,正是由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生資質的緣故。《詩經》說:‘上天生育了人類,萬事萬物都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就會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說:‘寫這首詩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讀解賞析

學生公都子更為全面地提出了人性問題來和孟子進行討論,除了告子的觀點外,還另外舉出了兩種觀點,且有理有據,說服力較強。這一次孟子沒有以詰難或推謬的方式進行辯論,而是正面闡述了自己關於人性本善的看法。說是闡述,其實也是重申,因為其主要內客,即關於惻隱、羞惡、恭敬、是非“四心”以及它們與仁、義、禮、智之間的內在聯繫,他在《公孫丑上》里已經提出並闡述過了。只不過在那裡是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發,探討“四心”與“仁政”之間的關係,具有政治心理學的色彩。而這裡則是純從人性探討的角度出發,回答學生關於人性是否天生善良的問題。

其實,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還是如苟子的看法天生邪惡,或者如告子等人的看法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這是一個很難說得清的問題。即便是哲學思想進步發展,對於這個古老的話題學者們往往也莫衷一是,各執一端。所以,孟子的看法的確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孟子在這裡進一步提出了“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的問題。按照孟子的看法,不僅人性本善,人性本來有“四心”,就連仁義禮智這四種品質道德,也都是“我固有之也,只不過平時我們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發現仁義禮智,“盡其才”,充分發揮自己的天生資質。這使人想到他在《公孫丑上》裡面所說的,人有仁義禮智的四端,“猶其有四體也”。仁義禮智已經植根於我們的本性之中,就像手腳四肢已長在我們的身上一樣,由於太自然,太習慣了,反倒使我們渾然不知,意識不到了。如果有一個人突然對我們說:‘我發現手腳就長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不認為他是個百分之百的白痴才怪。可今天突然有人對我們說:“我發現仁義禮智就在我們的本性之中!”我們認為他是白痴還是認為他發現了“新大陸”呢?

古往今來,東南西北,多少人在尋求仁義禮智、世間公道,卻原來都是背著娃娃找娃娃。孟子向我們猛擊一掌說:娃娃不就在你的身上嗎。於是我們都反省自身,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中去尋求仁義禮智的善的根苗,加以培養,使之茁壯成長。

拋開抽象哲學論爭不說,孟子的“性善論”思想是不是有它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意義呢。

其他閱讀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原文

孟子畫像孟子畫像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③之心--非所以內交④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⑤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⑥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⑦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⑧,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⑨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釋

①不忍人之心;憐憫心,同情心。②乍:突然、忽然。③怵惕:驚懼。側隱:哀痛,同情。④內交,內交即結交,內同“納”。⑤要(yao)譽:博取名譽。要同“邀”,求。⑥端:開端,起源,源頭。⑦我:同“己”。⑧然,同“燃”。⑨保:定,安定。

譯文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古代聖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裏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奇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讀解

人性的前提推導政治,具體說,從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導仁政。由於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應該是天經地義的。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導仍然是為了推行他那畢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導本身似乎沒有產生很大影響,倒是他那推導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此基礎上所提出的“仁義禮智”都發端於這種“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國古代哲學中“性善論”的理論基礎和支柱。

孔子曾經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意思是說,人性本來是相近的,只因為教養的不同,便相差很遠了。但孔子既沒有說相近的人性是什麼,是善還是惡,也沒有展開論述。而且,從我們的理解來看,孔子還主要強調的是後天教養的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僅展開了論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發端仁義禮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還舉出了生動的例證論證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沒有它,簡直就不是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孟子的人性理論的確是“先驗論”的,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為他把“仁義禮智”這些社會性質的道德觀念說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與生俱來的,甚至帶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認後天培養的作用。因為他認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個方面,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簡稱即為“四心”。而這“四心”只是“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範疇的發端,或者說“四端”。這“四端”就像剛剛燃燒的火或剛剛流出的泉水一樣,還需要“擴而充之”才能夠發揚光大。不然的話,就會熄滅或枯竭。“擴而充之”也就是後天的培養,也就是“習相遠”。

所以,從理論基礎來說,孟子的確是從天賦性善論(“四心”)推導出天賦道德論(“四端”),再推導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從實踐來說,他還是重視後天努力(“擴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開關於先天還是後天、唯心還是唯物的抽象討論,聯繫到孟子所處的戰國時代社會狀況來歷史地看問題,主張人性本善,強調天賦道德,推行仁愛政治,這些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其實,也不僅僅限於孟子的時代,就是到任何時代,強調這些,總比鼓吹人性本惡,放棄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罷。

作品出處

孟子孟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畫像孟子畫像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