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

國民經濟

國民經濟是指一個現代國家範圍內各社會生產部門、流通部門和其他經濟部門所構成的互相聯繫的總體。工業、農業、建築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對外貿易、服務業、城市公用事業等,都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資本主義國民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基礎之上的,它受著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即剩餘價值規律與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規律的支配。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的。國民經濟成長速度狹隘的理解是GDP增長速度,廣義上講:國民經濟的發展是以人的全面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基礎的,也就是綠色GDP的基本含義。

形成過程  

國民經濟國民經濟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經濟的活動範圍日益擴大。在原始社會階段,社會的經濟活動基本上限於一個原始公社的狹小範圍。奴隸社會經濟活動的範圍也很有限,在歐洲古代有些奴隸社會的經濟活動基本上僅限於一個城市國家(城邦)的範圍。封建社會的經濟活動基本上限於一個封建諸侯領地的範圍。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以前,一個國家內部各方面的經濟聯繫比較有限,還沒有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國民經濟。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出現,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封建割據的消滅和統一的民族市場的形成,社會經濟活動才完全突破了封建地域的束縛,在整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範圍內發展起來。整個資本主義國家在生產的各環節、各部門、各地區之間通過統一的國內市場聯結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經濟整體,從而在全國範圍記憶體在著統一的國民經濟。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後,社會主義經濟也是在整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範圍內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經濟,這就出現了社會主義國民經濟。
隨著社會分工和生產社會化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的結構也在不斷變化。在近代和現代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在一般情況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帶動了運輸業、建築業等的發展,然後商業和服務業也隨著發展起來,並且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愈來愈大。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擴大,新的生產活動和非生產活動又不斷地分化出來,形成新的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因此,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可以反映出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水平。

不同性質的國民經濟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國民經濟同社會主義國民經濟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特點。資本主義國民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基礎之上的,它受著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剩餘價值規律與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規律的支配。資本主義國民經濟是在這些經濟規律的作用下自發地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國民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所要求的各個部門之間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分配的比例,是在資本家的劇烈競爭中,通過生產的混亂、巨大的波動和經濟危機而強制地實現的。資本主義國民經濟的發展存在著不可克服的對抗性的矛盾,這一矛盾的發展和尖銳化,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衝突,導致社會主義革命的爆發。

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最大限度地滿足勞動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為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有計畫按比例地發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一種計畫經濟。在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不同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之間、企業之間、人們之間的經濟聯繫,仍然要通過商品的形式來實現。所以,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有計畫的商品經濟(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對於正確處理國民經濟各環節、各部門、各企業、各地區之間的矛盾,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搞活社會主義經濟,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保證更好地滿足勞動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有著重大的意義。

增長速度與CPI關係

國民經濟國民經濟

國民經濟成長速度狹隘的理解是GDP增長速度,廣義上講:國民經濟的發展是以人的全面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基礎的,也就是綠色GDP的基本含義。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國民經濟成長速度不一定會體現在與CPI成正比例關係的,CPI主要受市場的影響和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區域性也會帶來CPI的變動。因此國民經濟成長速度不是形成CPI速度增加的唯一因素。國民經濟成長速度的提高會提高人民民眾的普通生活水平,但是不能夠消除貧富之間的差距,反而會使這種差距更加拉大。

評價

國民經濟評價,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資源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採用影子價格、社會折現率等國民經濟評價參數,從國民經濟全局的角度出發,考察工程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國民經濟評價的必要性

正常運作的市場通常是資源在不同用途之間和不同時間上配置的有效機制。

市場正常運作的條件包括:
(1)所有資源的產權一般來說是清晰的;
(2)所有稀缺資源必須進入市場,由供求來決定其價格;
(3)完全競爭;
(4)人類行為無明顯的外部效應,公共物品數量不多;
(5)短期行為不存在。

評價指標內容

主要指標

國民收入淨增值•國家淨收益

輔助指標

就業效果•分配效果•淨外匯效果•國際競爭力其他社會效果•文化、技術發展•環境保護

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

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保證。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農業發展順利,增長速度快,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就快;反之,農業生產出現倒退,就會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的損壞。

經濟概念(一)

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