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黨

工業黨,就是技術黨,是以堅持技術體系水準決定人類社會形態發展的群體的代名詞。工業黨不依賴任何現有存在的價值觀為判定標準,也不隸屬於任何的價值體系;這是區別其他非工業黨群體的重要標識。

百科名片

工業黨(Industrial party)就是技術黨(Technologyof the party),是以堅持技術體系水準決定人類社會形態發展的群體的代名詞。工業黨不依賴任何現有存在的價值觀為判定標準,也不隸屬於任何的價值體系;這是區別其他非工業黨群體的重要標識。

目錄

工業黨簡介
工業黨一詞的淵源
工業黨的核心群體
工業黨的文化歷史觀
工業黨的社會責任

工業黨簡介

要了解工業黨先要學習理解一些基礎名詞作為前提條件:
比如“工業”“技術”“工業的出現”“工業化”“工業革命”“生產力”“生產關係”“工業社會”“工業文明”“工業體系”“科學技術體系”“技術標準”"產業鏈""工業製成品"“工業氣質”;

工業

(industry)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在古代社會,手工業只是農業的副業,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工業是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在工廠中生產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

技術

(Technology)涵蓋了人類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誌性事物,是生存和生產工具設施裝備語言數字數據、信息記錄等的總和!不論何種文化,技術都是異曲同工的辭彙。它可以指物質,如機器、硬體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廣的架構,如系統組織方法和技巧。它是知識進化的主體,由社會形塑或形塑社會。如電腦等新技術的增生使人們相信技術是社會進化的決定性力量,換句話說,它是趨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最好放棄化約主義的觀點,而將技術視為包含了社會、政治歷史經濟因素等一起作用而造成改變之多面向社會網路的一組成元素。 技術:它是泛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

工業的出現

直到18世紀英國出現工業革命,使原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逐步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業才最終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物質生產部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進入了現代工業的發展階段。從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以生產過程自動化為主要特徵,採用電子控制的自動化機器和生產線進行生產,改變了機器體系。從70年代後期開始,進入80年代後,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導纖維新能源新材料機器人等新興技術和新興工業蓬勃興起。這些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工業生產的基本面貌。

工業化

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發展絕不是孤立進行的,而總是與農業現代化和服務業發展相輔相成的,總是以貿易的發展、市場範圍的擴大和產權交易制度的完善等為依託的。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稱產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765年,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的出現,標誌著工業革命首次在英國出現。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工業革命傳播到英格蘭再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後來,工業革命傳播到世界各國。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生產方式的影響 ①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使產品價值與勞動價值的比大幅增加 ②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並使勞動日益單一化 ③引起了手工工場工業向工廠工業的轉變 ④開創了製造大機器的時代 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①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 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繫,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③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衝擊著殖民地的舊制度、舊思想; ④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艱難,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⑤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掌握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⑥標誌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對西方社會結構的影響 1、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自由主義取代了重商主義; 3、標誌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4、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5、中英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工業社會時代的平民更加貧困、環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會問題工業革命的意義 (1)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2)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 (3)工業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係的變革。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工業革命的歷史進程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第三次工業革命時間不定,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21世紀的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既是危機,也是機遇。產業模式或產業結構轉型,往往是新經濟新產業時代特徵,技術革命帶來的是產業革命。自從英國中西部啟動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歐美幾乎同期發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社會產業結構的形成與經濟的增長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明清,紡織和印染、採礦等工商業已經萌芽,晉商和徽商形成絲綢之路南北兩端的著名商業模式。西方近現代科學的發展,在中華文化可以看到一些因素,比如,儒家的社會倫理化(社會規範)、墨家的實踐經驗化(實驗方法)、禪家的概念澄清化(思維頓悟)和道家的系統邏輯模式(結構模型),以及一些技術發明的原型等。中國近現代工業化,經歷了曾國藩盛宣懷時代的江南製造業,廣東福建經濟特區時代,開始從珠三角長三角和勃海灣向中西部發展。經濟成長的實質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化,體現在發明家企業家金融家的社會活力。瞄準新科技革命,及時抓住從技術創意到產品市場化的整個經濟鏈條,帶來的是經濟從根基上崛起的機遇。 20世紀科技方法論從實證分析向系統綜合轉型,人工智慧、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導致了電腦、電訊等信息產業革命(即信息革命、資訊革命),帶來基因組計畫、生物信息學的發展。 綜合哲學,遠在系統科學誕生之前已形成,19世紀未和20世紀初斯賓塞的綜合(synthetic)哲學、羅素的哲學分析與綜合、懷德海的有機哲學等。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科學哲學屆討論了綜合哲學、系統科學與傳統醫學、中國哲學,中國科學院曾邦哲(傑)20世紀90年代闡述系統生物工程系統遺傳學的概念,1999年在德國創建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網(英文)。2000年美國L.Hood、日本H.Kitano等建立系統生物學研究機構。2003年美國J.Keasling成立基於系統生物學的遺傳工程-合成生物學系。2005年法國F.Cambien和L. Tiret論述動脈硬化研究的系統遺傳學觀念。隨後全球爆炸性地走向了電腦科學與生物科學整合的科技與產業發展態勢,將帶來21世紀的細胞製藥廠與細胞計算機的生物工業化時代,歐美國家科技決策機構紛紛制定教育、科研、產業改革政策,中國出台了基因生物技術、系統醫藥學開發中醫藥產業現代化的重大立項與決策。 2007年6月,英國皇家工程院生物醫學與生物工程學部主席R. I. Kitney院士稱:“系統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偶合,將產生第三次產業(industrial)革命”,顛覆計算機納米、生物和醫藥等領域的技術與產業變革,即生物工業革命。21世紀的整個產業結構,將轉型為系統生物工程的生物(化學)物理聯盟工業模式,也就是生態、遺傳、仿生和機械、化工、電磁的工程套用整合的材料、能源、信息產業,體現為機器的生物系統原理(進化、遺傳計算)、生物材料(納米生物分子、工程生物材料)和基因工程生物體等。計算機科學理論源自動物通訊行為、神經系統的控制論資訊理論研究;細胞內、細胞間通訊行為的探索,導致了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發展,將形成未來的材料、能源與信息全方位生物產業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是不同的概念,產業革命往往是由於製造業的革命引發的一場導致三大產業全面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於紡紗與織布的工業規模化與蒸汽機的廣泛套用,以內燃機發明、汽車工業的起點為結束;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啟了電氣化和電話、電子通訊產業的發展,而在計算機網際網路技術達到了頂峰(即信息革命、資訊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應該以有機化工的末尾,基因工程的開始、系統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的迅速發展為起點,生物工業革命的顯著特徵是學科交叉和技術綜合,以有機化學合成技術、高精細分析化學、納米分子科學、微電子技術、超大規模集成、計算機軟體設計、轉基因生物技術、藥物篩選高通量技術等學科與技術的綜合集成,開發生物分子計算機元件、人工智慧生物計算、合成細胞生物系統等,將在約30年內帶來的是人工設計的新型生物分子材料、藻類人工細胞合成石油、納米醫療細胞機器人等產業發展。支持重心轉移到把資金力度放在潛在的高科技開發與發明,將是帶來未來支柱企業發展的基礎。

生產力

人類運用各類專業科學工程技術,製造和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滿足人類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產力。出自《資本論》,作者:馬克思
生產力與勞動力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社會的機體的功能或能力,後者是人的機體的能力或功能。 生產力從來都是指社會的生產力。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生產力表現為一種完全不依賴於各個個人並與他們分離的東西,它是與各個個人同時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個人(他們的力量就是生產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對立的,而這些力量從自己方面來說只有在這些個人的交往和相互聯繫中才能成為真正的力量。”。
生產力三要素:包含:人、產品、工具三個要素,即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其中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構成生產資料。 人不可能是第一生產力,人首先要生存,然後才有發展;產品是第二,是維持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須的資料,包括獵物、植物和經過加工的自然資源; 最重要的標誌是工具,人類誕生就必須使用工具,在溫飽安全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發現了附加值――能存活更多人口的方法。

生產關係

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社會關係。它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又稱社會生產關係、經濟關係。生產關係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關係概念是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標誌歷史唯物主義形式的基本概念 。他們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第一次使用生產關係概念。
勞動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生產創造過程中,形成的勞動互助、合作關係就是生產關係。適用國家法律政策制度、勞動分配等關係解釋。是人類本質社會關係互助依存的總和。

工業社會

工業社會【industrial society】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 學者丹尼爾・貝爾對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工業社會是指以工業生產為經濟主導成分的社會。是繼農業社會或傳統社會之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時又稱現代社會。 工業社會是繼農業社會或傳統社會之後的社會發展階段。以輕工業為主的是工業社會前期;以重工業為主的是工業社會後期;從時間上大約是蒸汽機出現之後到20世紀70,80年代電子信息技術廣泛套用之前。工業社會以經濟成長為軸心,同經過加工的自然界競爭,機器是資源,企業主是社會的統治人物。

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貫穿著勞動方式最最佳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勞動組織集中化、生產規模化和經濟集權化等六大基本原則。

工業體系

工業體系(industrial system)指一定地域範圍內,工業經濟活動的有機聯繫、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間流的整體,即工業系統。工業體系的構成除工業生產單位外,還包括:①具有決策和行政功能的管理單位和附屬的發展研究單位;②從事原材料採掘、加工或產品修配的廠礦;③為生產廠礦服務的物資調運、產品銷售服務等輔助單位。可分為全國、大區、省和地區四級。

科學技術體系

現代科學與技術呈現出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發展趨勢.即科學的技術化和技術的科學化,使得科學和技術日益一體比。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把現代科學技術作為一個整體系統。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是指重複性的技術事項在一定範圍內的統一規定。標準能成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源於標準指定者擁有標準中的技術要素、指標及其衍生的智慧財產權。它以原創性專利技術為主,通常由一個專利群來支撐,通過對核心技術的控制,很快形成排他性的技術壟斷,尤其在市場準入方面,它可採取許可方式排斥競爭對手的進入,達到市場壟斷的目的。技術標準包括基礎技術標準、產品標準、工藝標準、檢測試驗方法標準,及安全、衛生、環保標準等。

產業鏈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於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並依據特定的邏輯關係和時空布局關係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係形態。產業鏈主要是基於各個地區客觀存在的區域差異,著眼發揮區域比較優勢,藉助區域市場協調地區間專業化分工和多維性需求的矛盾,以產業合作作為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區域合作載體。
產業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 這種“對接機制”是產業鏈形成的內模式,作為一種客觀規律,它像一隻“無形之手”調控著產業鏈的形成。 產業鏈的本質是用於描述一個具有某種內在聯繫的企業群結構,它是一個相對巨觀的概念,存在兩維屬性:結構屬性和價值屬性。產業鏈中大量存在著上下游關係和相互價值的交換,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或服務,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信息。

工業製成品

工業製成品指經複雜加工的工業產品和商品。年鑑中該類包括了SITC的後五大分類,依次為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年鑑中點出主要內容是輕紡產品、橡膠製品、礦冶產品等及其製品)、機械及運輸設備、雜項製品、未分類的(其它)商品。 1992、1993年的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中,未分類的(其它)商品的數據未單獨統計,而是分散在其它各大類中。

工業氣質

氣質,在《辭海》里釋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指詩文清峻慷慨的風格。基本解釋:
氣質是根據人的姿態、長相、穿著、性格、行為等元素結合起來的,給別人的一種感覺,就是氣質,氣質是用來形容人的,而相對而言,形容場所的各種感覺,則是用氣氛來形容。而工業氣質 所指的是具備工業化時代特徵的人所擁有的,對於工業製成品有特別敏感性和鑑賞力,對於現代大工業體系,技術體系,技術標準的敏感性,並把這種敏感性帶入到日常生活的細節里,帶入到生產勞動和創造中,帶入到文藝作品創作的主旨里,形成構建在工業化時代里的人所具備的特殊素質。
工業黨(Industrial party)的核心架構和判定標準就是基於以上概念而而產生的。
工業黨本身就是技術黨,是以堅持技術體系水準決定人類社會形態發展的群體的代名詞。在中國“工業黨”有多了比較特別的含義,這是和中國近現代和當代社會發展分不開的。中國目前處於社會轉型期,也一直處於工業化大發展時期。中國的工業黨群體就是伴隨著樣的社會背景而產生的。雖然工業黨是用技術來衡量社會發展水準,但在中國,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民族主義情結,有著強烈的強國願望。

工業黨一詞的淵源

工業黨一詞的淵源或者說來源是受到王小東先生的文章《中國的工業化將決定中國與世界的命運
――兼論“工業黨”對決“情懷黨”》,王小東
《綠葉》2011年第一期
摘要: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通過實現工業化來一雪恥辱的決心是無比強烈舉世罕匹的,再得益於祖先的遺產,這令我們擁有了完成工業化的最核心的財富:全球最多的高素質勞動力。中國的工業化,除了有利於本國人民之外,還要讓所有第三世界國家也享受到工業化的成果,這應該是中國的普世價值。但是主流知識分子卻因自己的知識結構問題,“情懷”至上,成為絆腳石,這是中國前進途中面臨的最大阻力之一。
(責任編輯:杜建國*)
王小東,北京學者,著有《天命所歸是大國》、《中國不高興》(合著)等。
① 參閱王小東:《工程師治國強於文人治國》,《綠葉》2010年第七期。
* 本文據杜建國訪談編輯而成,經作者審訂。
軍事理論研究者,央視和鳳凰衛視特約軍事評論員-宋曉軍先生也多次在自己的文章里闡釋了“工業黨”這個概念

工業黨的核心群體

工業黨的核心群體主要涵蓋了社會各階層的和生產力有關係的人或人的集合體。

工業黨的文化歷史觀

工業黨強調技術是文化的靈魂,技術體系即文明體系這一原則。從技術發展角度探索人類歷史各個階段的發展。以技術邏輯解讀歷史事件、以技術製成品為證據探究歷史真相。人類崛起於自然,通過技術發展改變了行為模式,創造了文明。文化離不開具體技術,文明通過技術體系展現。人類歷史上的各個階段的文明,都是通過具體的技術實物、技術手段,承上啟下,綿延發展。一個強勢的文明,其代表是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技術製成品;文明間的交流亦是通過技術交流,製成品傳播來完成的。在人類歷史上,強勢文明社會往往通過壓倒性的技術力量,徹底完全地將處於技術落後階段的弱勢文明社會納入到自己的體系中來,這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主被動溝通產生了“侵略”“反侵略”、“融合”“反融合”的概念。中國近代史上的黑暗時期,就是由於技術體系發展停頓,階段性的落後於西方所造成。但是隨著對先進技術的不斷引進、學習,尤其是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全面工業化建設至今,中國已經在技術發展、科學體系建設上開始擺脫西方桎梏,形成新的高度;正面的、積極的參與到國際社會的競爭與合作中來。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上看,東西方文明體系正在向著一個更有前景的方向融合著。但任何融合或合作必有主導,技術體系先進的一方理所當然的成為階段性的主要引導者。暫時落後的一方不必氣餒,學習技術使用技術創新技術是整個人類歷史周而復始螺旋上升的主動力。強勢文明若不能保持其技術體系的先進就會落後,弱勢文明在技術突破拉動技術體系整體上升之後亦會轉敗為勝,刺激-反應-發展-突破是所有文明的共同特徵,競爭與鬥爭是所有文明體系必然面對的挑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是貫穿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客觀存在,不以人的主觀為轉移;而單純的道德說教是一種文過飾非的手法,更容易導向宗教迷信類精神鴉片而麻痹和削弱社會競爭力。人類就是這樣從野蠻到文明,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從低級到高級。(這部分內容由“天祥宋瑞”編輯修訂)

工業黨的社會責任

基於以下認識,工業黨有自己的社會責任。
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已開發國家已經形成事實上的市場壟斷局面的前提下,開發中國家僅依賴傳統自由市場機制無法建立完整的大工業體系。那種期盼由市場機制自動、自發地實現國家富裕的願望不過是一個幻想。開發中國家經濟的落後不是由於缺乏“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那些建立了純粹市場經濟的很多國家仍然未改變落後狀況就是很好的例證,其實落後的根源在於缺乏與現代工業經濟相適應的大工業體系。開發中國家的大工業體系無法通過和已開發國家市場機制商業競爭和自由貿易來建立,而只有通過政府力量和計畫經濟集中國家人力、物力、財力來實現。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對已開發國家的依附,掌握國家經濟命脈主導權,才有機會占居世界經濟利益高地。
1、現有市場機制是以已開發國家產業體系為標準的實踐理論
2、落後的根源是缺乏完整的大工業體系
3、西方不允許落後國家建立大工業體系
4、建立完整的大工業體系才是中國強大的唯一道路
5、西方經濟學已成為阻止落後國家走向富強十分巧妙的理論工具;
中國的大勢是工業化,而且要把這個工業化推向全世界,不可阻擋。在這個大勢當中,未來的中國社會變動,你叫它革命也好,叫它改革也好,或者你叫它什麼別的東西也好,總之,中國的發展都不會因為社會上瀰漫的反工業化思潮而停止不前。
工業黨的有責任正面的推動和宣傳(講)上面的事實。
(這部分內容由V閃閃與天祥宋瑞共同編輯修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