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技術的加速度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加速發展表現在:1)科學技術新成果的高速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數量大約每l0年翻一番。僅50年代以來的30年中,科技新成果就比前二千多年的總和還多。2)科技新成果從發現、發明到實際套用的周期越來越短,開發速度不斷加快。蒸汽機從發明到套用花了80年的時間,而從發現原於核裂變到爆炸核子彈只用了6年;紅寶石雷射器則不到1年。1945年研製出的計算機,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經歷了電子管、半導體、積體電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5代的發展,性能提高了100萬倍。目前研製的光學計算機,其信息處理速度又將提高上萬倍。3)新技術及其產品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工程技術人員的知識半衰期越來越短。據統計,大約10年左右,工業新技術就有30%被淘汰。在電子技術領域中,這一比率更大,超過了50%。現代工程師在5年內,就有一半知識已過時,即知識的半衰期為5年。4)科技信息的增長速度更為驚人。有人估測,世界科技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l倍,20世紀中葉是每10年增加1倍。當今是3到5年增加1倍。1665年出版了世界第一本科技雜誌,1865年增加到1000種,而到1965年已經突破了10萬種。研究表明,不僅是現代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以加速度發展,而且任何一項計量指標(國家科研經費投入、科學家人數、科技論文數量等)的計算,都是按指數規律發展的。從進入20世紀後的60年以來,世界各國用於科研經費的總和,增加了約400倍。到21世紀末,全世界科學家的人數,預計占總人口的20%左右。
(2)現代科學的整體化趨勢 現代科學技術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綜合,而且分化反成為綜合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既相互對立又緊密聯繫的辯證發展,使現代科學日益結合為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由於科學技術各學科之間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使每一學科只有在整個科學體系的相互聯繫中才能得到發展,從而導致現代科學體系結構的整體化趨勢。
隨著自然科學分支學科大量湧現,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不斷深化,因而就越加發現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綜合研究的必要,同時也推動了邊緣科學(如生物化學、天文物理學等)和綜合科學(如環境科學、空間科學等)的誕生。20世紀40年代以來,為了把握自然界各種事物的某些共同屬性及其普通聯繫,迫使科學家從橫的方向上對自然界進行研究,從而產生了一系列橫斷科學(如資訊理論、系統論、耗散結構理論等)。橫斷科學從某一特定的視角揭示了客觀世界的本質聯繫和運動規律,不僅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時還溝通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聯繫,使整個科學有了共同的概念、語言和方法。科學社會學、技術經濟、管理科學、未來學等一系列新興學科,就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互相滲透、相互作用的產物。
20世紀後期,人類社會出現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社會發展問題、經濟成長問題和環境問題,都具有高度綜合性和全球性。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社會經濟成長的目的和方向,也關係到科學發展和套用的人文價值取向,必須組織有關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部門進行廣泛合作,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去研究解決。當代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結合,是當今科學發展的重要特點。
科學史告訴我們,科學理論的發展往往並不意味著新理論摧毀舊理論,而是限制和縮小舊理論的作用範圍,把舊理論作為新理論的某種特例包含在其中。因此,科學理論的每一進展和突破都伴隨著人類知識的綜合,促進科學整體化的發展。早在19世紀,馬克思就預見到:“自然科學包括人的科學,同樣.人的科學也包括自然科學,這將是一門科學。”現代科學正在朝著這一方向發展。
(3)技術科學化與科學技術化 技術科學化與科學技術化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鮮明特徵。在當代,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突破和指導,科學的深化則需要得到各種技術的支持和保證。科學與技術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緊密結合,導致了技術科學化和科學技術化的發展。
20世紀40年代以來出現的許多新興技術,如雷射技術、超導技術、基因重組技術等,都是現代科學的直接產物。越是新技術,包含的科學知識越多,高技術就是科學知識密集型的技術。當今,在科學上尚未搞清楚,而要想在技術上得以實現,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歷史悠久、長期靠經驗發展起來的技術,如農業生產技術、建築技術等,也同樣不能脫離科學理論的指導。自然科學作為人類對自然界事物的理性認識.已經廣泛滲透到技術的各個領域,成為現代技術發展的關鍵,使技術真正成了科學的技術。
現代科學的研究對象,已不僅僅限於巨觀領域,而且還深入到微觀領域、擴展到巨觀領域。要探索這些領域中的物質運動規律,必然要藉助於強大的技術手段,尤其是精密的實驗儀器和整套的技術裝備。事實上,沒有微波技術,就沒有射電望遠鏡,也就沒有現代天文學,沒有超低溫和超高壓技術,也就沒有超導微觀理論;沒有x光衍射技術,也就沒有現代遺傳學。
(4)科學、技術、生產日益結合為統一體系 科學技術化與技術科學化,使當代科學技術在物質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強,已成為現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第一要素。當代自然科學已不再是作為生產推動的結果,跟在生產實踐的後面,按照生產一技術一科學的順序發展,而是走在生產的前面,為生產的發展開闢各種可能的途徑,準備各種前提條件,形成了科學一技術一生產的發展順序。同時,從獲得基礎科學知識開始,經過在技術亡的實現,然後在生產上得到套用,並收到經濟效益這一全過程的周期也大大縮短,使科學技術迅速成為直接生產力。因此,在現代生產發展中,科學生產的科學技術化的發展趨勢,逐步形成科學、技術、生產的統一體系。科學技術對生產的高度滲透和作用,已使科學技術成為現實的直接生產力。
相關詞條
-
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
一、科學與技術的內在聯繫 二、科學與技術的區別 一、古代技術的起源
百科名片 內容提要: 圖書目錄: -
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
二、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本質特徵 三、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負面效應 一、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戰略選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
《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詞典》第三版
中國首部大型科技辭書《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詞典》第三版,2010年10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該詞典是目前國內涵蓋面最廣、覆蓋學科最多、容量最大的科學技...
概述 修訂 評價 -
《現代科學里程碑:計算機、原子分裂相對論》
《現代科學裡程碑:計算機、原子分裂相對論》介紹了現代科學發展過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三個重要里程碑。這些科學進步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給人類社會、人類歷史帶...
簡介 編輯推薦 序言 書摘 目錄 -
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詞典
該詞典是目前國內涵蓋面最廣、覆蓋學科最多、容量最大的科學技術領域最具權威的大型工具書。它不僅時代性強,注意反映現代科學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專業術語;而且實...
簡介 第三版簡介 第二版簡介 主編簡介 -
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詞林
《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詞林》,作者王濟昌,全書共收錄詞目6987個,是一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內綜合專業實用工具書。
內容簡介 目錄總目 書籍特點 院士評價 宗旨意義 -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由張華夏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3月1日出版,本書闡明現代科學及其方法為價值理論與倫理學說提供了什麼新思路和局部辯護,...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本書從現代倫理的視野來看待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存在哪些主要的倫理問題、有哪些主要的倫理約束,特別討論了科學共同體的倫理規範和科學家的...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