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與技術

現代科學與技術

20世紀50年代以來,自然科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有如下特點:1)科學技術的加速度發展,2)現代科學的整體化趨勢。

20世紀50年代以來,自然科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有如下特點:
(1)科學技術的加速度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加速發展表現在:1)科學技術新成果的高速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數量大約每l0年翻一番。僅50年代以來的30年中,科技新成果就比前二千多年的總和還多。2)科技新成果從發現、發明到實際套用的周期越來越短,開發速度不斷加快。蒸汽機從發明到套用花了80年的時間,而從發現原於核裂變到爆炸核子彈只用了6年;紅寶石雷射器則不到1年。1945年研製出的計算機,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經歷了電子管、半導體、積體電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5代的發展,性能提高了100萬倍。目前研製的光學計算機,其信息處理速度又將提高上萬倍。3)新技術及其產品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工程技術人員的知識半衰期越來越短。據統計,大約10年左右,工業新技術就有30%被淘汰。在電子技術領域中,這一比率更大,超過了50%。現代工程師在5年內,就有一半知識已過時,即知識的半衰期為5年。4)科技信息的增長速度更為驚人。有人估測,世界科技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l倍,20世紀中葉是每10年增加1倍。當今是3到5年增加1倍。1665年出版了世界第一本科技雜誌,1865年增加到1000種,而到1965年已經突破了10萬種。研究表明,不僅是現代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以加速度發展,而且任何一項計量指標(國家科研經費投入、科學家人數、科技論文數量等)的計算,都是按指數規律發展的。從進入20世紀後的60年以來,世界各國用於科研經費的總和,增加了約400倍。到21世紀末,全世界科學家的人數,預計占總人口的20%左右。
(2)現代科學的整體化趨勢 現代科學技術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綜合,而且分化反成為綜合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既相互對立又緊密聯繫的辯證發展,使現代科學日益結合為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由於科學技術各學科之間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使每一學科只有在整個科學體系的相互聯繫中才能得到發展,從而導致現代科學體系結構的整體化趨勢。
隨著自然科學分支學科大量湧現,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不斷深化,因而就越加發現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綜合研究的必要,同時也推動了邊緣科學(如生物化學、天文物理學等)和綜合科學(如環境科學、空間科學等)的誕生。20世紀40年代以來,為了把握自然界各種事物的某些共同屬性及其普通聯繫,迫使科學家從橫的方向上對自然界進行研究,從而產生了一系列橫斷科學(如資訊理論、系統論、耗散結構理論等)。橫斷科學從某一特定的視角揭示了客觀世界的本質聯繫和運動規律,不僅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時還溝通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聯繫,使整個科學有了共同的概念、語言和方法。科學社會學、技術經濟、管理科學、未來學等一系列新興學科,就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互相滲透、相互作用的產物。
20世紀後期,人類社會出現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社會發展問題、經濟成長問題和環境問題,都具有高度綜合性和全球性。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社會經濟成長的目的和方向,也關係到科學發展和套用的人文價值取向,必須組織有關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部門進行廣泛合作,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去研究解決。當代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結合,是當今科學發展的重要特點。
科學史告訴我們,科學理論的發展往往並不意味著新理論摧毀舊理論,而是限制和縮小舊理論的作用範圍,把舊理論作為新理論的某種特例包含在其中。因此,科學理論的每一進展和突破都伴隨著人類知識的綜合,促進科學整體化的發展。早在19世紀,馬克思就預見到:“自然科學包括人的科學,同樣.人的科學也包括自然科學,這將是一門科學。”現代科學正在朝著這一方向發展。
(3)技術科學化與科學技術化 技術科學化與科學技術化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鮮明特徵。在當代,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突破和指導,科學的深化則需要得到各種技術的支持和保證。科學與技術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緊密結合,導致了技術科學化和科學技術化的發展。
20世紀40年代以來出現的許多新興技術,如雷射技術、超導技術、基因重組技術等,都是現代科學的直接產物。越是新技術,包含的科學知識越多,高技術就是科學知識密集型的技術。當今,在科學上尚未搞清楚,而要想在技術上得以實現,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歷史悠久、長期靠經驗發展起來的技術,如農業生產技術、建築技術等,也同樣不能脫離科學理論的指導。自然科學作為人類對自然界事物的理性認識.已經廣泛滲透到技術的各個領域,成為現代技術發展的關鍵,使技術真正成了科學的技術。
現代科學的研究對象,已不僅僅限於巨觀領域,而且還深入到微觀領域、擴展到巨觀領域。要探索這些領域中的物質運動規律,必然要藉助於強大的技術手段,尤其是精密的實驗儀器和整套的技術裝備。事實上,沒有微波技術,就沒有射電望遠鏡,也就沒有現代天文學,沒有超低溫和超高壓技術,也就沒有超導微觀理論;沒有x光衍射技術,也就沒有現代遺傳學。
(4)科學、技術、生產日益結合為統一體系 科學技術化與技術科學化,使當代科學技術在物質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強,已成為現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第一要素。當代自然科學已不再是作為生產推動的結果,跟在生產實踐的後面,按照生產一技術一科學的順序發展,而是走在生產的前面,為生產的發展開闢各種可能的途徑,準備各種前提條件,形成了科學一技術一生產的發展順序。同時,從獲得基礎科學知識開始,經過在技術亡的實現,然後在生產上得到套用,並收到經濟效益這一全過程的周期也大大縮短,使科學技術迅速成為直接生產力。因此,在現代生產發展中,科學生產的科學技術化的發展趨勢,逐步形成科學、技術、生產的統一體系。科學技術對生產的高度滲透和作用,已使科學技術成為現實的直接生產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