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山西兵器工業職工大學是經國家教委批准設立的一所綜合性高等學校,也是山西省國防系統唯一的一所高職業等院校。學校地處省會太原市,下設三所分校。開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數控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機電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等十多個文理專業,有各類在校生2100人。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敬業愛崗、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此外,還擁有一支由省內外多名知名人士組成的客座教授隊伍。北京理工大學、燕山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重點大學都是我校的合作辦學單位。通過合作,促進了教師水平和學校整體辦學能力的提高。學校擁有較為完備的教學和生活服務設施。設有物理、電子電工、金屬材料、液壓和數控編程等實驗室,擁有語音室、電化教室、多媒體教學中心,計算機中心、圖書館和閱覽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和條件不錯的實習工廠以及學生宿舍,學生餐廳等各種齊全的後勤服務設施。
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發展,學校現已形成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的辦學體制。學歷教育有普通高職、成人高職、成人專科,專升本和遠程教育多種辦學方式。1999年我校被太原市政府評為“教育先進單位”,2001年又被太原市授予“九五期間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學校專業
計算機系
學制:三年
適用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
一、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能夠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科學素質,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術,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並具備計算機系統及其外圍設備的安裝、使用與維修的知識與能力。
二、主幹學科
三、主幹課程
電子技術、彙編語言程式設計基礎、計算機系統結構、微機安裝與維修、計算機網路基礎、接口技術、常用電路套用、外圍設備原理與維修等。
四、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計算機基本操作實習、資料庫實習、微機安裝與維修實習、外設維護維修實習、多媒體設備維護實習、崗位綜合實習。
會計電算化專業
系部:管理工程系
學制:三年
適用專業:會計電算化
層次:專科(高職)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經濟管理和良好的會計理論基礎,熟悉國際貿易規則與會計操作實務,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高等職業技術套用型複合人才,能分別在各類企事業單位、會計事務所、政府機關及有關部門從事會計管理、會計核算、審計實務及財務管理等實際工作。
二、主幹課程
主幹課程:計算機套用基礎、關係型資料庫、基礎會計、財政與金融、稅收基礎、經濟法、統計學原理、會計基本技能、企業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成本會計、審計基礎知識、管理會計、會計崗位實習、會計模擬實習、金融實務、流通業會計實務、銀行會計模擬等。
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電腦操作實習(三周)、成本會計實習、(四周)、會計電算化實習(三周)、實踐操作實習(三周)、畢業論文及綜合實習(十七周)等。
機械製造教學專業
系部:機械工程系
學制:三年
適用專業:機械設備維修與管理
層次:專科(高職)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機械加工技術,具有較強的維修設備實際操作能力和設備管理能力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
二、主幹學科
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基礎、機械技術、數控加工、機械修理。
三、主幹課程
機械製圖、機械設計、工程力學、公差配合、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製造基礎、液壓與氣動、機械CAD/CAM、機械加工技術、數控設備及編程、數控原理、企業管理。
四、實踐性教學
金工實習、電工操作、機械拆裝、CAD/CAM實訓、計算機實訓、機械設計、畢業綜合實踐。
文秘專業
系部:管理工程系
學制:三年
適用專業:文秘
層次:專科(高職)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能按照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熟練運用計算機解決會計問題的操作技能,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等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擁護黨的政策,熱愛祖國,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遵紀守法,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身心。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具備比較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符合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需要,掌握中、高級秘書基本技能,並具備一定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套用型人才。
畢業後應獲得的能力:
1、具有良好的行為規範、職業道德和法律素質,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具有基本的數據處理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及自學能力;
2、具備基本的英語交流力,具有熟練運用、處理一般性英語技術資料的能力,具有計算機作業系統和常用套用軟體的使用能力;
3、具有本專業培養目標所必須的調查研究能力、理解能力、資料和信息處理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文字書寫能力、管理事務、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參謀能力、辦事能力、經營核算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操作現代辦公技術的能力和汽車駕駛技術等。
三、主幹課程
法律、大學語文、英語、計算機套用基礎、行政管理學、現代管理學、管理心理學、秘書學概論、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係學、寫作、辦公自動化原理及套用、程式設計、資料庫及其套用、辦公室管理。
四、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課程實習、秘書實務實習、假期社會調查與研究、辦公自動化實習、文書檔案管理實習、秘書禮儀與形體訓練、演講與口才訓練及畢業實習。
五、課程設定與時間分配
1、法律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憲法、刑法、民法、訴訟法、經濟契約法等主要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樹立公民意識、依法進行社會活動。
2、鄧小平理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體系,把握鄧小平理論體系精髓,從而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樹立正確政治方向,並為學習其它相關課程奠定基礎。
3、馬克思主義哲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4、體育: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習掌握到一定的運動技能及相關理論知識,養成一種鍛鍊良好習慣,增強體質。
5、大學英語: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鞏固國際音標、語音及語調的訓練,使學生具有閱讀、翻譯本專業英語文獻和論文摘要的初步能力,具有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
6、經濟數學基礎:經濟數學基礎課程是經濟學科各專業重要的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地獲得微積分、機率論和線性代數的基本運算能力,使學生受到基本數學方法的訓練和運用變數數學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初步訓練,為學習後續課程和今後工作需要打好必要的數學基礎。
7、基礎會計學:基礎會計學是經濟學科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掌握會計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8、秘書原理與實務:本課程講授秘書工作的特性,規律及原則。使學生了解秘書、秘書部門和各種秘書工作制度的產生和沿革;明確秘書部門的機構體制、職責範圍,掌握秘書部門參與管理各項具體工作的法規、條例、程式和方法;並通過具體學習文書辦理、公文撰寫、信息篩選與傳遞、調查研究、信訪處理、會議組織、接待禮儀和秘書日常工作等內容,使學生掌握秘書工作的知識與技能。
9、檔案管理學:本課程通過講授文書發展史、現行機關文書及文書工作、文書立卷、檔案工作的內容、檔案的鑑定、保管、利用及庫房管理。要求學生掌握現行機關的文書製作、文書處理和文書管理的原則和方法,並通過練習與參觀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具有管理文書檔案的能力。
10、套用文寫作:本課程通過套用寫作的基礎理論知識、行政公文寫作與處理、事務公文寫作、公關文書寫作、經濟文書寫作的具體學習,使學生能熟練地寫作觀點正確、材料充實、結構嚴謹、文字簡潔、格式標準和文風端正的套用文書。
11、辦公自動化:本課程順應現代科技發展的要求,通過講授辦公自動化理論知識,並注重操作訓練,使學生熟悉辦公室自動化中出現的新的技術設備;掌握現代化通訊技術和檔案處理之電傳、複印、自動檢索、微機處理、電視攝錄及中英文打字等技能。
12、公共關係學:本課程通過學習公關的職能、原則、一般程度、公關主體、客體、傳播以及公關實務,公關人員的素質等知識。要求學生理解公關的職能與原則,掌握公關活動的一般程式,熟悉各類主體的公關活動以及公關實務的操作。
13、秘書禮儀:本課程通過講授禮儀的形成、發展、作用;圍繞如何加強禮儀修養及中西禮儀的差別。介紹儀表禮儀、生活禮儀、工作禮儀、外交禮儀和國際禮儀風俗,特別介紹佛教國家禮儀、伊斯蘭教國家禮儀、天主教國家禮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的禮儀,使學生對國際禮儀與外事接待工作具有較為完備的知識。
14、秘書英語:要通過對秘書實務中常用交際英語的學習和掌握,使學生熟悉涉外文秘的基本內容,提高英語聽力與口譯、會話訓練,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
會計學專業
系部:管理工程系
學制:三年
適用專業:會計
層次:專科(高職)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能按照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熟練運用計算機解決會計問題的操作技能,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等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擁護黨的政策,熱愛祖國,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遵紀守法,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身心。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財務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紮實的經濟和會計理論基礎,較高文化素質和較強分析、解決會計業務和技術問題的能力以及較高的管理能力。
畢業後應獲得的知識能力:
1、掌握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及計算機操作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2、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熟悉會計準則、法制知識;
3、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主幹課程
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學、統計學原理、管理會計、經濟法、成本會計學、稅法、財務管理、審計學、經濟套用文寫作、財務電算化、西方經濟學、計算機套用基礎、資料庫、專業英語等。
四、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課程實習、會計認識實習、會計模擬實習、畢業實習。
五、主要專業與實驗
基礎會計專業模擬實驗、成本核算流程分析業務實踐、市場經濟現象調研、會計制度流程設計。
六、課程設定與時間分配
1、法律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憲法、刑法、民法、訴訟法、經濟契約法等主要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樹立公民意識、依法進行社會活動。
2、鄧小平理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體系,把握鄧小平理論體系精髓,從而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樹立正確政治方向,並、為學習其它相關課程奠定基礎。
3、馬克思主義哲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4、體育: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習掌握到一定的運動技能及相關理論知識,養成一種鍛鍊良好習慣,增強體質。
5、大學英語: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鞏固國際音標、語音及語調的訓練,使學生具有閱讀、翻譯本專業英語文獻和論文摘要的初步能力,具有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
6、經濟數學基礎:經濟數學基礎課程是經濟學科各專業重要的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地獲得微積分、機率論和線性代數的基本運算能力,使學生受到基本數學方法的訓練和運用變數數學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初步訓練,為學習後續課程和今後工作需要打好必要的數學基礎。
7、基礎會計學:基礎會計學是經濟學科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掌握會計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8、統計學原理:本課程主要內容: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統計學的基本範疇、統計組織和管理、統計調查的意義和種類、統計調查方案、統計調查方法、統計整理的意義和內容、統計分組、統計分布、統計表、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變異指標、綜合指標的套用、抽樣推斷誤差、抽樣估計的方法、抽樣組織的設計、假設檢驗的意義與假設命題、假設檢驗方法、符合檢驗與秩和檢驗、相關的意義和種類、相關圖表和相關係數、回歸分析、指數的意義和種類、綜合指數和平均指數、因素分析、指數數列、動態數列的意義和種類、現象發展的水平指標、現象發展的速度指標、現象變動的趨勢分析、統計綜合分析的概念及其步驟、統計比較、統計綜合評價。
9、財務會計:財務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必修課程。本課程以中級財務會計基本理論以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為研究介紹對象,其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的核算為其核心內容。
10、成本會計:成本會計課程是會計學專業必修的專業課,它是研究企業成本費用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一門課程。
11、電算化會計:電算化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學生在掌握有關專業會計課程的基礎上,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獲得會計電算化理論及會計軟體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受到會計電算化實現手段的訓練,增強學生用現代化計算工具處理經濟業務的意識。
12、管理會計:管理會計課程是會計學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開闊眼界,了解現代會計的管理職能;掌握有效地利用會計信息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和控制現在的知識和本領,並充分發揮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能動作用。
13、審計學:審計學課程是會計學專業和審計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審計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14、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課程是作為財經類專業的基礎課設定的,它是國家教委規定的財經專業十門核心課程之一,也是我們的基礎課之一。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掌握西方經濟學所運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為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
15、財務管理:財務管理課程是財務會計專業的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企業財務與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基本方法,為今後從事財務會計工作打下基礎。
數控技術及套用專業
系部:機械工程系
學制:三年
適用專業:數控技術
層次:專科(高職)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必要文化基礎知識,牢固掌握數控技術及自動控制等方面所需的理論知識,有較強的使用和維修數控工具機的能力及計算機套用能力的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
二、業務範圍
本專業畢業生要面向企業,從事數控工具機設備及數控系統的安裝、調試、使用和維護;從事數控操作、工藝實施和管理工作。
三、應掌握的知識和應具備的技能、能力:
1、掌握數控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數控工具機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數控編程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數控工具機維修的知識和技術
5、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理論基礎知識;
6、具有數控工具機操作的能力;
7、具有數控工具機編程的能力;
8、具有數控工具機調試和維護的能力;
9、具有選擇、使用和維護其它有關數控設備的能力;
四、主要課程設定
機械製圖與CAD、機械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數控系統、數控設備與編程、數控加工技術、微機原理與套用、企業管理、計算機套用基礎、可程式序控制器、數控工具機伺服系統、數控設備的調試和維護。
機械加工與數控設備操作實訓、數控設備調試與維護實訓、畢業綜合實習等。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
學校沿革
1991年淮海機械廠職工大學、惠豐機械廠職工工學院、晉安化工廠職工大學、晉西機器廠職工大學、山西工具機廠職工工學院、新華化工廠職工工學院、興安化學材料廠職工大學合併組建山西兵器工業職工大學
一、淮海機械廠職工大學
二、惠豐機械廠職工工學院
三、晉安化工廠職工大學
1972年國營晉安化工廠721工人大學創建1979年國營晉安化工廠721工人大學更名晉安化工廠職工工學院
晉安化工廠職工工學院更名為國營晉安化工廠職工大學
四、晉西機器廠職工大學
1956年國營晉西機器廠業餘工學院創建
1968年國營晉西機器廠業餘工學院撤銷
1971年國營晉西機器廠721工人大學復校
1981年國營晉西機器廠721工人大學更名國營晉西機器廠職工大學
五、山西工具機廠職工工學院
1957年太原101業餘工學院創建
太原101業餘工學院更名山西工具機廠工學院
1962年山西工具機廠工學院撤銷
1964年山西工具機廠紅專大學復校
山西工具機廠紅專大學撤銷
1975年山西工具機廠721工人大學復校
1979年山西工具機廠722工人大學更名山西工具機廠職工工學院
六、新華化工廠職工工學院
1975年國營新華化工廠721工人大學創建
1979年國營新華化工廠721工人大學更名新華化工廠職工工學院
七、興安化學材料廠職工大學
1975年國營興安化學材料廠721工人大學創建
1979年國營興安化學材料廠721工人大學更名興安化學材料廠職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