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柳琴

山東柳琴

山東柳琴俗稱“土琵琶”,形似柳葉,也稱“柳葉琴”。據《沂州府志》等史料記載,該樂器於清乾隆二十五年產於臨沂地區,為早期的“拉魂腔”和後來因以柳琴為主要伴奏樂器而改名的柳琴戲的主伴樂器。

基本信息

曲藝簡介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柳琴,但較之略小,有絲弦、纏弦各兩根,音域為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屬高音彈撥樂器,採用高音譜表記譜。柳琴清脆明快,轉調自如,音調錶現力強,尤其適合擔任主鏇律,可擔當說唱音樂的主要伴奏樂器,亦可單獨演奏山東柳琴戲,也叫拉魂腔、拉後腔、拉花腔、柳琴書、柳琴戲等。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山東棗莊、臨沂一帶的流浪藝人,融合當地流傳的肘鼓子(也稱周鼓子)、花鼓、四句腔等說唱藝術形式,並借鑑柳子戲、溜山腔、拉縴號子等民間小調,逐漸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地方曲藝形式。以柳葉琴為伴奏樂器,節奏明快,唱腔生動活波,表演程式靈活多變,演出劇目多取自生活,角色行當較為齊全,男聲高亢,女聲婉轉,尤以疊句、襯詞、襯腔的演唱,最為當地民眾喜愛,有“葉里藏花”之稱。主要流行魯南、蘇北以及魯豫蘇皖交界的廣大地區。

歷史淵源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淵源流變: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山東棗莊臨沂一帶的流浪藝人,融合當地流傳的肘鼓子(也稱周鼓子)、花鼓、四句腔等說唱藝術形式,並借鑑柳子戲、溜山腔、拉縴號子等民間小調,逐漸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地方曲藝形式。

流行區域:主要流行魯南蘇北以及魯豫蘇皖交界的廣大地區。

特點:以柳葉琴為伴奏樂器,節奏明快,唱腔生動活波,表演程式靈活多變,演出劇目多取自生活,角色行當較為齊全,男聲高亢,女聲婉轉,尤以疊句、襯詞、襯腔的演唱,最為當地民眾喜愛,有“葉里藏花”之稱。

角色行當:大生、小旦、二腳梁子、小丑等。

柳琴演員:張金蘭、李春生、邵瑞武等。

柳琴戲,舊稱“拉魂腔”,因唱腔曲調優美,有拉人魂魄的魅力而得名。又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後腔”、“拉合腔”等名稱,均系由一個名稱衍化而成。“柳琴戲”這個名字,是新中國成立後依據其主要伴奏樂器柳葉琴而定。它起源於魯南的臨沂、郯城一帶,流布於魯南、蘇北、皖北、豫東北廣大地區,是山東省較有影響的地方戲曲劇種。

起源歷程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柳琴戲起源於何時,沒有明晰的文字記載。據專家考證和老藝人們的師承關係推算,約在清代乾隆(1736——1796)年間,距今已有二百餘年。

柳琴戲的劇目及聲腔音樂,主要來源於曾經在臨沂地區廣泛流行的“肘鼓子”(周姑子)、柳子戲、花鼓和民間小調。

二百多年前,魯南的臨沂、郯城一帶農村流行著一種敲著單面狗皮九環鼓,專門替有災害的農民開鎖子還願的迷信職業。從業者在開鎖還願、安神驅邪時擊鼓而歌,邊唱邊扭,被稱為“肘鼓子”,又叫“姑娘腔”,實即“跳神”。跳神這種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經數千年的承襲變化,到清代是什麼樣子,自然無從得知,但從蒲松齡在他的《聊齋志異·跳神》的描述中,尚可看出大致輪廓:

濟俗:民間有病者,閨中以神卜。請老巫擊鐵環單面鼓,婆娑作態,名曰“跳神”……良家少婦,時自為之……婦刺刺瑣絮,似歌,又似祝,字多寡參差,無律帶腔,室數鼓亂撾如雷,蓬蓬聒人耳……

這裡所描述的跳神時用的道具與“肘鼓子”完全一樣。詞歌和演唱的方法,與現在能了解到的“肘鼓子調”有諸多近似之處。因此,可以斷定,肘鼓子(姑娘腔)和拉魂腔之間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柳子戲這一古老戲曲劇種與柳琴戲究竟有什麼關係。戲劇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將星煜先生在《柳琴戲的成長》一文中,曾把柳子戲曲牌中的《娃娃》、《山坡羊》與柳琴戲的主要曲調《娃娃》、《羊子》做了對比,斷定柳琴戲的《娃娃》、《羊子》是從柳子戲中來。

唱腔上分析,柳琴戲的《娃娃》和柳子戲《娃娃》的一種曲調完全相同。《羊子》和《山坡羊》也頗多相似之處。柳琴戲的“哈弦”和柳子戲的《山坡羊》大過門,無論調式,鏇律、節奏都很近似。

柳琴戲有許多劇目也與柳子戲完全相同,如《二龍山》、《龍鳳配》、《樊江關》、《盜發》、《王小趕腳》、《賣線子》、《魚藍記》、《打瞎子》、《絨花記》、《羅衫記》、《金鎖記》、《珍珠衫》、《小雀山》、《跪樓》、《南京》、《馬古驢換妻》等。

有的老藝人尚能說出一些劇目,如《小雀山》、《盜發》、《跪樓》等源於柳子戲的來龍去脈

此外,據老藝人講,柳琴戲早期曾經叫過“山柳子”,還曾用過三弦伴奏,也是柳琴戲與柳子戲具有淵源關係的確證。

流行地域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花鼓的流行地區比較廣,但流行於臨沂一帶的卻有與眾不同之處,這就是女腔上行小七度翻高和男腔下行大二度拖腔。而這正是從早期拉魂腔到當今柳琴戲男女聲腔最鮮明的特點。且早期拉魂腔也曾被民眾稱為“花鼓”,就更加證明了柳琴戲和花鼓的親緣關係。

以上幾種藝術形式是由什麼人經過怎樣的過程,將它們融匯、發展成為柳琴戲的呢?乾隆二十五年所修的《沂州府志》卷四中,有一段這樣的話,十分耐人尋味。

邑本水鄉,村外之田輒目曰湖。十歲九災,所由來也。而游食四方,浸以成俗。初猶迫於饑寒,久而習為故事,攜孥擔橐,邀侶偕出,目曰逃荒,恬不為怪。故蘭郯之民幾與鳳陽遊民同視,所宜勸禁以挽頹風。

從這段文字可以知道,乾隆年間臨沂郯城(臨沂時稱蘭山,郯即郯城)一帶災害頻仍,窮苦農民為了活命,只好“游食四方”。年復一年,以致“浸以成俗”,“習為故事”。這種說法大致可信,因為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一帶的個別地方,仍殘存這種習俗。乍看,這似乎與柳琴戲的形成關係不大,但“故蘭郯之民幾與鳳陽遊民同視”一句,卻為我們撩開了拉魂腔形成的神秘帷幕一角。朱元璋立國後曾把它的故鄉鳳陽定為中都。為使其迅速繁榮,強行將江南數十萬居民遷往鳳陽,並且不準擅自回鄉。這些人思鄉心切,便以“游食”為名於每年清明節前,紛紛結伴而行,散入江南各地,掃墓祭祖。並在游食過程中創造了“鳳陽花鼓”。由此推斷,“蘭郯之民”在“游食四方”的過程中,也必然要創造一種游食手段,這很可能就是柳琴戲。因為這種游食與藝人們所說“拉魂腔是要飯腔”相吻合;而“攜孥擔橐,邀侶偕出”,又與早期拉魂腔的演出方式“跑坡”極其相似。因此,我們可以斷定:這段記載雖然沒有直接說出柳琴戲,但卻是臨沂、郯城一帶人們創造柳琴戲過程的重要佐證。

柳琴戲在貧苦農民游食的過程中產生,也以游食的方式迅速繁衍並向外傳播。以臨沂、郯城、蒼山、費縣等處最為興盛。有影響的藝人也最多。至八十年代,尚能查詢的就有臨沂的彭二、彭三、盧四大錘,費縣的老吳四先生,名旦趙成德、湯有才,郯城的王從明、劉發錫、劉老四、王增超、曾禮吉、劉洪標等。這一帶農村業餘演出十分活躍。據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統計,僅郯城縣就有業餘劇團一百多個。由於流行路線的不同,分成許多路。由郯城而南至新沂、邳縣、海州、淮陰的稱為東路。傳入海州淮陰的拉魂腔,由於方言的不同和其他藝術的影響,漸漸與新沂一帶的出現了差異,後來,在京劇的影響下,形成了“淮海戲”。由東路向南,沿運河至泗陽、靈壁、宿縣、蚌埠、滁縣一帶的稱為南路,吸收當地民歌小調花鼓燈趕車號子、婦女哭腔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易名為“泗州戲”。由臨沂而嶧縣,再傳至徐州渦陽蒙城的一路,稱為中路。中路因吸引了洋琴、墜子的一些音調,也具有自己的藝術特色。北路是指自郯城傳至滕縣的一路,包括大路東的滕縣和大路西的豐縣、沛縣、肖縣和碭山。這一路流傳情況較為複雜。一方面有滕縣人吳慶芝從嶧縣拜臨沂拉魂腔藝人為師學來的;另一方面又有多年在郯城要飯,後來學了拉魂腔回鄉的李文喜帶回來的。李還從郯城帶回一個徒弟劉嘉祥,藝名“銀妮”。回滕縣後,又收了一個徒弟石仁璽,藝名“金妮”。金妮、銀妮唱做都好,很受觀眾喜愛。此外,滕縣當地流行著一種演唱形式叫“鑼鼓銃子”,也叫“花鼓譜”、“溜山腔”。只用大鑼、小鈸、鼓作伴奏,從藝人員很多。在拉魂腔傳入之後,便紛紛改唱拉魂腔。由於大批鼓鑼銃子藝人的加入,使拉魂腔發生了一些變異,最為突出的就是由“只拉琴不打鼓”,發展為有絲弦又有鑼鼓了。

豐、沛、肖、碭的拉魂腔,由滕縣傳入後,受當地語言及演唱藝術影響,顯現出不同的特點,因之自成一支。

柳琴戲起源於民間,長期在農村、集鎮活動,何時進入城市不甚清楚。據調查,約在民國7-9年,藝人孫殿文、劉衍庭等曾經到徐州演唱過。1925年臨沂藝人馮世選等首次進安徽蚌埠演唱。1932年,臨沂藝人梁學惠、王鳳臣、張中懷、耿春田、董鳳和、李忠志等應上海山東會館會長王業興邀請,曾到上海演唱過。1934年前後,藝人馬學成等曾去南京上海等地演唱。蒼山藝人徐茂銀夫婦在上海演唱時,曾應邀參加過影片《武訓傳》的拍攝。

此外,拉魂腔還曾經臨沂、日照海州贛榆分別流傳到諸城、高密、膠縣及即墨、平度、萊陽、掖縣等地,對“茂腔”、“柳腔”等劇種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過頗深的影響。這兩個劇種中,旦角唱腔的下句“打冒”,即翻高七度,就是典型的例證。

歷史沿革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即弦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其唱腔中的[娃子]、[羊子]和魯南俗曲及柳子戲唱腔曲牌[耍孩兒]、[山坡羊]有淵源關係。一說源於江蘇海州,是由當地秧歌、號子中的[太平歌]、[獵戶腔]經民間藝人丘、葛、張(一說“楊”)3人加工而成為拉魂腔。後來丘、葛分別去皖北、魯南傳藝,因此在當地流行。

1950年據丘門藝徒魏光才(當時80歲)推算,丘門於清乾隆年間已存在了。拉魂腔流布於魯南、皖北、蘇北相接壤的廣大地區以後,遂分為5路:中路以徐州為中心,北路以臨沂為中心,東路以新海連為中心,南路以宿縣為中心,西路則在渦陽、蒙城一帶。它們既有共同的淵源關係,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當地逐步形成為戲曲劇種。其中流行於江蘇徐州和山東臨沂的中、北兩路,於1953年依據所用伴奏樂器柳葉琴(彈撥樂器)定名為柳琴戲。

其形成過程,最初只是由單人或雙人清唱的曲藝藝人稱為“唱門子”或“跑坡”。他們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節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單篇子”,內容多為民間故事,篇幅可長可短。在老“篇子”中有“鹹豐三年糧食貴,…拜了師傅去學戲”的唱詞,可知至遲在鹹豐初年就已有職業藝人演出“兩小”和“三小”戲,如《打幹棒》、《小書房》、《喝面葉》、《王小二趕腳》之類。為表現更多的人物,又衍變出一種由一人趕扮幾個劇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稱“當場變”或“抹帽子戲”,如《夏三探親》,演夏三(醜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劇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醜、旦先後7次改扮表演,故此劇也名《七妝》。經歷了“抹帽子戲”的過渡之後,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的戲班,先後進入臨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這時已採用柳葉琴伴奏了。並且增加了行當,豐富了劇目,又吸收、借鑑京劇及梆子戲發展了自己的音樂伴奏和表演藝術

腳色行當

柳琴戲的腳色行當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分小頭(閨門旦)、二頭(青衣)、二腳梁子(青衣兼花旦)、老頭(老旦)、老拐(彩旦)、大生(老生)、勾腳(醜)、毛腿子(花臉)、奸白臉(白面)等。其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間歌舞的特點。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緊板等板式變化外,唱段的起、轉、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頭。演員起腔、行腔比較自由,伴奏可緊隨唱腔而靈活變化,這種方式藝人稱做“弦包音”。

傳統劇目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據1957年山東省戲曲研究室調查,柳琴戲共有傳統劇目200多種,有小戲也有大戲。大戲中有各行當專工的所謂“台柱戲”。

主要曲目:《書觀》、《四告》、《金鐲玉杯記》、《白門樓》、《西波州》、《殺四門》.《喝面葉》、《小書房》、《張郎與丁香》、《大燕和小燕》、小頭的《四平山》、《八盤山》、《鮮花記》、《魚籃記》;二頭的《點兵》、《觀燈》、《書館》、《四告》,老頭的“四氏”,即老康氏《斷雙釘》、老閻氏《小鰲山》、老鄧氏《英台勸嫁》、老楊氏《孟月紅割股救母》勾腳的《二、五反》、《雁門關》、《攔馬》《跑窯》;小生的《大、小隔簾》、《白羅衫》、《劉貴臣算卦》;老生的“五王、四相”戲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徐州建立了江蘇省柳琴劇團,在臨沂建立了山東省臨沂地區柳琴劇團等演出團體。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喝面葉》、《小書房》、《張郎與丁香》等。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大燕和小燕》已攝製成影片。

柳琴戲在長期流傳與發展中,不斷地吸收姊妹藝術的營養,經過了幾代藝人的努力,在劇目、唱腔音樂、舞台表演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地方戲曲的百花園中別樹一幟。

劇目分類

山東柳琴《金鐲玉環記》

柳琴戲的傳統劇目十分豐富,僅據1957年山東省戲研室調查、抄錄所得就有近200齣。就其題材來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門類:

清官戲(以包公戲為最多),如《黑驢馱屍》、《白馬馱屍》、《大鰲山》、《小鰲山》、《斷雙釘》、《仙花記》、《魚籃記》、《秦香蓮》、《三卷寒橋》等。

楊家將戲,如《攔馬》、《斬子》、《刺火棍》、《小五台》、《小雀山》、《盜發》、《潼台會》等。

薛家將戲,如《東回龍》、《西回龍》、《三反》、《五反》、《金家莊》等。

明代戲,這類戲比較多,如《南北京》、《二龍山》等。

愛情婚姻戲,如《打幹棒》、《小書房》、《天台》、《絲鑾記》、《四屏山》、《羅鞋記》等。

生活故事小戲,此類戲很多,充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如《喝面葉》、《拾棉花》、《吵年》、《雙換妻》、《砸紡車》、《打棗》等。

連台本戲,如

、《五女興唐》、《金鞭記》、《空棺記》等。

除此之外,還有200個“篇子”。所謂“篇子”是一種與曲藝段子很相似的唱段。大多是將牌子曲“娃娃”連綴一起,講一種景色,說一個道理或敘述一段故事。多以一人台上唱,多人幕後合的形式演出。現在還能查到文詞的篇子尚有100多個。如《鳳花雪月》、《三皇五帝》、《酒色財氣》、 《孟姜女哭城》 、《貪花段》、《大煙段》、《倒十字》、《鳳儀亭》、《單刀會》、《馬前潑水》等。

劇目來源

大致為:從兄弟劇種移植過來,特別是從柳子戲移植的劇目相當之多;由曲藝段子如揚琴漁鼓大鼓等改編而成;依據回章小說、歷史故事改編而成。此外,還有從篇子擴展而來的,一些生活氣息和情趣非常濃厚的小戲,也屬於此類。

柳琴戲的劇本也有自己的風格,文詞通俗生動,包含大量的俚俗語言,有的直白,有的詼諧,妙趣橫生。即使是從其它劇種移植過來的劇本,念白和唱詞也有很大的差別。

唱詞常以口語入唱,通俗易懂。格式以三字句、七字句、十字句為主。對韻律、平仄的要求並不十分嚴格,但有幾種特殊的格式,在別的劇種中較為少見。比如,“娃子”、“羊子”、“三句撐”、“五字緊”、“倒脫靴”、“狗咬狗”、“一條鞭”等,平仄、用韻都很嚴格。

柳琴戲的聲腔風格獨特,以豐富多彩的花腔,別致的拖腔,區別於其它劇種。女腔委婉華美,男腔樸實渾厚。突出特點為:豐富多彩的花腔。基本集中在女腔中,幾乎是每腔必聞。一如器樂曲中的華彩樂段,起伏跌宕,搖曳多姿,有極強的感染力,深受觀眾喜愛。“拉魂”的美稱同它有直接的關係。

別具一格的拖腔。柳琴戲的拖腔極具特色,與其它兄弟劇種迥然不同。其女腔拖腔為小七度(65)跳進,俏麗悠揚,優美動聽;男腔多為同度(55)或二度(65)進行,開闊奔放,質樸無華。拖腔多用於慢板、慢二行板的偶句。快板、快二行板則多在結束句運用。

大量運用切分音和弱拍起唱,以及頻繁使用裝飾音,也是柳琴戲唱腔的一大特色。由於大量切分音的運用,改變了輕重音的強弱關係,產生一種強烈的變節奏的效果,使鏇律連綿逶迤,迴環曲折,給人以撲朔迷離的感覺,極具感染力。而頻繁使用倚音、滑音,既能淋漓盡致地表達細膩複雜的感情,又能充分體現魯南方言的特點,與劇種屬性相吻合。

發展歷程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柳琴戲屬於發展不夠健全的板腔體戲曲。板式很不完備。僅有慢板、二行板(慢、快)、快板,散板等為數不多的板式。二行板為基本板式。每種板式的鏇律節奏特點很不鮮明,基本上只依速度劃分。傳統的演唱方法,不論板眼,一律擊板。但在長期的演唱過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較固定的唱法,還比較有特點。如“調板”(也叫

“掉板”。一種演唱時由快到慢的轉板形式);“吞板”(唱腔句式短促、規整,每一樂句均由閃板起唱,間奏為樂句末音的重複);“連板起”(散板清唱。伴奏從上板時加入。多用在慢板、慢二行板唱腔之前);“四句頭”(四句比較固定的唱腔,四個樂句落音須為2155);“含腔”(一種旦角花腔,多用來表現少女羞澀、愛慕、自愛自憐的含蓄感情);“葉里藏花”(旦角唱腔中鏇律固定的一句唱腔。為迴旋式進行鏇律,多用在甩腔上)。“撂崖子”和“接崖子”(唱段在奇句上結束,人物下場,稱為“撂崖子”。由鑼鼓將偶句補上,或由上場演員接唱,稱為“接崖子”。由多人幕後合唱接,謂之“里腔”)。

柳琴戲早期伴奏樂器大三弦。約在一百二三十年前,藝人們仿照琵琶,創製了柳葉琴,代替了三弦成為主要伴奏樂器,一直沿用到新中國建立前。伴奏形式也很簡單,原來只用柳琴打擊節奏,烘托氣氛,並不包腔,後來才漸漸發展為隨腔拖音並有了開頭過門,中間過門。還從其它劇種移植、借用了一些牌子曲,如“大八板”、“小八板”、“山西開門”、“南洋開門”等。也有藝人們自己編寫的,如“五六五”、“鴛鴦戲水”、“會佳麗”等。

早期拉魂腔只用一個梆子敲擊節奏。後來在集鎮打地攤演唱時,為了吸引觀眾,演唱前敲擊大鑼或小鑼,但沒有成套的點子。以後又演變為彈琴兼大、小鑼。約在民國初年,郯城沙墩張秀英、張秀起、楊二群組織的班社(既唱柳琴也演京劇)開始把京劇打擊樂中的某些點子用於柳琴戲。臨沂很有名氣的拉魂腔藝人梁學惠到該班社學習打擊樂,又一起研究吸收了京劇的“單抱邊”、“雙抱邊”、“四邊靜”、“水底魚”、“一柱香”。一時各班社紛紛學習效法。同時,萊蕪梆子鼓師李四娃到臨沂柳琴戲搭班,又把他所掌握的鑼鼓經帶入班社,使柳琴戲的武場更趨完美。

柳琴戲的表演藝術也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由粗疏到完備的過程。既從開始的一人自彈自唱“唱門子”到兩個人(一生一旦)對唱的“對子戲”,再到兩人扮演眾多人物的“抹帽子戲”,再到班社。班社的人數並不多,七、八個人便可組成一個戲班。十個人就是一個滿象樣子的大班。因此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十人成大班”之說。

早期柳琴戲沒有行當之分,講究攬得寬,要求“生、旦、俊、醜、老小正生、花白臉”一腳踢。後來逐漸分工,並有了名稱,但叫法特殊。如三髯生叫“大生”;彩旦叫“老拐”;丑角叫“勾腳”;兼演青衣和小旦的叫“二腳梁子”;老旦、青衣稱“老二頭”;小旦稱“小頭”。

柳琴戲因為沒有科班,表演全憑演員生活中提煉的一套方法,顯現出樸素健康的生活氣息。民國以後,在京劇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程式。如旦角的步法“四台角”、“鏇風式”、“剪子股”、“金蟬脫殼”;身段“整鬢”、“提褲”、“提領”、“燕子拔泥”、“單展翅”、“雙展翅”等。生角的表演沒有特殊程式。丑角表演在柳琴戲中占很大比重,風格特點鮮明,幽默詼諧而不庸俗。如“仙鶴走”、“老漢走”、“鴨子扭”、“抽梁換柱”、“老龜扒沙”、“老龜脫殼”、“窟窿拔蛇”、“顛腳步”等。

歷史沿革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柳琴戲的表演也有局限,因為早期演員生活及歷史知識所限,演生活小戲較自如,演宮廷袍帶戲則比較費力。

舊社會,柳琴戲及柳琴藝人社會地位很低,有時官府還以“淫詞小曲,有傷風化”為由加以禁絕。因此不僅倍受歧視,且發展緩慢。除個別藝人曾到城市舞台演出外,絕大多數以“撂地攤”的形式流動演唱,處境十分艱難。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導下,柳琴戲這一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藝苑奇葩,也和兄弟劇種一起獲得了新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政府把全省各地流散藝人集中起來,先後在臨沂蒼山郯城滕縣嶧縣(現棗莊嶧城區)成立起職業劇團,並廢止了舊的領班制,加強了黨的領導。為劇團配置了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專業人員。大力培養青年演員,充實新生力量。以臨沂市柳琴劇團為例,1953年9月經臨沂地委、行署批准,正式成立臨沂專區柳琴劇團。建團之後,廣攬人才,並請京劇藝人幫助身訓,到表演、化妝、舞美等進行系統培訓和提高,使演員素質,藝術水準有了很大改觀。主要演員李春生,還參加了中央文化部組織的全國戲曲演員講習班。建團第二年,柳琴劇團即以《小書房》、《打幹棒》等劇目參加了山東省戲曲會演。張金蘭、李春生、邵瑞武分獲演員一、二等獎。此後,臨沂專區柳琴劇團即名聲大振。曾相繼赴青島煙臺濟南蘇北河南安徽等地演出,深受廣大觀眾歡迎。經濟效益也相當好,不僅使演員生活有了可靠保障,而且劇團的燈光、服裝、道具也不斷有所添置和更新。1956年又參加了山東省戲曲會演。張金蘭和邵瑞武演出了《休丁香》,分別獲得演員一、二等獎。至“文化大革命”開始,演職員已近百人,行當齊全,設備完善,具有相當的藝術水平。這期間上演了大量的優秀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如“秦香蓮”、“絲鸞記”、“三不願意”、“打幹棒”、“小書房”、“休丁香”、“靈堂花燭”、“楊乃武與小白菜”、“楊三姐告狀”、“小女婿”、“小二黑結婚”、“沂河兩岸”等。1964年以大型現代戲“青石峪”(地區劇目

山東柳琴山東柳琴

組集體創作,王慎齋執筆,莊蘭田導演,李春生、邵瑞武、張金蘭主演),參加了山東省現代戲會演。同時還編演了數量可觀的反映臨沂人民治山治水、戰天鬥地,建設新農村事跡的現代戲。

十年動亂中,柳琴戲遭到很大破壞,劇團大部被解散。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恢復和又一次的蓬勃發展。他們在恢復上演優秀傳統劇目的同時,創作演出了大量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戲,參加省及省際藝術活動,得到了好評和獎勵。如蒼山縣柳琴劇團的《虛實圖》(李潤德、裴恩亭、刑寶玉編劇)獲省戲劇會演二等獎。臨沂地區柳琴劇團的《臥龍求鳳》(編劇裴恩亭、王成君,導演吳華寧)參加山東省1982年戲劇月獲優秀劇本、導演、表演等多項獎勵;《彩石峪》(編劇張鐵民、導演白節箴)參加蘇魯豫皖柳琴戲節,獲優秀編劇、導演、表演、音樂等多項獎勵;《蟹子灣》(編劇李緒臣,導演吳華寧),參加省藝術節暨蘇魯豫皖第二屆柳琴戲劇節,亦獲多項獎勵;大型現代戲《沂蒙霜葉紅》(編劇張鐵民、吳華寧、趙從月,導演吳華寧)參加1991年山東省優秀舞台劇評獎,名列榜首,並赴省參加了建黨七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得好評。現代戲《山里紅》(編劇薛岩,導演李俊道),參加中國小戲藝術節演出,獲文化部“最佳推薦劇目”。

繼承和傳唱

山東柳琴地方戲

“柳琴戲在山東是一個頗有影響的地方劇種,它雖然不是傳統大劇種,但是這類劇種的保存尤其值得我們重視。”在觀看了新編柳琴歷史戲《王祥臥魚》後,王文章說,“作為山東人,希望山東的地方戲以後好好繼承下去,尊重它的特色,把地方戲種真實地保存下來。”

王文章認為,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最注重講究“孝道”。戲中王祥的“孝”感動了周圍的人,感動了他的繼母,繼而家庭和諧,社會和諧。這樣把傳統的題材,用老百姓喜歡的地方劇種演繹出來,來宣傳促進社會的和諧、家庭的和諧,對當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貢獻,對於我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列入國家名錄的項目,具有值得肯定的意義。

對於臨沂市在保存地方戲方面所作的工作,王文章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柳琴戲作為臨沂地方非常受老百姓歡迎的劇種,現在能來到首都的舞台上,用傳統的藝術演繹老百姓喜歡的傳統題材,並在觀眾中引起如此大的反響,這本身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柳琴戲名段

《王二英思夫》
《王二英思夫》劇照《王二英思夫》劇照

王二英思夫柳琴戲傳統劇目《玉杯記》中的一折。事見《醒世恆言》第二十卷《張廷秀逃生救父》。清代有《喜聯登》傳奇,又名《八義雙杯記》。敘王二英未婚夫張廷秀進京趕考,三年未見音信,父母逼二英改嫁他人,二英不允,獨坐繡樓,思念情人,竟至神魂顛倒,悲痛欲絕事。

這是一折以唱功見長的花旦戲。山東省臨沂地區柳琴劇團張金蘭飾王二英。張金蘭嗓音清脆甜美,長於演唱婉轉俏麗的花腔,能在極快的節奏中做到趕板奪詞,吐詞清晰,字字入耳。在此劇中,她根據自己的嗓音和演唱風格,靈活運用真假聲,合理安排適合人物感情的花腔,恰當地增加一些襯字、虛詞,惟妙惟肖地表現了一個青春少女思念未婚夫婿的複雜、細膩的感情。在首段慢板唱腔中,以散板清唱連扳起開頭:“王二英,坐樓棚,思想起丈夫來,好不傷情,好不傷情”。如同一人悶坐,自言自語,至尾句“好不傷情”用小七度大跳花腔,輔以含羞掩面、甩袖轉身等形體動作,把王二英獨坐閨樓,思夫不見的苦悶惆悵和急切盼望相會的內心激越,表現的淋漓盡致。隨後,用深沉舒緩的慢板如怨似泣、細緻入微地抒發王二英鬱積在心中的寂寥、憂悒和思念。當唱到“盼夫盼的四季顛倒,連日錯亂、心灰意懶”一句時,忽然見樓下有公雞和母雞爭食,觸景生情,引發內心十分強烈的感情。演唱速度隨著情感的漸趨激烈,逐漸加快,身段動作也隨之強烈。唱至“那公雞兩翅一騰撲啦啦飛上屋脊”一句時,“撲啦啦”幾字使用了一個帶滑音的小腔,同時下蹲,手勢由低到高指向屋脊,把公雞飛上屋脊的形態化無為有,表現的栩栩如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