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

涇縣

涇縣,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古稱猷州,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境西部。東與宣州區、寧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黃山區、旌德縣毗連;西與池州青陽縣交界;北與蕪湖南陵縣為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縣境介於北緯30°21’—30°51’,東經117°57’—118°41’之間,東西長66 千米,南北寬53千米,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7%。截至2016年,涇縣下轄9個鎮,戶籍總人口35.4萬人。實現生產總值(GDP)89.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7.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5.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9.5:40.6:39.9。按照年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9566元。涇縣境內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黃田古民居等旅遊景點。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先秦時代

涇縣涇縣
新石器時期,涇縣境內即有先民活動生息。
夏、商、周,為古越族先民。
春秋時期,地初屬吳國。此後吳、楚曾爭戰於此,地常屬吳。楚惠王九年(前480年),吳、楚大戰,曾屬楚國。此後為吳、楚爭峙場所。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地屬越國。繼為越、楚爭峙場所。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楚滅越,屬楚國。
秦代,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翌年,平江南,置涇縣(治城西北2.5千米涇溪西岸),屬會稽郡。秦末,分會稽郡西部置鄣郡,涇縣屬之。不久,復分鄣郡西部置廬江郡,涇縣改屬之。

漢唐時期

涇縣涇縣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壬子,撤銷江南廬江郡,涇縣改屬丹陽郡。
東漢永和四年(139年),涇縣改屬宣城郡。建和元年(147年),撤銷宣城郡,涇縣仍屬丹陽郡。興平二年(195年),為孫策控制區,仍之。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分涇縣西南地區置安吳縣(治西蘭山南渡口,今涇縣黃村鎮安吳村),屬丹陽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今縣境涇縣(仍治涇溪西岸)、安吳(仍治今黃村鎮安吳村)2個縣屬宣城郡。
南朝延續晉制。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宣城郡,撤銷安吳縣,併入涇縣(仍治涇溪西岸),屬宣州。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涇縣改屬宣城郡(仍治宣城)。隋末群雄並起,後為杜伏威部控制區。
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初設南徐州,不久,改為猷州(治今涇縣章渡鄉大嶺集馬家村大寧山南),涇縣屬之。八年,廢猷州併入涇縣,改屬宣州。天寶元年(742年),宣州改稱宣城郡。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宣城郡復名宣州。涇縣先後從屬。

宋元明清

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為寧國府(仍治宣城)。嘉定三年(1210年)冬,涇縣遷往舊城東1千米留村。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涇縣入元,改治敬天坊(今城廂鎮),仍屬寧國府。至元十四年屬寧國路。至正十七年四月,朱元璋取寧國路,改稱寧國府。龍鳳七年(1361年)四月,寧國府改稱宣城府。十二年正月,改稱宣州府。吳元年(1367年)四月,宣州府改稱寧國府,涇縣均屬之。
明清涇縣屬寧國府。

民國時期

涇縣涇縣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涇縣(仍治今城廂鎮)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6月2日,涇縣屬安徽省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月2日,涇縣屬安徽省第九區。10月10日,涇縣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6日,日軍攻陷宣城,第九專區專員公署遷駐涇縣城趙家祠堂。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第九專區駐涇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涇縣政府曾遷城郊(今屬百元鄉)張家村張氏宗祠。8月6日,第九專區改為第六專區(專員仍駐涇縣)。10月9日,日軍陷涇縣城,第六專區行政公署遷駐榔橋;涇縣政府遷駐黃村。當日克涇縣城,公署及縣政府返城。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縣政府曾遷駐黃村,後回駐縣城。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底,撤銷皖南行政公署,第六專區專員公署改駐蕪湖(今蕪湖市),涇縣仍屬之。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開始。24日,涇縣縣政府宣布起義,當日解放涇縣。

建國以來

1949年10月1日建國,涇縣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
1952年3月28日,涇縣改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蕪湖專區。
1971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稱蕪湖地區,涇縣屬之。
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涇縣仍屬之。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涇縣屬之至今未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涇縣涇縣
涇縣行政區劃唐代以前無據可考,僅知唐代曾劃18鄉,但鄉名佚。
宋代,全縣建11鄉,鄉轄里,全縣劃置261里。
元代記載缺失,或因或改,無考其祥。
明代鄉仍因其舊。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始,鄉下設32都,都下轄里,全縣合併為117里。永樂十年(1412年),全縣並減為76里。嘉靖七年(1528年),全縣又並減為64里。
清代鄉、都、隅仍舊,惟改里為圖,圖下設甲,每圖十甲,形成鄉轄都,都轄圖,圖轄甲的行政建制。其時全縣劃為11鄉、32都、65圖。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沿用清代鄉、都、圖制。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鄉。民國十八年(1929年),國民政府頒布《地方自治法規》,全縣設6個區,區下設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基層政權為保甲制,區仍依其舊,都圖制結束。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全縣分設6區、91聯保、478保、4664甲。次年,並減為3區,共設35聯保、210保、2479甲。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聯保制為鄉、鎮保甲制。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涇縣區鄉鎮整編後概況表》載:全縣劃2區、3鎮、19鄉。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廢區,劃3鎮11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全縣劃3鎮,15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全縣又劃為3鎮、19鄉。
涇縣涇縣
1949年4月涇縣解放。5月,縣人民政府宣布廢除保、甲制度,改設行政村(街年)。按原民國時期的22個鄉、鎮行政區劃重新成立鄉、鎮人民政權。全縣增加區公所建制(後改稱區人民政府年),設5區、3鎮、19鄉、226行政村。1950年,撤銷鄉鎮,全縣設10個區,分轄227個行政村。1951年,區鄉調整,改行政鄉制,廢行政村制。全縣共設10個區、103個鄉、3個鎮。1956年,又調整為7個區、53個鄉鎮。1957年,全縣再次調整為4個區、39個鄉、1個鎮。1958年,全縣調整為3個區、37個鄉、鎮;10月,全縣調整為10個鄉;11月,將全縣10個鄉更名為人民公社。1961年,重新建立8個區、4個直屬社,全縣原10個大公社劃為30個公社。1969年,撤去區的建制。1984年,全縣改設3個區委會,改公社建置為鄉(鎮)人民政府。全縣為35個鄉、1個鎮。
1987年撤區(委),改茂林、榔橋、陳村3鄉為鎮。全縣為4鎮、32鄉。
1992年3月,鄉鎮區劃調整。百園鄉併入城關鎮;古壩鄉與潘村鄉合併,改建晏公鎮;丁橋鄉改為丁家橋鎮;章渡鄉改為章渡鎮;蔡村鄉改為蔡村鎮;查濟鄉併入厚岸鄉;田坊鄉併入孤峰鄉;赤灘鄉併入琴溪鄉;漕溪鄉併入蘇紅鄉。全縣調整為8鎮、22鄉。
2001年11月,涇縣參加全省第一批鄉鎮區劃調整試點工作。太園鄉併入城關鎮,城關鎮改稱涇川鎮;鳳村鄉、南容鄉、桐山鄉併入茂林鎮;黃田鄉、浙溪鄉、烏溪鄉併入榔橋鎮;愛民鄉併入蔡村鎮;安吳鄉和黃村鄉合併,改建黃村鎮;雲嶺鄉改為雲嶺鎮。全縣鄉鎮由30個調整為11個鎮10個鄉。
2005年4月,鄉鎮區劃調整。晏公鎮併入涇川鎮;西陽鄉併入榔橋鎮;章渡鎮、中村鄉、北貢鄉併入雲嶺鎮;厚岸鄉、包合鄉併入桃花潭鎮;童疃鄉、孤峰鄉併入昌橋鄉;蘇紅鄉併入汀溪鄉。原11鎮、10鄉調整為9鎮、2鄉。

區劃現狀

截至2016年,涇縣下轄9個鎮:黃村鎮、茂林鎮、雲嶺鎮、榔橋鎮、涇川鎮、丁家橋鎮、桃花潭鎮、蔡村鎮、琴溪鎮,2個鄉:汀溪鄉、昌橋鄉。涇縣政府駐涇川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涇縣涇縣
涇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東鄰宣州市、寧國市;南界旌德縣、黃山市;西接青陽縣;北依南陵縣,介於北緯30°21′—30°50′,東經117°57′—118°41′之間,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7%。縣城距省會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千米;距宣城市52千米;距黃山市115千米。

地質構造

涇縣涇縣
涇縣大地構造位置,處於揚子準地台下揚子台坳內次級單元沿江拱斷褶帶和皖南陷褶斷帶的過渡地帶,它們之間以江南深斷裂為界。
涇縣境內褶皺構造頗為強烈。以江南深斷裂為界,西部為七都(石台縣)復背斜的北端,褶皺形態清楚,軸向北東,樞紐向北東傾伏,縣內僅見背斜南東翼,由震旦系和下古生界組成,岩層傾角變化於30°—60°之間。江南深斷裂以東部分為黃山復向斜的北部,其軸向北東,樞紐向北東傾沒,縣內僅見復向斜北西翼,主要由上志留系組成,次級褶皺較發育,褶曲類型都為對稱或斜歪狀,上古生界即位於次級向斜核部,岩層傾角一般均小於30°。上述褶皺構造在縣城的北部,都因遭受周王深斷裂破壞,被中新生界覆蓋。
涇縣斷裂構造也十分突出,以北東向、東西向和北北東向斷層最為顯著。北東向有深斷裂,經縣城西北斜貫涇縣境內,向北經宣城延至江蘇,向南經石台七都延至江西。東西向有周王深斷裂,西起貴池城北,經青陽木鎮、涇縣田坊、宣城周王延至浙江境內。北北東向有湯口斷裂,經榔橋、潘村穿過。上述斷裂構造對岩漿活動和地殼演化等都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另外,與褶被構造伴生有縱向和橫向兩組斷裂構造,但發育不普遍。
涇縣現代構造運動主要表現以升降運動為基本特徵。按《省地震志》新構造運動分區資料,涇縣以周王深斷裂為界,北部為升降運動交替區,縣城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為強烈上升區。根據國家地震局1978年出版《中國地震危險區劃圖》表明,涇縣為5.5—5.75級(地震烈度七度)地震危險區。

地形地貌

涇縣涇縣
涇縣以丘陵低山為主,中山和平原所占面積很少,境內東南部黃兒公山為最高峰,海拔1174.8米,海拔最低20米左右,兩者相差1154.8米左右。全縣地貌具二起一伏的特徵,東南部和西北部二處為隆起的丘陵山地區,其間鑲嵌一條帶狀河谷平原,總的地面高程,由西南向東北逐級遞減,具明顯階梯狀特點。丘陵山地的走向與區域構造線吻合,大都北東走向。[9-10]
平原
①河谷平原分布於青弋江兩岸及其支流徽水、合溪、汀溪、漕溪和孤峰河的中、下游地區,一般寬1千米,涇縣城和黃村一帶平原寬闊可達5千米左右,地貌組合包括河漫灘和河流低階地。
②河流低階地分布在琴溪以下,與南陵縣毗連處,這裡青弋江已出丘陵、山地,進入下游沖積平原,整個平原灘地很窄,以河流低階地為主。
崗地(台地)
①起伏的堆積低崗地分布於章家渡、茂林、鳳村、包合、琴溪和昌橋等鄉鎮境內,海拔50—60米,比高20米左右,高崗地由崗、土旁、沖組合而成,三者之間比例,多般為4:3:3。
②起伏的侵蝕剝蝕低崗地分布百元、黃村、北貢、雲嶺、昌橋等鄉。由紅色砂岩、紫紅色砂頁岩、花崗閃長岩等組成,海拔60—80米為主,高程由山前向盆底或河流方向遞減,相對起伏20—30米。
③起伏的侵蝕剝蝕高崗地分布黃村、章渡和包合等鄉的山前地帶或盆地的內緣。海拔80—100米為主,往往由山前地帶向河谷或盆地傾斜。
丘陵
涇縣涇縣
①侵蝕剝蝕低丘陵分布丁橋、章渡、榔橋、浙溪、童疃、雲嶺等鄉。海拔150米,比高小於100米,有的呈渾園狀,有的為帶狀,為溝谷切割十分破碎,走向多變,隨溝谷方向而變。
②喀斯特低丘陵分布涇縣城西北2—3千米處,海拔120—130米,丘間分布園形或橢園形小型溶蝕窪地,直徑小於100米,窪地深10米左右,海拔80—100米,常有小型溶洞分布,溶澱積景觀不多。
③侵蝕剝蝕高丘陵分布黃田、西陽、浙溪、琴溪、陳村等鄉鎮,海拔200—500米,比高100—200米,脈絡清晰,延伸較遠,北東走向為主,由地塊抬升,再遭流水長期切割而成,丘間發育較寬,谷地丘脊以平頂式為最多,少數為尖狹狀。
④喀斯特高丘陵分布涇縣城東北琴溪鄉,海拔200—400米,比高100—200米,地表以喀斯特高丘與窪地為主,丘坡自下而上,分布半埋藏型石芽和裸露型石芽,基本上呈岩石嵯山它狀態。
山地
①侵蝕剝蝕小起伏低山分布蔡村、愛民、汀溪、西陽、黃田、茂林、南容、鳳村、北貢、中村等鄉境內。海拔400—1000米為主,大都北東走向,山體完整,脈絡清晰,盆地由狹窄的灘地和河流階地組成。
②喀斯特小起伏低山分布潘村、百園、黃村、北貢、包合、南容、銅山、中村、厚岸等鄉。海拔400—1000米,比高200—500米,走向北東,形成低山正地貌,谷地和窪地負地貌的組合結構,山地都較陡峻。
③侵蝕剝蝕中山分布黃田、蘇紅、浙溪等鄉。均屬黃山山脈向東北延伸分支,海拔1010—1170米左右,呈北東向展布。山間分布小型山間盆地,呈菱形或橢園形,多為居民點所在。

氣候特徵

涇縣地處中緯度南沿,根據氣象指標分類,屬於北亞熱帶、副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資源豐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有春來遲,秋來早的特點。年平均溫度15.7℃,氣溫年極端最高值為40.8℃。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8.1℃;極端最低氣溫-14.8℃,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2.9℃。無霜期一般為239—241天。平均初霜日為11月15日,終霜日為3月19日,霜期127天。

自然災害

涇縣地處山區,河流溪壑縱橫交錯,易旱易澇,水旱災害頻繁交替發生。
涇縣是全國地震七度設防區。境內多山,地質構造較為複雜。有三條較大斷裂(江南深大斷裂、木鎮——孫家埠斷裂、周王——湯口斷裂)貫穿縣境。歷史上曾發生地震多次。自元、明起續有記載,震級一般5.5級。並存在可能發生中強地震的地質背景。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涇縣涇縣
涇縣境內草本植物約計1000餘種,其中藥材達600餘種,花卉60多種,余為牧用雜草以及水草植物。

動物資源

清嘉慶《涇縣誌》載:涇縣主要野生動物獸類有:虎、豹、豺、鹿、獐、麂、狸、狐、獾、猴、野豬、兔、松鼠、獺、犭豪、穿山甲、熊、玉面狸等。鳥類有24種,鱗甲類24種,蛇蟲類12種。長期以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野生動物有的絕跡,有的繁殖極少,如虎豹之類已屬罕見,據20世紀80年代初調查,涇縣各類野生動物約有115種。

礦產資源

涇縣涇縣
涇縣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5種,分布於35個鄉鎮的229處。
金屬礦產鐵礦52處。遠景地質儲量1700萬噸。
錳礦1處。地質儲量0.4萬噸。
銅礦4處,遠景地質儲量2985噸。
多金屬礦產地5處,主要是Ca(鈣)、Pb(鉛)、Zn(鋅)、Au(金)、Ag(銀)等共生。
鉛鋅礦2處,遠景儲藏量1750噸。
鉬礦6處,遠景地質儲量6560噸。
銻礦3處,地質儲量3萬餘噸。
金礦、銀礦8處,(其中包括合金、銀多金屬礦3處)經地質部門勘探的3處,其中1處金礦初步儲量金500千克,銀2100千克。其0線附近1號礦體儲量金250千克左右。
非金屬礦產
涇縣有建築材料花崗石產地25處,大理石產地11處,石灰岩五大岩層分布帶,有概算地質儲量的礦點17處,白雲岩產地1處,板岩產地1處,以及6條水系的黃沙。
化工、玻璃、陶瓷等材料黃鐵礦8處,鉀礦5處,方解石礦1處,重晶石礦1處,矽灰石礦1處,瓷石1處,高嶺土3處,耐火粘土11處,石英礦6處。並均有一定的地質遠景儲量。
涇縣煤礦地質儲藏量約1280萬噸。其中有煙煤937.9萬噸,占探明儲量73.3%。無煙煤342.5萬噸,占探明儲量的26.7%。主要分布在蔡村、潘村兩鄉範圍內。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末,涇縣戶籍人口35.4萬人,同比2015年下降0.1萬人;常住人口30.4萬人,增加0.1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7‰,死亡率7.1‰,自然增長率2.7‰。

民族

涇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彝族、壯族、傣族、滿族、畲族、高山族等。

經濟概況

綜述

2016年,涇縣實現生產總值(GDP)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同比2015年增長8.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7.5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6.5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35.9億元,增長11.2%。三次產業結構為19.5:40.6:39.9,第三產業比重提高3.4%。按照年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9566元,增加2246元。
2016年涇縣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絕對數(萬元)   比2015年增長(%)  
生產總值   898804.6   8.2  
其中:第一產業   175227.9   3.0  
第二產業   364973.8   7.9  
第三產業   358602.9  11.2  
其中:農林牧漁業   184403.9   3.5  
工業   297216.7   9.4  
建築業   77265   2.5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36630.6   4.1  
批發和零售業   29873   6.9  
住宿和餐飲業   21732.1   6.9  
金融業   41066.8   8.0  
房地產業   25504.1   4.2  
營業性服務業   81677.6   18.5  
非營業性服務業   103434.9   14.0  
固定資產投資  
2016年,涇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3億元,比2015年增長0.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完成額為2.2億元,增長41.8%;第二產業投資完成額為42.0億元,增長2.3%,增速回落20%;第三產業投資完成額為76.1億元,下降0.7%,回落12.2%,其中服務業完成投資61.1億元,下降2.1%,回落13.1%;房地產完成投資15.0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63.2%。
財政收支
2016年,涇縣實現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18.6億元,比2015年增收1.8億元,增長10.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1億元,增收0.6億元,增長5.2%。全年稅收收入共完成8.5億元,增長9.0%,增值稅完成2.5億元;營業稅完成2.2億元;企業所得稅完成0.5億元。全年財政支出(一般預算支出)26.2億元,增長7.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5億元;教育支出5.2億元;科技支出0.4億元;農林水支出3.9億元;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2.8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4億元。
人民生活
2016年,涇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19.1元,比2015年增長8.4%。人均消費性支出15033.4元,增長4.1%,其中食品菸酒支出增長14.7%,衣著支出下降32.3%,居住支出增長12.2%,交通通信支出下降11.8%。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4.4平方米。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9元,增長8.8%。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288.3元,增長12%。其中,食品菸酒支出增長3.8%,衣著支出下降32.3%,居住支出增長35%,交通通信支出下降20.1%。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5.6平方米。

第一產業

2016年,涇縣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3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7家,全國綠色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省級以上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8個,無公害農產品有效論證企業35家。示範專業合作社369家,家庭農場362家,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產品數分別為35個、14個和1個。
種植業
2016年,涇縣糧食種植面積25415公頃,比2015年增長0.2%。其中:稻穀種植面積19760公頃,增長0.3%;小麥種植面積793公頃,增長23.1%;油料種植面積4532公頃,下降3.7%;棉花種植面積294公頃,下降25.6%;菸葉種植面積819公頃,增長8.0%;蔬菜種植面積5846公頃,下降1.3%。全年糧食總產量146179噸,下降2.9%。稻穀產量126021噸,下降3.5%;油料產量10912噸,下降4.7%;棉花產量508噸,下降26.2%;菸葉產量1827噸,增長4.2%;茶葉產量1797噸,下降0.7%。
2016年涇縣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絕對數(噸)   比2015年增長(%)  
糧食   146179  -2.9  
其中:夏糧   2752   25.6 
油料   10912   -4.7  
其中:花生   2839   -5.1  
油菜籽   6728   -2.0  
棉花   508   -26.2  
菸葉   1827   4.2  
茶葉   1797   -0.7  
蔬菜   102313   -2.5  
水果   9809 -8.1  
林業
2016年,涇縣完成人工造林面積736公頃,其中非林業用地造林面積240公頃,完成森林撫育4800公頃,四旁(零星)植樹35.5萬株,育苗185公頃。全年實現林業總產值5.6億元,完成林業投資5980萬元。
畜牧業
截至2016年末,涇縣生豬存欄58631頭,比2015年增長0.1%;全年生豬出欄119890頭,增長0.2%。全年肉類總產量27687噸,增長4.1%。蛋禽產量5379噸,增長2.3%。
漁業
截至2016年末,涇縣水產品產量3110噸,增長0.7%。
農業基礎
截至2016年末,涇縣農業機械總動力19.8萬千瓦,比2015年增長3.7%,農用拖拉機達到6530台,增長6.4%,聯合收割機685台,增長7.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2097噸,增長2.0%。農村用電量10791萬千瓦時,下降4.2%。有效灌溉面積20.32千公頃。

第二產業

工業
2016年,涇縣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143戶,實現工業增加值31.4億元,比2015年增長9.5%;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40.9億元,增長8.7%;實現工業產銷率98.8%,下降0.8%。規模以上工業涉及到的24個行業大類中有21個同比實現增長,11個行業累計增速超過涇縣平均水平,有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9個行業增加值突破億元。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分別達8.3億元和4.8億元,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3.1億元,占涇縣工業增加值的41.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數為278.0%,下降1.1%;總資產貢獻率17.7%,增長0.6%;資產保值增值率111.3%,增長5.3%;資產負債率48.9%,下降1.6%;流動資產周轉率4.0次,下降0.2次;成本費用利潤率4.7%,增長0.4%;產品銷售率98.8%,增長0.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8億元,增長7.8%;實現利稅9.8億元,增長11.4%;實現利潤總額6.3億元,增長16.0%。
2016年涇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單位
指標 絕對數(萬元) 增長(%)
工業增加值 313888 9.5
#輕工業 61390 0.3
重工業 252498 11.9
#國有企業 10064 33.0
股份制企業 288732 9.1
外商和港澳台企業 3751 -16.9
#國有控股企業 16656 8.7
#大中型企業 90416 12.0
2016年涇縣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增長(%)
電動機 千瓦 12414049 9.1
組合音響 1594075 -15.8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496522 6.1
粗鋼 486075 39.2
鋼材 482526 39.1
水泥 169937 17.1
145570 -2.9
鑄鐵件 89076.17 11.1
光電子器件 萬隻(片、套) 70631 15.4
生鐵 59712 0.4
水泥混凝土電桿 56350 -18.3
機製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 45057 0.6
大米 36360 29
飼料 31904 -2
化學試劑 17464 15.6
建築業
截至2016年末,涇縣有資質的建築企業14家,全年建築企業總產值9.29億元,比2015年下降37.7%;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2.4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3萬平方米,下降37.3%;房屋竣工面積51.3萬平方米,下降12.3%。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6年,涇縣消費品市場共實現零售額42.6億元,比2015年增長12.6%,下降0.1%。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29.3億元,增長12.4%;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13.3億元,增長12.8%。按消費業態分:餐飲收入實現零售額5.5億元,增長12.6%;商品零售實現零售額37.1億元,增長12.5%。限上消費品市場共完成限上零售額13.5億元,增長11.7%。電商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丁家橋鎮李園村成為安徽省首個“淘寶村”。
對外經濟 
2016年,涇縣實現進出口總額3231萬美元,比2015年下降34.6%。其中:出口2977萬美元,下降22.6%;進口255萬美元,下降76.8%。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589萬美元,增長9.4%。
房地產業
2016年,涇縣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8.5萬平方米,比2015年增長2.2%;商品房屋銷售額12.8億元,增長20.8%。
郵電通信
2016年,涇縣郵政局全年累計實現業務收入3035萬元,比2015年增長26.7%,其中:代理金融類業務收入2383.5萬元,增長25.3%;快遞包裹業務收入業務收入147萬元,增長63.3%;函件業務完成收入39.1萬元;報刊業務完成收入439.5萬元;集郵業務收入90.8萬元,增長53%;分銷業務收入33.5萬元,增長77.1%;電子商務業務收入144.7萬元,增長29.1%。年末,全縣固定電話3.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6.2萬戶,寬頻用戶6.9萬戶。
旅遊業
2016年,涇縣接待旅遊入境者2.3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9.0%;接待國內旅遊者324.4萬人次,增長19.5%,實現旅遊業總收入29.3億元,增長21.8%。4A級、3A級景區分別達6個、5個。
金融業
截至2016年末,涇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47.5億元,比2015年增長13.5%,餘額比年初增加17.6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為109億元,增長9.9%,餘額增加9.8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為71.1億元,增長5.7%,增加3.9億元。短期貸款餘額為11.3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為26.5億元。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截至2016年末,涇縣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0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60.1億元。全年完成專利申請量332件。其中,發明專利151件,實用新型專利112件,外觀設計69件。全年專利授權量164件,其中,發明專利20件,實用新型108件,外觀設計36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涇縣共有各類學校101所,其中:幼稚園53所、國小25所、國中20所、高中3所。基礎教育擁有在校學生數31610人,其中:學前教育幼兒7021人;義務教育學生21093人(國小在校生14117人,國中在校生6976人);高中在校學生3496人。共有幼稚園教職工520人,其中專任教師283人;國小教職工901人,其中專任教師858人;初級中學教職工462人,其中專任教師441人;高級中學教職工241人,其中專任教師221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末,涇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85個。其中:醫院2個,基層醫療機構181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個。涇縣實有床位數1205張。涇縣公立醫院在崗職工1260人;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364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402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27.7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

勞動就業

2016年,涇縣城鎮新增就業崗位489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818人,困難人員再就業416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362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9%。

社會保障

2016年,涇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0.4萬人,其中16—60周歲完成2016年度繳費13.1萬人,領取養老金待遇6.2萬人(其中當年新增領取人員4209人)。全縣2016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為8992.0萬元。其中中央撥付基礎養老金財政補貼收入5101萬元,省級配套財政補貼收入192萬元,市級配套喪葬補助金財政補貼收入13.5萬元,縣級配套財政補貼收入1255.7萬元,個人繳費收入1988.55萬元,保險關係跨省、市、縣轉入收入0.9萬元,利息收入440.2萬元。2016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支出合計6255.3萬元,其中養老金支出6108.3,喪葬補助金143.7萬元,參保關係跨縣轉移支出3.3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為1.7384億元。

社會福利

截至2016年末,涇縣社會福利收養單位床位2210張,收養各類人員1241人,全縣敬老院13所。年末有3049位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3336位農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644萬元。全年改造農村危房1761戶。

環境保護

2016年,涇縣全年減排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為371.1噸、39.8噸、123.4噸、62.8噸,超額完成年度減排任務。涇縣地表水水質總體良好,Ⅲ類以上水質達100%。城區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為91.6%(其中空氣品質為優良的天數為327天)。全年空氣品質達標(AQI≤100)天數為327天。共創成國家級生態鄉鎮9個、省級生態鄉鎮9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省級生態村29個和市級生態村101個。

安全生產

2016年,涇縣共發生統計交通事故25起,死亡12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5起,死亡5人。火災事故61起,火災事故損失額5.6萬元。

交通運輸

截至2016年末,涇縣公路總里程1826.1千米,縣鄉公路均實現硬化,農村公路“村村通”全覆蓋。按行政等級劃分:國道53.8千米,省道69.8千米、縣道279.7千米、鄉道294.6千米、村道1111.7千米,專用道路16.5千米。高鐵連線線、桃花潭路延伸段等20條市政道路建成通車,青弋江北路主路面通車,體育路、環城南路等城區“斷頭路”打通。合福高鐵涇縣站通車運營。G205涇南段、S322宣涇段一級公路建成通車。蕪黃高速公路、S466涇青公路涇縣段完成工可報告,S457寧涇公路涇縣段開展初步設計。

歷史文化

綜述

歷史上,涇縣既是“男勤於耕,女勤於織”的農桑之區,又以商宦眾多,文風昌盛而聞名。明成化、弘治始,涇縣“商賈遠出他境,贏走四方”。清與民國中,涇人外出經商者遍及18行省,在長江沿岸商埠形成頗具影響的“涇幫”,因此有“無徽不成商,無涇不成鎮”之說。其中頗多由商致富,富而重學,學以致仕者。明清間,邑人竟相輸捐,創建書院書屋30餘所;興辦義學社學數十處;塾館遍布城鄉閭巷。台泉雲龍書院曾有名儒許國講席,一時從游者眾;水西書院名盛江南,成為寧國府治屬六縣學人興會之所。明清兩代,全縣中進士106人,居全省第三。學者名流,代不乏人。唐代許棠才列“鹹通十哲”;宋代吳份被譽為“江南兩腳書櫥”;明代查鐸著述顯名於時;清代包世臣為舉世推崇的書法大家;朱珔時稱江左經師之冠,學重皖派;趙青藜、趙紹祖、吳廣霈、胡承珙等,皆為一代鴻儒。民國時,學者胡樸安被世人尊為國學大師。當代,則有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愛國主義與民主主義戰士吳茂蓀,以及經濟學家李紫翔、吳半農,教育家查謙,學者吳則虞等民族精英。

方言

涇縣地方語種為涇縣話,屬吳語宣州片,譜系關係:漢藏語系→漢語族→吳語支→涇縣語種。因地處吳語區跟徽語區以及江淮官話交界處,故而雖然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所使用的都稱為涇縣話,但卻有較大差異,縣民一般稱東部地區所使用的涇縣話為“東鄉話”,屬吳語宣州片銅涇小片,主要分布在榔橋鎮(含原榔橋鎮、浙溪鄉、黃田鄉、西陽鄉、烏溪鄉)、原蘇紅鄉部分地區(今屬汀溪鄉)、蔡村鎮部分地區一帶,西部地區所使用的稱為“西鄉話”,主要分布在茂林鎮、雲嶺鎮、桃花潭鎮、丁家橋鎮、黃村鎮一帶,其中西鄉話中融入了較多的徽語詞素和語音,東西語言互相交流略有困難。加上歷史上本地區的外來徙入移民較眾,縣內除涇縣話外,操江淮官話者有之,操徽語者有之,甚至西南官話者亦有之(主要分布在汀溪鄉)。

戲曲

涇縣民間戲曲班社始見於清末,盛於民國時期。班社藝人或終身從藝或農忙務農、農閒走鄉串鎮演出,風餐露宿,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被稱為“戲花子”。班社亦時演時停,自生自滅。1982—1983年,縣內先後有涇縣和平黃梅戲劇團、涇縣大眾黃梅戲劇團、涇縣孤峰黃梅戲劇團、孤峰廬劇團4個民間職業劇團相繼成立。至1986年,除和平黃梅戲劇團尚在繼續演出外,其餘3個劇團先後解體。

曲藝

涇縣城鄉集鎮向有曲藝演出,主要為“評書”(俗稱“說大鼓書”)。內容多為歷史通俗演義、武俠奇案(包公案、施公案等)小說之類。外來說書藝人居多,本縣縣城、赤灘等地只有評書藝人三、四人,建國後改從他業。20世紀70年代間有說書藝人來涇演出,除傳統書目外,同時亦演說現代文藝作品如《歐陽海之歌》、《林海雪原》等,並在“書頭”(開場小段)中講述短小革命故事。20世紀80年代,由縣、鄉文化館、站提供有償場所組織演出。

宣紙

宣紙問世於唐朝初期。《新唐書·地理志》有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宣州土貢中上貢“紙、筆”的記載。《唐六典·太府寺》有開元前各地雜物貢的記載,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紙、次紙”的記錄。明胡侍《珍珠船》文中亦有“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寫《華嚴經》,以沉香種樹,用以製造宣紙”之說。唐時宣州的屬縣宣城、涇縣、寧國均產紙,以“涇縣所制尤工”。紙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紙。
“宣紙”一詞最早見於唐代元和至乾符年間(815年—875年)書畫評論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論畫體工用榻寫”一文:“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古代作畫習用“用法蠟之”的加工宣,如南唐的“澄心堂紙”即由宣紙(亦有歙紙)加工而成。
迨至宋代,宣紙需求量大增,宣州各地產紙供不應求。熙寧七年(1074)六月,朝廷“詔降宣紙式下杭州,歲造五萬番”。而涇縣宣紙則更為文人所索求。如宋代詩人王令在《再寄滿子權》詩中云:“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宋代涇縣屬江南東路寧國府)。
宋末元初,曹姓人遷涇縣小嶺,亦以製造宣紙為業。自以小嶺曹氏一族逐漸發展成宣紙工業的佼佼者。
明代,涇縣宣紙生產進入重要發展階段,工藝精益求精,品種規格日愈增多。尤以宣德年間製造的宣紙為最優,讚譽宣紙的詩文屢見不鮮。沈德符在《飛鳧語略》文中曾直稱宣紙為“涇縣紙”。文震亨在其所著《長物志》中曾云:“吳中灑金紙、松江潭箋,俱不耐久,涇縣連四(即宣紙四尺單)最佳。”
清代,涇縣宣紙生產得到長足發展,縣東漕溪有汪六吉等造紙大戶,生產頗具規模,縣西有小嶺曹氏宣紙世家,生產日益繁榮,康熙進士儲在文宦遊涇縣作《羅紋紙賦》詳盡記述了涇縣小嶺、漕溪等山區宣紙生產興旺景象。迨至鹹豐、同治年間,清軍與太平天國軍在涇縣一帶轉輾爭戰達10年之久,戰禍所及,家毀人亡。小嶺《曹氏族譜》記載當時盛產宣紙的小嶺“屋只存一二,人亡之七八”。紙槽大部分被毀,原料基地荒蕪。同治後,宣紙業開始復甦。
清末至民國期間抗日戰爭爆發前,是涇縣宣紙業由恢復而發展而鼎盛時期。抗日戰爭爆發,大部分國土淪喪,交通阻隔,宣紙銷路受阻,生產一落千丈。直至抗戰勝利後,宣紙行業繼續衰微,至1949年涇縣解放前夕幾乎全部停業。
民國期間,國內名流學者對宣紙的創製歷史和工藝曾有多篇著述問世。國學大師、邑人胡樸安曾著《宣紙說》一文,指出:“涇縣古屬宣州,產紙甲於全國,世謂之宣紙。近自國內,遠至東瀛,無不珍視,以為書畫佳品。宣紙每年之輸出者價約為百餘萬元。區區之數,誠不足多,然以一縣之制,獨重藝林,舉世無出其右,或亦足以自豪”。楊大金著《中國實業志》中云:“宣紙產於安徽涇縣。涇縣晉時屬宣州郡,唐時屬宣州,皆為貢品,世稱宣紙。”第十一章(民國二十七年)《製紙業》中云:“宣紙為皮料是最佳者,產於安徽涇縣,涇縣之宣紙業在小嶺村,制此者多曹氏,世守其秘,不輕授人。故江西省及日本皆有仿製者,然其品質終不及涇縣。”
新中國建立後,宣紙業得到復甦並空前發展,由聯營而公私合營及至國營。截止到2015年,涇縣有宣紙、書畫紙企業400餘家,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風景名勝

自然景觀

月亮灣風景區 月亮灣風景區
​月亮灣風景區
涇縣月亮灣景區位於距涇縣縣城18公里處被譽為“華夏毛竹第一鎮”的蔡村鎮月亮灣村境內,景區內山清水秀、秀峰峻岭、層次分明,連綿百里,驅車而至,撲面而來的陣陣清風、夾雜著春竹的馨香,映入眼帘的是層巒疊嶂的山峰,還有滿山遍野的翠竹,河中成群的魚蝦盡情的嬉戲,遠處深山中,不時地傳來伐竹工人陣陣伐竹聲和船工號子聲。這裡被多家電影製片廠選為外景基地:《月亮灣的笑聲》、《月亮灣的風波》、《紅色的記憶》、《渡江偵察記》等等多部優秀經典的影視作品都曾在此拍攝外景。
琴高山 琴高山
​琴高山
琴高山巍然屹立在琴溪之濱,又名琴高峰,舊時亦稱琴高台。相傳漢處士琴高公煉丹於此山,得遵成仙,而後在此“控鯉升天”,山水因是而名。其山獨峰突兀,高壁嶙峋,姿如雄獅,故本地人亦稱獅子山。山上有隱雨岩、煉丹洞等古蹟。煉丹洞中還有丹灶、石桌、石凳等奇石,都說成是神仙琴高煉丹的遺物,在煉丹洞外左側有岩石卓秀屹兀,昂昂若雞立,被稱為“金雞石”。據舊縣誌記載,在琴高山的懸崖峭壁間,有歷代摩岩石刻多達二、三十處,為全縣之冠。
江南第一漂 江南第一漂
​江南第一漂
景區是中國唯一註冊成功“江南第一漂”漂流品牌的上佳生態風景區。自宣紙之鄉涇縣榔橋鎮烏溪村小河口碼頭乘筏順流而下至黃村鎮平垣村11公里的河段為漂流景區。“江南第一漂”是徽水河流經涇縣的最後一段竹筏漂流活動。景區內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河段落差明顯,淺彎與深潭相連,風光綺麗。
桃花潭 桃花潭
​桃花潭
桃花潭位於涇縣以西40公里處,南臨黃山、西接九華山,與太平湖緊緊相連,因唐代詩人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而名揚天下。縣誌《桃花潭記》稱“層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潔,煙波無際”。潭東岸,有東園古渡,系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有明朝建踏歌岸閣,西岸有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台、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下游東岸有建於乾隆年間的文昌閣。

人文景觀

赤灘 赤灘
​赤灘
赤灘古鎮旅遊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涇縣青弋江畔的琴溪鎮境內,距縣城7.5公里,322省道穿境而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赤灘古鎮始建於宋代,完好保存著明清一條街古建築群,卵石路面,青磚黛瓦,馬頭牆,四水到堂,具徽派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青石板上留下的獨輪車輒溝槽,記錄著古鎮昔日的輝煌。建有民俗文化陳列館,展出千餘件塵封已久的民俗實物,再現昔時民間生活縮影。岩龍寺僧來俗往,鐘聲悠揚。佛教文化陳列館廣欽大和尚舍利子晶瑩莊嚴致臻。《稅務局長》、《依然的心》、《一個女人的史詩》等多部電視連續劇曾在這裡拍攝。
查濟古建築群 查濟古建築群
​查濟古建築群
查濟村位於安徽涇縣之西,東南緊靠太平湖,桃花潭,東南與黃山接壤,北和九華山相鄰。李白在《過汪倫別業》詩中雲道:“由山誰可游,子明與浮丘”,丹山、由山皆因仙而名。查濟古村的建築以三條溪為軸線,以各祠堂為節點,紅樓橋以上為生活區,以下為商業區,形成完整的空間格局。查濟古村極盛時有四門三塔,一百零八座橋,一百零八座祠堂(廳屋),一百零八座廟,民居“粉牆矗矗,黛瓦鱗鱗,棹楔崢嶸,邸吻聳挺,宛如城郭”。
茂林景區 茂林景區
​茂林景區
茂林歷史悠久,史稱“江南名鎮”,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境內青山環繞,東溪古溪兩水相抱,鎮域平坦開闊,府第軒園、樓亭坊塔尚存300餘處。史上名人輩出,為官者,如清代吏部尚書吳芳培、江南河道總督潘錫恩、新中國曾任國家財政部長吳波等;為文者,有並稱“茂林三吳”的近代書法家吳玉如、文學家吳組緗、畫家吳作人等。茂林旅遊風景區,位於安徽“兩山一湖”黃金旅遊線的中心地帶、涇縣茂林鎮境內,距離縣城35千米,距黃山50千米,有322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旅遊設施完善。
黃田洋船屋 黃田洋船屋
​黃田洋船屋
黃田洋船屋位於涇縣榔橋鎮,又名篤誠堂,建於清道光末年,其四周圍以高牆,兩側開有深渠,圍牆及屋體皆仿輪船外形依地勢而築。“船頭”呈尖角狀,院牆的尖端微微上翹,院內的花園和塾館,其高度不出院牆,亦無明顯高差,唯“梅家村塾”兩層,上層露於牆頭之上,似“駕駛室”樓艙,艙腰為高層住宅和廳堂建築,體積龐大,似為“客艙”,其中馬房與廚房兩處的院牆,砌成高高的跌落式馬頭牆,藉以遮蔽裡面的建築。登高俯瞰,洋船屋宛如一艘“洋船”逆水而上。
太平湖 太平湖
​太平湖
太平湖位於涇縣桃花潭鎮東面,南依黃山,北鄰九華,是九華山進黃山公路必經之津,有“黃山情侶”、“東方日內瓦”、“未經雕琢的翡翠”之美譽。太平湖是一處人工湖,全長有80公里,最寬處4公里,狹處僅10米,平均水深達40米,最深處達70米,總面積88平方公里。為安徽省第一大水庫——陳村水庫蓄水後形成,庫容28億立方米,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
水西雙塔 水西雙塔
​水西雙塔
水西雙塔位於安徽省涇縣境內,一為大觀塔,一為小方塔。大觀塔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1108)《寧國府志》、《涇縣誌》的記載和現有塔上的題記刻石,都證實了這一點。大觀塔共七層八面,底層直徑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磚圈拱門,層層用疊澀法砌出短檐,檐下有仿木結構的凸出斗拱,每層出檐雙層,磚塊錯落有致,形成工整的圖案,層與層之間的轉角處用半圓形磚砌成半圓柱,整個塔體顯得凝重、壯麗。塔內原有樓梯和樓板,今已無存,何時被毀,尚無確切考證,塔的內壁仍然殘留著被火燒過的焦木痕跡。
黃村百歲坊 黃村百歲坊
​黃村百歲坊
黃村百歲坊又叫“貞潔坊”,座落在黃村鄉九峰村村頭,建造於清代嘉慶二十四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牌坊的上端刻有圖案,是徐氏贍老撫幼的生動寫照。這位徐氏的四個兒子長大後相繼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建功立業,官位顯赫,為九峰王氏子孫作出了榜樣。後代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母親,在徐氏一百零一歲去世的那年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旌表。皇帝下旨建造了這座牌坊,該坊雖然經受了百年風風雨雨的侵襲,至今仍屹立在九峰村頭。百歲坊通體為上等的花崗石建築,高十二米左右。
章渡吊棟閣 章渡吊棟閣
​章渡吊棟閣
吊棟閣位於涇縣西南章渡鎮的“江南千條腿”是一處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瓦房木板結構,前店後宅。房屋一面臨江,用木柱懸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從其下潺潺流過。由於此建築一戶接一戶,綿延一、二華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稱“千條腿”。隔河相望,青瓦木屋沿河攤成了長長的一片,似一張大木排順流而下;入夜燈明,燈光倒映河中,水上水下“萬家燈火”,相互輝映,十分壯觀。獨看一家一戶,又似一盞盞吊在燈桿上的燈籠,故又稱“吊燈閣”;由於宅房主要粱架是用木柱支撐在空中,故又有了第三個名稱“吊棟閣”。
魁山·飛雄塔 魁山·飛雄塔
​魁山·飛雄塔
魁山位於涇縣茂林鎮區南行約一公里處。此山拔地突起,獨聳一峰,圓如古鐘,秀拔出眾。飛雄塔山頂高處有座三層六角磚塔,飛檐翹脊,古意盎然,塔心內空,有梯可登,直上三層,該塔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癸巳縣貢生吳延選出資興建,名曰飛雄。建國後,政府在魁山上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墓,闢為烈士陵園。這裡安葬了紅軍將領尋淮洲的忠骨,現藏有陳毅同志於1938年5月率部隊東進抗日途經茂林時,為尋淮洲烈士撰寫的墓志銘,該碑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此外還安放了在“皖南事變”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遺骨。
西陽花戲樓 西陽花戲樓
​西陽花戲樓
涇縣西陽鄉座落著兩座花戲摟,一為里西陽花戲樓,一為外西陽花戲樓。因建於同一時代且建築風格相似,故被當地人稱為姊妹花戲樓,每年九月廟會在此酬神唱戲,故又稱萬年台。雙台均為磚木結構,里西陽萬年台前為單檐歇山式,後棟為硬山頂,前台檐子與後棟前檐相交,台基高1.8米,寬12米,台深10米,台前伸出部分寬6.5米,深約占整台的1/2。頂為大方格木條天花,台中以屏板平行分隔為前後台,粱及檐柱斜撐上刻有戲曲圖文,正脊與戧脊飾以鴟吻。外西陽萬年台相仿,但結構比里西陽台複雜。屋面6個翹角分三層起翹,飛檐斗拱。台內有單斗無粱藻井和各種花卉。台基高約2米,整個寬13.5米,台深10米。
三吳紀念館 三吳紀念館
​三吳紀念館
藝術大師吳作人、大書法家吳玉如、著名作家學者吳組緗同為涇縣茂林人,人稱“三吳”,聲播海內外。為匯集三位先生畢生之精粹,展示三位先生一生工作生活和創作經歷,弘揚三位先生藝術上永不止息的創新追求精神,光大一脈相傳孕育於佳山秀水中的涇川文化,涇縣特建立了三吳紀念館,館址選定在縣博物館內二樓,三個展廳300平方米。展覽內容分兩大部分,一為生平介紹,設展採用文字和圖片表現;二為藝術作品和三位先生的文物展示,用展櫥、展櫃表現。
中華第一祠 中華第一祠
​中華第一祠
中華第一祠——翟氏宗祠位於涇縣桃花潭東北,建於明嘉靖年間,坐北朝南,五楹三進,規模宏大,總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祠前有石柱、抱鼓石和石獅,祠內有前廳、天井、享堂和寢樓。地基為花崗石鋪成,建築採用銀杏木、紅木、桶木等名貴木材,上下木石結構件均有精美的雕刻。祠中曾藏有歷代帝王將相、地方官吏所賜名匾108塊。大門上有“江南名族”橫匾,享堂中懸“忠孝堂”三字紅底金字木匾。1997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羅哲文來涇縣考察時,讚嘆翟氏宗祠為“中華第一祠”,並欣然題寫了匾額。1998年5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吳氏大宗 吳氏大宗
​吳氏大宗
茂林鎮現存宗祠當中,唯一稱“大宗祠”的,是茂林吳姓的祠堂。祠名匾上“吳氏大宗祠”五字,人稱“蒼龍脫骨體”,縣誌記載明邑庫生吳國搶所書,稱其書法如“老樹枯藤,互為撐柱;天梯雲棧,自相鉤連。”宗祠主體五楹三進,建築面積1131平方米,吳氏宗譜記載,吳氏大宗祠為明崇楨已卯年(1639年)湖廣布政使吳尚默倡建。民國三十年(1941年)新四軍撤離皖南時,在此祠召開告別大會,又為革命遺址。

紅色景點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是依託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軍部駐紮雲嶺期間留下的主要遺址而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位於涇縣西北部,北鄰蕪湖,東聯宣城,南與黃山相毗鄰,西與九華山接壤。新四軍軍部舊址1961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7月陳毅元帥敬題“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館名。1985年正式開放。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現保存完好的有軍部司令部、大會堂、政治部、中共中央東南局等10處舊址,占地面積200平方千米。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位於皖南涇縣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為紀念皖南事變新四軍將士殉難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十五公頃,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由入口紀念碑、主題廣場、主碑紀念廣場和無名英雄烈士墓四個紀念性空間序列配以皖南事變史料陳列室有機組合而成,整座陵園以鄧小平題寫的“皖南事變死難烈士永垂不朽”紀念主碑為中心,結合山形地勢,將各紀念建築組成一個完整有序、莊嚴肅穆的有機整體。陵園入口跨公路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闕,四座廠闕以數字寓意新四軍的四,七米高隱喻皖南事跡悲壯慘烈的七天七夜。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王稼祥故居在涇縣西南厚岸鄉,距縣城37公里。故居系清末民居建築,磚木結構,坐東朝西,位柳溪邊。宅前有門樓,挨門樓砌垣牆連正屋,構成前庭院,右側是書房,左側是花園,以一道矮牆間隔,迎面正屋,兩居一廳,兩邊住房,門窗是雕刻花紋圖案,中間為廳堂,後有廚房。故居中陳列著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和學習用具,展出了王稼祥同志一生中主要革命活動照片,供人們參觀瞻仰。

地方特產

木梳 木梳
​木梳
涇縣是中國最大的木梳加工生產基地。有木梳生產企業60餘戶,擁有十幾種木梳品牌,開發出保健木梳、工藝木梳、竹梳等5大系列300多個品種,年產木梳6000萬把,年創產值4500萬元,從業人員達1900餘人。涇縣木梳採用上等黃楊木、檀木、桃木、梨木、沉香木、棗木等天然名貴材料,傳承了傳統的手工制梳工藝。色澤美觀自然,梳齒圓滑、光潔,造型別致。
琴魚 琴魚
​琴魚
相傳晉代時,有一位隱士叫琴高在涇縣修仙煉丹,“修煉道成,控鯉上升”。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山下石台叫“琴高台”;水溪取名“琴溪”;溪中小魚則稱為“琴魚”。琴魚乾,是一種罕見的小魚乾,為涇縣獨有的著名特產。這種魚乾一般不作食用,多用來泡水代茶飲,故有“琴魚茶”之稱。琴魚長不過寸,口生龍鬚,重唇四腮,鰭乍尾曲,嘴寬體奇,龍首鷺目,味道鮮美。飲用時,將琴魚乾放入杯中,沖入開水,魚乾上下遊動,似活魚躍於杯中;入口清香醇和,喝罷茶湯,再將琴魚吃在口裡細品,鮮、香、鹹、甜,別具風味。
宣紙 宣紙
​宣紙
宋末元初,曹姓人遷徙至涇縣西鄉小嶺一帶以製造宣紙為生。此史實見於清乾隆年間重修的《小嶺曹氏族譜》序言。自此,涇縣小嶺曹氏一族,逐漸發展成宣紙工業中的佼佼者。並且曾一度壟斷了宣紙的生產經營。元代建立後,南北統一,經濟文化有所發展,尤其是以倪元林、王蒙、吳鎮、黃子文等山水畫派衝破傳統宮廷畫法的桎梏,提倡山水寫意和潑墨豪放的技法,宣紙為此畫法提供了廣闊發揮和相象的空間,因此宣紙作為畫家們發揮的基本工具而被重視起來,大大地刺激了宣紙業的發展,加上宣紙製造工藝的日趨成熟,使宣紙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
宣筆 宣筆
​宣筆
宣筆以選料嚴格、精工細作著稱,具有裝模雅致,毛純耐用,剛柔得中,尖圓齊健兼全的獨特風格。唐、宋時代,宣城兔毫(又稱紫毫)筆極受書畫名獲的仰慕和追求。元代,由於蒙占貴族對工藝美術的嚴重摧殘,宣筆的顯赫地位,逐漸為浙江善璉鎮產的湖筆所取代。二十世紀初,科舉制度廢除,引進了自來水筆,宣筆瀕於技絕人亡的境地。解放後,成立了涇縣宣筆廠,使宣筆重新復甦,品種已擴大到二百多種,年產量達五十萬餘支。根據選用原料的不同,大致可分紫毫、狼毫、獾毫、羊毫等幾大類。
涇縣茶葉 涇縣茶葉
​涇縣茶葉
涇縣產茶歷史悠久。據《寧國府志》記載:“宋時涇縣有茶樹四百萬六千六百八十七株”。遠在唐代就曾出產過白雲茶,塗尖等名貴茶葉。相傳乾隆六下江南途經寧國府時,知府獻上涇縣產的貢尖,乾隆嘗後讚不絕口,吩咐隨從帶上飲用。清朝晚期,涇縣尖茶已暢銷沿江各大城市,並隨出洋華人批量銷往東南亞一帶,故在當時,尖茶又有“洋尖”之稱。明朝末年,居住在涇縣黃田涌溪的羅隱和尚,又創製出風格獨特的“涌溪火青”,並以其腰圓緊結,味甘香濃的特點聞名,1982年被國家商業部和中國茶學會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