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1908年出生於英格蘭,1928年開始從影,里恩以雄厚的美國資本為後盾,將影片拍得壯觀宏偉。由此,他獲得了第一個最佳導演獎。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歷史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並獲得了第二尊金像。 從影四十多年,大衛·里恩只拍攝了16部影片,但獲得奧斯卡提名竟達56次之多,共獲得27項金獎,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導演獎提名,兩次獲獎,被稱為英國電影界的泰斗。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少年時代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

David Lean出生在倫敦郊區並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會計師。Lean小的時候學習很糟糕,讀和寫都有些困難。1922年,14歲的Lean未能通過普通學校的入學考試,只好憑藉父親的關係進入一所教會學校。這期間,Lean對自然和攝影的興趣日漸濃厚。可貴的是,學校允許Lean去電影院看電影,娛樂的自由與嚴格的家庭管束相比,為Lean帶來了絕佳的學習機會。

職業變化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

1923年,Lean 的父母離婚了。三年後,Lean離開學校,為了能讓母親安心,他主動學起了會計學。但是Lean的阿姨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的狀況:Lean並沒有成為會計師的才能,他反而更熱衷於電影。雖然在電影行業立足是件困難的事,但是如果Lean能去親身體驗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在阿姨的鼓勵下,19歲的David Lean進入了高蒙電影公司,從端茶送水的體力活開始做起。1930和1931年他先後成為Gaumont Sound News和British Movietone News的新聞片剪輯師,同時還嘗試著成為一名電影演員。最初,David Lean剪輯了不少低預算的長片,包括Bernard Vorhaus在30年代拍攝的兩部電影,之後他開始剪輯高成本的大片:比如Paul Czinner的《As You Like It》和安東尼·阿斯奎斯的《Pygmalion》。40年代初,跨過而立之年的Lean已在電影剪輯上享有了較高的聲譽。

導演生涯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

1942年,David Lean獲得和Noel Coward合作的機會,他們共同執導了戰爭題材的影片《In which we serve》,電影大獲成功,促成了Lean電影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飛躍——成為一名導演。在Noel Coward的鼓勵和幫助下,Lean與製片人Anthony Havelock-Allan,攝影師Ronald Neame共同組建了電影製作公司——Cineguild。公司製作的前三部電影的劇本均是由Noel Coward創作:《天倫之樂》(Happy Breed,1944)、《快樂的精靈》(Blithe Spirit,1945)和《相見恨晚》(1946)。其中,《相見恨晚》獲得了第一屆坎城電影節的國際電影大獎。這部電影中,Lean運用了富有感染力的音樂,採用了能更好地營造氣氛的布光方式,不追求浪漫的自我抒發,而是嚴肅地對待主題,從而形成了Lean獨特的電影風格,也為他拍攝史詩片打下了基礎。

接下來的兩部電影《Great Expectations|孤星血淚》(1946) 和《Oliver Twist|霧都孤兒》(1948),均改編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Lean也由此開始和英國具有傳奇色彩的演員亞歷克·吉尼斯長期合作。在努力維持了八年的經營後,Cineguild公司因Lean和Ronald Neame之間發生不愉快的爭執而關閉,Lean為公司拍攝了最後兩部電影:《熱情的朋友》(The Passionate Friends,1948) 和《瑪德萊娜》(Madeleine,1950),儘管電影中嘗試運用了印象派的手法,但在上映後並未得到評論界和觀眾的讚許。《熱情的朋友》改編自英國科幻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G.Wells)的作品,《瑪德萊娜》則講述了維多利亞時代一個殺人犯的故事。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

David Lean於1952年獨立拍攝了在英國大獲成功的《一飛沖天》(The Sound Barrier),之後又接連拍攝了改編自劇場喜劇的《霍布森的選擇》(Hobson's choice,1954)和與英裔美國人Katharine Hepburn合作的《艷陽天》(Summertime,1955),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霍布森的選擇》更是獲得了1954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1952年至1956年之間,Lean一直在為亞力山大·柯達拍攝電影,而柯達常對Lean的劇本有種種限制。1956年1月柯達去世後,Lean開始與美國製片人山姆·斯皮格爾討論和籌備電影《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電影由上了好萊塢黑名單的劇作家米歇爾·威爾森(Michael Wilson)和卡爾·福曼(Carl Foreman)改編自法國小說家皮埃爾·鮑利(Pierre Boulle)的同名小說,並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拍攝完成。1957年上映後轟動了國際電影界,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七項奧斯卡大獎,也拉開了“里恩式”史詩片的序幕。

此後,Lean與斯皮伯格開始構思一部雄心勃勃的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這部電影是Lean與劇作家Robert Bolt、攝影師Freddie Young和作曲家Maurice Jarre的第一次合作,在約旦沙漠、西班牙和摩洛哥三處選景,歷時20個月拍攝完成。《阿拉伯的勞倫斯》不僅成為了Lean最傑出的代表作,還開創了史詩片的新風格,緊接《桂河大橋》之後再一次囊括了七項奧斯卡大獎——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但是Lean和斯皮伯格的合作關係並沒有繼續下去,他與義大利製片人Carlo Ponti合作了下一部電影《日瓦格醫生》(1965),電影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里斯·帕斯特納克(Boris Pasternak)的同名小說,由Robert Bolt完成劇本,票房收入頗豐,並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與前兩部的獎項相比少了兩項,因為同年的最佳的影片和最佳導演頒給了歌舞片《音樂之聲》。Lean與Robert Bolt再次合作,完成了電影《瑞安的女兒》(1970),拍攝在愛爾蘭持續了一年。雖然影片獲得了兩項奧斯卡大獎,卻在評論界反響平平,甚至連大眾也保持沉默。與之前兩部既叫好又賣座的作品相比,《瑞安的女兒》並沒有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可,這令Lean很傷心,他整整14年沒有再拍過劇情長片,所參與的影視工作也僅是為紐西蘭電視台製作了一部記錄片:《一位新聞主播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Anchor ,1978)。

73歲時,Lean與英國製片人John Brabourne和Richard Goodwin合作改編了福斯特(E. M. Forster)的小說《印度之行》,這是一部讓Lean牽掛了20多年的小說,因此他格外享受這部電影的籌備和拍攝過程,Lean不僅獨自改編了劇本,還親自擔任該片的剪輯師。《印度之行》(1984)一上映就大獲成功,成為當年奧斯卡最有力的競爭者,獲得了11項提名,並最終奪得兩項大獎。Lean將生命的最後幾年時光也花在了劇本的改編和拍攝工作上,這次改編的對象是波蘭籍小說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冒險小說《Nostromo-A Tale of The Seanboard》,此外,他還參與了里查德·哈里斯版《阿拉伯的勞倫斯》的拍攝工作。1990年,美國電影學院為垂暮之年的David Lean頒發了終生成就獎。1991年溫暖的春天剛降臨英國,癌症的長期折磨卻令這位老人奄奄一息,就在《Nostromo》開機之前,Lean長辭於世。

情感生活

David Lean有過六次婚姻經歷,也與許多女性有過曖昧的關係。每一段感情在最初都是熱情而激烈的,但是當Lean準備尋找能激起他熱情的新對象時,他就會讓她們永遠地離開自己的生活。
* Isabel Lean (1930–1936) (David's first cousin) — one son Peter
* Kay Walsh (1940–1949)
* Ann Todd (1949–1957)
* Leila Matkar (1960–1978)
* Sandra Hotz (1981–1984)
* Sandra Cooke (1990–1991)

電影理論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有著古典英國紳士的堂堂儀表,那稜角分明、條縷清晰的面容,讓人一見而頓生觀賞希臘雕塑的巍峨肅穆之感。他生於倫敦南郊克羅伊登一個市民家庭,雖然不是什麼書香世家,但他自小受到良好、完整的教育,狄更斯的小說是他幼時的最愛,英國、歐洲大陸新舊文學的典籍伴他一路成長,文藝修養的確是淵源流長。狄更斯不僅是里恩早期電影的文學源泉,也對他一生的創作思想產生了影響。在他早期作品裡,能看到“批判現實主義”,洞察的冷峻,揶揄的深沉,更多的是對人本身的關懷;與狄更斯相似,他很注意觀察兒童,並且觀察與表現的角度很獨特,狄更斯讀者在他影片裡總能讀到似曾相識的兒童“趣味”。

1927年,中學畢業後,里恩踏入位於倫敦的高蒙電影製片廠,以做片場雜工告別了學生時代。他先後做過場記、導演助手、剪輯,曾經讀過的大量古典文學只能裝在心裡,電影技術的一切知識他都是從實踐得來。在剪輯台上,里恩找到了用武之地,幹得得心應手,才能逐漸為人矚目。從1931年他第一次操刀《這些迷人的人》到1984年《印度之行》,里恩共執掌剪輯了24部影片,1938年《皮格馬里翁》的成功,為他贏得了聲譽,當時有“英國第一剪輯師”之稱。戰爭時期,英國電影的主旋律是為國防服務,主導一切的是紀實色彩強烈的紀錄性電影,一批青年影人有了冒升的機會。1942年,里恩與諾埃爾·考華德合導了《我們服役的海洋》,用紀實風格為皇家海軍大唱讚歌。這頭炮雖然不怎么響,卻也不怎么壞,里恩嚴肅、真實的手法受到肯定,導演的位子算是正式坐定,考華德也成為他多年的合作夥伴,長期為他編劇。1945年,第三部作品《快活的幽靈》得到一項奧斯卡獎:最佳特技攝影。這是一出以荒誕形式展現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的喜劇,與日後作品的滄桑之感完全不同,卻奠定了里恩影片中產階級情趣的基調。這種情趣在早期的一個巔峰表現就是1946年的《相見恨晚》,以兩個中年男女的婚外戀情,帶出了英國電影罕有的徘徊於情感與義務之間的纏綿,這回更了不起,竟獲得了首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並列),還在2002年英國《帝國》雜誌影迷網上投票評選的十大浪漫經典影片中名列第一位,這對於我們印象中古板的英國人來說,實在是大出意外。對里恩而言,好運開始了。

不久,里恩先後把狄更斯的《遠大前程》、《奧立佛·退斯特》搬上銀幕,兩部影片的成功,使里恩升入英國電影具有代表性的巨匠之列,在中國也使狄翁作品以《孤星血淚》、《霧都孤兒》之名為人緊記,原名再無人提起。正當人們期待里恩將狄更斯的小說一一搬上銀幕時,他埋頭拍了幾部反映中產階級生活的《霍布森的抉擇》、《夏日的瘋狂》等,其間《突破聲音的障礙》禮讚英國軍人對職責和科學的獻身精神,某種程度上預示了他以英國軍事行動為經拍攝史詩片的意圖。

1957年,在斯里蘭卡叢林中拍成的《桂河橋》高居當年賣座片首位,是里恩創作的分水嶺,首先,在製作方式上,轉入了跨國製作大規模歷史巨片的模式,此後,里恩的影片均為好萊塢投資,英美影界跨國合作;其次,作品的思想內容轉向英國殖民歷史的反思和東西氛方文化衝突的探索。里恩的眼界超越了狄更斯所代表的該國歷史文化,逸出了中產家庭的小天地,在經歷了二戰後“日不落帝國”的衰落,置身於美蘇兩大陣營“冷戰”和美蘇兩大新帝國崛起的現實,里恩對歷史和政治產生了興趣,印度、緬甸、阿拉伯、沙皇和列寧、史達林的俄國,紛紛進入了他的視野。繼《桂河橋》之後,《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戈醫生》並稱為里恩的史詩三部曲,在商業發行上一個比一個成功,俘虜了“東方”社會主義陣營之外全世界的觀眾,里恩步入了電影事業的頂峰。《瑞安的女兒》雖然使他一度陷入低潮,聲言再也不想拍電影了,積十年之功,改編現代英語經典小說家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最終為他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里恩跨國製作歷史巨片的巨大成功。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幕後的製片人薩姆·施皮格爾,他與里恩合作多年,在英國影人與美國大公司哥倫比亞、米高梅等之間牽線搭橋,使里恩的雄偉構想得到雄厚資本的支持,一個個在市場狹小和影業蕭疏的英國不可能完成的史詩巨構由此催生。巨片的成功,把里恩推向了世界,為好萊塢商人帶來了豐厚利潤,也為英國電影開闢了廣大的市場。至今普通觀眾日常稱道的,都是里恩後期用美國資本拍攝的幾部巨片,置之同時的英美影片中,則英國影片無此宏偉的結構形式,美國影片無此深厚的文化內涵,用美國資金技術之長,揮揚英國人文底蘊和人才優勢,只有一個美英文化交界的大衛·里恩,得天獨厚,才能完成這樣一個文化上共襄盛事的巨匠使命。

1984年,《印度之行》公映並廣獲好評之後,大衛·里恩又投入到另一部史詩片《諾斯特羅莫》的籌備中。這是20世紀有影響的捷克籍英國作家、《現代啟示錄》原作者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代表作,“沒有拍出來的片子總是最好的”,此片如果拍成,很可能在《印度之行》深刻的殖民文化反思基礎上更進一步。可惜就像黑澤明生前念念不忘《三藏法師》、《大海的見證》、《雨過風雲》卻齎志以歿一樣,里恩縱然老驥伏櫪,這時的天下卻已是史匹柏他們的了,大師們晚年所遇到的市場危機、投資障礙,都要比壯年時也是電影黃金時代的外景地上的拍攝困難難解決得多。《諾斯特羅莫》正在初步攝製中,1991年4月16日,大衛·里恩病逝,最後一部巨作終於未竟全功。

總起來看大衛·里恩一生的電影創作,前期和後期,固然可分為家庭生活片、文學改編片和史詩片不同階段,不同題材與體裁的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迥然大異,但細一品味,不分前期後期在精神內涵上又是一脈相承的。里恩還是那個裡恩,是人文心懷的、紳士派頭的、英國古典文學和好萊塢戲劇傳統的衛道者和弘揚者。在里恩所有的影片中,始終貫徹著人道主義和人文精神的追求,關懷一個人是否完整、健全、自由、幸福,是否真正實現了自我:小奧立佛第一位的追求是免於饑寒,之後是擺脫人格的屈辱和獲得慈愛的對待;匹普在追求做個上等人開始嫌貧愛富時,自身的一部分就已發生扭曲而不健全了;一對中年男女傾心相愛又要遵眾清教徒的道德律,在身內和身外之間不斷掙扎和搖擺,這是早期個人的也非常古典的人文精神表現形式。尼柯爾森、勞倫斯不只在自己的個性和修養中,而且要在敵我之間、異質的種族和文化之間,做出是非判斷和行止選擇;日瓦戈不僅有家庭和婚外戀之間的羈絆,還有文學寄託與從命生活之間的抉擇,在沙皇專制暴行和假借革命名義暴行之間的矛盾;到了印度殖民者和當地人之間,在人性的差異之外,還有文化的、政治的衝突,將人文精神和人道關懷表現得更複雜。

人物評價

當人們在喧囂的城市裡找不到方向時,看看大衛的片子也許能減輕你的迷茫。當人們在情感低落時,看看大衛的片子也許能增強你的信心。儘管大衛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影片的精神始終會在城市的某個上空飄蕩。現今在如此快節奏忙亂的生活中我們擁有太多的迷惑和混亂?精神的絕大壓力早已占據了人們的神經。於是大衛·里恩所帶來的,是精神上的升華,是肉體上的愉悅。有的時候或許會把我們從失敗中拯救出來,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大衛·里恩的片子總是能從某個方面觸動人們的心靈。也許因為他所關懷的往往並不是一個故事、一種結論,而只是一種感覺———詩的感覺。大衛·里恩是英國電影導演。大衛像每個偉大人物一樣,出生在平凡而又落後的環境裡,1908年在倫敦南郊的克羅伊登,大衛·里恩誕生了。大衛不像其他電影大師一樣從小就有著不平凡的生活,以至於使得他們的影片總是帶有童年的回憶。大衛只是本本分分地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這構成了他嚴謹的態度,所以他1927年進入電影廠,在擔任場記、助理導演和剪輯師的過程中,得到了“英國第一剪輯師”的美譽。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潛意識裡編制著幻想,但大衛直到1942年才正式與他人合作導演了戰時紀錄性故事片《我們服務的海洋》。這也為以後大衛偏向史詩性紀錄片創作埋下伏筆。那一年他34歲,這是一個人生的高潮點也是一個衰落點,很多的天才在這個時候隕落。由於大衛的嚴謹,他仍然踏踏實實的走著。

第二年他開始獨立執導影片,攝製了反映中產階級生活的影片———《天倫之樂》(1943年)。這樣大衛·里恩進入了早期創作階段,這一時期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英國民族特色,尤其以改編文學名著見長,其中1945年他導演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浪漫之作《相見恨晚》(1945年),獲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46~1948年間,他又將狄更斯的《孤星血淚》(1946年)和《霧都孤兒》(1947年)搬上銀幕,把英國民族特色發揮到極致。有人戲稱他為電影史上的民族英雄。然而從50年代中期開始,大衛·里恩的風格為之一變,他走上拍攝國際型巨片的道路,專拍“跨洋電影”(即兼顧大西洋兩岸英美觀眾雙方口味的電影),這是大衛·里恩功成名就的轉折點,最終也使他成為好萊塢發展史詩巨片的功臣良將之一。在電影史上占了絕對重要的地位。《桂河大橋》(1957年)即是50年代英國最著名的“跨洋電影”。大衛·里恩以雄厚的美國資本為後盾,將影片拍得壯觀宏偉,成為最成功的戰爭史詩巨片。影片令人痛苦,然而,雄辯地闡釋了戰爭的荒謬性和破壞力,大衛加入自己對戰爭的認識,他認為戰爭不僅使生靈塗炭,而且還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民族稟性的異化。該片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7項奧斯卡金像獎。這次成功確立了大衛·里恩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和他影片的風格———偏於場面宏大帶有紀實性質的歷史片。悲劇性的主題,甚至用長鏡頭闡釋,從而秉承和發展了長鏡頭美學,而且巧妙地運用於商業片中。他追求複寫現實?在電影技術上推崇大全景、長鏡頭和深焦距?將現實的連續統一搬上銀幕。此後,大衛·里恩幾乎每五年才推出一部電影,選材和構思極為慎重,每部都是具有國際影響的上乘佳作。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傳奇史詩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而且又一次囊括了7項奧斯卡金像獎。大衛的風頭是日漸趨上。其後1965年的《日瓦戈醫生》,打破所有票房紀錄且贏得五座奧斯卡金像獎。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大衛在拍完《瑞安的女兒》(1970年)後突然息影,有人說他和女演員跑了,有人認為他已經江郎才盡,眾說紛紛。直到1984年,沉默了14年之後的他才又編導和剪輯了根據愛德華·福斯特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印度之行》。這次他以獨具匠心的敘事手法將歷史與詩交融,通過殖民地特有的人物同現實關係的鋪展和推行,著力揭示出比史實更富於哲學意味的人生意識和執著的造型意識。1990年在拍攝《諾斯特羅莫》時,大衛·里恩突然駕鶴西去留下未完成的作品成為一大憾事。從此電影界又少了一位巨匠。西方的一些影評家把西方電影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三四十年代是黃金時代五六十年代是白銀年代七八十年代是青銅時代,90年代及以後是黑鐵時代。大衛·里恩便是白銀年代中公認的代表人物。也是電影史上受影評家和電影同行尊敬的電影大師。庫布里克、馬丁斯科西斯、史匹柏無不視他為啟蒙者和前輩。有人把大衛·里恩最著名的三部片子各做了這樣一句話的概括:一烏托邦之夢———《桂河大橋》、?二?他比煙花更寂寞———自由與孤獨的靈魂《阿拉伯的勞倫斯》、三飄蕩在西伯利亞草原上的古琴聲———《日瓦戈醫生》。這也許是戲語,但何嘗不是他的精髓呢?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84年《印度之行》電影
1970年《雷恩的女兒》電影
1965年《日瓦戈醫生》電影
《萬世流芳》
1962年《阿拉伯的勞倫斯》電影
1957年《桂河大橋》電影
1955年《艷陽天》電影
1954年《霍布森的選擇》電影
1952年《一飛沖天》電影
1950年《馬德琳》電影
1949年《深情的朋友》電影
1948年《霧都孤兒》電影
1946年《孤星血淚》電影
1945年《相見恨晚》電影
《歡樂的精靈》
1944年《天倫之樂》電影
1942年《與祖國同在》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84年《印度之行》電影
1955年《艷陽天》電影
1954年《霍布森的選擇》電影
1949年《深情的朋友》電影
1948年《霧都孤兒》電影
1946年《孤星血淚》電影
1945年《相見恨晚》電影
《歡樂的精靈》
1944年《天倫之樂》電影

製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54年《霍布森的選擇》電影
1952年《一飛沖天》電影

作品影響

Lean的史詩片引起了許多爭論。一些評論家(比如保琳·凱爾和安德魯·薩瑞斯)認為Lean的史詩片總體上對於歷史的描述太過簡單、不夠深入,這種觀點一直被嚴厲的評論家堅持到現在。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就曾在對電影《齊瓦格醫生》的評論中,輕蔑地指出Lean的史詩片是“奧斯卡專業戶”。持相反意見的電影工作者(比如Carl Foreman、Michael Wilson和Robert Bolt)堅持認為Lean的史詩片是值得稱道的,認為他的史詩片比銀幕上大多數史詩片顯得更富智慧、更有文化、更加可信。正如Lean自己指出(參見Kevin Brownlow: David Lean,p. 483),儘管引起了許多爭論,但他的電影被許多年輕導演當作了電影製作藝術的陳列櫃。事實上,史蒂芬·史匹柏和馬丁·斯科西斯就是Lean史詩片的超級冬粉,兩人在1989年翻拍版的《阿拉伯的勞倫斯》發行後,為Lean的聲譽再次為大眾所牢記而做出了貢獻。從近年來的優秀電影如《英國病人》和《鐵達尼號》中,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里恩式史詩片的巨大影響。

三部遺作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大衛·里恩(DavidLean)半個世紀的電影生涯中不過只拍了16部故事長片,我們經常會問,在他的年表中大段大段的空白時間,到底在乾什麼?除了潛心準備影片耗時太長,他也曾涉足其它許多影片的籌備,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他的作品年表本可以更長一點的。里恩的未竟之作包括改編OutofAfrica和EmpireoftheSun,這都轉手給了別人,還包括同ArthurC.Clarke及DennisPotter合作的有關外太空開拓的科幻電影,這類題材他從未染指過,但全部沒能實現。下面的三部則離成功更近一些。

《TheWindCannotRead》 

1955年,大衛·里恩剛在義大利拍完KatharineHepburn主演的那部Summertime,就看上了RichardMason的小說TheWindCannotRead,關於二戰期間一個英國軍官與日本女孩在印度的浪漫愛情故事。里恩寫完了劇本,打算找日本女演員岸惠子擔綱。23歲的岸惠子兩年前因出演大庭秀雄的《君名難忘》,在日本一炮而紅。1955年又主演了野村芳太郎的《亡命記》,此片講述一個與中國學生結婚的日本婦女如何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又令她獲得國際性聲譽,大概里恩就是看到這部電影后,才覺得她十分適合TheWindCannotRead中的角色。

然而AlexanderKorda不同意。AlexanderKorda是什麼人物?他是整個英國電影業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間的幕後推手,其本人是匈牙利流亡者,逃到英國後成為第一流的製片人,也是第一個接受騎士頭銜的英國電影人。可以說MichaelPowell、EmericPressburger組合,以及LaurenceOlivier、CarolReed乃至大衛·里恩這一票英國電影史上的巨人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當時作為里恩的製片人,他不同意,那就是一言九鼎,里恩也沒辦法,這個項目只有暫時擱置,里恩轉而去和SamSpiegel討論改編PierreBoule的小說TheBridgeontheRiverKwai的事宜。

第二年AlexanderKorda就死了,小說著作權被賣給RankFilmProduction,他們1958年將片子拍了出來,選了一個歐洲背景的日籍女演員,仍舊採用里恩和Mason當初寫的劇本,導演找的是RalphThomas,電影后來並不算成功。

《TheBounty》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

1977年到1980年間,里恩與老搭檔RobertBolt開始合作著名的“恩惠號叛變事件”(mutinyonHMSBounty),雖然這個故事前人已經拍了好多遍,但里恩仍有自己的打算。他起初設計是共拍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叫Lawbreakers,主要是叛變的具體過程,而第二部分TheLongArm則講述叛變發生後的一些事情。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和義大利最著名的製片人DinodeLaurentiis的公司本來都有意參與,但華納當時因電影Superman超支嚴重,感到有心無力,旋即退出。里恩又找不到別的人來出錢支持這兩部需要巨額投資的影片。他就乾脆合二為一,把兩個劇本並成一個,改名為Pandora'sBox。結果又正好趕上RobertBolt心臟開刀,出院後再度嚴重中風,里恩只好找MelvynBragg來一起完成新劇本。他修改了劇本,縮減了預算,該做的都做好了,但仍沒有人願意出資,拍攝這部電影的計畫只好流產。根據保存下來的檔案記錄,里恩的前期準備工作相當充分細緻,重建恩惠號的圖紙畫得詳盡準確,甚至在紐西蘭已經把需要的軍艦造好一部分了。

過了好幾年,DinodeLaurentiis想想覺得可惜,還是想辦法把片子拍了出來,劇本大部分是原來的,里恩造的船也用上了,男主角仍是里恩本來選定的AnthonyHopkins,還有當時剛剛嶄露頭角的MelGibson,至於導演,本想找當時好久沒有工作的MichaelCimino,但Cimino沒有答應,只好請了RogerDonaldson,這個人我們也並不陌生。

這一版的《叛艦喋血記》只能說馬馬虎虎,但一切都跟大衛·里恩沒有關係了。

《Nostromo》 

大衛·里恩去世於1991年,當時他患癌症身體境況不佳,不過仍在準備改編著名作家JosephConrad的小說Nostromo。里恩異常著迷於小說中那個有缺陷的英雄:Nostromo是個義大利海員,以誠實正直而著稱,但當他和他的船隻在離開南非港口時,捲入走私白銀的醜聞,那時南非叛軍剛奪取政權,形勢混亂。白銀最終腐蝕了所有的人,包括正直的Nostromo。

這部電影本來是華納想給Spielberg去拍的,但後來落入製片人SergeSilberman手中,他給了里恩。里恩開始與編劇ChristopherHampton合寫劇本,接下來RobertBolt替代了Hampton,再到後來里恩決定親自來寫,他找來另一個老搭檔MaggieUnsworth幫助。雖然在前期籌備過程中里恩一直倍受疾病折磨,但總歸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拍攝日程已確定,但終於沒能等到開機就撒手人寰。

數年後,BBC會同美、德、意、西諸國機構合拍了一套根據此書改編的電視劇集。

經典回眸

《快活的幽靈》 

出品:英國雙城-西尼古爾德製片廠1945年彩色97分

主演:RexHarrison、ConstanceCummings 獲獎:1946年第19屆奧斯卡最佳特技攝影

里恩第一部受到觀眾歡迎的荒誕喜劇,也是第一部彩色片。日后里恩的老搭檔諾埃爾·考華德將自己的滑稽舞台劇改編成了電影劇本,講述一個暢銷書作家家裡鬧鬼的故事。家境優裕的小說家顯然屬於自食其力的中產階級,妻子過世後,娶了另一位賢惠貌美的嬌妻,他們相識的一位性情古怪的夫人,會招魂術,總是像《蝴蝶夢》里的女管家一樣插在他們中間,用冷冷的眼光注視著這對新人。夫妻倆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怪事,麻煩不斷,他們發現前任夫人的幽靈回來了,欲與新夫人一爭上下,盡情發揮著女主人的權利,她倒是很快活,這個家塵世上的男女主人卻被捉弄得哭笑不得。

從故事來看,此片與90年代日本拍的《酒館幽靈》系列異曲同工,而情調卻迥異,習慣坐在戲院里的歐美觀眾,對這種源於舞台劇的誇張喜劇情調和老派的英國味是耳熟能詳的。里恩用他特有的嫻熟手法,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描繪了一群富有生氣的紳士淑女,同時寄寓狄更斯、蕭伯納這些人的傳統,對有錢有閒人的窘態略事微諷,讓人看得十分開心。從這部影片開始,里恩受到好萊塢的矚目,文化上的同源使他的電影很容易被美國觀眾理解和接受,以此打開美國市場,其後的影片基本在英美同步上映。

《相見恨晚》

出品:英國考華德影片公司1946年黑白86分

主演:西莉亞·詹森(CeliaJohnson)、特雷沃·霍華德(TrevorHoward)

獲獎:1946年第一屆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最佳影片獎,多片並列)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里恩與諾埃爾·考華德合作的一部經典名作,考華德不僅編劇,還是製片人。

在倫敦郊區的城鎮,中等人家的主婦勞拉經常要坐火車往返於市鎮之間。一個冬天的傍晚,在密福爾站等車時,一粒沙子進了勞拉的眼睛,同在站台小吃店等車的男子亞歷克是一個醫生,主動幫她清出了眼中的沙子。兩人由此相識。第二個星期四,兩人在密福爾大街上不期而遇,含笑打個招呼,巧的是中午又在同一家餐館吃飯,不禁攀談起來。他們都正當盛年,男的英俊,女的優美,雖然各有家庭,卻不自禁地為對方吸引。亞歷克邀勞拉去看了一場電影:《迷霧中的愛情》。臨別時相約再會,第三次相會時兩人便痛快的玩了一天。勞拉感到從未有過的歡愉、暢快,可是回到家後對丈夫和孩子又有一種負罪感。經過一陣思想上的波瀾,勞拉向亞歷克坦白:他們倆情深意篤,可是面對各自的家庭已經沒有相愛的自由了。亞歷克只能感慨相見恨晚,決意遠走非洲,了斷此情。

影片由被認為最不浪漫的英國人拍攝,在最浪漫的法國被評為年度最佳影片,又在新世紀被愛浪漫的英國人評為有史以來最浪漫電影之首,請看:巧遇、吃飯、看電影、約會、逛街發展到婚外戀,現代城市人能想到的浪漫套路片子裡都全了,在二戰剛結束的西方可謂開風氣之先。從女主人公迷醉激情、回歸道德的過程,本片與《廊橋遺夢》昭示了西方女性婚外情的同一模式,而男女主角始終相守以禮,男主人公更為心上人忍痛犧牲,表現出英國人不同於美國人的道德取捨。

雖然這是一個惆悵的不可能圓滿的愛情故事,但它仍以西方的真情和理性留下了一串朦朧星辰的光亮,絕無中國殺夫或日本殉情的東方式暗淡。

里恩在本片中卓越的導演技巧,證明他不僅講故事是高手,把握男女感情也是極其微妙的,女主人公與闖入生活的男子三次相遇,情感逐漸發生變化,從無意識到有所察覺,既躁動莫名又自我寬慰,終至一發不可收拾,構成了跌宕多姿、張弛有度的心理節奏;此後道德與感情的衝突,又加深了這種心理節奏變化的意義,並造成戲劇性的緊張。整潔的畫面與優雅的音樂相伴,車站先後六次出現在男女主人公六次相遇的背景上,火車的賓士聲與震耳的鐘聲,象徵著無時不在的社會約束和道德力量,將男女主人公從個人情感的浪漫世界拉回到現實之中。

《孤星血淚》GreatExpectations

出品:英國西尼古爾德、蘭克公司1946年118分

主演:約翰·米勒斯(JohnMills)、瓦雷里·霍布森(ValerieHobson)、阿歷克·金尼斯(AlecGuinness)

獲獎:1947年第20屆奧斯卡最佳黑白片攝影、美工

里恩拍攝的兩部狄更斯作品,在他可能是牛刀小試,未盡全力,在電影史上卻是改編文學名著的珍品。在拍了現代中產階級優雅怡人的生活場景之後,兩位孤兒的影片一開始就把人拉到了19世紀中期英國下層社會的嚴峻險惡中去。

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

《孤星血淚》開場是在墓地,背景是遠離首都的偏僻海邊的漁村,少年匹普在寒風瑟瑟正自提心弔膽中,碰上了瘟神一般的逃犯。這場戲,里恩用了十分到位的調度、異常洗鍊的畫面語言,準確表現出專制恐怖吞噬人心的時代氛圍和窮困衰敝的鄉村景象。對童年匹普心理的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原著里的揭示,雖然經過簡化了。

直到逃犯被重新抓上船,這一段是全片最有趣的,寫匹普兒童的自私和怯懦心理,鐵匠的老實和畏妻如虎,姐姐的潑辣能幹和管手管腳,逃犯的狡猾和善良,都到了維妙維肖的地步。來到那個老小姐家裡,匹普開始因少女的明艷照人而自慚形穢,珍·茜蒙絲的少女伊絲黛拉令人眼前一亮,很有些初出茅廬的費雯麗的氣質。到匹普長大成人,開始接受感恩者的資助過上等人生活時,孩子的光芒就消失了,之後的事相當緊湊,幾乎像驚險片一樣富於懸念,但進行得倉促了一些,結束在伊絲黛拉未結成婚而逕自與匹普攜手,對原著改動較大,適應於觀眾的口味。

通篇在古典文學的莊嚴氣氛中隨處充滿洞明世故的幽默感,在揭示世態炎涼和名著電影化方面都達到了很高造詣,多個主要人物都是呼之欲出,少年人物要比成年人可愛,阿歷克·金尼斯飾演的匹普的夥伴,是一個文質彬彬的金髮小伙子,與他後來千面人的形象相去很遠;那位律師委託人極胖、兩鬢金毛極重,造型活脫就是《王牌賤諜》里的死胖子,但他實際上冷口冷麵,洞察極明、內心極正,是本片塑造最為成功的一個人物。

此片與傑克·卡迪夫掌鏡的《黑水仙》分獲奧斯卡最佳黑白和彩色片攝影、美工,首次代表英國片包攬了奧斯卡這四項主要技術獎,標誌著英國電影技術的進步得到美國影界的承認。

《霧都孤兒》OliverTwist

出品:英國1948年黑白116分

《霧都孤兒》電影劇照 《霧都孤兒》電影劇照

主演:約翰·霍華德·戴維斯(JohnHowardDavies)、阿歷克·金尼斯(AlecGuinness)

《霧都孤兒》是另一部寫盡英國下層眾生百相的影片,深厚的人情味、溫和的諷刺與小丑的滑稽,形成莊諧並濟的效果。與《孤星血淚》因道德主題嚴正性造成的肅穆感相比,本片小偷窩和盜竊術的大展示是要更俚俗一點。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阿歷克·金尼斯“醜扮”小偷教父法琴,大鷹鉤鼻、絡腮鬍,與《孤星血淚》的金髮小伙都不能用判若兩人來形容,老奸巨猾的嘴臉入木三分。從趣味性來說,本片比《孤星血淚》更成功。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1985 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印度之行 (提名)
  • ▪ 1985 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印度之行 (提名)
  • ▪ 1985 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獎 印度之行 (提名)
  • ▪ 1966 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日瓦戈醫生 (提名)
  • ▪ 1963 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阿拉伯的勞倫斯 (獲獎)
  • ▪ 1958 第3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桂河大橋 (獲獎)
  • ▪ 1956 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艷陽天 (提名)
  • ▪ 1948 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孤星血淚 (提名)
  • ▪ 1948 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本獎 孤星血淚 (提名)
  • ▪ 1947 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相見恨晚 (提名)
  • ▪ 1947 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本獎 相見恨晚 (提名)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1966 第1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日瓦戈醫生 (提名)
  • ▪ 1946 第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電影節大獎 相見恨晚 (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1948 第1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霧都孤兒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1954 第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霍布森的選擇 (獲獎)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1985 第4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印度之行 (提名)
  • ▪ 1985 第4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編劇獎 印度之行 (提名)
  • ▪ 1966 第2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日瓦戈醫生 (獲獎)
  • ▪ 1963 第2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阿拉伯的勞倫斯 (獲獎)
  • ▪ 1958 第1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桂河大橋 (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1986 第3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印度之行 (提名)
  • ▪ 1986 第3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劇本-改編獎 印度之行 (提名)
  • ▪ 1974 第2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
  • ▪ 1971 第2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瑞安的女兒 (提名)
  • ▪ 1967 第2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日瓦戈醫生 (提名)
  • ▪ 1955 第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英國本土劇本獎 霍布森的選擇 (提名)
義大利大衛獎
  • ▪ 1967 第11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導演獎 日瓦戈醫生 (獲獎)
日本電影學院獎
  • ▪ 1986 第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 印度之行 (提名)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 1984 最佳導演 印度之行 (獲獎)
  • ▪ 1957 最佳導演 桂河大橋 (獲獎)
  • ▪ 1955 最佳導演 艷陽天 (獲獎)
國家評論協會獎(美)
  • ▪ 1984 最佳導演 印度之行 (獲獎)
  • ▪ 1962 最佳導演 阿拉伯的勞倫斯 (獲獎)
  • ▪ 1957 最佳導演 桂河大橋 (獲獎)
  • ▪ 1952 最佳導演 一飛沖天 (獲獎)

歷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及相關作品

第一屆 路易斯·麥爾斯通 《兩個阿拉伯騎士》/ 弗蘭克·波薩奇 《七重天》
查爾斯·卓別林 “……電影學院鑑定委員會頒發1928年8月1日截止的年度電影藝術個人成就獎,一致決定你的名字從競爭者名單中撤下來,你因編劇、表演、導演和製作《馬戲團》而被授予第一項奧斯卡特別獎。你因為集體成就而獨成一家。”
第二屆 弗蘭克·羅伊德 《薄命花》/ 第三屆 路易斯·麥爾斯通《西線無戰事》/ 第四屆 諾曼·陶洛格《淘哥兒》 / 第五屆 弗蘭克·波薩奇 《壞女郎》 / 第六屆 弗蘭克·羅伊德 《亂世春秋》 / 第七屆 弗蘭克·卡普拉 《一夜風流》/ 第八屆 約翰·福特 《告密者》 / 第九屆 弗蘭克·卡普拉 《富貴浮雲》 / 第十屆 萊奧·麥克卡雷 《春閨風月》 / 第十一屆 弗蘭克·卡普拉 《浮生若夢》 / 第十二屆 維克多·弗萊明 《亂世佳人》 / 第十三屆 約翰·福特 《怒火之花》 / 第十四屆 約翰·福特 《青碧山谷》 / 第十五屆 威廉·懷勒 《忠勇之家》 / 第十六屆 麥可·科蒂斯 《卡薩布蘭卡》 / 第十七屆 萊奧·麥克卡雷 《與我同行》 / 第十八屆 比利·威爾德 《失去的周末》 / 第十九屆 威廉·懷勒 《黃金時代》 / 第二十屆 伊利亞·卡贊 《君子協定》 / 第二十一屆 約翰·哈斯頓 《寶石嶺》 / 第二十二屆 約瑟夫· L· 曼基維茲 《三妻艷史》 / 第二十三屆 約瑟夫·L·曼基維茲 《彗星美人》 / 第二十四屆 喬治·史蒂文斯 《美國的悲劇》 / 第二十五屆 約翰·福特 《默默無語的人》 / 第二十六屆 弗萊德·辛尼曼 《永垂不朽》 / 第二十七屆 伊利亞·卡贊 《碼頭風雲》 / 第二十八屆 戴爾伯特·曼 《馬蒂》 / 第二十九屆 喬治·史蒂文斯 《巨人》 / 第三十屆 大衛·里恩 《桂河大橋》 / 第三十一屆 文森特·米尼利 《琪琪》 / 第三十二屆 威廉·懷勒 《賓虛》 / 第三十三屆 比利·威爾德 《桃色公寓》 / 第三十四屆 羅伯特·懷斯傑羅姆·羅賓斯 《西區故事》 / 第三十五屆 大衛·里恩 《阿拉伯的勞倫斯》 / 第三十六屆 托尼·理察森 《湯姆·瓊斯》 / 第三十七屆 喬治·丘克 《窈窕淑女》 / 第三十八屆 羅伯特·懷斯 《音樂之聲》 / 第三十九屆 弗萊德·辛尼曼 《四季之人》 / 第四十屆 麥克·尼可爾斯 《畢業生》 / 第四十一屆 卡羅爾·里德 《奧利佛! 》 / 第四十二屆 約翰·施萊星格 《午夜牛郎》 / 第四十三屆 弗蘭克林· J· 沙夫納 《巴頓將軍》 / 第四十四屆 威廉·弗萊德金 《法國販毒網》 / 第四十五屆 鮑勃·弗斯 《歌廳》 / 第四十六屆 喬治·羅伊·希爾 《騙》 / 第四十七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教父 II》 / 第四十八屆 麥洛斯·弗曼 《飛越瘋人院》 / 第四十九屆 約翰· G· 阿維爾德森 《洛基》 / 第五十屆 伍迪·艾倫 《安妮·霍爾》 / 第五十一屆 麥可·西米諾 《獵鹿人》 / 第五十二屆 羅伯特·本頓 《克萊默夫婦》 / 第五十三屆 羅伯特·雷德福 《普通人》 / 第五十四屆 沃倫·比蒂 《赤色分子》 / 第五十五屆 理察·阿坦伯洛 《甘地》 / 第五十六屆 詹姆士· L· 布魯克斯 《母女情深》 / 第五十七屆 麥洛斯·弗曼 《莫扎特》 / 第五十八屆 西德尼·波拉克 《走出非洲》 / 第五十九屆 奧利佛·斯通 《野戰排》 / 第六十屆 伯納多·伯托魯西 《末代皇帝》 / 第六十一屆 巴里·萊文森 《雨人》 / 第六十二屆 奧利佛·斯通 《生於七月四日》 / 第六十三屆 凱文·科斯特納 《與狼共舞》 / 第六十四屆 喬納森·德米 《沉默的羔羊》 / 第六十五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不可饒恕》 / 第六十六屆 史蒂芬·史匹柏 《辛德勒的名單》 / 第六十七屆 羅伯特·澤梅基斯 《阿甘正傳》 / 第六十八屆 梅爾·吉布森 《勇敢的心》 / 第六十九屆 安東尼·明格拉 《英國病人》 / 第七十屆 詹姆斯·卡梅隆 《鐵達尼號》 / 第七十一屆 史蒂芬·史匹柏 《拯救大兵瑞恩》 / 第七十二屆 薩姆·門德斯 《美國美人》 / 第七十三屆 史蒂文·索達伯格 《毒品網路》 / 第七十四屆 羅恩.霍華德 《美麗心靈》 / 第七十五屆 羅曼·波蘭斯基 《鋼琴家》 / 第七十六屆 彼得·傑克遜 《指環王3:王者回歸》 / 第七十七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百萬美元寶貝》 / 第七十八屆 李安 《斷背山》 / 第七十九屆 馬丁·西科塞斯 《無間道風雲》 / 第八十屆 科恩兄弟 《老無所依》 / 第八十一屆 丹尼·博伊爾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