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口長城

大水口長城

大水口長城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大河堡。大河堡,原名大水口堡,建於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堡牆磚包,周一里六分七步,高三丈五尺,只設東門,門上原有門樓。大河堡居山坡之上,四面黃土夯築殘牆尚存,磚石几乎被拆光,已無人居住。今尚存一幢廟碑,僅可辨認出“大同平魯路”,“大水口堡”等字。

概況

大水口長城大水口長城城牆
經山西省考古研究考察發現,寧武境內現存有兩道長城遺蹟。第一條為早期長城,即東魏肆州長城。武定元年(公元543年),東魏初立,南面與西魏戰爭不斷,西面和北面又有山胡、茹茹、柔然等族的騷擾。而對兩方面的軍事威脅,東魏採取南向進攻,北向防禦的策略,於是,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恆山兩大山系的相交處,修築了長城。《魏書、孝靜帝第十二載》載:“武定元年秋八月,……齊獻武王召夫五萬於肆州北山築域,西自馬陵戍,東至土阝登。四十日罷”。肆州長城分布於寧武原平境內的6個鄉,大體呈東西走向,現存遺址總長度約60餘公里。在寧武境內,現存遺址起自余莊鄉的榆樹坪村,順管涔山東坡下行至苗莊村北的硫磺溝與苗莊樓煩關古城遺址北牆相連為一體,跨越恢河後,沿鳳凰山西坡而上,經東壩溝,三張莊後村東5公里處進入原平市境內,全長約18公里,呈東西走向。
大水口長城大水口長城

這條長城所用建築材料多為就地取材,宜石則石,宜土則土。石多土少地勢險要的地段多為石砌,現存遺蹟的85%為石砌,土多易於施工的地方(也易於敵方進攻)多為土夯,約15%的遺蹟為土夯。片石壘砌有兩種方法,一種為箱式作法,即長城牆體兩側用片石整齊壘砌,每隔幾米,十幾米不等打一隔牆(既便於施工,又能拉緊兩側牆體,增大強度)中間填充碎石和雜土。另一種為樹石混築法,即先用片石壘砌,當牆體達到一定高度後,將整樹平放一層,又在上面壘砌片石,這樣幾層片石一層樹,層層壘砌,既易於施工,又增加了牆體強度。這種壘牆方法直到近代在築簡易河壩的地方,老鄉也常常使用。東魏長城的土夯段落,也築得十分科學合理,歷經一千多年風雨依然屹立。其每一夯層為7--11厘米之間,夯層簿也就結實,並間隔數層後都間斷的平放一排木櫞,極大的增加了牆體強度。現存長城遺蹟殘高1--2米的地方,頂寬也在2--3米之間,並多數經過崇山峻岭,懸崖硝壁,1400多年前全靠人工修築,其工程量也是十分浩大的。

布局

大水口長城大水口長城城樓
寧武縣縣境內的這段長城兩側,除苗莊樓煩古城外,還有三處用於屯兵作戰的障城遺址。分別是三張莊後村障城,位於三張莊村後西北500多米,北距長城5--10米,遺址長150米,寬80米,現僅存基址。閻王壁障城遺址,位於三張莊後村障城約1公里。砂岩片石構築,呈不規則四邊形,處於長城遺址外側,南牆借長城牆體。東牆體長約15米,現殘存高3米,頂寬2米;西牆體長約25米,現殘存高2.4米,頂寬2米;南牆體長約20米,現殘存高1.5米,頂寬2米;北牆體長約22米,現殘存高1.8米,頂寬2.2米。尖山峁障城遺址,西距閻王壁障城5公里左右,位於長城內側,北、東兩牆體借長城遺址。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60米,北高南低。南牆牆體已不存在,西牆現存殘高約為1米,頂寬2米。根據苗莊樓煩關城及肆州長城的修築,說明至遲在東魏時期,在寧武的腹地就是漠北少數民族與漢民族爭戰的地方,它比明代陽方口長城靠南20公里,後來的分水嶺宋遼界山要比明內長城靠南30多公里。

根據非正式的考古調查和殘存遺蹟,在榆樹坪村西仍有長城延續,由榆樹坪往西到管涔山山頂的麻地溝、沿管涔山山樑往南到壩溝灣村附近的支鍋石口堡,此處還留有明代三關兵備張鳳翼題寫的“紫塞長城”四個石刻大字,由此向西南到馬倫草原南沿,再向南到荷葉坪山,延續到五寨、苛嵐境內,一直到興縣黃河岸邊。在這些地方現在斷斷續續的仍可見到殘存的牆體,雖說不上宏偉,但也雄壯粗曠、樸實,這些人工的“邊牆”與管涔山的崇山峻岭,懸崖峭壁,千百年來保證了漢族的安寧與繁衍,見證了中原農耕文明與漠北遊牧文明長久的往來征戰,不斷的相互滲透、融合、共同創造了悠久而偉大的中華文明。

景觀

大水口長城大水口長城土牆
寧武縣的長城,即為明代在前代長城基礎上連貫統一、增高加固、包磚、增強功能而完成的內長城(還有靠北的外長城,為兩重防禦長城)。它橫貫於縣城北部的陽方口、薛家窪盤道梁一帶。在寧武境內有40公里長的遺址。椐光緒《山西通志》《明史》記載,現存長城遺址修築於明代成化、嘉靖、萬曆時期。其從原平市西行進入我縣薛家窪鄉段莊村北,大致由東往西,經郭莊、尹莊、寬草坪、寬溝、姬莊、西地大石灣薜家窪、麻地溝、黃草梁、北辛窯、袁家窯、陽方口,跨過恢河至大水口村向北進入神池縣界。古人在修築這段長城時,因地制宜,發揮了其妙無比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天然地理地形,減少修築成本,增強長城的防禦功能。在盤道梁到薜家窪東北段為夯築包石牆體,為毛石砌築,有的包石厚度0.2—0.3米,而西地村東北的一段包石厚度達到2.6米。牆體基寬可達到4—14米,頂寬1—5米,存高1—5米。

牆體上原築有便於作戰的騎牆方形敵台。在寬溝村北的長城牆體以北10米處有4道間隔不等長約1000米的殘留低矮混有石塊的土埂,最遠的一道距長城65米。土埂基寬6—10米,存高0.5—3米,形成了數道防禦工事。也印證了光緒《山西通志》上記載的,雁門關外“大石牆三道,小石牆25道”。從薜家窪至大水口出境處為夯築包磚,可惜包磚層多被拆毀,夯土層有的地方底層薄,上層厚,說明底層所築年代較早,是明代長城利用了舊有長城的基礎、基層。留存夯土牆體基寬4—10米,頂寬2—5米,存高2—7米。長城跨越滔滔恢河,形成了全國唯一的水旱關。長城巧妙利用懸崖峭壁,沿山脊修築,易守難攻,事半功倍。極目遠眺,在塞北崇山峻岭上長城逶延曲折,雄壯宏偉,令人雄氣勃發,躍馬橫刀騁馳疆場之感油然而生。在廣闊的金沙灘古戰場南沿的陽方口長城,有100多米保存比較完整,包磚依然存在,有20多座便於作戰的敵台,敵樓間距200—400米,底部邊長6—14米,頂部邊長4—12米,存高7—10米。其中有三座珍貴的,很有研究價值的空心敵樓,許多長城專家多次反覆考察參觀。空心敵樓位於陽方口石油公司倉庫重地,因此得以完整保存下來。空心敵樓建於明萬曆年間,由長城向北凸出而建,凸出長城6米,高7米,正面梯形,大型石條基礎,磚包砌築,高7米。正面上方為券門,門楣磚雕斗拱,東、西、北三面各開箭窗三個以便於放箭作戰,中空,內設迴廊以藏兵置將嚴陣以待。

價值

大水口長城大水口長城遠眺
由於寧武地處中原農耕文明和漠北遊牧文明交匯之地,歷來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自古戰事不絕,兩種文明在此金戈鐵馬,你來我往,朝政夕改,數不清的惡仗曾發生在這塊地方。漢民族為了守住故土,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歷朝歷代被迫的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如邊牆長城、關城堡寨、烽堠墩台、還有當代的戰備山洞,深山兵工廠等等。

關城、墩堠,主要有漢代寧武軍口(位於陽方口托羅台)。漢代設樓煩縣城(苗莊古城遺址)。漢光武12年漢將杜茂為防守匈奴和蘆芳的邊患,沿飛狐道修堡壘,建烽火台、經我縣下白泉、盤道梁東聯雁門,西北越神池接偏關,東南至軒崗抵太原,西南沿汾河經靜樂太原。明成化2年(1466)設寧武關7墩:溫嶺墩、黃花嶺墩、護城墩、陽方墩、禪坊山墩、牛心山墩、南治墩。《三關志》記載:明嘉靖24年時,寧武境內有寧武所、右千戶所、寧化所、後千戶所、中千戶所、前千戶所等。並設有51屯、麻峪溝屯、段家山屯,虎頭山屯等等。

景區

大水口長城大水口長城土城牆
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始建於明代中期,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

據史料記載,寧武關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故《邊防考》上說:“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世。”現存關城舊址範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牆依山勢而建,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里。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門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台峙立,氣勢雄偉。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了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有關寧武關之戰,詳見本站山西名人>>名人與山西>>周遇吉)。今在寧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為磚石所築。

傳說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凰,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儼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臟,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

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觀為三層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頂,下置磚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餘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鄰景點

大水口長城大水口長城遠景
大同城

明長城線上的重要城鎮,明大同鎮治所,自古為兵家必爭之處,素有“北方鎖鑰”之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在戰國初已發展為軍事重鎮,明洪武五年(1372),大將軍徐達奉命率軍民增建大同城,使之更為堅固完善。其城呈正方形,邊長1.5——1.75公里,周長6.5公里,面積2.63平方公里,城牆夯築,外包青磚。

殺虎口

明長城大同鎮重要關隘。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北,明稱殺胡口。殺虎口兩則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為開闊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殺虎口關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築,萬曆二年(1574)磚包。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又築與舊堡等大的新堡一座。

威魯堡

明長城大同鎮重要關隘。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明稱威虜堡。堡城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土築,萬曆元年(1573)磚包。明嘉靖年間蒙古貴族曾多次率兵由此攻入長城,隆慶初年此關亦曾多次被圍困。今城堡毀嚴重,但四周圍牆均有遺址。

金鎖關  

北齊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山西省汾陽市黃蘆嶺。北齊文宣帝三保三年(522)和七年兩次較大規模修築長城,均西起此點。關隘內外山高谷深,林密路險,其軍事地位十分重要。長城遺址尚存石砌關和瓮城券洞。

相關條目

山西朔州古長城寧武陽方口長城

山西名勝拾遺

山西作為中國的文物大省,不僅在數量上居全國前列,而且以品類全、內涵博、價值高享譽海內外,山西複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蹟遍布全省,這些得天獨厚、古今兼備的旅遊資源,是發展山西旅遊事業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