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郭峪

古村郭峪

古村郭峪,位於AAAAA級景區皇城相府南300米(皇城相府實為郭峪古城的北翼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城內是獨具特色的明清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譽為“中華民居之瑰寶”。又有“中國鄉村第一城”之稱。 郭峪村還是明代順天巡撫張鵬雲,清代刑部侍郎張爾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新的故居所在地,是清代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長大成人的舊居,還是第三軍醫大學前身第七軍醫大學成立的地方。 郭峪村歷史久遠。為郭氏家族所建,以姓氏命村名。郭峪始建村當在唐初。明朝時,郭峪為里,到了清朝,又稱鎮。民國六年(1917年)實行編村制,郭峪里改為郭峪村。 郭峪村規模宏大,形制完備。村落古建面積達18萬平米,有城垣城樓、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廟宇祠堂、店鋪作坊、苑囿園林、門樓影壁、水井、遺址等,現在的郭峪城址是明崇禎十一年(1638),為了防禦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而修建的。城呈東西窄南北長的不規則形狀,南北400米,東西300米,高12米,闊5.3米,城周1400米。城堡設東、北、西城門3座,另有東水門1座、有敵樓10座。郭峪的城牆上,開鑿有三層六百餘眼窯洞,居住與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牆因而也被形象地稱為“蜂窩城牆”。 郭峪建築群大多為明清時期建築,現存傳統院落在建築格局、形式、材料以及工藝等方面保持原狀,整體設計和營造均出自當地工匠之手,是地方建築文化傳統的真實體現。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郭峪村,位於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唐代建置。現存明代民居40院;明崇禎十一年修建的蜂窩城牆,高20米,寬5米,長1400米;元代修建的湯帝廟,尚存20米高的挑角戲台及罕見的九開間大殿。全國著名專家學者對郭峪村現存古建給予了高度評價。

古村郭峪正門 古村郭峪正門

郭峪村自古以來經濟繁榮,文風鼎盛,由唐至清,村內考取功名者多達八十 餘人,民間有“金谷十里長,才子出郭峪”的美譽。特別是明清兩朝,包括陳氏家族在內,這個小村一共產生了十五位進士、十八位舉人,也出現過一門四進士的科舉世家和擔任侍郎等職的官宦人家。

明崇禎十一年,也就是陳氏家族修建“斗築居”五年之後,為抵禦流寇侵擾,郭峪村幾家大姓家族聯合修建郭峪城,是年正月十七開工,同年十月竣工。

古村郭峪 古村郭峪

郭峪城歷經300多年風雨,城垣殘破,民國年間范月亭任村長時,曾對城牆進行了規模較大的維修,維修後,敵樓威嚴,雉牆整齊,城上四周騎馬可通。土地改革時,城窯分給了村民個人。建國以來,村民建房,村里搞公共建築,拆用城窯城牆磚石,郭峪城被嚴重破壞。1994年,村里投資30萬元,對城東門右側一段城牆及城上的奎星閣、菩薩閣進行了維修。郭峪城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

古村郭峪門庭 古村郭峪門庭

郭峪城高12米,闊5.3米,城周1400米,城內面積17.9萬平方米。城堞450個, 東、北、西城門3座,另有東水門1座、有敵樓10座、窩鋪18個,轉角有木亭。窯凡三層,共628眼,故名蜂窩城。城牆上置有城防鐵炮數十門。城內居民多為明末建築,城中心建有七層豫樓一座,十分醒目。郭峪城居住與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牆因而也被形象地稱為“蜂窩城牆”。

主要景觀

郭峪城至今仍保留著“老獅院”、“小獅院”、“陳氏十二宅”、 “王家十三院”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間,從數量上優於皇城村,而且,對城牆的維修也先行一步,但旅遊開發卻落在了後面,直到今年才陸續修繕開發出豫樓、湯王廟、戲台等古建築。

湯帝廟

古村郭峪手繪正殿 古村郭峪手繪正殿

俗稱大廟,位於西城門內,址高28米,為村之社廟。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8)創修,明正德年間(1506--1522)擴建,嘉靖年間曾毀於火災,修復於萬曆年間,清順治九年(1652)又拆舊整修。全廟分上下兩院,上院前沿有石欄,中有石梯可通上下。北面為正殿,面寬九間,進深六椽。東西殿各三間,角殿各三間。下院東西兩面為兩層樓房,各下下10間,上為看樓,下為住房及客房,南面上為戲台,下為山門,兩旁又各有角樓,為儲藏室,門外西側有鐘鼓樓。舊社會此廟為村社活動場所,村內重大事情都在這裡商定和辦理。民國年間,村公所設於此廟。范月亭任村長時,曾在這裡禁菸禁賭。新中國成立後,敢曾在此設立村、鄉公所、大隊部、保健站等。

豫樓

古村郭峪涼亭 古村郭峪涼亭

位於村之中央,建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和郭峪城同為防禦農民起義軍的軍事建築。樓長15米,寬7.5米,高30米,七層建築。底層牆厚2米,隨樓層遞高逐級遞縮,直至第七層,牆厚0.8米。第一層為暗層,系單孔磚拱窯構成。內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暗洞通過石門,進入暗道,暗道由磚拱成,共兩條,均可通向城外。第二層為五孔磚窯構成,朝東正中門額上鑲有澤州庠生王珩所題“豫樓”二字,有炮眼4個。三層以上,均為梁檁木板蓋頂。七層之上四周為磚堞。磚堞之上,又起檐封頂。樓頂四角,掛有四個鐸鈴,於風中叮呼作響。樓四角垂直,四牆平展,數百年風采依舊。

豫樓之“豫”即防禦、居安思危之意。樓與城為同體結構,城為蜂窩城,樓為蜂窩把,結構得體。樓雄居城中,登頂可瞭望方圓數十里。

旅遊攻略

景區氣候

晉城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氣候溫暖四季分明,雨熱同期。

古村郭峪豫樓 古村郭峪豫樓

年平均氣溫在年平均氣溫7.9-11.7℃,年平均降水在650毫米左右。避開漫漫寒冬,與炎炎夏日,每年的春夏之交,是至此旅遊的最好時節。此時不僅大地回暖、萬物復甦,而且溫度適宜,出行方便。

景區美食

炒涼粉是晉城民間傳統風味小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先將涼粉切成長寬各三到四厘米、厚約一厘米的方塊,放置待用。鍋內放少量食油,燒熱後將切好的涼粉塊入鍋翻炒。再將醋汁蒜沫澆入,加蓋,待蒜、醋味入里後出鍋。口感軟嫩,香辣可口。

山西名勝拾遺

山西作為中國的文物大省,不僅在數量上居全國前列,而且以品類全、內涵博、價值高享譽海內外,山西複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蹟遍布全省,這些得天獨厚、古今兼備的旅遊資源,是發展山西旅遊事業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