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

八達嶺

八達嶺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北60公里處,東經116°65’,北緯40°25’,是峰巒疊嶂的軍都山中的一個山口。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全周影院和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和北京旅遊的“世界之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八達嶺長城因其結構嚴謹科學,雖歷經五百多年的歷史風煙,至今仍巍然屹立,足以說明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建築科學和藝術上的卓越才能。

基本信息

概述

八達嶺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位於北京市西北60公里處,東經116°02’,北緯40°25’,是峰巒疊嶂的軍都山中的一個山口。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全周影院和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和北京旅遊的“世界之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

名稱由來

由“八大嶺”諧音而得名。因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據說所建的長城在這裡要轉八道彎,越過八座大的山嶺,當年興建這段長城很艱難,工期遲遲完不成,曾先後有八個監工為其而死。最後通過仙人的點化,採取“修城八法”,即“虎帶籠頭羊背鞍,燕子銜泥猴搭肩,龜馱石條兔引路,喜鵲搭橋冰鋪棧”,才把建築材料運送到山上。所以人們就把這段長城稱為“八大嶺長城”,後來地名就諧音成“八達嶺”。

由“巴達嶺”諧音而得名。相傳元代有一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到此,見這裡關山險峻,崇巒疊翠,於是龍顏大悅,給此處賜名“巴達嶺”,後訛傳為“八達嶺”。但查閱《歷代帝王錄》、《中國皇帝大事年表》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過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卻有一位叫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他就是元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據傳他出生在八達嶺所在的延慶縣內。

由“把韃靼”諧音而得名。據傳明代時,八達嶺一帶曾一度成為防守滿族軍隊的前沿陣地,因明時漢人把東北方的滿族人稱為“韃靼”,所以有人認為八達嶺是“把韃靼”(意為把守韃靼之嶺)的諧音。

由“八道嶺”諧音而得名。傳說明末李自成率起義大軍征戰到此,受阻於長城之外,李自成心急如焚。這時探馬來報,說前方還有八道險關。李自成聽罷長嘆一聲:“這裡的八道嶺實在是難以越過,看來強攻是不行!”於是命令起義大軍改道而去,後來這裡被稱為“八道嶺”。

以上四種說法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難以考證。其實最可信的說法,應是《長安客話》中的解釋:“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因為八達嶺是居庸關的外口,北往延慶、赤城、蒙古,西去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東到永寧、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區,可謂是四通八達,所以它是古代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衛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地理環境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和傑出代表。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

八達嶺八達嶺春色

八達嶺景區除了長城外,還有長城碑林、五郎像、石佛寺石像、金魚池、岔道梁、戚繼光景園、袁崇煥景園、長城碑林景園、岔道古城等景點。現在八達嶺初步形成以長城開放地段和中國長城博物館、長城全周影院為主體,三個免費景園為輔助,殘長城、岔道古城兩個附屬景區為補充的層次感較強的遊覽體系。

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 ℃以上,成為“夏都”延慶的旅遊龍頭。1961年就被國務院發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八達嶺萬里長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1991年,在全國名勝四十佳評選中,八達嶺名列榜首。

歷史起源

八達嶺八達嶺夏景
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達嶺一帶修築長城。據《魏書世祖本紀》記載,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國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築長城,名叫“畿上塞圍”,東起上谷軍都山(即八達嶺一帶),西至黃河岸。後來到北齊王朝天保六年(555年),又修築長城,西起大同,經軍都山東去,把長城延長到了海邊。

八達嶺長城在明朝重新修築。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城牆在軍事上的重要,當了皇帝後,即“高築牆”,設防備戰,其時各州府縣,也紛紛興築城池。朱元璋派大將軍徐達、馮勝等率軍在北方築關制塞,修築長城,加緊練兵屯田,以防元殘餘勢力南侵。

1403年,明王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即位。1420年,他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朱棣決心統一中國,先後五次御駕親征,大軍深入蒙古高原,最遠到達現在蘇聯境內的鄂嫩河附近。1488年以後,才開始進行浩大而全面的修築長城工程。經過270年的漫長歲月,先後共有18次大規模的修築工程終於建成一道高牆,東起遼寧省的鴨綠江邊,西止於甘肅省嘉峪關以西的布隆吉,這便是我們通常說的現在還能看到的萬里長城。明長城全長14600多華里,經過我國北方七個省、市、自治區。無論從工程技術水平和設防的嚴密程度,都是以前的長城無法比擬的。在此意義上,可以這樣說:我們今天看到的萬里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連結於秦始皇時期,完善於明王朝。

防禦工程

明代萬里長城,再不是單一的一道高牆,而是修築成“層層布防”的縱深防禦體系,重點地區還修築了多道城牆、關隘。寧夏、陝西、山西、河北等地,都修築了長城複線,山西設定的長城複線就有四條這多。在重要的交通軍事要地,修築多座關城和多道較短的牆,如雁門關的十里山谷,有28道石牆,可謂“寸土設障,步步為營”。

八達嶺八達嶺秋景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位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之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鹹陽,而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朝帝王北伐、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到於歷代皇親貴族、文人墨客吟誦八達嶺的詩文更是數不勝數,最早留下詩章的是唐代詩人高適,他詩中寫到“絕坡水連下,群山雲共高”。至於在那些民族紛爭、金戈鐵馬的歲月,八達嶺上更是上演過一幕幕恢宏的史劇。而今舊中國的苦難,兩千年的歷史諸侯爭霸,朝代更迭的往事,都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長城十萬里,文化五十年,時代賦予了八達嶺長城以新的使命。它像一座寶貴的歷史豐碑,矗立在萬山之巔,閃爍著中華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也現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百折不撓的偉大品質和精神。它成為聯繫我國各族人民、海外僑胞、國際友人的友誼紐帶。它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清代以來,八達嶺長城已日漸荒廢。關城西邊“北門鎖鑰”的城台,殘毀過半;東邊“居庸外鎮”城墩搖搖欲墜;長城城牆的牆身、宇牆、垛口、牆台、敵樓等已是斷壁殘垣。國務院作出修復的決定後,有關部門立即行動,爾後又曾進行多次修繕。

主要建築

八達嶺岔道城
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樑口、於家衝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千米。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岔道城

八達嶺火車站附近,有一座氣勢雄渾,建築堅固的大城堡,這就是“北門鎖鑰”關城的前哨指揮部——岔道城。據《居庸志略》載:“八達嶺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當時設有“把總”三名,駐兵八百員,在八達嶺長城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

古炮

陳展於八達嶺關城內登城入口處的馬道旁,共有五尊鐵炮,為當時的先進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長2.85米,口徑105毫米,射程達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賜神威大將軍”字樣,為明代崇禎十一年(1638年)製造。該炮是1958年從八達嶺東十餘里的張堡地方運來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為1957年整修長城時的出土文物,同時還發掘出數百枚炮彈,均為明朝製品。據《武備志》記載:“古代以機發石,其機之木架,形如虎蹲。後來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發開花彈者,名虎蹲炮,俗稱田雞炮”,由此可見當時武器情況之一斑。

關城

八達嶺關城東門外有一座廟,名望京寺,內有石岩鑿成的大悲佛像;西門外立有牌坊,橫額書“驅胡萬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經略邊務大理寺少卿吳一貫修建關城時,廟及牌坊皆拆毀。關城設東、西關門,西城牆下部用10餘層花崗岩條石壘砌,上部砌大城磚。牆寬20餘米、厚17米、高7.8米;頂部為長方形城台,長19.8米、寬14.15米,面積280.17平方米,四面築宇牆垛口。城台兩側30~40米處,各建敵樓1座,以牆連通,與關城構成犄角之勢。西城牆兩側連線有南、北兩道城牆,兩牆均建於山脊之上,東低西高,成U字形,在東門相遇。城牆厚3.3米、周長2070米、高7.6米。東西門相距63.9米,城內面積約5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東門,門額書“居庸外鎮”;萬曆十年立西門,門額書“北門鎖鑰”,均保存完好。

八達嶺景區紅葉八達嶺景區紅葉

城牆

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寬6.5~7.5米、頂寬4.5~5.8米。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石條寬0.5米、高0.4米、長0.8~1米不等,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牆磚長0.4米、寬0.2米、厚0.1米,每塊磚重15千克,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擋垛上部設有瞭望孔。牆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部分射孔和瞭望孔的磚面上雕有圖案花紋。內側宇牆高約1米。垛牆和宇牆都用城磚砌成,牆頂用一層脊磚。脊磚兩邊低中間高,或內側高外側低,便於排水。城牆頂部形成有牆的巷道,在兩邊牆根砌有小水槽,積水沿水槽流到較低處的宇牆下部,經出水孔把水引至牆外的吐水嘴上,瀉流城牆外。吐水口是1米多長的石槽,在長城內側,伸出牆體以外。每隔一定距離,城牆下部即開有一個登城口。口為券門洞,高1.8米、寬0.8米,門框用4塊規格一致的石料組裝,門內有石階,通向城牆頂上。城牆在跨過溪流、沙河的地方都用磚砌成水門,有的大如城門,如石佛寺水關;有的較小,像一座橋,城牆從橋上經過。城牆經過小路時留有一個過門,平時可以出入,戰時堵塞。

敵樓

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已修復南四樓、北四樓及北五樓等16座敵樓。

①南、北四樓。位於關城南、北兩峰上,南、北各有4座敵樓,是最早開放遊覽的地段。兩峰相對高差大、坡度陡,敵樓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峙立,南北遙相呼應。從關城到南四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27米,平均每6米即上升1米。三樓與四樓之間,山勢陡峭,城牆逶迤約500米,最險要處坡度達70度。從關城到北四樓,城牆長767.5米,高度上升155米,比南峰距離長,但較南峰平緩。過第三樓呈馬鞍形,先下到鞍座部再往上登第四樓,此段有100餘級台階。這8座敵樓與敵樓之間的長城於20世紀50年代修復。北峰4座敵樓本為兩層,只恢復了3座,第三座的上層未恢復;南峰第一、二座的上層也未恢復,南三樓上原有鋪舍,柱基依在,未復原。每座樓原來都有記載修築經過的題名石碑,已無存,只留碑座。有的敵樓券門的門樞臼和放門槓的孔眼依稀可見。

②北五樓。券洞最多的敵樓。樓長9.25米、寬9.34米,上下兩層。從券門進入一層,內有許多券洞,每面4行磚垛,每垛之間都用券頂拱連,共30餘個券洞托起第二層的地面。

③北六樓。面積最大的敵樓。樓長12.6米、寬8.5米,底層面積約100平方米。長面7行磚垛,寬面4行,垛頂發券,形成四方廊形券道,中間留空,成為長方形天井。可從天井登梯上到樓頂。

④北八樓。海拔888米,為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敵樓,是俯瞰長城最佳之處,故又名觀日台。樓內兩層,有梯可上。一層迎敵面有6個箭窗,其數目之多居敵樓之首。關城平台到北八樓長城相距1500餘米,相對高度228米。

⑤建有鋪舍的敵樓。新修復的敵樓中有兩座建有鋪舍。一是北十樓,一是南六樓。鋪舍是建在二層樓上的小屋,硬山頂,雕窗紅柱。

墩台

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

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

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 一。內可儲兵器、彈藥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據明代劉效祖所著《四鎮三關志》記載,在戚繼光的規劃和督辦下,從山海關至北京的長城沿線,共築敵台、戰台一千二百座(原計畫要建三千座)。當遇戰爭爆發之時,在敵台上可“從上臨下,用火器、佛郎機、子母炮更番擊打”,“器用盡以火炮代之”。一個戰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備火藥300斤。此外,在戰台上還存有神箭、鐵棍,以及數以千計的大小石塊,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製作久而彌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敵樓)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景點遊覽

八達嶺八達嶺長城全周影院
八達嶺長城全周影院:北京長城全周影院有限公司位於八達嶺長城旅遊景區,主營業務是放映環幕電影。環幕電影採用先進技術,立體聲音響,在360度的環型銀幕上展現六千多公里長城古蹟、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及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秦始皇登基、孟姜女傳說)、戰爭場面,向遊客介紹長城的歷史和現狀。(可放映英語或日語專場)

容納人數:每場可容納600人
放映時間:一場17分鐘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8:00——下午5:00
票價:成人32元/人學生17元/人
地址:北京八達嶺長城旅遊景區

六郎像:磨刀石以南百餘米,公路東側有個小山包,山上亂石縱橫,其中有一塊表面光滑的巨石,上雕著一個盤膝而坐的人像。像上方有人字形屋頂,這就是六郎像。

五郎像:從彈琴峽隧道南口的停車場旁,登上新修的60級石階,在一處平台前的石壁上,浮雕著一尊兩米多高的佛像,民間傳說是五郎像。楊五郎在金沙灘大敗脫身後,到五台山當了和尚,因而有身著袈裟的形像。但是,細緻一瞧,就會發現傳說與石刻不符,佛像的“印契”(即法界的德行)表明是阿彌陀佛。佛像結跏趺坐,兩腳壓腿姿勢叫“吉祥坐”;兩手平置腿上,兩手手指交叉,大拇指對頂,食指彎曲作“上品上生”手印。這是阿彌陀佛九個手印中最高的手相,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的人去“西方淨土”。

這個地萬為什麼要刻阿彌陀佛呢?古時,這岩坎下臨溪谷,是關溝大道中最險要的地段而且有傳說的“五鬼頭”作祟,於是刻下阿彌陀佛,來往行人受“菩薩保佑”,而一路平安。

觀音閣:在彈琴峽石壁上,有一小山洞,洞原為一個廟。顧炎武說:彈琴峽“水流石罅,聲如彈琴,上有佛閣。”如今佛像已無,只剩洞口門楣。

彈琴峽:從彈琴峽隧道北口下到小溪旁,只見崖壁陡峭,向東不遠,石崖題刻有“彈琴峽、五貴頭”六個大字,這裡原是關溝著名景觀:“彈琴峽”。古時,這兒峰迴路轉,山青水秀。兩山相峙,石壁相對,清溪中流。溪
水從緩坡瀉下,淌流在石罅之間,淙淙有聲,兩岸的石壁為之共鳴,悠揚婉轉,如彈琴聲清脆悅耳,故名“彈琴峽”,元朝詩人陳孚到此,曾寫詩“月作金徽風作弦,清聲豈待指中彈?伯牙別有高山調,寫在松風亂石間。”清代詩人魏源描寫這一勝景是:“無復戰場悲,但尋響琴峽。”修京張鐵路時,曾將東北面小山和峽谷削為平地,修八達嶺公路,開山鑿洞的泥沙石塊,填平了溝谷。如今石壁題字依存,溪水鏇盪於峽谷的優美聲音再也沒有了。

景點照片略覽

八達嶺 六郎像
八達嶺 觀音閣
八達嶺 五郎像
八達嶺 長城碑林
八達嶺 清野山莊
八達嶺 瓮城

交通指南

八達嶺交通方便,公路鐵路都設有車站。八達嶺高速公路從北京至八達嶺長城只用一個小時時間。

汽車至景區

車次 運營時間 發車地點/票價/備註
919(空調車) 6:00-17:00 德勝門/12元/五分鐘一趟
919(普通車) 6:00-17:00 德勝門/7元/五分鐘一趟
八達嶺北京捷運線路圖
集散中心

天安門發車中心 6:30-10:00 八達嶺—定陵 160元/人
天安門發車中心 6:00-10:00  八達嶺 90元/人

火車至景區

發車地點:西直門
發車時間 上午7:30分;下午15:20分從景區返回北京
票價:4.5元

八達嶺至附近旅遊區的距離:
龍慶峽30公里
至官廳水庫44公里
十三陵36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