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腹岩

抱腹岩

抱腹岩位於山西省朔州市綿山風景區,因形如兩手抱腹,所以又叫抱腹岩。抱腹岩坐東面西,高約18丈,長約45丈,深約15丈,巨形岩洞之腹大,抱二百餘間殿宇禪房及一兩萬名遊人於腹內而不顯得擁擠。

基本信息

簡介

抱腹岩抱腹岩廟宇
抱腹岩為綿山百餘處岩洞之首,因形如兩手抱腹,所以又叫抱腹岩。抗戰時期,介休抗日民主政府常在這裡召開全縣軍民大會,部署生產和戰鬥任務。抱腹岩是天然生成的超大型禮堂。抱腹岩坐東面西,為一高約18丈,長約45丈,深約15丈的巨形岩洞。

布局

抱腹岩抱腹岩景區
抱腹岩坐東面西,為一高50米,長150米,深50米的巨大岩洞。洞頂崖壁光滑,顏色深灰,有無數個大小不同的圓形鳥洞,象生鐵鑄成,給人以相當的穩固感。登上百二十階即達洞內。岩洞是由兩個直角排列的大岩洞構成,結構象磚券的無量殿。洞分上下兩層,下層以空王殿為中心,南為千佛殿,千佛殿南為一坐南向北的四合院,住持,沙彌,遊方僧人都集於此,廚房,客室亦在此院。正面窯洞三間,上置閣樓,兩邊為通炕,是僧人打坐處。空王殿北為介惟祠,亦為單獨構築的三面小院。再向北為一甬路(已出抱腹岩外),盡處築一垂花門,入門為平坦空間,昔時種竹蒔花,是一個小花圃。繞至空王殿後,有六十餘陡峭的石階,攀石階而上為石佛殿三間。殿為單檐歇山造,殿的所有構件(包括斗拱),均為石頭雕琢而成。牆壁也為石頭砌築,上刻助緣人勝名籍貫,以及鄰近鄉村閭里為抱腹寺值勤的時間、人數。石佛殿供一佛二菩薩:中為釋迦牟尼佛,右為文殊菩薩騎獅,左為普賢菩薩坐像,都是泥塑金身。釋迦像下為一石雕的九頭獅子石佛座,觀其獅子、力士造型似為宋代以前物。推斷石佛殿塑像,早期也為石雕,不知何時改為泥塑。

景觀

抱腹岩抱腹岩遠眺
抱腹岩石佛殿南有一夾道,側身而進,為一小岩洞,名“廣嗣峪”,位置恰在石佛殿後,地下有幾處積水成池,內貯小石子。據說,善男信女摸石子可以祈男求女,實為僧人打秋風的一種花招。

過廣嗣峪十餘米,地擅略高,近崖處為一長4米,闊3米,深3米,人工鑿成的石池,池中生水,可供寺僧流人食用,旁置一金大定十一年五月的祈雨碑。池南緊挨著有五龍殿,小殿闊三間,內奉五龍和龍母。龍母偏北向南而坐,旁立兩侍女,高髮髻,高衣領,軀幹修長,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具有宋元塑像的特點。五龍為武士坐像,探身側目,逼視其母。殿內立柱上,還塑有五條盤龍。傳說,志超入山時,綿山為五龍及其母占據,龍母深知自己的潛力不及志超,欲將綿山奉讓,奈五龍不許,遂與志超在抱腹岩下的棋盤洞弈棋,故意將綿山輸給志超。五龍殿中泥塑母子主次顛倒的原因即本於此。

從石佛殿向右(南),人是在一個半圓形的弧上行進,至五龍殿已到岩南面的盡頭。由此向西過一段棧道,出一城堡式磚砌的門,便到了抱腹岩的外面。現向南一拐,就到了在抱腹岩下最先看到的懸空的木結構建築上面。這一排建築小巧玲瓏,匠心獨具,為單檐歇山造。它的後面有自然形成的岩石洞,為道行較高僧人的坐禪處。這一條路線,完全是在抱腹岩的上層,所有建築都是緊靠山崖而建,前面是高約二十米的絕壁,各個殿宇之間,完全用木板架設的棧道相連線。自下仰望,殿宇參差,色欄棧道蜿蜒,猶如空中樓閣。

抱腹岩抱腹岩

再由石佛殿向北,依次為諸天殿(三間)、十八羅漢堂,羅漢堂北為一突出的小山岬,勾欄、棧道即固定於山岬上。沿突出的山岬前行30米,到眼光菩薩殿。殿中陳列著高約二米的木雕菩薩及供養人像,刀法純熟細膩,為宋以前舊物,有很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十八羅漢堂內十八泥塑羅漢,系康熙六年重新金妝。眼光菩薩殿為抱腹岩上層北面的盡頭。

出抱腹岩,沿崖下小路北行100米,路絕處,原有連環鐵索從山嶺拖下(現改為鋼絲繩),高100餘米,俗名鐵索嶺。遊人由此攀躋而上,可達綿山之巔。

抱腹岩抱腹岩遠眺
抱腹寺內寺院,主要為抱腹寺,原有殿宇、僧房、客舍等近百間。在一個有近4000平方米的巨大深邃岩洞中,建成這樣高低參差,主次有別,錯落有致的龐大古建群,中國國內尚無先例。為此,傅山題該寺長聯云:

閱名山多矣,天如此石凌空,生成的一片袈裟,十方圓蓋;
瞻佛像巍然,自有真神出現,修煉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此聯形象地寫出了抱腹寺的奇特,道出了“絕無僅有”的評價。可惜如此絕妙的建築,竟在一九三九年被侵華日軍燒得殘損不堪,有的只剩下殘垣斷壁。

抱腹寺創建年代不詳,據唐開元廿年(公元732年)《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載:“是寺者,後魏太和中,高僧迪公之經始也”。太和為曹魏魏明帝(227-232)曹睿年號,可見抱腹岩的佛寺距今至少已有一個七百多年的歷史。

文物

抱腹岩抱腹岩
寺內現存碑刻雖多,但最早的則為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所立的《抱腹岩重修空王殿碑銘》。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在寺內遍尋不獲,原來它深藏於抱腹岩下岩溝邊的斷岩處。上距溝邊鳥道約150米,下跑溝底200餘米,背靠峭壁,矗立在方圓只有30平方米、象中國山水畫小礬頭一樣的山丘上。爬山游岩的人,因它隱於崖底,無法發現;沿岩溝進山者,則因溝中地形複雜,也難以找到。所以,千百年來,它雖以書法名碑聞名全國,但因地處險僻的深山,拓片傳世極少。

碑通高3米,螭首高85厘米,寬1米,厚35厘米。碑額篆書“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八字,碑文隸書,字徑3厘米,二十四行,行五十字。碑兩側刻有及金人題記。《山右金石錄》、《山西通志金石記》、《語石》、《介休金石略》等著作都曾著錄此碑。撰文的楊促昌新舊唐書均有傳。其書法結體寬舒,拙中見巧,有漢隸遺韻,為唐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碑文剝瀝二百餘字,但有些段落尚可成句讀,內有“……雲梯鐵鎖,開降無私”等句。那么“雲梯”竟在何處,“鐵鎖”又為何物?唐代向唐玄宗推薦李白的著名詩賀知章題記中有“昔年與親友俱登抱腹山數重,樊雲梯”等字樣,並有“將與故人蘇三同上梯,寺僧以兩匹布……然後得上,狂喜更不煩人力直上,至今不忘”的記述。可見“雲梯”就在抱腹寺碑矗立處。這裡原來是金代以前從抱腹岩正面登山的一條雲路,走此路既便捷又是險趣。現“雲梯”已失蹤跡,但仍不難想像在這仰首風颳帽的半山崖上,攀一百餘公盡“雲梯”,到懸於半山腰的鳥道之奇險。至於“鐵鎖”,當然是指通向綿山絕頂的鐵索嶺了。

典故

抱腹岩抱腹岩銅鈴
清代康熙年間介休文人王清在《抱腹岩》一詩中寫道:“寺古雲常在,岩空勢欲傾。此中真得地,以外縱浮名。鳥拂金鈴渡,僧緣石隙行。坐聽梵響處,花雨落無聲”。可謂繪聲繪色的抱腹岩寫照。其中“鳥拂金鈴渡,僧緣石隙行”更成為人們廣泛傳頌的名句。很久以前,綿山中生活著一種叫吻的野獸,非常兇猛,常常傷害過往行人。附近的村民靠山吃山,以採藥為生,而野獸封山,村民們無不頭痛萬分,於是推薦了一個身體強健,狩獵本領很強的年輕人前去降吻。這個年輕人想只憑自己的力量那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能得到神靈的保佑,一定會萬無一失。於是他就去求空王佛保佑,祈求老人家賜給自己一件法寶,以降服吻獸。年輕人祈禱完畢,正要走時,忽然看見供案上金光閃閃,霎時滿殿生輝。走近一看,原來是只銅鈴,銅鈴上還有一道經文。這時殿內突然有個縹緲的聲音:“念此咒,便可降住怪獸,快快去吧。”年輕人這才恍然大悟,慌忙叩拜點化之恩。後來果然降服了吻,人們為了感謝空王佛的慈悲之心,就把這個銅鈴掛在抱腹岩的岩頂上,讓它為人們消災免禍。

空王古佛主要奉祀空王古佛。空王為過去世之一佛,也是佛的總稱。佛經說,佛為萬法之王,所以又叫空王。阿彌陀佛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他在作比丘時,常拜空王佛眉間的白毫相,並因此而成佛。可見空王佛的地位之高。他的兩側為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位菩薩。兩旁是他的弟子摩斯、銀空。殿前門廊是兩位護法神——哼哈二將。因哼將鼻噴光氣,哈將口吐白光,故稱哼將和哈將。

景區特色

抱腹岩抱腹岩下寺廟群
綿山,因春秋晉國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千百年來,先賢介之推的忠恕風骨引來群賢畢至,不僅有白居易賀知章李商隱等文人墨客到此抒情寄志,更有唐太宗李世民、後趙皇帝石勒、瑞典國王古斯手托夫等帝王前來折腰拜賢,留下無數佳話。

綿山目前主要有宗教文化、龍脊嶺、棲賢谷、水濤溝四大景區,可謂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其中主要景點有龍頭寺、大羅宮、蜂泉房、一鍋泉、抱腹岩、雲峰寺、鐵索嶺、龍脊嶺、棲賢谷、水濤溝等。抱腹岩之“腹”大,可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及一兩萬名遊人於“腹”內,容兩千年歷史文明於其間,堪稱天下第一岩。

抱腹岩掛祥鈴是綿山一絕:每逢廟會節假日,為滿足善男信女的許願要求,綿山飛人從岩頂將自己用繩子吊在半空,然後利用前後晃動的力量悠進洞內,再用鐵鉤往頂壁上打楔系鈴。完畢,飛人沿繩子滑至岩下,場面驚心動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