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古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古墨村委會,屬於山區。村莊位於詩禮鄉西邊,距離村委會1.50公里,距離鄉政府駐地7.20公里。國土面積2.75平方公里,海拔1,87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1,46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6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94畝;有林地3,738.00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1戶,有鄉村人口288人,其中農業人口286人,勞動力1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1.00元。該村屬於其他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9.00畝(其中:田5.00畝,地264.00畝),人均耕地0.94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73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0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82畝,主要種植泡核桃、茶葉等經濟林果。草地20.00畝;荒山荒地50.00畝,其他面積41.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7戶通自來水,有24戶飲用井水,有71戶通電,有3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2%和8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7戶(分別占總數的89%和52%)。
農村經濟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2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3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00畝,有效灌溉率為2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8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40萬元,占總收入的41%;畜牧業收入7.44萬元,占總收入的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頭,肉牛6頭,肉羊10頭);林業收入30.00萬元,占總收入的51%;第二、三產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2%;工資性收入2.50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1,37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9%),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泡核桃、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4.7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1戶,共鄉村人口288人,其中男性163人,女性125人。其中農業人口286人,勞動力11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88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人,占人口總數的9%(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0%;享受低保22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7.2公里。村內沒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45戶,占農戶總數的63%。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古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詩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20公里,距離中學7.2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人,其中小學生16人,中學生1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9.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325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各種涉農補貼。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13人,黨員中男黨員12人,女黨員1人。該村有團員7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村民投資能力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好糧食生產,鞏固畜牧業、泡核桃產業、發展蠶桑產業。
自然村大盤點(一)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