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05戶通自來水,有11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1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0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7.3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戶(分別占總數的63.96%和54.95%)。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土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0輛,機車1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6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49.54畝,有效灌溉率為8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49.5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1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7.9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6.6萬元,占總收入的45%;畜牧業收入33.9萬元,占總收入的22.9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3頭,肉牛12頭);漁業收入1.11萬元,占總收入的0.75%;林業收入4.16萬元,占總收入的2.81%;第二、三產業收入42.2萬元,占總收入的28.52%;工資性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2.36%。農民人均純收入177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2.70%),在雲南省內務工7人。自然資源
截止2009年,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59.49畝(其中:田449.54畝,地109.95畝),人均耕地1.25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大麥、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804畝;水面面積438畝,其中養殖面積3畝;荒山荒地130畝,其他面積56畝。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鶴慶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0.7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4.28%。該村努力發展甘蔗、畜牧業特色產業。文化教育
截止2009年,該村國小生就讀到禾豐國小,中學生就讀到中江初級中學。該村距離中學1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6人,其中國小生72人,中學生34人。人口衛生
截止2009年,該村有農戶111戶,共有鄉村人口452人,其中男性230人,女性222人。其中農業人口446人,勞動力259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白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22人,白族27人,傈僳族3人。到2006年底,享受低保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9.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社會保障情況、籌資投勞等。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差。
2.民眾安於現狀思想嚴重,缺敢於先下手的發展精神。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爭取上級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2.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甘蔗產業和畜牧業;
3.加強民眾的思想教育,鼓勵多外出務工增加收入。
自然村大盤點(一)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