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魯苗村隸屬於蘇典傈僳族鄉劈石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鄉邊,距離村委會12.00公里,距離鄉25.00公里。國土面積7.39平方公里,海拔850.00米,年平均氣溫13.00℃,年降水量35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533.00畝,其中人均耕地2.05畝;有林地10,70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7有鄉村人口310,其中農業人300人,勞動力15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0人,2010村經濟總收入35,農民人均純收入1404.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打工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87.00畝(其中:水田238.00畝,旱地295.00畝),人均耕地1.9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0,7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65畝,主要種植水稻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話、通路、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有1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5%)。有6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3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戶(分別占總數的46%和31%)。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輛,機車16輛。該村到2010,農戶住房以穿陡結構住房為主的有49戶,磚木結構房屋的農戶有15戶。
農村經濟
該村201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其中:種植業收入14,占總收入的4%;畜牧業收入2元,占總收入的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4肉牛41肉羊558;林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1;第二、三產業收入10,占總收入的28#,工資性收入0.7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1404元,收入以打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7萬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往本縣。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竹子、草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竹子、草果、核桃產業。
人口
該村現有農戶77戶,共鄉村人口310人,其中男性160人,女性150人。其中農業人口300人,勞動力154人。該村以景頗族為主其中傈僳族49人,景頗族253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0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5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25公里。
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魯苗國小,中學生就讀到中學。該村距離中學25.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6人,其中小學生36人。該村無任何設備設施,民眾文化生活極其枯燥,僅靠一些民間的、傳統的歌舞活動和體育運動來代替,無法接觸到高尚的、文明的和健康的文化生活。
村務
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771.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3.8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
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由於該自然村起點低,底子薄、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民眾生活水平較低,社會發展十分緩慢,基礎設施落後。也無力投資經費使產業規模化。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繼續加大草果、竹子、核桃產業的開發,使之成為該自然村民的致富產業。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環境、活躍口岸;培育支柱產業,增強實力;啟動旅遊產業、拉動經濟;發展科教事業,增強後勁;開發電冶產業,帶動發展;加快集鎮建設,促進繁榮。最終實現“靠特色產業興鄉,靠工貿活鄉,靠林畜立鄉,靠旅遊富鄉”的奮鬥目標。
自然村大盤點(一)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