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

南樂

南樂縣(Nanle County),屬河南省濮陽市,位於河南省東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面積623平方公里,人口52萬(2008年),耕地58萬畝,轄3鎮9鄉、322個行政村。郵編:457400代碼:410923區號:0393。

基本信息

南樂縣

南樂南樂
 南樂縣轄:城關鎮韓張鎮元村鎮福堪鎮張果屯鄉千口鄉楊村鄉谷金樓鄉西邵鄉寺莊鄉梁村鄉近德固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南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表及地下水源充足,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等農副產品,是豫北地區重要的糧食基地。
南樂位居中原,交通便利,承東啟西,連南貫北。東靠京九鐵路,西依京廣鐵路幹線,南距石油基地濮陽40公里,北達首都北京480公里,占三省交匯的特殊區位,經營四方的方便優勢。106國道縱貫全境,安(陽)濟(南)公路橫穿東西,大廣高速穿境而過,南林高速直達豫西北,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歷史沿革

南樂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夏為兗州,漢初置樂昌縣,屬東郡,其址位於今南樂縣城西北17.5公里倉頡陵北側,因縣內古有昌意城,相傳為黃帝之子昌意所築。“樂”取沃野平壤,茫茫樂土之意。西晉置昌樂縣,縣治與樂昌同垣。何以將樂昌二字顛倒過來,可能認為昌在樂後,與古聖昌意之名不恭有關。南樂舊志與新志,皆言此縣尋廢。晉置廢昌樂縣時間和何以置廢匆匆,其因不祥。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分魏縣復置昌樂縣。隋大業元年(605年)廢昌樂縣入繁水縣。唐武德五年(622年)再置昌樂縣。六年(623年),昌樂縣治由吳村北(即倉頡陵北側)向東南遷至谷村一帶(距今南樂縣西北10公里)。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晉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國昌諱,以新址在舊址南,故改名南樂。一說在晚唐出土的墓碑誌中已有南樂之名,南樂名稱始於何時,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九月,為避河患,敕令南樂縣東遷今城,即今南樂縣城。

文化民俗

南樂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是造字聖人倉頡故里,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在這裡精研天文。著名表演藝術家河南墜子皇后喬清秀,名冠神州。著名國畫家端木夢錫,有丹青梅花王之稱。古蹟有倉頡廟、倉頡陵赫胥陵、明文廟、十二牌坊及八大唐槐等,古樸典雅的民俗民風,多種新穎的名優特產,風味多彩的小吃,形成南樂獨具特色的經濟開發環境。
本縣通用南樂方言。南樂方言屬漢語華北官話中的中原官話,古韻遺存,抑揚頓挫。一縣之內的方言又有差異,根據音系方面差別,可將全縣分為:縣城周圍、元村、梁村、縣東南邊沿帶四個方言小區。

經濟發展

南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基礎較好,農副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的主要產區。全縣有十萬畝優質蘋果、二十萬畝棉花,是優質果、棉生產基地和全國兔肉出口基地。工業有化工、輕工、紡織、電子、釀造、機電、食品、抽紗工藝、草制工藝品打入了國際市場。
南樂主導產業突出,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成為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強大優勢,形成了糧食、林果、蔬菜、畜牧四大支柱產業,擁有30萬畝優質小麥、20萬畝林果、20萬畝蔬菜、800萬隻雞、30萬頭生豬、15萬頭肉牛六大生產基地,年可供12萬噸優質專用小麥、10萬噸以上紅富士蘋果為主的鮮果、100萬噸蔬菜和11萬噸蛋禽產品。南樂工業化進程迅猛,形成了以二氧化硫脲氧化鋅糠醛為主的精細化工,以石膏天花板、紙面石膏板為主的裝飾建材業,以麵粉、三粉、釀酒為主的食品加工業,以抽紗、草製品為主的工藝品加工藝品加工業四大生產體系。
南樂市場繁榮,流通活躍,目前已成為河南省北部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農機、糧食、林果、畜禽產品經營集散地。
南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市政府建設發展迅速。全縣已實現“四通”。城內有高級賓館、招待所、酒樓10餘家,衣、食、住、行便利,設備先進,投資環境優越。全縣程控電話裝機容量為20000門,長途電話線路24條,可向國內外直撥。電力供應充足,大小變電站7座,裝機容量8.75萬千瓦,供電量1.2億度。自來水廠兩座,日供水量4500噸,可滿足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的需求。
南樂縣科教文衛事業發展較快,全縣科研單位3個其中液壓件廠第二代機車氣缸體研製獲市科技星火二等獎。提花檯布研製獲省科技星火三等獎。

南樂教育

全縣目前有中國小352所,各類教師3719人,南樂一中幾年來升入高等學府的人數在濮陽市位居榜首。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7%,1998年順利通過省、市“普九”驗收。
河南南樂一中,始建於1951年,是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占地76102平方米,建築面積35255平方米,擁有5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700人,學校現有教職工258人,其中專任教師203人,特級教師6人,具有中高級職稱者占60%,學歷合格率100%,學校圖書館藏書15萬餘冊,教工及學生閱覽室訂有各類報刊600多種,按國家Ⅰ類中學標準配備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和現代化教學設備:高標準的理化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音樂美術活動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校園網路系統、風雨球場。學校有完備的食宿條件,餐廳可容納2000多人同時就餐。

特色小吃

一、灌腸


以豬腸,豬血為主料,加蔥、姜、花椒粉等佐料,灌制而成。南樂縣傳統風味之一,全縣各地均有出售。吃法多種多樣,舊日古廟會上常有簡灶煎炸灌腸出售,老年人趕會多食之,以為口福。

二、牙棗

歷史上傳統風味之一,約出產於南樂城郊一帶。古為進貢食品。是南樂“三寶”之一。牙棗製作工藝:秋天新棗成熟,選個大肉肥、核小者,置籠內蒸熟,然後去皮去核,放在籠箅或葦箔上涼曬,每天翻動數次。如此,白天艷陽照曬,夜間玉露浸肌,兼之金風吹拂,歷數日後棗色漸成暗黃,上面結上一層薄薄棗霜。牙棗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人們說它“肥鬥鬥、肉牛牛、筋盈盈、甜絲絲”。節日走親訪友,此是上乘饋贈佳品。今已少見。

三、元村豆腐乾

元村鎮名產。元村豆腐乾歷史悠久,以上乘豆腐作原料精製而成,色呈乳白,鹹淡相宜,味道可口,含水量適中,經久耐存,是酒席必備佳品。元村豆腐乾市場信譽極高,每年春節供不應求,機關、飯店訂購者絡繹不絕。親友間常做為禮品相互饋贈。建國初期。曾出口到日本、朝鮮等國家。

四、燒餅

因燒烤爐子類似雞窩,所以又稱“雞窩燒餅”。燒餅以發酵白面配蔥花及花椒麵油、夜糖、芝麻等用鋸沫烤制而成,皮焦里軟,鹹甜適口,系南樂縣傳統風味之一,與外地產品不同。分三層,味道各異。城鄉皆有出售。近幾年來出現糖餡、肉餡燒餅上市,頗受歡迎。

五、芝麻糖

以南樂西關產品稱著,南樂縣傳統風味之一。芝麻糖以小麥培麥芽榨汁製作而成,狀呈“8”形,芝麻掩體,味香甜而口酥。

六、南樂壯饃

南樂大眾小吃。俗稱肉餅,已有100多年歷史。南樂城舊有劉家壯饃和霍家壯饃。劉家壯饃創始人劉長青,世居縣城東街,以打壯饃為生,頗有名氣,至今已傳三代。今劉家壯饃店在縣城老十字街東路北,劉長青孫劉志領繼承祖業,開店經營。霍家壯饃創始人霍澤,已傳三代,至今不再經營。劉家壯饃形如圓月,直徑約30公分左右,皮分4層,麵皮肉餡、餡以鮮羊肉為主,以蔥、姜、菜蔬、香油等多種祖傳佐料攪拌而成。皮為小麥精粉,經過面板面、餡包裝成形後,放在特製工具平底煎盤(鐵制)中進行烤制加工,火候和時間要恰到好處,經幾次翻動即成。熟後的成品壯饃,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食之鮮而不膻,香而不膩。1993年6月,時任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來南樂,食用劉家壯饃後,讚不絕口。

七、雞蛋果子(餜子)

南樂小吃又稱雞蛋布袋。製作果子的面放入鹼和礬進行發酵,摸油切成近一尺的條放入油鍋炸制,待變成黃色撈出,在一端撕開小口,打入雞蛋並用手壓勻,再放入油待炸帶到金黃色撈出即可。雞蛋果子皮焦里嫩,吃起來不但有面的甜味也有雞蛋的香味。配上鹹菜,是很好的早點。

南樂方言

南樂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隅三省接壤處。全縣43.9萬人,通用南樂方言。南樂方言屬漢語華北官話中的中原官話,多存古音。一縣之內的方言又有差異,根據音系方面差別,可將全縣分為:縣城周圍、元村、梁村、縣東南邊沿帶四個方言小區。
縣城周圍包括城關鎮、楊村、張果屯、西邵、寺莊、近德固、福堪、谷金樓鄉、韓張鎮及千口鄉大部,人口35萬,占全縣總人口的79.6%,該區方言是南樂的主要方言。主要特點:尖團音分明,有節奏感,語尾拖長腔,且多降升調,口語有一些合音字。元村方言區,限元村鎮所轄全部村莊,人口4.3萬,占全縣人口的 9.9%。某些字音同濮陽、滑縣方言接近。國語中基本音節是zhi、chi、shi的字,元村話中大部讀作[t?i]、[t?‘i]、[?i],聽起來好象ji、qi、xi,國語中讀zhu chu shu的字,在元村話中大部讀作[t?y]、[t?‘y]、[?y],聽起來很象ju、qu、xu這是元村話區別城關話的重要標誌。梁村方言區,在衛河西岸,梁村鄉所轄全部村莊,人口3.6萬,占全縣人口的8.2%。主要特點不分尖團,沒有尖音,鄰近河北魏縣的千佛、吳村、安莊等村莊部分人把聲母是z、 c、s的字讀作zh、ch、sh,口音生硬拗口。縣東南邊沿地區包括千口鄉的武家村杜家村、閻村、張莊集、樊村、西節村、郭村、棗科、焦村、李家村、大清,人口近萬人,占全縣人口的2.3%,從語音到語彙很大程度上近於山東莘縣。主要特點:聲母sh、f相拼的合口呼韻母u、uo、ui不分,ei、ai混用,比城關話多一個聲母,代表字有娘、牛、年等。
究其各方言小區特點的淵源,原因有三:
1.受行政區劃的影響 南樂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邊沿冀、魯、豫三省交界,縣西梁村鄉與河北魏縣,縣東南邊沿區與山東莘縣,世代相鄰,聯姻通商,交際因便利而頻繁,語言互為感染,故縣西梁村鄉口音與河北相似,縣東南邊沿區口音近于山東。
2.地理環境的局限 舊時,縣西衛河、縣東徒駭河為天然屏障,交通受阻,兩岸人民往來不便,水土相鄰,語音有異。縣東、縣東南邊沿地帶同與山東接壤,而縣東受徒駭河的阻隔,語音亦不受其影響。再則,南樂自古多南北向官道(即大路),東西官道極少,人們南北流動性大,交往多;東西流動性小,交往少,這也是形成南樂東西語音差異的原因所在。
3.移民帶來的語音差異 元明之際,由於戰亂、災害,南樂境內人煙稀少,明初曾徙山西之民實南樂。移民並非來自一地,語音各不相同,外地移民與本地居民語音互為雜糅、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區,這是元村話別出一格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是形成南樂現階段各方言區語音特點的主要因素。近年來,隨著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社會交往的頻繁,以及國語的推廣,使用純粹方言土語的人越來越少,民眾語音逐漸向標準化(國語)發展。古韻將失,誠為憾事。

南樂旅遊

文 廟

南樂文廟即孔子廟。俗稱“黌學”(學堂),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孔廟為“文宣王廟”,元明以後簡稱“文廟”。文廟位於南樂縣城東南隅“一簣山”旁。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南樂縣主薄葉伯瑾始建,當時規模不大。永樂五年(1407年)知縣吳文質、正統四年(1439年)典史周郁相繼擴建學基,使之形成一規模寵大的建築群,東南兩邊至城牆腳下,西至大道,北至淨土寺。主要建築有大成殿、寢殿、戟門、欞星門、月新齋、時習齋。嗣後比試弘治、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都做過增修擴建,增添了東西兩廡,鑿泮池,環以石欄,擴建“德配天地”、“道貫古今”牌坊等,使文廟初具規模。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光緒年間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翻修。清未整個建築群尚且完好。民國以後,圮毀日甚,至建國初,僅存大成殿和寢殿,俗稱“大殿”和“小殿”。
大成殿,以北宋哲宗封孔子為“大成至聖”而得名。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平面呈長方形,單檐歇山九脊頂,斗拱及殿內原木建築結構基本完好。柱基為石質覆盆式,殿外有月台1.3米,殿頂為黃色琉璃瓦古色古香,是宮殿式與民間建築相結合的藝術產品,寢殿位於大成殿後,歇山九脊頂,是一座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清代典型的民式建築。整個大殿宏偉高大,飛檐凌空,古樸壯觀。周圍樹木蔥鬱,景色宜人。1980年以來,河南省文物局撥款維修文廟大成殿,成為人們遊覽參觀的勝地。

宋耿洛漢墓群

位於縣城東北二十公里福堪鄉宋耿落村南300米處,土冢,占地1000多平方米,為東漢公侯墓群。明《正德大名府志》、《南樂縣誌》均稱其為赫胥陵,說是上古赫胥氏陵墓。經1978年、1999年兩次挖掘,出土國家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多件,是河南省最大的漢墓,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古 槐

南樂城內原有八株古槐,相傳是唐朝人所植俗稱“八大槐”。今僅存1株,位於縣城東北,高約15米,樹圍4.8米,枝繁葉茂,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八大景”

南樂縣曾有“繁水荷花、方山夕照、傅潭秋月、演教晨鐘、黃河晴波、翠香古亭、夢山三峰、古塔聯嵐”八處獨具特色的景觀,隨著自然變遷,這些景觀現巳不復存在。

黃泥崗


位於南樂縣五花營村西北,《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就發生這裡。

倉頡陵廟

倉頡陵 位於南樂縣西北18公里的梁村鄉吳村,在漳河故道之北,倉廟之東。倉頡陵為一高5米的大土丘,占地約2700平方米。
倉頡陵原有陵門,地叫朝天門(見“朝天門”),硬山式磚木結構,檐下有匾額,書“史皇林”三字。如今陵門已無,不知圮於何年。

南樂名人

倉頡——史皇氏,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今南樂吳村人;
一行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本名張遂,魏州昌樂(今南樂)人;
李瑞英,籍貫河南省南樂縣楊村鄉後煙村。中國廣電播音主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央電視台業務指導執行主席、新聞中心播音部副主任、主持人大賽評審會主席。《新聞聯播》播音員、元首出訪隨團記者;
鐵瑛(1916.11~2009.2),原名任鴻讓,縣西百尺村人,曾任浙江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省軍區第一政委,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郭獻瑞(1913~),名珍,字獻瑞,縣東夏莊村人,曾任北京市副市長,郭獻瑞擅長書法,行書道勁雋秀,為世人稱道;
韓克華(1919~2003 )曾用名韓惠卿,河南南樂縣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軍隊和地方黨政工作,曾任冀南軍區分區武裝科科長、分區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冀南軍區武裝部部長、武裝委員會總會主任兼中共四地委武裝部部長、南下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建國後,歷任孝感專區坊員、中共孝感地委書記,武漢市委企業部、工業部部長,湖北省經委、省工業辦公室主任,湖北省副省長,中共湖北省委常委駐匈牙利、幾內亞、義大利、法國大使,外交部副部長,國家旅遊局局長。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2003年,因病於3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端木夢錫(1900.11~2000.8),名九齡,縣城南后街人,中國著名國畫家。歷任成都南虹藝專、武漢第十五中學美術教師。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武漢分校教授,江漢大學名譽教授
端木慶順是世紀老人我國著名國畫家端木夢錫之孫、繼承人。1964年出生於河南南樂。現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文人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濮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濮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倉頡書畫院常務院長,端木夢錫書畫藝術研究會顧問。被授予“中華書畫藝術家”、“當代中華文人書畫藝術家”等榮譽稱號。其作品被錄入多部書畫集和《中國當代文人書畫精品大典》。

音樂含義

南樂(yuè),南音的別稱。
“南音”一詞最早應該出現在漢代,張衡南都賦》云:“齊僮唱兮列趙女,坐南歌兮起鄭舞。”高誘注曰:“南歌,取南音以為歌也。”“南音”文獻有載。《呂氏春秋 音初》記:“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實始作南音。”從“侯人兮猗”與《楚辭》體式相類來看,南音主要應指楚音,也很可能包括長江下游的吳音和越音。(楊匡民:《楚聲今昔初探》,《江漢論壇》1980年第5期。)
南音又稱「南曲」、「南管」、「南樂」、「弦管」、「郎君樂」、「郎君唱」等,各地名稱不一。「南樂」乃就流傳地域而言,如廈門大多稱“南樂”;「弦管」指南管音樂以絲竹簫弦為主要演奏樂器,古代大多稱“弦管”;「郎君樂」、「郎君唱」指的是南管樂者祀奉孟府郎君為樂神。還有稱“錦曲”、“五音”等。

歷史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 
1.據文獻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曲”傳播於民間。大曲與當地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筒簫嚴格規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與唐舊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
4.宋代“南戲”五大名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元朝時,文人加入戲曲創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內容,一方面模仿其風格從事創作。及至五大傳奇《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及《殺狗記》產生後,更豐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聲腔亦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葉以後,流行於江浙一帶崑山腔、弋陽腔傳入閩南,亦為南音所吸收,而創作亦日漸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當成熟。
南音的源流研究資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論點:
○1。南音肇始於秦漢的“相和歌”,如“趨”、“亂”、“艷曲”都帶有南音的影子;
○2。南音起源於唐“大曲”、“雅樂”;
○3。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南音形成於明清,北曲南遷形成。

古樂遺韻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
中國音樂詞典》載“南音”條目有以下四方面的內容:①周代的南方音樂,簡稱“南”。②先秦已視作古樂的“南音”。 ③即“福建南曲”。④曲藝的一種,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於珠江三角洲地區。有一百多年歷史,以清唱為主。由此可見,南音、南曲之名古已有之,專指特定年代、特定地域的音樂;而“南音”又在一百多年前已為廣東的地方民間音樂所名。
王驥德《曲律》中論及:“入元而益漫衍其制,櫛調比聲,北曲遂擅盛一代;顧未免滯於弦索,且多染胡語,其聲近嘵以殺,南人不習也。迨季世入我明,又變而為南曲,婉麗嫵媚,一唱三嘆,於是美善兼至,極聲調之致。”又曰“《孺子》、《接輿》、《越人》、《紫玉》、吳歈、楚艷,以及今之戲文,皆南音也。”這裡所提到的“南音”、“南曲”是指今之“崑曲”,以及江、浙、贛一帶的海鹽腔、餘姚腔、青陽腔、弋陽腔等。所以“南音”、“南曲”古代、現代,以及地域不同,所指也不同。

源遠流長

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保存我國古代音樂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它薈集了盛唐以來中原雅樂之精華,後來又吸引了元曲、弋陽腔和崑腔的特長,並與閩南的民間音樂融為一體而逐漸成為詞曲清麗柔曼、鏇律纏綿深沉的美妙樂種,尤其長於抒發鄉人思親、遊子懷鄉的真摯情懷,那如怨如慕如絲如縷的聲音,猶如南國夏夜的玉蘭花香,一陣陣沁入人們如痴如醉的心田。
1.南音從中原走來
我國黃河流域的中原古樂的許多遺響與南音有相似之處,如先奏的五音之樂、音階與宮調理論;宮角繞商等多重角的鏇法特點;漢代的譜式記號及漢藺相和歌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清商三調、相和五調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蹤影。(拙挫文:《南音標準音諸問題》對以上現象已作了詳細詮釋,此文故之)難怪《泉州府志》載有明萬曆年間的晉江寒儒蘇浚作詩云:"滿徑蒼蒼煙雨突,長空浪卷曉雲沈。江頭不斷清商曲,留得春風與客心。"蘇浚是位南音愛好者,他所指的清商曲若不是南音又能是什麼呢?因此,古時泉州南音很可能也有清商曲之稱謂。
中原古樂之所以存活於泉州南音之中,這與歷史上的幾次大移民現象不無關係。永嘉之亂(公元304-309年),晉人衣冠南渡。宋太平寰宇記:"東晉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晉安郡,景雲二年改泉州。"泉州考古學家們還不斷發現晉江流域一帶有大量晉人墓地,特別幾年前,於豐州茂霞村發現晉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這更是這一史實的重要見證。然而,南遷的晉人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記住這一史實,同時表以對晉國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為晉江。東晉亡後,南朝統治的一百多年歷史,南遷在江左一帶的晉人,依然覺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陸續由浙江閩北、轉閩東,而最後又在這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東南一隅,依山傍水,猶如世外桃源的晉江流域一帶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啟年間(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隴畝起義的王潮、王審治兄弟入閩,據有閩中五州,立為閩王,建立閩國。這次移民時間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設定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族如黃滔等紛紛遷地而南,一時泉州成為"海濱鄒魯"。此時的泉州經濟和文化已相當發達,已是"千家羅綺管弦鳴"的繁榮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也必然帶來中原優秀的音樂文化,這對當時泉州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也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南音與梨園戲交融發展
為什麼南音古樂能世代相傳,久唱不衰,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歷史進程中除了不斷吸收兄弟樂種的聲腔來豐富自己外,其決定因素是長期與梨園戲交融發展。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今開封)淪陷,北宋覆亡而遷都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往泉州。遺臣、遺民們紛紛南移,一時泉州成為南宋的陪都。這時泉州港處於興盛時期,有"東方第一大港"之美譽。由於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文化的繁榮。以南音為基礎,以帶濃重的中州洛下正音的泉南腔為唱詞吐音,並加以故事化了的梨園戲,此時應運而生。應該指出,它與宋室南遷而帶來的宮廷文化如家庭班(又稱家班戲)不能說沒有關係。
梨園戲以南音為母體音樂,以南音"曲"為主要唱腔,在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部分民歌以及其他戲曲聲腔,諸如弋陽腔、崑山腔、青陽腔、潮調來豐富自己,而形成"上路"、"下南"、"小梨園"流派。南音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宮廷走向民間,又從民間搬上舞台而形成一種個性獨特,雅俗共賞的傳統音樂。南音古樸、典雅、舒緩、低回的音調卻最適合配以哀怨、憂傷、抒情、思念,特別是以愛情為題材的民間故事,因而,極富感染力,與民眾心靈相通,深受人們的青睞,有雄厚、堅實的民眾基礎。《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就有《陳三五娘》等梨園戲的痕跡。它不僅記有南音的滾門曲牌,同時還標有唱詞及南音工×譜的撩拍記號,這說明南音與梨園戲的密切關係由來已久。
梨園戲的產生不僅豐富了南音的"指"與"曲"內容,同時通過演出實踐而對南音的撩拍、樂器、定音等方面作了發展。撩拍方面由原來二分音符為一撩而緊縮為四分音符為一撩;樂器方面則由品簫代替洞簫;定音方面也由"以工為商"為標準音的洞管定音法,一改為"以×代工"的品管定音法。由於南音與梨園戲在歷史長河中互為滲透吸收,互為交融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從某方面而言,梨園戲對南音所作的改革更貼近現實生活,民眾也更樂意接受,這無疑起到完善南音和充實南音的作用,讓南音藝術更具生命力。
不僅如此,閩南的其他地方戲曲,諸如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甚至薌劇(歌仔戲),它們在發展過程中也同樣從南音中吸收養分來豐富自己,如歌仔戲最富特色的大廣弦,不就是從南音二弦演化而來的嗎?同樣,閩南諸劇種在面向民眾的演出過程中又不斷地豐富了南音,實踐了南音,讓南音更貼近民眾、更深入人心,而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