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夏、商時期屬揚州,西周時屬七閩地,春秋時屬越國,戰國時屬百越,秦時屬閩中郡,西漢前期屬閩越國,西漢後期屬會稽郡冶縣,東漢後期屬南部都尉侯官縣,三國時期屬建安郡侯官縣,西晉時期屬晉安郡侯官縣,南朝前期屬南安郡。
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隋開皇九年(589年),兩度置廢莆田縣,先後隸屬豐州(今福州)南安郡和泉州(今福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南安縣地再置莆田縣,屬豐州(今泉州)。
唐聖歷二年(699年),析莆田縣西部置清源縣,莆田、清源2縣屬武榮州(景雲二年(711年)改泉州)。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泉州為清源郡,而清源縣改為仙遊縣,莆田、仙遊2縣屬清源郡。之後清源郡又改為泉州、清源軍、平海軍,莆田、仙遊2縣亦屬之。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詔以莆田、仙遊、永福(今永泰)、福清四縣之部分屬地置興化縣(治所在今仙遊縣游洋鎮),並在其地建太平軍。太平興國五年,改太平軍為興化軍,劃出平海軍(今泉州市)的莆田、仙遊2縣歸興化軍管轄,興化軍直屬兩浙西南路,與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邵武軍合稱為“八閩”,轄地基本上與今莆田市相同。太平興國八年,軍治遷至莆田縣城。
宋雍熙二年(985年),閩地從兩浙西南路分出,置福建路,興化軍隸屬福建路。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恭帝在臨安(今杭州)降元。同年五月,益王趙昰在福州登位,是為端宗,改元景炎,升福州為福安府,定為行都。
景炎二年(1277年),興化軍城失而復得,端宗詔改興化軍為興安州,故莆田市又有“興安”之稱。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軍陷興安州城。元代,地方設行中書省。興安州改稱興化路,屬江浙行中書省管轄,設總管府,置錄事司,統莆田、仙遊、興化3縣。至元十五年,設福建行中書省,興化路屬之。
元皇慶二年(1313年),興化縣治由游洋鎮遷到廣業里湘溪(今莆田縣新縣鄉)。
元朝末期,泉州莆田出現亦思法杭兵亂。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福州參政文殊海牙開城降明,興化路亦納款歸明。
明洪武二年(1369年),興化路改稱興化府,隸福建行中書省。洪武九年,福建行中書省改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興化府屬之。興化府廢錄事司,轄莆田、仙遊、興化3縣不變。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地處山區的興化縣,虎患嚴重,病疫流行,人丁漸少,百姓不堪重負,因而裁革興化縣。將武化、長樂兩鄉並為廣業里,劃歸莆田縣,興泰、福興、來蘇3里並為興泰里,劃歸仙遊縣。
清沿明制,興化府建制不變,仍轄莆田、仙遊兩縣,隸屬福建省閩海道。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莆田人林麟焻、朱元春修《莆田縣誌》36卷(今北京圖書館藏有一部)。
1912年廢府,屬南路道,道治設廈門,1914年改名廈門道,原泉州府、興化府、永春直隸州所轄各縣隸之。(現有江蘇省興化市)。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時屬興泉(泉海)省(今莆田市、泉州)。
民國23年(1935年)10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轄同安、晉江、南安、仙遊、莆田、金門、安溪、永春、德化、惠安。
1949年8月21日解放後,莆田、仙遊2縣屬第五專區,駐晉江縣,1950年屬泉州專區,駐晉江縣,1955年屬晉江專區,駐晉江縣。1983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莆田地區,將閩清、永泰、福清、長樂、平潭5縣劃歸福州市,將莆田、仙遊2縣劃回晉江地區(泉州)。
1983年5月,撤銷莆田地區,所屬福清、閩清、平潭、長樂、永泰5縣劃歸福州市管轄。
1983年11月,成立莆田市。
1984年,從莆田縣劃出城廂鎮、城郊公社建立城廂區;劃出涵江鎮、涵江公社建立涵江區。莆田市轄莆田、仙遊2縣和城廂、涵江2區。
1984年10月,各縣(區)所屬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為鄉(鎮)人民政府,生產大隊(街)改稱為村(居)民委員會,城廂鎮改稱荔城街道辦事處。
1984年11月,莆田縣黃石、笏石2鄉改為鎮建制。1985年5月,涵江鎮改稱涵江街道辦事處。莆田縣的江口、梧塘、華亭3鄉和仙遊縣的楓亭、榜頭、郊尾、度尾4鄉改為鎮建制。1986年12月,莆田縣的西天尾、埭頭2鄉改為鎮建制。1988年10月,莆田縣的白沙、靈川、忠門3鄉改為鎮建制,東莊鄉改為秀嶼鎮。
1989年2月,從莆田縣劃出湄洲鄉,成立莆田市湄洲島旅遊經濟區,由莆田市直轄。
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同年9月,湄洲鄉改為鎮建制。
1996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對笏石鎮、埭頭鎮、平海鎮、東嶠鎮、南日鎮、東莊鎮、忠門鎮、靈川鎮行使管轄權,管轄的行政區域屬莆田縣。
1997年10月,忠門鎮區划進行調整,增設山亭、東埔、月塘3個鄉。
1999年7月,靈川鎮區劃調整增設東海鎮。
2002年2月1日,國務院批准調整莆田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莆田縣,成立荔城區、秀嶼區,市轄有城廂區、涵江區、荔城區、秀嶼區和仙遊縣。
(1)撤銷莆田縣建制,將原莆田縣的常太、華亭、靈川、東海4個鎮劃歸莆田市城廂區管轄,原莆田縣的江口、梧塘、秋蘆、白沙、新縣、莊邊6個鎮和大洋鄉劃歸莆田市涵江區管轄。涵江區面積752平方公里。
(2)調整城廂區行政區域範圍,設立荔城區。將原城廂區荔城街道、城廂區城南鄉的鎮海、闊口、新溪、步雲、埭里、古山6個村,城郊鄉的長豐、七步、濠浦、南郊、莘郊、荔浦、陡門、張鎮、西洙、拱辰、暢林12個村,以及原莆田縣的西天尾、新度、黃石、北高4個鎮劃歸荔城區管轄。面積268平方公里。
(3)設立秀嶼區。將原莆田縣的笏石、東莊、忠門、東埔、湄洲、東峰、埭頭、平海、南日9個鎮和山亭、月塘2個鄉劃歸秀嶼區管轄。面積506平方公里。
2008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發布第18號公告,核准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再次掛牌成立,對忠門鎮、東埔鎮、山亭鄉行使管轄權,管轄的行政區域屬秀嶼區。 2009年2月,象溪鄉更名為菜溪鄉。2010年1月,山亭鄉改為鎮建制。
以1978年作為開始年統計,有常年超百萬莆仙人在國內的外地經商辦企業。世界各地共有200多萬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150多萬,足跡遍及85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很多大中小城市有100多萬莆商活躍在各條經濟線。
行政區劃
莆田市下轄4個市轄區(城廂區、涵江區、荔城區、秀嶼區)、1個縣(仙遊縣)。下設8個街道、39個鎮、7個鄉,共54個鄉級政區。設有9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882個村民委員會共973個;下設1084個居民小組、11031個村民小組共12115個。(此外,2個非正式行政區劃: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
莆田市地處福建沿海中部,東面台灣海峽與台灣隔海相望,北依省會福 州,南接泉州並與廈門相近。
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由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代管的烏丘鄉(原屬福建 莆田縣)為福建省 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烏丘村所轄,然無實際控制。
鄉 | 鎮 | 街道 | 管轄單位 | |
莆田 市 | 54 | 8 | 38 | 城廂區、荔城區、涵江區、秀嶼區、仙遊縣 |
城廂區 | 7 | 0 | 4 | 龍橋街道、鳳凰山街道、霞林街道、常太鎮、華亭鎮、靈川鎮、東海鎮 |
荔城區 | 6 | 0 | 4 | 鎮海街道、拱辰街道、西天尾鎮、新度鎮、 黃石鎮、北高鎮 |
涵江區 | 12 | 1 | 9 | 涵東街道、 涵西街道、梧塘鎮、 三江口鎮、 白塘鎮、 國歡鎮、 江口鎮、萩蘆鎮、白沙鎮、莊邊鎮、新縣鎮;大洋鄉 |
秀嶼區 | 7 | 1 | 6 | 笏石鎮、東莊鎮、東嶠鎮、埭頭鎮、平海鎮、南日鎮;月塘鄉 |
湄洲灣北岸開發區 | 3 | 1 | 2 | 忠門鎮、東埔鎮、山亭鎮 |
湄洲島 | 1 | 0 | 1 | 湄洲鎮 |
仙遊縣 | 18 | 5 | 12 | 鯉城街道;榜頭鎮、楓亭鎮、郊尾鎮、度尾鎮、鯉南鎮、大濟鎮、龍華鎮、賴店鎮、蓋尾鎮、鐘山鎮、游洋鎮、園莊鎮;西苑鄉、石蒼鄉、社硎鄉、書峰鄉、菜溪鄉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莆田市地處福建沿海中部,台灣海峽西岸,北依省會福 州,南接泉 州並與廈 門相近,位於東經118°27`-119°39`,北緯24°59`-25°46`,東西長122.4公里,南北寬80.5公里,面積4200平方公里。東北與福清市交界,西北與永泰縣、德化縣毗鄰,西南與永春縣、南安市、惠安縣接壤,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從東至南有興化灣、平海灣、湄洲灣三大海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距台中港僅70多海里。
地形地貌
莆田市處閩中沿海山地、丘陵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背山面海,西北部山巒疊嶂,中部丘陵起伏,東南部平原廣闊與逶迤的木蘭溪、延壽溪、秋蘆溪構成了江南水鄉。
西北部多為中低山,海拔500~1800米,有千米以上的山峰43座,其中位於莆田市仙遊縣-永泰縣-德化縣交界處的石谷解海拔1803米,為市內最高峰。
最大的平原是興化平原,俗稱南北洋平原,面積4.64萬公頃,是福建省第三大平原。
莆田境內海岸線長達343.6公里,約占福建省海岸線總長的10.3%,東南部為沿海低丘陵帶,多半島、島嶼和海灣,海岸線曲折,長達233.9千米。擁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其中湄洲灣的秀嶼、東吳水深港闊、不凍不淤,三灣之間有埭頭半島、忠門半島、秀嶼半島。有大小島嶼150多個,其中以南日島、湄洲島及烏丘嶼最為著名。
氣候特徵
莆田市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21℃,年均日照時數1995.9小時,無霜期300-350天,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
莆田市地處北回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平均年太陽輻射量達110.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995.9小時,年均日照率為45%。日照時間從山區至沿海逐步增多。氣溫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山區逐漸降低。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6℃至21℃之間。無霜期年平均達316天至350天之間。全市絕大部分土地,適宜農業生產上的一年三熟製作物栽培。
全市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至2300毫米之間,自西北山區向東南沿海遞減。西北部山區達2300毫米以上,中部平原為1200毫米至1600毫米,東南部沿海和島嶼在900毫米至1300毫米。
季風明顯,濱海風大也是莆田氣候的一個特徵。主要的方向有東北風和西南風;冬、夏季風方向隨季節交替而轉換明顯,冬季多為偏北風,夏季多為東南風,而春、秋季為風向轉換季節。風速自沿海向平原及內地山區減弱,冬季風往往比夏季風強。
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
莆田境內河流多數自西北向東、南方向流徑,主要有木蘭溪、延壽溪和萩蘆溪三大溪流水系。
木蘭溪發源於德化縣戴雲山支脈的筆架山,入仙遊縣西苑鄉黃坑村,橫貫全市中、南部,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度尾、大濟、鯉城、城東、賴店、蓋尾、華亭、城郊、渠橋、黃石、涵江等地區,至三江口注入興化灣。幹流全長168公里,集雨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是閩中的最大溪流,為福建省八條主要水系之一。木蘭溪水系的較大支流有延壽溪、中嶽溪、大濟溪、溪口溪,龍華溪、松板溪,仙水溪、苦溪等。
延壽溪又稱南萩蘆溪,源於仙遊縣鐘山鎮林泉安,匯九鯉湖溪、莒溪、長嶺溪、漁滄溪等溪水,進入莆田平原後,分成眾多溝渠,流經常太、城郊和涵江等鄉鎮,注入木蘭溪出海,乾、支流總長189公里,集雨面積386平方公里,是木蘭溪最大的支流。萩蘆溪源於永泰縣和莆田縣交界的黃鄉,入仙遊游洋鎮馨角山,匯吉宦溪、湘溪、鞏石溪、朱溪、蒜溪等,自東北向東南流經莊邊、白沙、秋蘆、江口等鄉鎮,注入興化灣。
萩蘆溪乾支流總長150公里,集雨面積709平方公里(莆田市境內662平方公里),居全省第十一位。萩蘆溪翻山越嶺,峽高灘險,水位落差大,莊邊溪底高程137.7米,至江口溪底只有7米,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植物資源
截至2009年5月,莆田市境內有215科,1403種。主要介紹植被、樹種、藥材、農作物、果樹、茶葉、花卉、食用菌等資源。
植被類型有天然林、人工林、荒草坡、經濟林、果樹林、海岸植被等。莆田市的植被分區為“閩東南戴雲山東濕潤暖亞熱帶雨林小區”。其植被段分界線大致為:西起仙遊縣度尾鎮的苦竹村,經度尾中峰橋、大濟鎮南山、書峰鄉書峰村、榜頭鎮桃源村和九仙寺及天馬寺、蓋尾鎮外坑亭和頂寨里,再轉入莆田縣華亭鎮三紫山、九華山、紫霄峰及萩蘆鎮崇聯、梅洋和友誼村,東至江口鎮東方紅水庫。此界南海拔400米以下的地帶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雨林,界北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丘陵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
森林樹種種類繁多,主要有馬尾松、杉林、毛竹和闊葉林種,其中有國家級與省級的黃楠、花櫚木、青岡櫟、木夾紅、豆樹、香椿等樹種。
藥材品種有203科,814種,有三尖杉、山杜仲、獼猴桃、金銀花、銀杏、黃連、肉桂、喜樹、金線蓮、列當、石花菜等珍貴中藥材。
作物品種主要是糧食作物,以水稻、大、小麥、甘薯、大豆等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花生、油菜、黃麻、紅麻,菸草等為主;此外還有各類蔬菜。
全市境內有51個果樹品種,其中栽培的32個,野生的半野生的19個,形成了熱帶和溫帶果樹聚集區,其中荔枝、龍眼、枇杷、蜜柚為聞名遐邇的 四大名果。
動物資源
截至2009年5月,莆田主要有飼養和野生兩大類。
飼養動物主要有牲畜、家禽、兔、蜂等。其中牲畜品種以牛、羊、豬、馬、驢、騾為主,牛有耕用、奶用與肉用三種;羊有戴雲山山羊、福清高山羊、四川麻羊、吐根堡奶羊、薩能奶羊、陝西奶山羊等品種;豬的品種有莆田黑豬(被列為全國優良品種之一)、福安花豬、廣東白花豬、約克夏、杜洛克、波中豬等。家禽主要以雞、鴨為主,“絨毛烏骨雞”與“麻鴨”為主要的優良家禽。
野生動物除分布於海洋及淡水生態系統的水生動物外,還有分布於樹林生態系統中的數百種陸生動物,具有一定經濟價值。全市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脊椎動物及無脊椎動物共37個目,500多種。其中水生脊椎動物就有323種,無脊椎動物已鑑定的有306種,其中可供養殖的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有蝦、蟹、貝、蟲尋、蟶、牡蠣、花蛤、泥蚶、紫菜等38種之多。
礦產資源
截至2009年5月,據1958年已探明的,有鐵、錳、鋁、鋅、鎳、銀、鎢、鈣、鈾、銅等有色金屬礦;非金屬石有高嶺土、蛇紋石、滑石、葉臘石、花崗石、鉀長石、矽線石、凍石、水晶、鋁土、石油、明礬等。其中,鉛鋅礦石儲量611.2萬噸,鐵礦石500多萬噸,黃銅礦石600多萬噸,錳礦石84萬噸,鎳礦石36萬噸,高嶺土8000萬噸,蛇紋石4564萬噸,滑石176萬噸,花崗石約上億噸。
全市地下礦藏分布面廣,鐵礦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帶的平海、忠門、東莊、靈川、莊邊、南日島等地;黃鐵、黃銅、鉛鋅鈾、錳和凍石主要分布在新縣境內;鎢礦分布在埭頭、東嶠、平海一帶;石油分布在沿海一帶;花崗石礦廣泛分布於沿海丘陵地帶;高嶺土分布在鐘山鎮至榜頭鎮、蓋尾鎮境內。山亭鄉的矽線石礦是世界上少有的非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目前開採量較大的是花崗岩。
人口民族
2013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329萬人,常住總人口283萬人,比2010年分別增加3.0萬人、1.2萬人。人口出生率11.5‰,死亡率5.3‰,與上年相比,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分別提高個0.2個千分點、0.9個千分點,死亡率下降0.7個千分點。
民國29年(1940年)莆田縣總人口680422人, 1949年,全縣總人口691525人。
1978年,全縣總人口142.6萬人,占當年福建省總人口數的5.8%,全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22人, 高於福建省人口密度的平均數。
人口密度最大的涵江鎮,每平方公里23546人;其次是城廂鎮,每平方公里9534人。
1990年,全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16人,為當年全國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8人)的6.9倍、當年的福建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3人)的3.4倍。
鎮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千人的有梧塘鎮、黃石鎮、渠橋鄉(新度鎮)、笏石鎮、秀嶼鎮、忠門鎮、北高鄉、東嶠鄉、埭頭鎮、平海鄉和湄洲鄉。
截止2011年底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數達675人,是全省每平方公里307人的2.2倍,比2010年末增加2人。分縣區來看,沿海和平原地區的湄洲島、荔城區、城廂區、秀嶼區、北岸分別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499人、993人、147人、140人、78人,而山區面積較多的涵江區、仙遊縣分別低於全市平均水平85人、224人。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5萬人,比2013年末增加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7.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5.3%,比上年末提高1.7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3.75萬人,出生率為13.2‰;死亡人口1.87萬人,死亡率為6.6‰;自然增長率為6.6‰。莆田市內居住有漢族、畲族、壯族、苗族等33個民族。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萬人,增長0.7%,增幅與上年持平。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7.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8.1%,比上年末提高1.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率為14.5‰;死亡率為6.5‰;自然增長率為8.0‰。
政治
2016年9月27日下午,中國共產黨莆田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共莆田市第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1名,書記1名,副書記2名。他們是:市委書記:林寶金。市委副書記:李建輝、程強。市委常委:林寶金、李建輝、程強、李飛亭、鄭春洪、祁永信、吳桂芳、傅冬陽、卓曉鑾、吳立新、沈伯麟。
莆田市政府領導市長:李建輝 常務副市長:傅冬陽 副市長:陳志強 副市長:李伙金 副市長:吳健明副市長:陳惠黔 副市長:鄭瑞錦 副市長:胡國防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由莆田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於2017年1月12日選出:主任:阮軍 副主任:鄭祖傑王玉芳(女)林金波何金清宋建新沈萌芽(女)秘書長:陳建舜
福建省莆田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大會。林慶生當選為政協第七屆莆田市委員會主席;彭麗靖、李力利、林惠中、蔣志雄、王少華、趙愛紅、張亦兵、黃華、林玉瑞當選為政協第七屆莆田市委員會副主席;陳劍華當選為政協第七屆莆田市委員會秘書長。
仙遊縣委書記鄭亞木、 仙遊縣人民政府縣長:吳國順 ,仙遊縣前縣委書記鄭瑞錦, 縣委前副書記蔡晃
荔城區委書記 楊朝東、 荔城區人民政府區長:柯金國
城廂區委書記王文才、 城廂區人民政府區長:吳文恩
涵江區委書記陳萬東、 涵江區人民政府區長:連向紅
秀嶼區委書記鄭加清、 秀嶼區人民政府區長:蔡晃
市政法委副書記廖仁喜, 市司法局長李德茂、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綜治辦主任林更生, 市綜治辦副主任范伯金。 仙遊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鶴柱。
( 兩個非正式行政區劃地方: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 黨工委書記黃華
(不含湄洲鎮黨委和政府)
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林韶雯、黨工委副書記潘琳,兼任區直機關黨委書記、
黨工委副調研員陳志誠 、管委會副調研員張國煉、
黨工委委員、政法委書記黃建國、 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吳備軍
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劉大鵬、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張煌
管委會副主任方國成、管委會副主任嚴金鳳、管委會副主任鄭金和、管委會副主任林宗儲等
林修嵐任中共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工委委員、書記 ,中共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工委委員、組織部長林長新。中共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前工委委員、前書記俞建忠)
經濟狀況
綜述
2016年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23.43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6.67億元,增長1.0%;第二產業增加值1022.45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674.31億元,增長12.4%。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6.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3313元,比上年增長8.2%。
莆田市擁有的中國馳名商標分別是:才子服飾、雪津啤酒、閩中有機食品、天下農莊大米、卡朱米羽絨服、三棵樹塗料、保蘭德箱包、華昌首飾、沃特運動鞋、國聖醬菜、雲敦襯衫、金威世家男裝、東奕機械。中國名牌產品:才子襯衫、東南香大米、保蘭德皮包、天下農莊大米。
第一產業
推行多種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擴大農業投入,農業生產出現新的轉機,1979年糧食總產量達50.1854萬噸。
2016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230.54 億元,比上年增長1.3%。糧食種植面積 69.21萬畝,比上年減少1.78萬畝,其中稻穀面積37.78萬畝,減少1.80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4.86萬畝,增加0.2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 58.14萬畝,減少1.10萬畝。
2016年糧食產量25.84萬噸,比上年減少1.31萬噸,下降4.8%。其中,稻穀產量15.41萬噸,減少1.38萬噸,下降8.2%。
莆田市的南日鮑、莆田枇杷、莆田桂圓、度尾文旦柚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2013年,仙遊金沙薏米列入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名錄;“莆田鮑魚”、“莆田花蛤”入選全省10大特色漁業品牌。
2017年3月,“莆田牡蠣”獲得國家標誌證明商標,成為繼“南日鮑”“莆田紅毛菜”後莆田市第3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第二產業
•工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對私營工商業和手工業實行扶持政策。20世紀50年代中期,建設度峰、仙遊、楓亭、園莊、莆田等5座大中型糖廠。同時,建成一批規模不大的食品、罐頭、機械、玻璃、造紙和鞋革等工廠,直到1976年,工業總產值才1.4億元。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境內以開發湄洲灣為重點,初步建設秀嶼港、三江口港和楓亭港,增強外引內聯發展工業的能力。全市工業有較大的發展,其中發展最快的有製鞋業、食品工業,成為莆田市的兩大支柱工業。
2016年全部工業增加值843.21億元,比上年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下降15.5%;國有企業增長2.2%,集體企業下降6.5%,股份制企業增長2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0.6%;私營企業增長28.1%。分輕重看,輕工業增長7.6%,重工業增長9.8%。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21.3%,製造業增長9.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2.0%。工業產品銷售率98.86%,比上年增加0.20個百分點。
截止2014年末,莆田市全市88項產品榮獲2014年度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全市累計擁有福建省名牌產品151項。2014年末全市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43個,國家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3個。全市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2個,全年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7.2萬台(件)。全年制修訂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6項、省地方標準7項,累計全市共制訂國家標準53項、行業標準34項、省地方標準106項。
•建築業
2016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92.66億元,比2015年增長7.6%。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30.04億元,增長9.4%。
第三產業
商品零售業
2014年莆田全市市場銷售平穩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0.33億元,比2013年增長12.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28.08億元,增長11.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2.25億元,增長15.1%。
交通運輸業
2016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67.61億元,比2015年增長3.8%。公路通車裡程6388.27公里,比上年增長2.7%。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262.60公里,與2015年持平。
2016年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789萬噸,比2015年下降8.6 %。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024.12萬噸,增長1.3%。
2016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1.92億元,比上年增長16.6%。
金融業
2016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712.3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5%;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654.16億元,增長12.8%。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6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預計 19.58 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18%。全市已布局建設3個省級產業技術重大研發平台、3個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新增2個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備案、6個眾創空間。全市專利申請受理3451件,比上年增長0.06%;專利授權2179件,比上年下降6.5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19件,比上年下降16.53%,發明專利授權220件,同比增長73.2%。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擁有有效發明專利529件,比上年增長63.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843件,比上年增加0.706件。
2016年末全市現有產品檢測實驗室31個,國家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3個。全市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2個,全年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6.85萬台(件)。全年制定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5項、省地方標準6項,累計全市共制定國家標準61項、行業標準50項、省地方標準118項。
2016年末全市共有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6個。共有專業地震監測台網(站)17個,其中綜合台(網)2個,前兆台4個,測震台1個,強震台2個,烈度速報台6個,GPS觀測站2個。共有36個海洋環境監測站位、4個重點監測區域、4個重點海域的4個生物質量樣品。
教育事業
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719人,在校生21005人,畢業生5676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4.2%。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11928人,在校生31185人,畢業生13553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025人,在校生9398人,畢業生3172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1928人,在校生63832人,畢業生20887人。全市普通國中招生38202人,在校生104242人,畢業生34550人。普通國小招生43905人,在校生248685人,畢業生38074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229人(含隨班就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115995人。
莆田學院
莆田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具備高等本科學歷教育資格的綜合性公辦本科層次全日制的普通高等院校,學校由原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範學校合併組建而成。2013年10月,仙遊師範學校併入莆田學院。2016年6月,原仙遊師範學校附屬國小併入,成為莆田學院附屬實驗國小。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8年創辦的興化聖教醫院附設護士訓練班。校園占地面積1666.8畝,規劃建設中的新校區占地2970畝。校舍建築面積近50萬平方米。 莆田學院 下設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商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工藝美術學院、音樂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學院、體育學院、基礎教育學院等16個二級學院,44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工科、醫科、管理”為主幹的機電類、信息類、土建類、醫學類、文化產業類、工商及公共服務類、環境與生化類、工藝美術類等八大專業群,涵蓋了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醫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地處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是一所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工科類公辦高職高等院校。
福建省部分學校
莆田二中,於清朝光緒初期的1878年創建,福建省首批重點中學、省一級達標學校。
莆田一中,於1906年創建,福建省首批重點中學、省一級達標學校。為全國百強中學,歷年聯考成績居全省前列;
仙遊一中,辦學歷史遠可溯至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興建的金石書院,福建省首批重點中學、省一級達標學校,是仙遊縣唯一的“一級達標中學”。
省一級達標高中有:莆田二中、莆田一中、莆田四中、莆田六中、莆田八中、莆田華僑中學、莆田五中、莆田十中。莆田的省達標高中總共有26所,
其它:莆田市高級技工學校(莆田市技工學校)、 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莆田東莊職業中專學校、莆田職業技術學校、莆田市理工技術學校、 莆田市工程學校、福建省稅務學校、 莆田市實驗中學、 莆田科技校、莆田市藝術學校、 莆田市衛生學校、 莆田涵江職業中專學校、莆田航海職業技術學校、莆田市田家炳中學(莆田黃石職業中學)、莆田笏石職業中學 、 莆田靈川職業中專學校 、仙遊縣榜頭職業中學、仙遊華僑職業中專學校、仙遊職業中專學校、 仙遊縣度尾職業中學 、 仙遊縣楓亭職業學校、 仙遊縣山立學校、仙遊縣友誼學校等。
文化事業
2016年末全市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4個,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3個,文化館6個,博物館2個。文化系統各類藝術表演團體演出0.2萬場,本年度首演劇目12個,觀眾187.4萬人次,
2016年末共有影院14個,銀幕77塊,2016年電影票房1.11億元。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用戶45.85萬戶,有線數位電視用戶45.85萬戶,付費數位電視用戶27.36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覆蓋率為99.01%;電視節目綜合覆蓋率為98.6%。
2016年出版報紙7種(不含校報、副牌),總印數2200萬份;期刊8種,總印數10萬冊。2016年末全市共有5個綜合檔案館,1個專門檔案館。 報紙有 莆田晚報、 海峽都市報 莆田版、 莆田僑鄉時報 、 湄洲日報、仙遊今報。
收音機可收聽:調頻頻率覆蓋全市各縣區及周邊的福州市、泉州市的部分地區。
莆田市廣播電台新聞綜合頻道:調頻頻率FM 93.7、 莆田市廣播電台交通頻道,調頻頻率FM 103.0。
衛生事業
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35個,其中醫院54個,衛生院49個,村衛生室958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4029人,其中醫生5117人,註冊護士5703人。年末共有醫療機構床位13968張,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195人。
體育事業
2014年,莆田市運動員在世界三大賽中共獲得1金2銀3銅;在仁川亞運會上,共有4名運動員參賽,其中3人次獲得金牌,1人次獲得銅牌;在全國最高級別比賽中獲得4金6銀6銅。
投資1188.8萬元建有8個折裝式游泳池、12個城市多功能運動場、3個城市社區健身房和22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年銷售體育彩票4.55億元。
社會保障
2016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9.70萬人,比上年增加6.79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2.46萬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7.24萬人。全市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為4.47萬人,全部實現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3.09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4.19萬人,參保的城鎮居民28.90萬人。全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278.82萬人,比上年增加2.50萬人。全市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7.28萬人,增加0.68萬人。
2016年末全市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3638人,比上年增加66人;全市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827人,減少4164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2542人,減少26750人;“五保”供養對象5820人。全年全市脫貧20145人,“造福工程”搬遷1.1萬人。
交通
航空
莆田機場計畫中,其定位為中國民用支線機場,按照可以滿足A320和B737系列等飛機起降的要求進行總體規劃,按4C建設,預留4D;機位數10個,遠期20個;規劃用地3300畝,遠期3750畝。
公路
莆田市有瀋海高速、 瀋海高速複線、莆永高速公路和各縣區的疏港大通道以及在建的興尤高速。
莆田汽車站位於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闊口村的文獻路與荔園路交叉處。
莆田城市軌道交通正在規劃階段,規劃預留兩條城市軌道路線。一條是城市輕軌,起點為城際鐵路涵江站,終點是媽祖新城中心區,途徑西天尾,城廂傳統商業區,木蘭溪北岸片區,莆田中心火車站,笏石片區,平海灣片區。另一條是機場快軌,自莆田候機場出線,沿迎賓大道,知名路與城市快軌聯通。建議採用地面輕軌形式。
BRT快速公交系統亦在規劃中。
鐵路
莆田共建成運營的鐵路有福廈鐵路、向莆鐵路和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貨運專線)。 向莆鐵路已於2013年9月26日開通運行。
莆田火車站既是福廈鐵路的 中間大站, 該鐵路南接廈深鐵路,又是向莆鐵路的首末站。莆田有三個投入運行的客運火車站: 莆田火車站、 涵江火車站 、 仙遊火車站 。
輪渡
莆田市忠湄輪渡公司負責輪渡航線為莆田文甲到湄洲島。
莆田市石南輪渡公司負責輪渡航線為石城到南日島。
莆田市湄洲島輪渡公司負責輪渡航線為湄洲島到金門、馬祖、澎湖、台中(不定期航線) 。
歷史文化
地名含義
因歷史上莆田平原地處淺海和沼澤地帶,蒲草滋生,先民剷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別名莆仙,因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莆仙作為一個較為獨立的行政區域出現而得名。別名荔城,因古時盛種荔枝而得名。又稱興化,因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置興化軍,轄莆田、仙遊、興化三縣而得名。還稱莆陽,因北面是眾多的群山,莆仙平原位於山的南面而得名。又有“興安”之稱,因宋景炎二年(1277年)興化軍城失而復得,端宗詔興化軍為興安州而得名。
莆仙話
莆仙話流行區域除莆田市全境外(包括莆田烏丘鄉:大烏丘嶼、小烏丘嶼等), 還分布在廣東潮州、汕 頭、揭陽、汕尾、大埔縣、豐順縣、海南省,湛江、雷州、茂名的電白、千年以來本來是隸屬莆田縣的新厝鎮在1950年代割給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部分分布的有:福建泉港北部、東部,永泰南邊、福清西南邊和原來的莆田縣新厝鎮東邊、北邊的鎮的某些村、西邊,廣東的韶關、廣西東部、南部,浙江溫州南部、東部,舟山群島、福建東部霞浦少量地方,江蘇宜興,興化,安徽的歙縣等市、縣的部分地方。莆田地區已漸漸沒有了那淳樸的莆田話氛圍,保護莆田話的任務嚴峻。 莆田烏丘村,包括大烏丘嶼、小烏丘嶼(下嶼),原為莆田縣湄洲鄉烏丘村,全鎮使用莆田話,烏丘嶼六百多人原住民也全部保留使用莆田話。
在隔絕了半個世紀之後,烏丘嶼在2002年與莆田湄洲島首次實現恢復了直航,55名烏丘嶼鄉親乘搭金門“太武號”客輪迴湄洲探親, 烏丘嶼與湄洲島只隔18海里,過去是湄洲鄉的一個村,島上居民多系湄洲島上的打魚人。由於歷史原因,兩岸咫尺天涯,隔絕了半個世紀。
闊別了家鄉50多年的烏丘鄉親高金德一上岸,就與前來迎接他的白髮老母抱頭痛哭。隨同他回鄉的女兒高愛華28年第一次見到奶奶李春桃,她摟住奶奶悲喜交集。
烏丘嶼鄉親湯金輝昨天全家回湄洲探親,他妻子李阿英背著兩歲兒子湯承勛,是這次烏丘鄉親湄洲尋根團最小的團員。 探親團成員回到湄洲島備感溫馨,過去他們要回一趟故鄉,需繞道金門、台灣、香港等地,不僅咫尺水路要周轉好多天,而且花費要增加一倍。
他們希望兩岸儘早實現“三通”,讓兩岸親人隨時可以團聚。
地方習俗
莆仙民俗豐富多彩,同一個習俗在不同的區域裡,就有所異樣變化。例如春節元宵節,各地的活動日期不同,其項目內容、規模、形式等都存在差異性。元宵節期間,平原人舉行游燈、楓亭游燈最為典型。沿海人元宵節,舉行神祇出巡郊遊、擺粽轎、演戲等。莆仙各地宮觀寺廟數不勝數,而各個地方的宮觀所舉行的神祗廟點活動地大大不同。但其功能或性質是大致相同的,卻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怡神祈望:平安吉祥、子孫昌盛、萬事如意。民俗不光在過節上,風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樣式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由於受到地域文化影響與制約,民間方言或普通行為習慣,亦產生出許多頗具特色的地方習俗。
一年過兩次年
明代中後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時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難,躲過一劫。等風平浪靜之時,已是大年初二,當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裡慘不忍睹。人們決定再過一次年,各鎮各村不一。原莆田縣是大年初四,仙遊縣是大年初五。在中國是很難找到一年過兩次年的習俗。而且大年初二不訪友,為了警示大年間被倭寇入侵的史實,當地百姓規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襲。
莆田鬧元宵
莆田元宵節,時間跨度長,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結束,堪稱 全國最長的元宵節。且期間伴隨有大量熱鬧的民俗活動,盛況賽過春節。每逢元宵節來臨,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歡慶時常常通宵達旦。
莆田的元宵民俗活動從農曆正月初六開始直到正月廿九媽祖宮舉行“尾夜元宵”才結束,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鬧元宵,節目豐富多彩,盛況賽過春節。元宵,是指新春第一個月圓之夜——農曆正月十五晚,為我國民間傳統的重大節日,亦稱“上元節”。莆仙各地到處建有宮、廟、社、壇,每個裡社均按古時劃定的地域和固定的日子,其中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為熱鬧,稱為“元宵心”。還有“總元宵”、“末夜燈”等活動,系較大社廟集中舉行的大型元宵繞境活動。體現出莆仙文化所獨有的強烈內聚力和鄉土氣息。
文獻文物
經過1956~1957、1986—1987年的兩次文物大普查,以及日常文物普查和專題文物普查,保存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文物點800多處,其中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總計414處(原239處),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湄洲島媽祖祖廟、木蘭陂、三清殿、釋迦文佛塔、天中萬壽塔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市級103處(原41處),縣(區)文物保護單位167處,這些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按類別分有:古遺址、古窯址、古墓葬、古建築、古窟寺、古石坊、古石刻、古壁畫、革命文物、革命遺址、革命舊址、革命舊居、
革命紀念建築物、瓷塑、近代代表性建築以及古樹木等。莆田紅磚厝,懸山頂、燕尾脊、紅瓦房,這種屋頂 是莆田特有的,是模仿皇宮的造型。分布著大量莆仙特色的“紅磚厝”,莆田的紅磚建築是閩系紅磚建築重要組成部分,在2013年和閩南紅磚建築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古建築是莆田歷史文明的重要載體,是莆田市文物的精華。莆田市尚且保存的數百座唐、宋、元、明、清古建築是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宋代建築以古譙樓,三清殿、媽祖廟以及眾多宋塔、宋橋、宋陂為代表。八閩名樓古譙樓以其有地方建築特色的宋代台基而著稱。
有珍貴的涉台文物史跡:宋光祿大夫太師金墩黃府陵墓(即閩省長黃小晶先祖太師黃府陵)位於莆田市城廂區龍橋詩山又稱雞峰山因華嚴寺在此山別稱寺山南麓。宋光祿大夫太師金墩黃府賢士涉台文物包括:清康熙台灣知府黃辰明(莆田黃石金墩大保房)、清康熙巡台御史黃叔璥(黃石沙堤房)、清雍正台灣知府黃立本(晉江潘湖湖口房)、清翰林黃彥鴻(福州候官金墩房)等四位名副其實的涉台人物。
工藝美術
木雕工藝
莆田木雕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以“精微透雕”著稱,是福建乃至全國木雕工藝的發源地之一。2008年,莆田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聯合授予“中國木雕之城”的榮譽稱號。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莆田木雕為閩中經濟、文化、習俗、藝術所薰陶,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繁富、刀法活潑、刻工精細的獨特風格,成為莆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古典家具
莆田的古典家具,將久負盛名的木雕工藝與傳統家具巧妙融合,做工講究,造型優美,意蘊豐富,具有一定的文化、審美價值。2006年,莆田仙遊縣還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的榮譽稱號。
金銀珠寶
莆田金銀珠寶行業歷史悠久,技藝精深,品種繁多,門類齊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被譽為“中國銀飾之鄉”、“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
地方特產
金沙薏米
仙遊縣龍華鎮金沙村薏米始栽培於宋朝。明代金沙薏米成為貢品。金沙薏米容易脫殼,出米率達60%以上。薏米的腹溝深、粒圓、含固形物多。
南日鮑魚
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產於莆田市秀嶼區南日。另外,鮑所產生的天然珍珠,其粒大,色艷,鮑的經濟價值很高。
仙遊皮蛋
是以獨特的科學傳統配方加工而成的,質地透明有彈性,味道鮮美,食後甘味迴旋,具有清涼、解毒、消化之功效,特別是可以減少膽固醇,全縣已形成年產優質松花皮蛋和紅心鹹蛋1億粒,產值1億元,出口供貨總值1000多萬美元的“兩蛋”生產出口基地。
荔枝
“荔城無處不荔枝”——這是郭沫若對莆田的第一感覺。自唐代起,莆田就開始栽培荔枝。莆田荔枝以品種多、果粒大、果色艷紅、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氣濃郁,質量優而名揚海內外,主要品種有“陳紫”、“宋家香”、“狀元紅”等。
文旦柚
莆田文旦柚,又名蜜柚,以仙遊度尾的出名。1984年11月,時任國家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視察時,品嘗之後為它命名“度尾無籽蜜柚”。文旦柚每年秋季成熟,果實無籽,果味酸、香、甜,食之爽口,嚼之無渣,富含維生素C,曾被清朝列為貢品。
興化米粉
興化米粉是國家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產,始於宋代,相傳為宋治平間,興化軍主簿黎畛受命協助錢四娘在莆田興建木蘭陂水利工程時所創。
莆田紅團
紅團,福建莆仙地區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餡兩部分構成。紅團是莆仙最有特色的傳統喜慶節日食品,過年時家家必做。不但是可口的食品,也用於渲染節日氣氛,還用於祭祀,而且是寓意深刻的饋贈禮品。
名勝古蹟
全市擁有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蹟250多處,有著名的莆田二十四景,被列為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97處。其中,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湄洲島上的媽祖祖廟遐邇聞名,四海共仰;三教祖祠是唯我獨有;湄洲媽祖祖廟和三教祖祠在全國、東南亞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重要的影響。還可參見莆田三坊七巷、縣巷古街和縣巷、鳳凰山公園等詞條。
莆田南少林
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北部,聞名天下的南少林寺就在這裡。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據考古認為“林泉院至遲在唐代或唐末即已存在”。林泉院的習武之風,緣起於唐初,和莆田武風有關。1991年9月經來自全國武術、歷史、宗教、考古界著名專家、學者反覆論證後得出結論,並於1992年4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南少林遺址論證會暨重建莆田九蓮山南少林寺新聞發布會。
莆田市四季景
四大祈夢勝地是:春莆禧、夏天雲、秋仙女、冬九鯉。
湄洲媽祖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壺山蘭水
簡稱壺山,聳立於荔城南面,興化平原西側。巍峨俊秀的壺公山是閩中地區的名山。
壺公山為中國福建省莆田市一座名山, 最高處有711.5米,由於坐落在興化平原之上,所以顯的十分高大。人們多以壺公山和木蘭溪為莆田市的代名詞,有“壺山蘭水”之雅稱,其中“壺山致雨”是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壺公山坐落於新度鎮之內,距離市區只有十餘公里,其交通十分方便。北宋理學家朱熹曾讚美壺山說:“莆多人物,以文獻名邦著,乃此公作怪也。”這裡所說的“此公”,即是壺公山。
九鯉湖
九鯉湖原名九里湖,位於仙遊縣北部山區鐘山鎮。相傳漢武帝時,安徽廬江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並跨鯉升天成仙,故得名。
莆仙戲
莆仙戲是中國現存戲劇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原名“興化戲”,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莆仙戲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閃光於現代。它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解放後,《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秋風辭》、《新亭淚》、《晉宮寒月》、《葉李娘》、《狀元與乞丐》等優秀劇目譽滿全國劇壇。
古譙樓
古譙樓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後幾經毀建,尚存的古譙樓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嘉慶八年(1803年)整修的。古譙樓是福建保存最完整的譙樓建築,堪稱八閩尚存譙樓第一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古代
科舉名邦、狀元之鄉
莆田市政府委託莆田市莆仙文化研究院啟動《莆田市名人志》編寫工作。 經專家研究,莆仙歷代狀元總計21人,其中正奏狀元9人、正奏武狀元2人、特奏名狀元8人、釋褐狀元2人;歷代榜眼7人;歷代探花5人;歷代宰輔(含贈予)17人;歷代莆籍進士2482人 。
莆仙正奏文舉狀元姓名、大魁年份、官職(9人)
序號 姓名 籍 貫 中魁時間 官職
1 徐 寅 莆田縣 開平元年至四年間(907-910) 秘書省正字
2 黃仁穎 莆田縣 明宗天成(927) 端明殿掌院學士
3 徐 鐸 莆田縣 熙寧九年(1076) 禮部尚書、吏部尚書
4 黃公度 莆田縣 紹興八年(1138) 考功員外郎、左朝請郎
5 鄭 僑 故興化縣 乾道五年(1169) 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
6 吳叔告 莆田縣 端平二年(1235) 大理寺少卿
7 陳文龍 莆田縣 鹹淳四年(1268) 參知政事
8 林 環 莆田縣 永樂四年(1406) 翰林院修撰、侍講
9 柯 潛 莆田縣 景泰二年(1451) 翰林院學士
正奏武舉狀元姓名、大魁年份(2人)
序號 姓名 籍 貫 中魁時間 官職
1 黃仁渢 莆田縣 乾寧二年(895) 閩諫議大夫、節度巡官
2 薛 奕 故興化縣 宋熙寧九年(1076) 武狀元鳳翔府都監
釋褐狀元(2人)
序號 姓名 籍 貫 中魁時間 官職
1 林自 興化縣 元豐八年(1085) 秘書省正字,遷著作佐郎,終宣德郎
2 謝候善 莆田縣 南宋釋褐狀元 郡學任職
特奏名狀元(特奏狀元、特魁)姓名、年份(8人)
序號 姓名 籍 貫 中魁時間 官職
1 劉景暘 莆田縣 嘉祐八年(1063)
2 鄭測 莆田縣 宣和三年(1121) 瑞金知縣
3 林洵美 莆田縣 紹興十五年(1145) 知潮州海陽縣
4 方鎬 莆田縣 淳熙十四年(1187) 湖南運乾
5 陳從龍 莆田縣 紹熙元年(1190) 監邕州稅
6 王聲叔 莆田縣 端平二年(1235) 溫州府學教授
7 彭彝甫 莆田縣 淳祐七年(1247) 溫州府學教授
8 林濟孫 仙遊縣 開慶二年(1260) 六府通議
現代
姓名 | 生卒年 | 籍貫 | 主要成就 | 備註 |
陳宜瑜 | 1944- | 仙遊縣 | 動物學家(魚類學,動物分類學) | 1991年當選院士,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國家自然基金會主任。 |
林元培 | 1936- | 荔城區西天尾鎮 | 著名橋樑工程設計師 | 2005 年當選院士 |
楊錦宗 | 1932-2008 | 城廂區常太鎮 | 精細化工專家 | 2001年當選院士 |
林華寶 | 1931--2003 | 秀嶼區南日鎮 | 空間返回技術專家 | 1997年當選院士 |
林蘭英 | 1918-2003 | 荔城區鎮海居委會 | 半導體材料專家 | 1980年當選院士 |
劉思職 | 1904.3—1983.8 | 仙遊縣鯉城鎮 | 生物化學家、免疫化學家 | 1957年當選院士 |
閔桂榮 | 1933- | 莆田 | 空間技術專家 | 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林秉南 | 1920-2014 | 莆田 | 水利學與河流動力學家 | 1991年當選院士 |
黃維垣 | 1921-2015 | 莆田城內東里 | 有機化學家 | 1980年當選院士 |
俞永新 | 1929-- | 仙遊縣 | 病毒學、生物製品學專家 | 2001年當選院士 |
陳森玉 | 1939- | 仙遊縣 | 加速物理學家 | 2001年當選院士 |
關傑 | 1939- | 涵江區 | 冶金機械專家 | 1997年當選院士 |
洪茂椿 | 1953- | 莆田 | 無機化學家 | 2003年當選院士 |
林其誰 | 1937- | 莆田 | 生物化學家 | 2003年當選院士 |
龔旗煌 | 1964- | 城廂區華亭 | 光學專家 | 2003年當選院士,現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李嘉誠 | 1928- | 祖籍涵江白塘 | 實業家、慈善家 | 香港首富、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主席 |
陳光毅 | 1933- | 莆田城內 | 省長、省委書記等職 | 曾任甘肅省省長、福建省委書記、民航總局局長。 |
余壽文 | 1939- | 仙遊縣 | 清華大學教授、博導。 | 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陳章良 | 1961- | 莆田江口 | 理學博士,教授 | 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等 |
陳雷卿 | 1935- | 莆田 |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
陳希 | 1953- | 莆田城內 | 工學碩士學位,研究員 | 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黨校校長。 |
陳至立 | 1942- | 仙遊縣 | 研究生學歷,副研究員 | 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 |
陳肇雄 | 1961- | 莆田闊口 | 工學博士學位,研究員 | 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
李禮輝 | 1952- | 莆田 | 經濟學博士,研究員 | 曾任中國銀行行長 |
李川 | 1950- | 莆田 | 福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 曾任福建省副省長、政協副主席 |
黃文麟 | 1934- | 莆田 | 高級經濟師 | 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等職 |
周天鴻 | 1956- | 莆田 | 醫學碩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民革中央常委、廣東省委會主委,暨南大學副校長,全國政協委員 |
李祖可 | 1946- | 莆田 | 工程師 | 曾任九三學社第四屆福建省委副主委。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
林文肯 | 1945- | 莆田 | 研究生學歷 | 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共十六大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央紀委副秘書長等職。 |
胡文容 | 1964- | 莆田 | 工學博士,教授 | 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學誠法師 | 1966- | 仙遊縣賴店鎮 | 博士學位 | 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等職 |
蘇華 | 1908—2008 | 莆田 | 原福建省總工會女工部部長 | |
陳寶田 | 1949- | 莆田 | 原任江蘇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省長助理。 | |
蔡自興 | 1938- | 莆田 | 智慧型機器人專家 | 被譽為“中國智慧型控制學科的奠基者”和“中國人工智慧教育第一人”。 |
吳淞笙 | 1945—2007 | 莆田 | 圍棋九段段位 | 曾任中國圍棋協會培訓中心高級教練。 |
劉玉煌 | 1959- | 莆田 | 運動員 | 亞洲田徑錦標賽跳遠比賽冠軍 |
鄭炳清 | 1937- | 莆田 | 1993年晉升中將軍銜 | 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
城市榮譽
“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城市;
中國木雕之城;
中國武術之鄉;
全國田徑之鄉;
全國雙擁模範城;
全國籃球城市;
中國攝影之鄉;
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
中國銀飾之鄉;
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入圍2018年國家森林城市擬批准名單。
福建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福州市 | 鼓樓區 | 台江區 | 倉山區 | 馬尾區 | 晉安區 | 福清市 | 長樂市 | 閩侯縣 | 閩清縣 | 永泰縣 | 連江縣 | 羅源縣 | 平潭縣 |
廈門市 | 思明區 | 海滄區 | 湖裡區 | 集美區 | 同安區 | 翔安區 |
莆田市 | 城廂區 | 涵江區 | 荔城區 | 秀嶼區 | 仙遊縣 |
三明市 | 梅列區 | 三元區 | 永安市 | 明溪縣 | 將樂縣 | 大田縣 | 寧化縣 | 建寧縣 | 沙縣 | 尤溪縣 | 清流縣 | 泰寧縣 |
泉州市 | 鯉城區 | 豐澤區 | 洛江區 | 泉港區 | 石獅市 | 晉江市 |南安市 | 惠安縣 | 永春縣 | 安溪縣 | 德化縣 | 金門縣 |
漳州市 | 薌城區 | 龍文區 | 龍海市 | 平和縣 | 南靖縣 | 詔安縣 | 漳浦縣 | 華安縣 | 東山縣 | 長泰縣 | 雲霄縣 |
南平市 | 延平區 | 建甌市 | 邵武市 | 武夷山市 | 建陽市 | 松谿縣 | 光澤縣 | 順昌縣 | 浦城縣 |政和縣 |
龍巖市 | 新羅區 | 漳平市 | 長汀縣 | 武平縣 | 上杭縣 | 永定縣 | 連城縣 |
寧德市 | 蕉城區 | 福安市 | 福鼎市 | 壽寧縣 | 霞浦縣 | 柘榮縣 | 屏南縣 | 古田縣 | 周寧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