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祀官

奉祀官

奉祀官:官名。民國北洋政府改清朝授給“聖賢”後裔的五經博士等官為奉祀官。奉祀官除享受簡任官的待遇之外,國府還要培植其受大學教育。1944年,年僅6周歲的他,以孔氏南宗嫡長孫的身份被當時的國民政府冊封為孔子南宗75代奉祀官,在孔祥楷的記憶中,他曾以奉祀官身份參加過兩次祭孔典儀。清朝兵部尚書李之芳《清康熙衢州重修孔氏家廟碑》云:孔氏之家廟者遍行天下,唯曲阜衢州耳。台灣作為現代化之地,如果要強調孔子對於文化與教育的貢獻,當然要給女兒一個平等的競爭機制去爭取這個榮譽職位,而不是一邊宣示“性別平等”,一邊強調“傳統”的嫡長子制度,完全忽視女兒也有爭取榮譽、宣揚儒家文化的資格與能力。

基本簡介

奉祀官奉祀官

當今我國沒有這項制度,不過,還有人擔任這個官(遺留下的),當然我國似乎默認。

最後一代的孔氏奉祀官是孔祥楷。也是中國當今的最後一個奉祀官。中國最後的“奉祀官”的孔祥楷,備受國內外媒體關注。當被問及是否希望他的子孫世襲奉祀官身份時,孔祥楷表示,自己從未想過要這樣的“名分”“我認為我要做的就是大力弘揚和傳承孔子偉大思想和文化,這是作為一個孔子後人的職責”。

中國最後的“奉祀官”

自從孔子第77世孫孔德成去世後,孔祥楷成為兩岸三地(曲阜、衢州、台灣)孔廟最後的奉祀官。

在衢州,孔祥楷是被當地男女老少尊稱為“老爺子”的孔家後人。1944年,年僅6周歲的他,以孔氏南宗嫡長孫的身份被當時的國民政府冊封為孔子南宗75代奉祀官,在孔祥楷的記憶中,他曾以奉祀官身份參加過兩次祭孔典儀。

祭孔是華夏民族為了尊崇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廟舉行的隆重祀典,兩千多年來從未間斷,成為世界祭祀史、人類文化節史上的一個奇蹟。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稱作“國之大典”。自唐玄宗於公元739年封孔子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動開始升格。宋代後祭祀活動日益隆重,明代已達到帝王規格。至清代,達到了頂峰。

以傳承孔子文化為己任

說起孔氏家廟,全國共有2座,北有山東曲阜,南有浙江衢州。清朝兵部尚書李之芳《清康熙衢州重修孔氏家廟碑》云:孔氏之家廟者遍行天下,唯曲阜衢州耳。

孔子第79代嫡孫首任奉祀官孔子第79代嫡孫首任奉祀官

據《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志》記載,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趙構在揚州祭天,孔子第48代嫡長孫、衍聖公孔端友奉詔陪祭。此後金兵大舉南侵,淮揚危急,高宗君臣倉惶南渡。建炎三年正月,高宗駐蹕臨安(杭州),因孔端友率近支族人扈蹕南渡有功,賜家衢州建家廟。屈指算來,衢州家廟已有881年歷史。

多年來,作為一個孔子思想的傳播者,1938年出生的孔祥楷一直為中興南宗、弘揚儒學而努力。如今在這座儒風浸潤的古城,孔子的文化已滲透到衢州人民的心中,而他也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的身上。“每個時代有自己的祭祀文化,現在就要普及對青少年的教育,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希望。”據孔祥楷介紹,衢州市幾乎所有的中國小都開設了有關孔子和《論語》的講座,同時應衢州學院之邀,他也長年開設“文化漫談”課程,此外,他還在孔府開設了“少兒讀經班”。孔祥楷說:先讓他們背下來,以後慢慢在生活和學習中體會。

據悉,9月28日當天,來自國內外的50多位儒學專家學者以及衢州數十萬民眾將聚集在一起,參與、觀看祭孔典禮。而與此同時,在中國的曲阜和香港、台灣,甚至國外的一些地方,也都將舉行紀念孔子的活動。

中新社衢州9月27日電 題:中國最後的“奉祀官”孔祥楷:以傳承孔子文化為己任

2009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0年紀念日,在衢州,有孔子的嫡傳第75世嫡長孫孔祥楷。自從隨蔣介石去台灣的孔子第77世孫孔德成去世後,孔祥楷也成為兩岸三地(曲阜、衢州、台灣)孔廟最後的奉祀官。 山東與孔子有關的區域動靜搞得很大,一會兒向全球發布孔子的標準像,一會兒搞中華文化標誌城,熱鬧非凡。我於是想去浙江衢州看看。衢州有孔子的家廟,清朝兵部尚書李之芳曾撰碑文:孔氏之家廟者遍行天下,唯曲阜衢州耳。

1947年9月6日的《東南日報》上的一篇報導,東南日報當年是浙江發行量最大的報紙。這是一篇通訊,標題為《南宗祀孔記》。文中有這樣的記述:“今年八月廿七日(農曆)是先聖孔子的二千四百九十八年祭。因為奉祀官孔祥楷還是一個小孩子,事情便由其尊翁孔繁英和孔氏家廟理事長孔憲洛負責主持。”“孔祥楷在尼山國小念書。奉祀官除享受簡任官的待遇之外,國府還要培植其受大學教育。” “那年我才9足歲,是以孔氏南宗嫡長孫的身份被國民政府委任為奉祀官的,當時的情景依稀還有些印象。比較清晰的是第二年的大典,也就是1948年農曆八月廿八日,南宗家廟舉行抗戰勝利後的首次祭孔大典,由湯恩伯主祭,他當時兼任衢州綏靖公署主任。我就站在湯恩伯身邊,帶著一雙白色的紗手套。”

這也是孔祥楷以奉祀官身份參加的僅有的兩次祭孔典儀。孔祥楷當時國民政府任命的奉祀官享有月俸430塊大洋待遇,但他沒見過這筆錢。1999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訪問南宗孔廟,曾問起奉祀官的收入。孔祥楷隨即笑托汪老:“下次您去台灣和辜振甫談判,希望把我的工資要回來。我是1983年入黨的,入黨以後的就不要了。”兩人撫掌大笑。

台灣孔禮

奉祀官奉祀官

2009年台灣祭孔大典相較於以往,更為不同。這一次的問題在於,究竟誰可擔任下一任“奉祀官”,孔家女性被忽略。台灣作為現代化之地,如果要強調孔子對文教的貢獻,當然要給女性平等的競爭機制去爭取這個榮譽職位。 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向是來台灣的重要節日,透過祭孔大典等儀式的舉行,表達後世對於至聖先師孔子的尊敬。只是2009年的祭孔大典相較於以往,更為不同。這一次的問題在於,在孔德成先生逝世後,留下四名子女:長女(孔維鄂)、長子(孔維益)、次子(孔維寧)、次女(孔維崍)。其中長子孔維益已經過世,但留有一子孔垂長。究竟以上誰可以擔任下一任的“奉祀官”?選任的標準是什麼?我們看到在當局“內政部”會議的討論過程中,幾乎都只圍繞著次子與長孫打轉,而女性則被順理成章的忽略。即便“內政部”2009年7月曾經稱,女性也可以擔任孔廟主祀“奉祀官”,但千萬不能忽略:前提是孔家後代“僅生一女”的狀況下,才可由女兒擔任。

作為一個女性的公民與納稅人,實在對於這樣的討論方式無法接受!性別平權的目的是要尊重,而非施捨!若自性別平等的角度出發,按理說只要是孔家的子女,皆有擔任“奉祀官”候選人的資格。

若以儒家倫理而言,其順序便應以長幼排序為主,而非如“內政部”所言在沒有男系子孫的情況下,女性才可擔任“奉祀官”。如果只有在“僅生一女”的情況下,孔家女兒才有可能擔任“奉祀官”,那么“政府”等於宣告,女兒是次等的、無奈的選擇,只不過是因為沒有兒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讓女兒擔任。

台灣作為現代化之地,如果要強調孔子對於文化與教育的貢獻,當然要給女兒一個平等的競爭機制去爭取這個榮譽職位,而不是一邊宣示“性別平等”,一邊強調“傳統”的嫡長子制度,完全忽視女兒也有爭取榮譽、宣揚儒家文化的資格與能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