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中沙群島古稱“紅毛淺”、“石星石塘”等,位於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島東面偏南,距永興島200公里,是南海諸島中位置居中的一群。該群島北起神狐暗沙,南止波氵伏暗沙,東至黃岩島,地理位置在北緯13°57′~19°33′,東經113°02′~118°45′之間,南北跨緯度5°36′,東西跨經度5°43′,海域面積60多萬平方公里,島礁散布範圍之廣僅次於南沙群島。
中沙群島也是海洋型島嶼,全部是類似於西沙群島那樣的珊瑚島礁,發育在中央深海盆及北部陸坡上海山頂部,由黃岩島和中沙大環礁上26座已經命名的暗沙,以及一統暗沙、憲法暗沙、神狐暗沙、中南暗沙等4座分散的暗沙組成,除黃岩島環礁礁緣部分露出海面外,其它暗沙暗礁均隱伏海水中,距海面深淺自數十米至數百米不等。地質構造也與西沙群島相似,屬南海陸緣地塹系的組成之一,巨觀地貌形態為中沙海底高原珊瑚礁地貌。
介紹
中國的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中位置居中的群島。西距西沙群島的永興島約200公里。它的主要部分由隱沒在水中的3座暗沙、灘、礁、島組成。長約140公里(不包括黃岩島),寬約60公里,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略呈橢圓形。包括南海海盆西側的中沙大環礁、北側的神狐暗沙、一統暗沙及聳立在深海盆上的憲法暗沙、中南暗沙、黃岩島等一些暗沙。中沙大環礁是南海諸島中最大的環礁,全為海水淹沒,水深經常是9~26米。大環礁東側是深而大的地殼斷裂帶,陸殼和洋殼接觸處以51°~58°陡坡下降到4000米海盆上。大環礁南部與南沙群島的雙子群礁間海域,是南海最深處(-5559米),熱流量、布格重力和磁力都異常偏高,可能與陸塊漂移有關。
中沙群島中的暗沙邊緣突起、彼此間的斷塊又不相聯,因此造成許多獨立個體。斷缺部分成為出入潟湖的天然水道。潟湖內亦散布有暗沙,其中以漫步暗沙最淺,僅9米。中沙群島大部海區位於熱帶中部,只有一統,神狐暗沙位於熱帶北部,均屬熱帶季風氣候,南北溫度差異稍大。年平均氣溫約25--27℃,海溫約25~28℃,中沙群島受颱風影大,又是南海颱風的發源地。海流主要是季風環流;冬流向西南,夏流向東北,東部受黑潮暖流的影響,海流受中沙大環礁的阻擋麗形成局部上升流,掀起營養物質,使中沙大環礁成為高產漁場,深邃的南海深海盆具有與太平洋類似的多層垂直水團。表層水溫較底層水溫度高20℃以上,溫差資源特別豐富,可用以發電。黃岩島是中沙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的環礁,為海盆中的海山上復珊瑚礁而成,位於中沙東側,距灘礁約 300公里,狀似三角形,長約19公里,邊緣陡峭,湖水色清綠,礁盤上分布有明顯可見的石柱狀珊瑚礁塊,最高者稱為“南岩”,高出海面約1.8米。黃岩島猶如一珊瑚岩柱,從4000米深的海盆直插聳立於海面。中沙雖為隱伏在水中的暗沙群,但距海面較近,面積廣大,因而對海面狀況影響甚巨。天氣惡劣時,如漫步暗沙、比微暗沙波浪極大,灘岸附近海面為其所擾,海水顯得高而亂。暗沙所在的海區,海水為微綠色,而深海則呈碧藍色,極易分辨。故早在200餘年前,中沙即被利用為航行走“外溝”的標誌,由廣州、香港、上海、台灣、日本等到新加坡的航線均經此而過。
資源
中沙群島附近海域營養鹽分豐富,是南海重要漁場。盛產金帶梅鯛、旗魚、箭魚、鮪魚
等多種水產。珊瑚礁的生物量也較高,形成五光十色的“海底花園”。中沙群島海水清淨,海溫25—28℃之間,最是適合 各類海產繁殖生長。因此,中沙群島漁場素以出產海參、龍蝦、硨磲等珍貴海產品而著名,且產量極高,每逢1—4月,海面風浪不興,海溫趨暖,海水清澈之時,漁民們幾艘、幾十艘漁船成群結隊前往中沙群島生產,主要是垂鉤名貴魚類和捕撈海參、龍蝦等。
歷史
中國漁民祖祖輩輩在中沙海域從事漁業活動。中沙群島的主權向屬中國。1984年將中沙群島島礁及其海域劃歸廣東省海南行政區管轄;1988年海南省成立,中沙群島劃歸海南省。2012年成立三沙市,屬之。
水下地形
中沙群島位於南海中部, 它與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一樣, 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沙群島北距廣州約480 海里,西北距榆林港310 海里; 距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駐地永興島120 海里。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於1975年3 、4月份兩次對中沙考察,獲得中沙考察航跡228 海里的連續回聲測深資料,根據所獲得的測深資料, 並參照圖水深資料, 我們編制了中沙群島水下地形圖 。通過對現有資料的分析和研究, 我們對中沙群島的水下地形、地貌有以下的認識。
中沙群島屹立在南海中央深海盆地的西北邊緣, 與西沙群島同位於海南島東南的台階式大陸坡上。西沙群島與中沙群島之間有一北東向的深達2500米的海槽。海槽的東北部水深超過2000米, 西南部超過3000 米。群島的東南側則直接逼臨水深超過4000米的南海中央深海盆地。 在中沙群島的北緣, 即比微暗沙西北方, 我們測得有一水深350 米的水下台階一中沙上台階, 寬達20 海里(37公里)。此台階異常平坦, 坡度僅有1.3%。台階上絕大部份的水深在300--350 米之間, 台階內側水深310 米; 台階外緣水深355--360米。中沙群島與台階的轉折處的坡度為7度07分, 越過此一台階後以22°的坡角陡直下降至中沙下台階。下台階的水深, 據海圖資料達2000--2400 米, 寬度比上台階小。下台階邊緣急轉直下至3000多米深的海底。中沙上、下台階主要分布在群島的西北部, 也就是說它們在向陸坡一側發育, 而在東南側的向海坡區, 台階極窄, 甚至不存在。 座列在中沙台階之上的中沙群島是一個巨大的水下環礁。
環礁走向呈北東一南西向, 縱長14 1公里, 寬55公里。環礁周緣隆起較高, 由一系列斷續相接的水深15--20 米的暗沙或淺灘組成。根據海圖資料, 環礁周緣已定名的暗沙及淺灘達20 處。環礁內部窪陷, 呈礁湖形態, 水深通常為75--85 米。礁湖內亦有少量零星散布的暗沙與礁灘, 其中在海圖上已定名的有六處。 在周緣的暗沙或淺灘之間, 亦即作為礁湖與其外海水交換的通道有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的通道是水深55--65 米的平緩階地, 水不深, 寬度不大, 一般寬0.5--3公里。這一類型的通道數量多, 廣泛分布在群島的西北與東南部。另一類型的通道數量少, 特點是具有發育的槽溝, 水深與寬度都較大。分布在群島的東北與西南角。如東北角通道, 位於比微暗沙與隱磯灘之間, 呈喇叭形, 外寬達18公里, 內寬12公里; 水深超過10 米, 其中有很發育的多道槽溝, 它們由石塘連礁之間直瀉礁湖。西南角的通道寬3--5公里, 也有槽溝將環礁外海水與礁湖內最大水深為91--10米的西南部溝通。上述通道的塑造, 除北東一南西向的構造活動因素外, 還可能與本區盛行的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及與之伴隨的海流活動密切相關。
人文環境
中沙群島當地政府致力於發展當地經濟,中沙群島的產業結構以海洋捕撈業為主。對此採取扶持生產、保證供給、重視運銷、促激漁業生產的有力措施,使得連年來島作業的各地漁民不斷增加,漁業生產直線上升。
大力發展海上交通運輸業,保證供應。興建港口碼頭、興建機場、建造大型運輸船隻,保證海上運輸線場通,促進經濟發展。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中沙群島的社會事業發展很快。建立了電影放映隊、衛星電視收轉台,極大地豐富了駐島軍民的文化生活,建立了海洋博物館,展示奇異的海洋資源,開展愛國愛島教育。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海島上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桌球室、桌球室、歌舞廳以及其他文化娛樂體育設施在各個島嶼迅速配套起來。現西南中沙群島不再是孤寂荒涼的海島,每個有居民居住的島嶼都生機盎然、充滿歡樂。
特產
中沙附近海域營養鹽分豐富,是南海重要漁場,盛產金帶梅鯛、旗魚、箭魚、鮪魚等多種水產。珊瑚礁的生物量也較高,形成五光十色的“海底花園”。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民祖祖輩輩在中沙海域從事漁業活動。中沙群島的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颱風源地
中沙群島大部分海區位於熱帶中部。是我國南海颱風的發源地。
發展狀況
1984年將中沙群島島礁及其海域劃歸海南行政區管轄;1988年海南省成立,中沙群島劃歸海南省。
中沙群島,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地級)。中沙群島為中沙島礁虛擬鎮。
礁緣上的暗沙
名稱 | 坐標 |
---|---|
西門暗沙 | 15°,58′N,114°,03′E,/,15,967°,N,114,05°,E |
本固暗沙 | 16°,00′N,114°,06′E,/,16°,N,114,1°,E |
美濱暗沙 | 16°,03′N,114°,13′E,/,16,05°,N,114,217°,E |
魯班暗沙 | 16°,04′N,114°,18′E,/,16,067°,N,114,3°,E |
立夫暗沙 | 15°,57′N,115°,24′E,/,15,95°,N,115,4°,E |
比微暗沙 | 16°,13′N,114°,44′E,/,16,217°,N,114,733°,E |
隱磯灘 | 16°,03′N,114°,56′E,/,16,05°,N,114,933°,E |
武勇 , 暗沙 | 15°,52′N,114°,47′E,/,15,867°,N,114,783°,E |
濟猛暗沙 | 15°,42′N,114°,41′E,/,15,7°,N,114,683°,E |
海鳩暗沙 | 15°,36′N,114°,28′E,/,15,6°,N,114,467°,E |
安定連礁 | 15°,37′N,114°,24′E,/,15,617°,N,114,4°,E |
美溪暗沙 | 15°,27′N,114°,12′E,/,15,45°,N,114,2°,E |
布德暗沙 | 15°,27′N,114°,10′E,/,15,45°,N,114,167°,E |
波洑暗沙 ,(伏洑暗沙) | 15°,27′N,114°,00′E,/,15,45°,N,114°,E |
排波暗沙 | 15°,29′N,113°,51′E,/,15,483°,N,113,85°,E |
果淀暗沙 | 15°,32′N,113°,46′E,/,15,533°,N,113,767°,E |
排洪灘 | 15°,38′N,113°,43′E,/,15,633°,N,113,717°,E |
濤靜暗沙 | 15°,41′N,113°,54′E,/,15,683°,N,113,9°,E |
控湃暗沙 | 15°,48′N,113°,54′E,/,15,8°,N,113,9°,E |
華夏暗沙 | 15°,54′N,113°,58′E,/,15,9°,N,113,967°,E |
潟湖內的暗沙
名稱 | 坐標 |
---|---|
石塘連礁 | 16°,02′N,114°,46′E,/,16,033°,N,114,767°,E |
指掌暗沙 | 16°,00′N,114°,39′E,/,16°,N,114,65°,E |
南扉暗沙 | 15°,55′N,114°,38′E,/,15,917°,N,114,633°,E |
漫步暗沙 | 15°,55′N,114°,29′E,/,15,917°,N,114,483°,E |
樂西暗沙 | 15°,52′N,114°,25′E,/,15,867°,N,114,417°,E |
屏南暗沙 | 15°,52′N,114°,34′E,/,15,867°,N,114,567°,E |
向東在菲律賓附近
名稱 | 坐標 | 備註 |
---|---|---|
特魯暗沙 | 16°,20′N,116°,40′E,/,16,333°,N,116,667°,E | |
憲法暗沙 | 16°,20′N,116°,44′E,/,16,333°,N,116,733°,E | |
管事 , 暗灘 | 17°,20′N,118°,50′E,/,17,333°,N,118,833°,E | |
黃岩島 ,(民主礁) | 15°,11′N,117°,46′E,/,15,183°,N,117,767°,E | 包括南岩, 北岩 |
黃岩海山 | ||
石星海山 | ||
憲北海山 | ||
憲, 南海山 | ||
漲中海山 | ||
珍貝海山 |
向南在南沙群島附近
名稱 | 坐標 |
---|---|
中南暗沙 | 13°,57′N,115°,24′E,/,13,95°,N,115,4°,E |
中南海山 | |
龍南 , 海山 | |
長龍海山 |
北部分散暗沙
名稱 | 坐標 |
---|---|
神狐暗沙 | 19°,33′N,113°,02′E,/,19,55°,N,113,033°,E |
一統暗沙 | 19°,12′N,113°,53′E,/,19,2°,N,113,883°,E |
增殖流放
2010年12月22日,根據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關於開展“中沙群島底播資源增殖放流”項目的要求,海南省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從海南瓊海出發,12月24日到達放流的指定海域:N15°55′30″,E114°27′50″,開展漁業資源底播增值放流活動,共投放石斑魚苗3.296萬尾,麒麟菜苗23.0726萬株。
海南省水產研究所自承擔項目以來從種苗的培育、篩選到投放做了大量工作,並由該所陳積明總工程師親自帶隊指導整個放流活動,捕撈資源加工研究室的4名科研人員也參加了項目的具體實施。
中沙群島是海南省重要的漁業開發生產基地,其自然條件優越,各種生物可終年生長。另外,該海域屬於特殊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區,生態環境複雜多樣,物種資源豐富,為優質水生生物的索餌、繁育、避害等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這次放流活動主要目的是修復和增值生物資源,維護海洋環境生態平衡,提高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突出了海南省對西中沙漁業資源的重視和保護,對以後開展相關的漁業開發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領土爭議地區導航
中國領土爭議地區。 |
南海諸島
太平洋島嶼
主要島嶼 | 庫頁島 | 千島群島(含俄控南千島群島)| 琉球群島 | 釣魚台列島(日控)| 台灣島 | 崇明島 | 舟山群島 | 香港島嶼 | 海南島 | 加里曼丹島 | 菲律賓群島 | 蘇門答臘島 | 紐幾內亞島(伊里安島)| 紐西蘭群島 | 馬里亞納群島 | 爪哇島 | 小巽他群島 | 蘇拉威西島 | 摩鹿加群島 | 廖內群島 | 新加坡島 |
玻里尼西亞島群 | 夏威夷群島 | 中途島(美)| 威克島(美)| 埃利斯群島(屬吐瓦魯)| 湯加群島 | 社會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 土布艾群島(屬法屬玻里尼西亞)| 土阿莫土群島(屬法屬玻里尼西亞)| 馬克薩斯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 紐埃島(紐西蘭)| 薩摩亞群島(分屬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 托克勞群島(紐西蘭)| 庫克群島 | 萊恩群島(屬吉里巴斯)| 菲尼克斯群島(屬吉里巴斯)| 強斯頓環礁 | 瓦利斯群島(法)| 富圖納群島(法)| 皮特凱恩群島(英) |
美拉尼西亞島群 | 俾斯麥群島(屬巴新)| 索羅門群島 | 聖克魯斯群島(屬索羅門群島)| 新赫布里底群島(即萬那杜)| 新喀里多尼亞島(法)| 斐濟群島 |
密克羅尼西亞島群 | 馬里亞納群島(分屬北馬里亞納和關島)| 加羅林群島(分屬帛琉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南中國海諸島 | 東沙群島(台控)| 西沙群島(中控)| 中沙群島(無人)| 南沙群島(台、中、越、菲、馬分控) |
日本列島 | 本州島 | 四國島 | 九州島 | 北海道島 | 對馬島 | 隱歧島 | 伊豆諸島 | 淡路島 | 佐渡島 | 小笠原群島 | 南鳥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