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域
1987年9月10日國務院【國函156號】批覆:
1、將西沙群島依其地理分布劃分為東、西兩部分,即西為永樂群島,東為宣德群島。
2、將現西沙群島中永樂群島以外的地理實體劃歸宣德群島,趙述島和西沙洲劃入七連嶼,並相應調整宣德群島的經緯度為北緯15°43′-17°00′,東經112°10′-112°54′;七連嶼的經緯度為北緯16°55′-17°00′,東經112°12′-112°21′。
3、宣德群島中的宣德環礁和東島環礁環礁發育不完整,只有少部分礁坪。在西沙礁坪發育較完整的環礁中,永樂環礁是面積最大的一個,且島嶼眾多,礁湖內有大片淺水區域,漁業資源豐富,是西沙重要的漁業基地和漁民居住地。
開發歷史
中國人民最早發現並開發島礁
中國人民最早發現這些島嶼礁灘,長期以這些島嶼礁灘為基地進行漁業捕撈生產和居住,世代相繼對這些島嶼礁灘進行辛勤的開發和經營。
公元226年,三國時的東吳孫權派朱應、康泰出訪東南亞各國。康泰回國後根據經歷所寫成的《扶南傳》,對南海諸島的地理情況作了準確的記載。
在西沙群島的甘泉島有一處唐宋遺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鐵鍋殘片以及其他生產、生活用品。這無可辯駁地證明,至少從唐宋時期開始,中國人民就已經在西沙群島居住和生產,早已經是西南中沙群島的主人。及至明清時代,中國人民在各島嶼上保留了大量遺蹟。
中國政府最早實行管轄和行使主權
兩漢時,西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標誌著中央政權對海南島及南海諸島直接統治的開始。
早在唐代已經將西南中沙群島劃歸海南島的振州管轄。
明清時期,政府對南海諸島進行詳細記載並繪製地圖,將島礁正式列入中國疆域版圖。
自然資源
水產資源
中國南海海洋魚類有1500多種,多數種類在宣德群島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主要有馬鮁魚、石斑魚、紅魚、鰹魚、帶魚、寶刀魚、海鰻、沙丁魚、大黃魚、燕鰩魚、烏鯧魚、銀鯧魚、鮪魚、鯊魚等。
水產類還有海參、海貝、藻類等,都具有一定經濟價值。
海鳥資源
部分島嶼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四時如夏,島嶼周圍廣闊的海面上有豐富的海洋食料,吸引著大批的島類在這裡繁衍生長。分布在各個島嶼上的鳥類總計有六十多種。比較常見的有白鰹鳥、軍艦鳥、海鷗、藍翡翠鳥、銹眼鳥等。
植物資源
在形成時間較長和面積較大的幾個主要島嶼上,都生長有茂密的樹林。一般以麻楓桐樹組成的純林為主,稱為“熱帶海島型常綠林”。
海底資源
群島海域的海底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
海底資源還包括有各種金屬礦產資源,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海洋開發的深入,海底資源有著非常廣闊的開發前景和巨大的利用價值。
島礁資料
宣德環礁東部的永興島是南海最大島嶼,石島是南海海拔最高點,七連嶼包括大小10個島嶼;東島環礁的東島是西沙第二大島嶼,高尖石是南海諸島中唯一的一座火山岩島。
部分島礁資料如下:
永興島
永興島是一座珊瑚島,陸地面積2.6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島和整個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為三沙市政府所在地。
島上現有超市、郵政門市、人民醫院、圖書館、工商銀行等,還有賓館、飯店、髮廊、燒烤吧和一個KTV,但受條件所限,不具備大規模接待能力。
七連嶼
七連嶼是一組島礁、沙洲的整體名稱,包含南沙洲、中沙洲、北沙洲、南島、中島、北島、東新沙洲、西新沙洲、趙述島、西沙洲等島礁和沙洲。
東島
東島在永興島東南約50公里,陸地面積約1.7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島中面積第二大島。
石島
石島和永興島是在同一礁盤上,該島面積約0.08平方公里,海拔15.9米,是南海諸島中最高的島嶼。
高尖石
高尖石拔海6.6米, 系由含生物屑的玻屑一岩屑凝灰礫岩、玻基輝橄岩等組成的岩石小島, 是第四紀火山噴發作用產物。面積小於0.01 平方公里, 呈圓柱狀塔形, 三級海蝕階地清晰, 在-14 米處形成裙礁,是西沙群島最老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