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

中國各民族歷史的總稱。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現在全國有56個兄弟民族。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祖國的歷史和文化。中國民族史包括中國古今各民族的族別史,各個地區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專史和民族關係史等內容。

基本信息

中國民族史

正文

中國各民族歷史的總稱。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現在全國有56個兄弟民族。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祖國的歷史和文化。中國民族史包括中國古今各民族的族別史,各個地區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專史和民族關係史等內容。
中國民族史概要 中國各民族的祖先,主要起源於祖國各地的古人類。大約從一百幾十萬年以前起,遠古的人類就已經勞動、生息、繁衍在祖國的土地上。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北京周口店、山西芮城、貴州黔西觀音洞、廣西柳江、安徽和縣和遼寧金牛山等地發現的古人類遺骸、遺物和遺址,反映了祖國人類的起源和早期人類演化的情況。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從六、七千年前起,分布在中華大地各處的人們共同體,陸續進入以農耕和畜牧為標誌的新石器時代。人們由從事採集漁獵經濟,進而改造自然,出現了磨製石器、陶器和紡織等,形成了黃河流域一帶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長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等許多文化遺存。與此同時,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帶有大量的、延續時間較久的、以細小打制石器為特徵的遊牧和狩獵民族的文化。當時,中華民族先民的足跡已遍布祖國遼闊的大地。從這一時代起,中華各族人民的祖先,已為逐步形成多民族的國家開始奠定基礎。
早在傳說時代,居住在中國北方的人被統稱為,其中大漠南北的葷粥是北方強族;東方的人被統稱為,分布在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南方的人被統稱為蠻(見群蠻),包括九黎三苗等;西方的人被統稱為,其中人在黃河與湟水之間。在中原地區,炎帝之族先進入黃河中游,後來黃帝之族也遷徙到這裡,兩族逐漸融合。
傳說中的炎帝是上古姜姓部落首領,一說即神農氏。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黃帝之族原先遊牧於北方。虞、夏二代尊黃帝為始祖。舜時的少數民族,西有戎、析枝、渠庾、,北有山戎、發、息慎(肅慎),東有長夷、鳥夷,南有交阯等。
傳說堯為部落聯盟領袖時,由四方部落首領推舉舜為繼承人。禹的繼承人皋陶,偃姓,是夷族。皋陶死後,伯益被預定為禹的繼承人,也是夷族。夏帝啟死後,五子爭立,夷人后羿、寒浞曾“因夏民以代夏政”,先後統治中原達數十年之久。所以在華夏族的祖先中,很早就包括一部分原屬羌、夷等族的成員。
商、周至春秋、戰國 (公元前16世紀~前221)黃河流域的居民歷經夏、 商、周三代, 不斷吸收周圍羌、夷、戎、狄、苗、蠻等族的成分,逐漸形成華夏族。同時,東方九夷、東北肅慎、南方苗蠻、西方和北方的氐、羌、狄等族,與華夏族的聯繫日益加強。殷商稱周圍的少數民族為“方”,如西北的方、土方和鬼方,江淮流域的虎方等。商王武丁同各方國接觸頻繁。周人原在戎狄之間,早期與羌族姜姓部落通婚。周朝始祖棄即為有郃氏之女姜嫄所生。及至周武王伐商紂,庸、、羌、髳、微、盧、彭、等少數民族都派兵參戰。周初,分布在黑龍江流域的肅慎已是周朝的遠方屬國,向武王獻楛矢石砮,成王時又來朝賀,成王使榮伯作《賄息慎之命》。
周朝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周圍少數民族產生巨大影響。這一時期西北戎、狄和西南、蜀等族的銅器都模仿周人。同時,少數民族對周朝也有重大影響。在推翻已經腐朽了的西周王朝時,申侯聯合犬戎攻殺幽王,於是周室衰微而東遷,進入春秋時代。
春秋時,南蠻中的群蠻、百濮、盧戎等居於長江和漢水流域。東夷大多在今山東和淮河流域,有萊夷、淮夷、群舒等許多分支。北狄在今河北境內有屬於赤狄別種的甲氏,屬於白狄別種的鮮虞(後來建立中山國)、肥和鼓等。西方既有大戎、小戎、犬戎、姜戎、茅戎等西戎,也有白狄和赤狄。赤狄(潞氏等)大多在今山西境內。許多少數民族在中原地區與華夏族雜居,雙方關係密切。據記載,這一時期“渭首有狄、、邽、冀之戎,涇北有義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驪戎,伊(水)、洛(水)之間有楊拒、泉皋之戎、潁首以西有蠻氏之戎。當春秋時,間在中國,與諸夏盟會”(《後漢書·西羌傳》)。
春秋時有齊、楚、秦、晉、吳、越六大強國,北方諸國稱其中吳、越、楚三國為蠻夷,視秦為戎狄。
江南的吳國,原為“斷髮文身”的少數民族地區,傳說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南來,與當地民族結合,逐漸形成了兼有商周和當地特點的文化。吳國的南方為越國。吳、越對中國東南地區的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長江中游的楚國,周人稱之為荊蠻,成王封熊繹為子爵。熊繹的子孫立國號為楚,逐漸強大。及至春秋初年,熊通稱王,統率南蠻。楚國對於長江流域的初步開發,曾起到了巨大作用。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秦本西方小國,秦穆公得戎人由余輔佐,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戎人本無君長,夏末及商周之際,一部分戎人從征有功,商、周天子授予爵位,以為藩服。西戎中的羌族原以射獵為生。公元前 5世紀羌人爰劍從秦學得農業知識,教本族人耕種和牧畜,民眾敬服,推為首領。從此羌族逐漸興起,成為西方強族。秦人和西戎諸族(包括羌族),在共同開發祖國西北的事業中有不可磨滅的功績。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1),秦滅蜀、巴兩國以後,對川西和川東的少數民族實行懷柔政策。
戰國時楚為南方大國,疆土遼闊,境內有華夏族和許多少數民族。在各族人民彼此影響、互相交流的情況下,南方諸族文化和華夏文化相融合,產生了以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絢麗多彩的楚文化。楚統一南方,為後來秦漢統一全國準備了條件。
在北方,各國逐戎、狄遠離中原。匈奴逐漸成為中國北部的強大遊牧民族。趙武靈王向北方少數民族學習,“胡服騎射”,在軍事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總之,在“戰國七雄”齊、楚、燕、趙、韓、魏、秦中,秦和楚對少數民族的影響最大。最後秦滅六國,統一天下。這是一個從分散逐步走向集中統一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戎、狄、蠻、夷接受了華夏文化,社會生產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同時華夏文化也吸收了兄弟民族的許多創造和成就。
秦朝 (公元前221~前207)中國開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見彩圖)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設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後來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增設閩中(治所在今福州)、南海(治所在廣州)、桂林(治所在今廣西桂平西南)、象郡(在今廣西西部及其鄰近地區)4郡。在北方,秦將蒙恬攻匈奴,取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區)和陰山以南地區,設定34縣。淮河流域的東夷,長江流域的南蠻,閩浙粵桂的越人,西方諸戎,雲貴一帶的笮、等族,都歸中央集權的秦王朝直接統轄。國家的統一,郡縣的設定,對於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各族社會生產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漢朝 (公元前206~公元220)華夏族進一步吸收其他民族成分,擴大形成為人口近6000萬(公元2年)的民族,後來稱為漢族。這一人數眾多而又穩定的人們共同體,對國家的統一發揮了主要的作用。
漢朝繼承秦代統一大業,使祖國的統一有了新發展,至漢武帝時又進而北敗匈奴,西收西域(包括今新疆),南轄南越和西南夷
漢初,中國北部的匈奴控制從東北至西域的廣大地區。漢王室與匈奴和親,以緩和民族矛盾,避免國內戰爭,有利於各族人民休養生息。漢武帝時匈奴戰敗北撤,後來又遭丁零(又作丁令)、烏桓烏孫三族圍攻,內部五單于爭立,勢力衰落。公元前52年,呼韓邪單于朝漢稱臣,匈奴基本統一於漢朝。
西域三十六國在漢朝初期曾受匈奴統治。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見彩圖),同當地少數民族進行聯繫。西征大宛後,漢置使者校尉領護西域各國。公元前60年改設西域都護,直接管轄“三十六國”。統一西域以後,漢族先進的冶鐵、耕作灌溉和建築等技術,文化和音樂,以及絲綢、漆器等特產,傳往西域各族;西域的佛教哲學與藝術,音樂與舞蹈,以及良馬、苜蓿、胡桃、葡萄和石榴等傳入內地。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漢朝在西北地區還先後設立河西 4郡、護羌校尉和金城屬國,以保護與安置羌族。在南越故地設南海等9郡,以轄百越西方支系諸族。這時,西南夷各族也紛紛歸附漢朝,漢在雲南、貴州、四川一帶置牂牁等8郡。東北的烏桓屬於東胡。武帝時遷烏桓人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等郡塞外居住,設護烏桓校尉。又置玄菟等郡管轄東北各族。
東漢時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附漢,內遷西河郡美稷縣。北匈奴一部分降漢,一部分西遷歐洲等地,其餘10餘萬戶併入遷至匈奴故地的鮮卑。鮮卑族首領檀石槐死後,族內各部互相攻擊。三國時,檀石槐部萬餘落內遷并州、太原、雁門等郡,為魏國防守邊境。東漢名將班超在西域30年,官至都護,深得當地各族人民的擁戴,是這一時期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代表人物。東漢末,大量少數民族遷居陝西一帶,與漢族雜處,形成了“關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分布狀況。
魏晉、南北朝(220~589) 除西晉曾統一全國半個世紀外,國家經常處於漢族和少數民族所建各王朝鼎立並峙、群雄割據的狀態,並且發生了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融合大同化的過程。
三國時期(220~280),孫吳和蜀漢分別對東南(包括台灣)與西南各民族的經濟文化發展,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諸葛亮經營蜀國邊鄙,綏服南人,開建寧、雲南、興古、永昌4郡,任命當地少數民族人士為官吏,改善了各民族之間的關係。
自東漢以來,中國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少數民族陸續內遷,魏晉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控制,補充內地勞動力的不足,也招誘和強制他們入居內地。西晉時,北方幽、並、雍、梁、秦、涼等州,各族錯居雜處。西晉末“八王之亂”造成嚴重的戰禍、饑荒和瘟疫,各族人民群起反抗。一些少數民族的上層分子乘機起兵,建立政權。在此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發生了各族統治階級之間連綿不斷的爭奪戰,形成了長期分裂割據的混亂局面。
當時,北方和西南等地出現了舊史所稱的“五胡十六國”。五胡指入居中原的匈奴、 鮮卑、 羯、氐和羌。十六國為成漢、二趙(前、後)、三秦(前、後、西)、四燕(前、後、南、北)、五涼(前、後、南、北、西)和夏。另有冉魏、西燕和北魏的前身代國等。這些國家大部分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只有前涼、西涼、冉魏、北燕等是漢族政權。
十六國前期,前秦帝苻堅(氐族)重用漢士王猛,曾暫時統一北方。苻堅企圖消滅東晉,但淝水一戰,晉軍以少勝多,前秦潰敗瓦解,北方再度分裂。十六國後期,出現的割據政權更多,且更迭頻繁。這時,鮮卑族拓跋部崛起於代北(都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建立北魏。北魏統治者依靠漢族塢堡主建立基層統治網,並吸收大批漢族官僚和士族入朝為官,至太武帝時終於統一北方。
此後,北方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朝,和南方的宋、齊、梁、陳4朝相繼對峙,形成了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
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在歷史上有許多貢獻。 485年頒布的均田令,影響深遠,經北齊、北周至隋、唐,各朝都因襲其制。魏孝文帝從北方遷都洛陽,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推行改革和漢化,對於北方社會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原居北邊的匈奴、鮮卑、烏桓、羯等少數民族,南遷中原的不下百萬,後來他們大都和當地漢族人逐漸同化。與此同時,大量漢族人為逃避戰亂南下長江及珠江流域,促進了與南方各民族之間的往來和融合。南北朝時,北方周邊的室韋契丹柔然、 高車、突厥吐谷渾和西域各族,同北朝保持密切的政治關係和經濟、文化交流。南方的南、北蠻和等族主要從屬於南朝,一部分鄰近北方的有時也依附北朝。
隋、唐(581~907) 隋文帝楊堅的祖輩世代在北魏為官,深受鮮卑影響,其父是鮮卑宇文泰府兵十二大將軍之一,賜姓普六茹氏。楊堅於589年從北周取得政權,進而滅南方陳朝。在經歷近300年的分裂動亂以後,全國終於恢復統一。618年隋亡,唐立。
唐代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比過去更加密切。唐太宗對少數民族主要採取以恩惠撫和為主的政策。當益州奏報僚人反叛,要求派兵鎮壓時,他認為僚人居深山,有時出掠,不能當作反叛,如果地方官公平對待,自然相安無事,決不可輕動干戈殺害他們。他將文成公主(見彩圖)和親於吐蕃贊普松贊乾布,加強了中原地區與西藏的經濟文化聯繫。(見彩圖)由於文成公主對漢、藏友誼和發展藏族文化作出了貢獻,藏族人民長期以來一直對她懷有親切的感情和敬意。唐太宗手下有許多少數民族將領,他們得到重用,屢建功勳。許多少數民族久居長安。太宗授突厥貴族官職,“五品以上百餘人,因而入居長安者數千家”(《舊唐書·突厥傳》)。由於唐太宗對少數民族採取優待的政策,許多部落部族相率內附。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唐朝在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羈縻府、州,由中央王朝冊封各地民族首領為都督、刺史等世襲官職,成為唐朝的地方政權。全國共設羈縻府、州856個,普遍加強了中央王朝同各民族地區的聯繫。
唐朝先後統一北方和西北的東、西突厥及其控制下的地方政權。唐太宗設燕然都護府統轄大漠南北各部,其中回紇部為瀚海都督府。應各部要求,從回紇往南開一驛路,稱參天可汗道,密切了內地同北方各族的聯繫。唐在東北的契丹族分布地區設松漠都督府,在靺鞨(見勿吉-靺鞨)粟末部設渤海都督府,在靺鞨黑水部一帶設黑水都督府,在室韋地區設室韋都督府,在遼東半島設安東都督府,在西域南北分設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在西南邊疆,彝族白族聯合建立了南詔政權。開元二十六年(738),唐朝冊封南詔皮邏閣為雲南王。居住在中南和西南地區的俚、僚、西原蠻、五溪蠻(見群蠻)等族,則分屬於嶺南等道。
五代、十國(907~960) 907年,唐亡以後,國家又處於割據狀態。五代指相繼在黃河流域建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朝。十國指從長江流域到珠江流域的吳、南唐、 吳越、前蜀、 後蜀、閩、南漢、楚、荊南(南平)和山西的北漢。十國之中,吳與南唐前後相繼,前蜀與後蜀先後同在一地。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和後漢,以及十國中的北漢,為少數民族沙陀(突厥之別部)所建立。此外,還有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國(後稱遼),白族建立的大理國。雲南的大理國始建於937年,至1254年為蒙古所滅,前後存在300多年。
宋、遼、金(960~1279) 五代十國的多元割據結束以後,繼之出現的是宋朝先後同契丹族的遼朝、女真族的金朝長期南北對峙的局面。此外,還有党項族(羌族之一支)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甘州回鶻,西域高昌回鶻,于闐李氏王朝、黑汗王朝(哈拉汗朝),吐蕃和大理等少數民族政權。
宋和遼、 金、 西夏之間既有和平相處的時期,也曾一再發生戰爭。這些戰爭都是由各族統治階級發動的,戰爭雙方的勞動人民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受害者。戰爭中有正義的一方和非正義的一方。但是,雙方都是中國的民族,宋遼、宋金、宋夏之間的戰爭都是中國的國內戰爭。
在這一時期中,契丹、女真、党項等族人民和漢族人民一起,開發了中國北部的廣大地區,發展了社會生產,也創造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其中金代的文化基本上是宋代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為元代的北方文化奠定了基礎。
在南方,宋朝在嶺南的部分地區授予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的知州、知縣、知峒等官職。這些土官在經濟上是領主,在政治上是本民族中的封建統治者。
元、明、清(1280~1911) 蒙古族建立元朝,結束了宋、金、夏以及吐蕃、大理、回鶻等政權長期並立的局面,規模空前地重建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從元朝開始直到現代,中國長期保持國家統一達700年之久,在這期間即使出現分裂或割據,也都是短時的或局部的。國家的長期統一,對於各民族的發展,對於民族之間聯繫的不斷加強,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元朝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設立行中書省(行省),開創了以行省為地方行政區劃的建置,將現在內蒙古、東北、新疆、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都劃在有關行省範圍之內,並設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設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台灣。
與此同時,元朝在雲南及其周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廣泛任用各族上層人物充當各級官吏,上起行省大員,下至州、縣、鎮吏,皆稱土官,確立了土司制度。明朝進而在雲、貴、川和西康等地少數民族聚居的府、州、縣設立土官。當時由各族首領擔任的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等官隸屬於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縣等官隸屬於吏部,皆世襲其職,授予符印,並建立了承襲、等級、考核、貢賦、徵發等制度。至此,土司制度趨於完備。它比羈縻府、州制度進一步密切了中央王朝和少數民族地區的關係,但是仍舊保持少數民族統治階級對本族人民的奴役和壓榨。清雍正時在雲南、貴州等省積極推行“改土歸流”政策(由清政府派流官代替土官),其目的在於直接統治少數民族人民和增加賦稅收入。但是,在客觀上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封建領主經濟向地主經濟的過渡,加強了內地和民族地區的聯繫,有利於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土司制度的改變經歷了很長時期,直到中華民國時代在部分地區仍有殘存的土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徹底廢除。
明朝在東北女真等族分布地區設奴兒乾都司,其下設衛和千戶所,至萬曆年間 (1573~1619)達384衛、24所。在東北的蒙古族分布地區設“兀良哈三衛”等衛所。在藏族分布的西藏等地設烏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在今新疆東部、甘肅西部和青海西北部的少數民族地區設哈密等八衛。西域的別失八里,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後裔統治的地區,察合台後王歸順明朝。後來別失八里政權改稱亦力把里。北方的元朝王室後裔各部,當時總稱為韃靼。明朝先後封韃靼的阿魯台為和寧王,俺答汗為順義王。達延汗時曾以漠南、 漠北地區為6個“萬戶”,分封子弟。後來各部分裂,相繼恢復對明朝的臣屬關係。明朝封瓦剌(西蒙古)首領為順寧王、賢義王和安樂王。這些邊疆民族都與中央王朝有密切的聯繫。
東北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先世為明朝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各部後,受明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於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割據遼東。皇太極繼位後,改女真為滿洲(滿族),1636年改後金為清。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以後,大批滿族進入山海關,不少漢族遷居東北地區,形成滿、漢雜居的局面。在長期相處、互相學習、共同鬥爭的過程中,滿、漢兩族人民的共同性愈來愈多。
清朝建立以後,多民族國家的統一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在北方和西北先後統一了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在西域先設伊犁將軍,至1884年建新疆行省。同時,維護和鞏固了西藏地區的統一。在台灣設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改為行省。清代奠定了現在中國各族人民所共有的疆土,中國各民族完全統一於祖國的版圖之內。
從元代至清代,中國少數民族湧現了許多著名的文人和科學家。如蒙古族帖睦爾達世,西夏人斡玉倫徒,畏兀兒(維吾爾)人廉惠山海牙、偰哲篤和沙剌班等參加了《宋史》、《遼史》與《金史》的編撰。薩都剌、貫雲石和納蘭性德等少數民族詩人的詩詞樂府至今膾炙人口。札馬魯丁向元世祖忽必烈獻萬年曆,並製造了7種天文儀器。維吾爾族農學家魯明善著《農桑衣食撮要》,為元代三大農書之一。明代回族航海家鄭和 7次“下西洋”,訪問了亞、非兩大洲30餘國,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創舉。他的隨員回族馬歡著《瀛涯勝覽》,對於研究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價值。明代回族李贄的《藏書》等著作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清代蒙古族明安圖曾任欽天監監正,著《割圜密率捷法》,是中國運用解析方法對圓周率進行研究的第一人。這些少數民族的傑出人物,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清代後期朝政極其腐敗,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各民族深受壓迫、剝削的共同命運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的共同鬥爭,激勵各族廣大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共同對敵。
幾千年的漫長歷史表明,我們偉大的祖國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祖國的統一大業是由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少數民族開發和保衛了祖國東北、北方、西北、西南和南方的廣大邊疆地區,建立了不朽的功業。綜觀中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國家統一、各民族友好相處的時期約占以往整個歷史時期的三分之二,並且統一越來越鞏固,分裂越來越減少,因此各民族之間存在著悠久的深厚情誼。許多以畜牧經濟為主的少數民族,對促進祖國的畜牧業和多種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古代西域地區的一些農作物玉米、 高粱、棉花和果、 菜等相繼傳入內地。有些少數民族古代的手工業,如採礦、紡織、金玉器具的製作等對中原地區的漢族也有較大影響。許多少數民族燦爛的文學藝術在中原地區廣為傳播。同時,漢族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在少數民族地區也具有廣泛的影響,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各兄弟民族在締造統一國家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共同推動了祖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發展。從秦末到清朝,歷代都有少數民族同漢族共同發動的農民起義,既反抗民族壓迫又反抗階級壓迫,給封建統治者以沉重打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近代以來,各民族人民在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革命、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中,表現出不甘屈服於內外壓迫的堅強鬥志。五四運動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民族人民不屈不撓地共同進行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鬥爭(見中華民族)。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根除了民族壓迫制度,各民族之間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新關係。30多年來,各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事業都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到處呈現出一片興旺的新景象(見中國民族志)。現在,56個兄弟民族正在為振興中華、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祖國而共同奮鬥。
中國民族史研究的發展 中國各民族歷史悠久,具有燦爛的文化。但對民族史的研究卻始於近代。
豐富的民族史料 中國的歷史是由中國各民族的歷史共同組成的。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浩瀚的中國史籍雖主要記述漢族的歷史,但有關少數民族的史料也很豐富。二十四史中有“四裔傳”類目,是專門記載各兄弟民族歷史的篇章。儘管封建時代的統治階級及不少史學家往往從大民族主義的立場出發,對少數民族有所歧視,甚至污衊,但是只要作具體分析,區別使用,這些記載仍不失為舉世罕見的珍貴資料。
二十四史中的《魏書》、《北史》、《舊五代史》、《新五代史》、《遼史》、《金史》和《元史》,以及後來的《清史稿》等,記述了各有關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歷史,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民族史料。若干出土的甲骨文、古銅器銘文、竹簡、木簡和帛書,先秦文獻,《吳越春秋》、 《越絕書》、《華陽國志》、 《十六國春秋》、《蠻書》、《契丹國志》和《大金國志》、《資治通鑑》以及一些古代人的筆記文集,都載有少數民族史的重要資料。許多少數民族文字的文獻,如豐富的古藏文文書經籍、《蒙古秘史》(見《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回鶻文察合台文文獻、老彝文文獻、傣族的《泐史》《滿文老檔》和大量故宮滿文檔案等,以及少數民族的古代文物,也是中國民族史不可缺少的寶貴材料。
近現代的研究和發展 及至近代,出現了“民族史”這一專門術語,並逐步開展中國民族史研究,20世紀20~30年代先後出版了幾本《中國民族史》專著。這些著作是當時中國民族史研究的新成果,但大都比較簡略,且或多或少存在大漢族主義思想。有的所謂民族史作品甚至宣揚中國只存在“宗族”,不承認少數民族為民族的反動觀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些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對於反動派的民族史觀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少數進步的歷史學家在相當艱苦的條件下,對於一些民族的專史,如蒙古史和回族史等,進行了許多開拓性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解放區,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開始了民族問題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民族史方面的研究。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大規模全面開展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工作,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才開始的。 30多年以來, 特別是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建立和加強了中國民族史的各種研究機構,中國民族史研究團體聯合會下屬10多個分會相繼成立,對協調各地的研究計畫,加強協作,開展學術交流都起了推動作用。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工作,得以有領導、有組織、有計畫地進行,對各民族的起源、形成、發展及其在中國歷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進行系統地研究。在研究中,重視考古發現的大批文物,特別注重地區的或專題的社會歷史調查。中國民族史研究的隊伍正在壯大,一批中、青年研究人員包括許多少數民族出身的研究人員正在實踐中成長。一些民族學院和高等院校增設了民族史專業或開設了民族史課程。同時,已經發表了大量中國民族史方面的論文,出版了許多民族史專著。
最重大的一項工作是為全國的少數民族各編寫一部民族簡史,這在中國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相當艱巨的。以往,中國絕大多數民族從來沒有編寫過自己的歷史,並且缺乏有關資料,有的甚至沒有文字記載。從50年代中期開始,黨和國家集中了有關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和文化機關的近千名人員,組成16個社會歷史調查組,對全國所有少數民族進行全面調查研究,並蒐集各種文字資料和歷史文物。在此基礎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民族理論為指導,編纂了50多部民族簡史,正在陸續出版。這些簡史闡明了各兄弟民族形成與發展的過程,記述了他們漫長的痛苦經歷、光榮的鬥爭傳統和對祖國的偉大貢獻。這對於增進各兄弟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加強民族團結,起了很好的作用。這一整套民族簡史叢書的出版,對於今後進一步開展中國民族史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拍攝了一批少數民族的資料影片,整理、翻譯和出版了少數民族文字(如突厥文回鶻文西夏文藏文蒙古文滿文彝文東巴文等)的古代文獻。在民族考古方面新發現一大批少數民族的遺址、墓葬、碑銘和銅鼓等文物。(見彩圖)1981年出版了綜合介紹55個兄弟民族歷史和現狀的《中國少數民族》一書。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史
學術討論中的幾個理論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進行過許多民族史問題的探討,主要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論問題。
①怎樣理解歷史上的多民族國家“中國”這個概念。這一問題關係到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是否屬於中國以及古中國的疆域範圍如何計算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中國一詞在古代只是地域的、文化的概念,或者是一種褒稱。中國不是專指哪一族的國家,而是各民族共同的國家。不能把歷史上的中國與歷代封建王朝相等同,更不能僅僅與漢族王朝等同。歷史上的中國不僅包括中原王朝,而且也包括中原王朝以外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因此,中國各民族在歷史上長期分布和管轄的地區,也就是相應時期全中國的疆域範圍。
②歷史上民族關係的主流是什麼?經過多年的討論,大都認為,中國各民族間的關係,從本質上看,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過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愈來愈密切的接觸,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內聚力,儘管歷史上各民族間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見,歷史上也曾不斷出現過統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間還是互相交往,互相吸收,互相依存,越來越接近,從而共同締造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偉大祖國,這乃是歷史上民族關係的主流。
③有些人強調民族矛盾的實質是階級矛盾。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對於歷史上的民族矛盾,應該用階級觀點去分析,但是民族矛盾並不等於階級矛盾。
④關於歷史上民族之間戰爭的性質,少數人認為匈奴、突厥、契丹、女真對於漢、唐、宋、明等王朝的入侵可以說是外族或外國對中國的侵略。但是,大多數的意見認為,一般都屬於國內民族矛盾的性質。所有在今天中國版圖內的各民族,都是大家庭的一員,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在今天看來不過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都應以國家的內部矛盾對待。但是,進行戰爭的敵對雙方,仍有進步與反動、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凡是違反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和阻礙歷史前進的,就是非正義的戰爭,反之,就是正義的。
⑤在中國民族史研究中,大家認為必須用民族平等的原則去分析、對待歷史上的民族關係,對於有關兩個以上民族的事件和人物,套用一個標準衡量與評價。應當肯定各兄弟民族在開發和建設祖國特別是遼闊邊疆中的偉大功績,發掘並研究少數民族對於祖國文化寶庫的重要貢獻,用以闡明各民族共同締造祖國的歷史。必須承認各兄弟民族人民通過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艱苦鬥爭,對中國歷史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在肯定各兄弟民族在中國歷史上不可磨滅的貢獻的同時,也應當承認漢族在歷史上的主導作用。在歷史上起主導作用,並不是說某一民族擁有民族特權,而是表明這一民族人數眾多和生產方式先進,在歷史上起的作用大於其他民族。
此外,關於一些兄弟民族的族源問題,一些民族(特別是遊牧民族)在發展過程中是否越過奴隸社會而直接進入封建社會的問題,各民族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評價問題等,也引起史學界的高度重視,正在繼續深入探討。今後隨著研究人員隊伍的壯大和理論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工作必將有長足的進展。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