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滅亡之後,元順帝妥歡帖木兒退據蒙古草原,蒙古族分為幾個大的集團。斡亦喇部據西北,明人稱為瓦刺。瓦刺在脫歡和也先時期,日益強大,成為明朝北方的嚴重威脅。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五十萬明軍被瓦刺擊潰。也先死後,東西蒙古陷入長期戰爭,瓦刺逐漸向西北遷移,至明中葉,我國蒙古形成三大部:漠南內蒙古(察哈爾蒙古),漠北外蒙古(喀爾喀蒙古),漠西蒙古(厄魯特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即瓦刺,清人稱為“衛拉特”。厄魯特蒙古分為四部,即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和碩特部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後裔,遊牧於烏魯木齊地區。準噶爾與杜爾伯特部是元臣勃罕後裔,姓綽羅斯1。準噶爾部遊牧於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和伊犁河流域;杜爾伯特部遊牧於額爾齊斯河流域。土爾扈特部為元臣翁罕之後,遊牧於雅爾(今烏爾扎爾)和塔爾巴哈台地區。厄魯特蒙古四部雖然形成了聯盟,產生了“達爾加”(盟主),但仍然是“各統所部,不相屬”,“部自為長”,“部各有汗”2。因此,各部之間因爭奪牧場及各種原因經常發生衝突。17世紀初,四部中勢力最強大者是和碩特部,崇禎十年(清崇德二年,1637年),和碩特首領顧實汗(名圖魯拜琥)進軍青海,其勢力隨之進入西藏。
皇太極
滿族崛起於東北後,漠南蒙古科爾沁等諸部最先與清結盟。天聰八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擊敗察哈爾,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灘,翌年(天聰九年),林丹汗妻囊囊太后,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投降,於是,察哈爾各部皆歸附後金。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於盛京,改國號“後金”曰“大清”,漠南蒙古16部49旗共同推奉清太宗為“博克達·徹辰汗”(意為寬溫仁聖皇帝),承認清太宗皇太極為蒙古各部大汗,漠南蒙古成為清的藩屬。漠南蒙古的歸附,影響及於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崇德三年(1638年)喀爾喀蒙古三部“遣使來朝,定歲貢”。三汗各貢白馬八、白駝一,謂之“九白之貢”3。“九白之貢”表明了喀爾喀蒙古與清建立了臣屬關係。厄魯特蒙古與清建立關係早於喀爾喀蒙古一年。崇德二年(1637年),和碩特顧實汗進軍青海後,派使至瀋陽覲見清太宗,奉表入貢。其後,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渾台吉之弟墨爾根岱青遣使見清太宗,“表貢馬匹”。崇德六年(1641年)四月,“以墨爾根岱青使臣諾壘,送拜山至。賜諾壘及其從役銀兩有差”4。明朝末年,局勢極其動盪,明廷腐朽,農民戰爭的烽火席捲中原大地。崇德六年四月,清軍正圍困錦州,明清松錦大戰已然揭幕,滿洲貴族意欲問鼎中原,氣勢正盛,而明廷已無力也無暇顧及西北,於是厄魯特蒙古各部在清入關之前,先後與清建立了臣屬關係。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極在總結自己的輝煌業績時說:於纘承皇考太祖皇帝之業,嗣位以來,蒙天眷佑。自東北海濱(鄂霍茨克海),迄西北海濱(貝加爾湖),其間使犬使鹿之邦,及產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種,漁獵為生之俗,厄魯特部落,以至斡難河源,遠邇諸國,在在臣服5。
太宗明確指出,厄魯特蒙古已與清建立了臣屬關係。清軍入關建立全國政權後,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顧實汗上表稱臣,表示對清廷“臣等無不奉命”。順治三年(1646年),以顧實汗為首的厄魯特各部首領台吉向清朝奉表貢。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渾台吉及其弟墨爾根岱青等人“附名以達”6。此後巴圖爾渾台吉不斷派使臣向清廷人入貢。《清朝文獻通考》載:“巴圖魯台吉(巴圖爾渾台吉)於順治七年曾遣使入貢,其子僧格繼之。”7僧格即噶爾丹的異母兄。
在這一時期,沙皇俄國擴張主義勢力,也積極向我國西北和北部邊陲伸展觸角,派使團至蒙古各部,或縱橫排闔,從中漁利,或以貿易,或威脅利誘,要求蒙古各部宣誓臣屬沙皇,交納實物稅,引起了厄魯特蒙古等各部關係的變化,局勢動盪不安而又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