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就中國傳統之發展而言,清民之際乃是最重要的轉型時代。這裡的“民”不僅指狹義上的中華民國(北洋時代與南京時代又不同),也還包括了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帝制崩潰乃是一大轉折,由此所開闢者非僅一朝一代之“更名換姓”,更具備我文明中國之步人現代世界的標誌性意義。雖然我們能看到的歷史進程極其有限,但自清帝遜位、民國肇創之後,就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新紀元。毛澤東曾有意援用中華民國之名號,充分體現出其作為歷史過程自覺者的偉人意識,可終究抵不過勸進者“開天闢地”的創新而最後重新更定國號。不過“民”之一字卻始終未易,也可見出“清民易代”的長效性。
作者簡介
王桐齡,1878~1953號嶧山,河北任邱人,著名歷史學家。曾兩度留學日本,1912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是我國第一個在國外攻讀史學而正式畢業的學生。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參事,後應聘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改為北京師範大學後,任教授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其間曾任系主任,並先後在北京法政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課。先後擔任中國史、東洋史課程。並創辦志成中學。王老從事歷史教學近四十年,桃李遍天下,著譯豐碩。《中國史》、《東洋史》、《中國民族史》、《中國歷史黨爭史》、《儒墨之異同》、《局儉堂詩存》等書,及撰譯論文數十篇,發表於《師大月刊》、《清華學報》、《史學年報》等刊物。由王桐齡先生之子,美籍華人王霈與夫人萬心惠女士於198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設立“王桐齡、張星烺獎學金”。文摘
總體來說,隨著20世紀初之廢科舉、興學堂的“霹靂手段”,到了1910年代民國肇創後的辦教育、立學術,基本已是“題中應有之義”,並未掀起絕大波瀾。所謂“民國學術”也就是中國現代學術創立、發展時代的學術狀況。雖然這段時間前後不到40年(1912-1949年),但其所產生的豐碩學術成果卻不容小覷。就此而言,重刊舊籍,其意決非僅是“舊物利用”;它更指向“重溫歷史”,意味著我們如何重新認知“昨日”、資鑒“歷史”、確立“坐標”、走向“明天”。也就是說,我們一方面固然要充分利用“學術祖輩”的豐厚遺產,另一方面更需要有在歷史行進過程中不斷與“傳統”進行對話的自覺意識,這個傳統不僅包括中國文明的悠久典籍與先賢智慧,也理應關注在現代性轉型過程中確立典範的“中國現代學統”。目錄
序凡例
序論
本論
上編內延史
第一章漢族胚胎時代太古至唐虞三代
第一節中國民族之成分
第二節漢族、苗族之接觸
第三節漢族內部之融合
第二章漢族蛻化時代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血統之加入春秋戰國
第一節東方民族夷
第二節南方民族蠻
第三節西方民族戎
第四節北方民族狄
春秋戰國時代五大國袁
春秋戰國時代學派及其流行區域袁
上古時代漢族與四圍民族接觸表
春秋時代漢族與四圍民族接觸表
戰國時代漢族與四圍民族接觸表
古代雜婚表
古代歸化人表
第三章漢族休養時代漢族與匈奴之接觸
漢族與烏孫之聯合秦漢
漢代中外雜婚袁
前漢時代歸化人表
秦漢時代歸化部落表-
東漢時代歸化羌人部落表
秦漢時代移民表
第四章漢族第二次蛻化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興亡一覽表
第一節匈奴血統之加入
一、前趙劉氏及後趙石氏
二、夏赫連氏
三、北涼沮渠氏
前趙先世世系表一
前趙先世世系表二
前趙世系表
後趙先世世系表
後趙世系表
夏先世世系表
夏世系表
北涼世系表
西涼世系表
第二節烏桓血統之加入
第三節鮮卑血統之加入
一、檀石槐
二、燕慕容氏
前燕先世世系表
前燕世系表
後燕世系表
西燕世系表
南燕世系表
段氏世系表
吐谷渾世系表
三、後魏拓跋氏
後魏先世世系表
魏世系表
北燕世系表
四、西秦乞伏氏及南涼禿髮氏
西秦先世世系表
西秦世系表
南涼先世世系表
南涼世系表
五、北齊高氏及北周宇文氏
北齊先世世系表
北齊世系表
北周先世世系表
北周世系表
第四節氐羌血統之加入
一、氐羌之起源
二、仇池楊氏
仇池楊氏世系表
三、前秦苻氏
前秦世系表
前涼世系表
四、後涼呂氏
後涼呂氏世系表
五、後秦姚氏
後秦先世世系表
……
第五章漢秦第二次休養時代隋唐
第六章漢族第三次蛻化時代五代及宋元
第七章漢族第三次休養時代明
第八章漢族第四次蛻化時代清
結論
反思
關於中國各民族的起源與分類
由於年代各種研究條件的限制,王桐齡先生當時無法全面了解世界各國的考古發現與後來中國考古發現的各種新成果,這本書中關於各族群的起源,借用了當時國內的流行說法,認為在地球上的大洪水時期人類奔避於帕米爾高原,然後分道下山,分散進入世界各大洲並在各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內演化成為世界上目前的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各支。流行於年代早期的這一觀點在今天看來自然存在著不少問題。與之相比,呂思勉並沒有簡單地接受上述流行觀點,他認為對於漢族族源的由來尚難作定論,但指山可以經過參考“他國古史”和“發掘古物”而逐漸查明。林惠祥則從中西文研究文獻中整理出有關中國民族族源的種觀點並加以評論,認為其中有兩種值得關注,之一的“新西來說”根據對仰韶陶器與中亞陶器之比較認為中華文化來源於西域,之二的“土著說”則得到“北京人”考古發現的支持(林惠祥,1993a)與王、呂兩位相比,這些歸納與分析反映出林惠祥先生對西方文獻與考古成果的關注
如何理解中國各民族的構成
王桐齡先生這本書中最為核心的觀點,是認為中國各族群經過了幾千年的相互交流與融合,實際上都已經成為血緣混合的群體。“實則中國民族本為混合體,無純粹之漢族,亦無純粹之滿人”(王桐齡,1934:序1)。這個觀點得到林惠祥的支持,“今日之漢族所含成分盡有匈奴、肅慎、東胡、突厥等,……今日之漢族實為各族所共同構成,不能自詡為古華夏系之純種,而排斥其他各系。其他各族亦皆有別系之成分,然大抵不如華夏系所含之複雜”(林惠祥,1993a:40)〔16〕。費孝通教授亦特別指出,“在看到漢族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大量吸收了其他各民族的成分時,不應忽視漢族也不斷給其他民族輸出新的血液。從生物基礎,或所謂‘血統’上講,可以說中華民族這個一體中經常在發生混合、交雜的作用,沒有哪一個民族在血統上可以說是‘純種’”(費孝通,1989:11)。人們現在逐漸開始接受漢族是族群混合體的觀點,但是對於其他各少數民族是否也是族群混合體,意見並不一致。而王桐齡先生則早在30年代就把這些少數民族也都明確地視作為“混合體”,而且認為甚至在遠古時代,這些民族就是不同“民族”的混合體,如漢族在其“胚胎期”是四支部落(炎帝、黃帝、周、秦)的血緣混合體,而春秋戰國時期的“獯鬻”則是通古斯和蒙古兩支血統混合後變成的一種“新民族”(王桐齡,1934:19)。在他眼裡,看到的主要是各族之間的“同”而不是“異”,看到的主要是中國境內的這些族群在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是如何越來越相互融合與“趨同”,看到的是一個一個曾經很強悍的民族支系,如何一步一步地進入並消失在中華民族的主流漢族之中,他分析中國族群關係發展歷史的這個視角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
4.漢族第二次蛻化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
這一時代的三百佘年里,中原地區紛戰不息,而投入逐鹿中原並創立五胡十六國和北朝的匈奴、烏桓、鮮卑、羌、巴氐六支也最終加入了漢族血統。因北部外族入侵,漢族主支南移並努力開拓東南地區。“其結果則舊日苗人巢穴之揚子江中流下流流域,化為漢族文化之中心點”;(王桐齡,1934:114).書中開列五胡十六國漢族女子入宮表14人、漢姓(未必漢族)女子入宮表33人、五胡十六國漢族出身人物表118人、五胡十六國漢姓人物表687人,以及南北朝時期北朝皇族族際通婚表9個(計70人)、南北朝北朝漢族大臣表5個(計571人)等等(王桐齡,1934:169-232)。另有北朝非漢族大臣冠漢姓者表、南朝北方山身人物表、晉代南北朝歸化部落表(共約80佘萬人)、漢魏六朝西來高僧表(67人)等詳盡表格,以反映當時各族血統與文化相互融合的程度〔22〕。
6.漢族第三次蛻化時代(五代及宋元)
安史之亂以後,藩鎮跋扈,外族趁虛而入中原。五代十國時期,遂成各族紛爭之局面,中原漢族以其與外族的全面接觸進入一個新時期。宋代統一中原,以唐代藩鎮過強為戒,削弱地方武力,其結果是非但燕雲十六州不能恢復,且北宋、南宋先後受北方遼、金、元欺侮,而終統一於元朝。這一時代是漢族與其他民族血緣大融合的另一個重要時期,故稱之為第三次大蛻化時代。書中開列了五代各國外族出身人物85人、後唐後晉後漢皇室族際通婚21例、後唐後漢漢族出身人物49人、遼國皇室族際通婚33例、遼國漢族出身人物68人、金國皇室族際通婚24例、金國漢族出身人物277人、金國其他族群出身人物22人(王桐齡,1934:424-502)。
書中開列元代皇室族際通婚55人,以及色目人、契丹人、女真人、漢人在朝人物表、各族賜蒙古姓或改用其他民族姓名表等表格29個,人數眾多,不勝枚舉,足以證明元朝更是一個民族混雜的大坩堝。
同時,在書中討論中國歷史上各族群變遷時對所使用的術語“族”、“民族”、“中國民族”、“部落”等也沒有做任何界定,在全書行文中出現了四種稱呼,
一是直接沿用古代典籍中的稱呼如肅慎、鮮卑、匈奴,在後面不加“族”甚至也不加“人”,
二是使用18世紀以來中國對於族群常用的稱呼,稱之為“XX人”(如漢人、匈奴人、回紇人、狄人),
三是在族群名稱中冠之以“族”(如漢族、西藏族、滿族):,
四是把族群稱之為“民族”(如“各民族”、“苗族……不開化之民族”,“一支民族,……史書上稱之為東夷”,“甌越民族”,“北方民族——狄”)(王桐齡,1934:5,11,15,18),在籠統談到中國各族群時又統稱為“中國民族”。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一)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