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報》

《青海日報》

《青海日報》是中共青海省委機關報,創刊於1949年10月20日,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發行量10萬份。作為青海省內第一大報,《青海日報》以其權威性、指導性、服務性、可讀性而成為黨政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領導決策指導工作的必讀報紙,也是社會各界民眾、成功人士了解新聞動態、交流經濟信息、豐富業餘生活的重要傳播媒介,享有省內其它傳媒難以取代的聲譽和影響。

基本信息

概況

《青海日報》《青海日報》
《青海日報》是中共青海省委機關報,創刊於1949年10月20日,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是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 眾聯繫的橋樑和紐帶,是展示青海省改革開放成果的視窗,是青海省發行量最大、最具權威性、指導性和感召力的唯一綜合性大報。《青海日報》為適合市場需求,適應讀者口味,實施了多種報業改革,進入2003年後發行量(包括郵局發行和零售)迅猛增加到了14萬餘份,報紙的版面由對開四版擴增到每周一、三、五為對開八版。

《青海日報》可承印黑白版、套紅版和彩版的各類廣告,採取靈活多樣的代理制度,完全可以按照客戶要求,按時、按期刊登廣告。廣告業務已涉及到全國各大中小城市,並以良好的信譽和完善的服務與諸多廣告界朋友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

青海是中國西部一塊尚待開發、大有希望的寶地,它不僅擁有豐富的資源,而且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青海省抓住機遇,改善投資環境,加快了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步伐,每年都定期舉辦中國青海結構調整暨投資貿易洽談會和環青海湖國際腳踏車賽等大型國際、國內商貿活動,同時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客商前來投資,有力地促進了青海經濟的迅猛發展。

挖掘市場的巨大潛力,展望市場的廣闊前景,各商家和企業家們在青海大展身手的同時,也極大的推動了我報廣告收入的增長,《青海日報》的廣告收入占全省廣告總收入的38%。

發展歷程

《青海日報》《青海日報》報社
從1949年創刊至1966年文,報紙濃墨重彩,深刻反映了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歷史巨變,充分展現了大規模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雄偉畫卷。
在這段歷史時期,青海日報立足青海實際,除了大力宣傳鎮反肅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社會主義改造及過渡時期總路線,宣傳恢復經濟和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第一部憲法,宣傳各族幹部和民眾昂揚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宣傳工農牧業建設和科技的重大成就外,還創造性的貫徹黨中央、省委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民族問題的宣傳上,強調一切工作都從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出發,在平等、團結、互助的基礎上,以恰當的方式結合各民族的特點去進行宣傳,達到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目的。毛澤東同志1949年12月曾對青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主義幹部,是不可能的”。對此,報紙作為一個重大問題,反覆、深入進行宣傳。全省在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有一定數量的基礎上,根據省委安排,報紙宣傳又著力把建立民族區域自治政權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在民族問題的宣傳策略上,始終注意做好民族、宗教界上層人士的工作,發動和依靠人民,團結大多數,孤立和打擊少數頑固的敵對分子。這樣宣傳的結果,有利地粉碎了敵人妄圖利用複雜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影響破壞新生政權的陰謀,使黨的民族政策在青海取得了重大勝利
在1959-1962年,青海日報宣傳黨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放寬政策,休養生息,並大力報導新道德、新風尚,進行移風易俗宣傳,鼓舞人們奮發向上,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由於黨的指導方針有過種種失誤,報紙宣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左”的干擾,有過偏差。特別是從1966年開始至1976年,這10年是我們黨、國家和人民遭受浩劫的時期,黨報變成了“幫報”,黨報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過去了23年。撥亂反正,將我國的建設推向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時期,從那時起,是我們國家和全省各族人民思想大解放的23年,是中國和青海省改革開放、經濟大發展的23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極大地促進了青海日報宣傳和新聞事業的發展。突出體現在三大方面:

《青海日報》《青海日報》
(一)報紙一掃“假、大、空”的惡濁空氣,堅持以黨的經濟建設為中心,宣傳思想解放,宣傳實事求是,宣傳改革開放,反映經濟解放,不再進行“左”與“右”,姓“社”姓“資”的討論,在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的前提下,增加信息量,擴大宣傳面,提高為讀者服務的功能,報紙宣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二)改革的深化,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大量有價值的新聞。大力宣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全面落實黨的經濟政策、知識分子政策及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政策,堅決貫徹黨的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黨的十二大以後,突出宣傳大會精神以及大會確定的從1981年到本世紀末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步驟和方法。這些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波瀾壯闊的改革事業,豐富和擴大了報紙的信息來源,有利地推動了新聞事業的發展
(三)報社的經濟實力有所增強。隨著全省經濟建設的發展,青海日報廣告業有了拓展,同時,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開展了一些經營活動,使報社能夠籌集一部分資金進行了設備的技術改造和更新換代,推進報社向報業集團的方向發展。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是這一時期報紙變革的主要標誌。青海日報就大力宣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根據黨的方針、政策、路線,聯繫青海乾部民眾的思想實際,聯繫“文革”流毒和“左”的影響,報紙發表了相當數量的言論,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討論,使全省廣大幹部民眾逐漸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錮,有力地推動了改革開放中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1992年,青海日報認真組織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精神的宣傳,一抓言論,二抓典型,三抓調查,結合改革開放湧現出來的新思想、新舉措、新成績,進一步拓寬改革開放的宣傳面。進入九十年代後期,報紙繼續大力宣傳鄧小平理論,結合各個階段宣傳側重點,分專題進行報導,比如在抓十五大精神學習貫徹時,宣傳開展新一輪“解放思想、加快發展”的大學習、大討論、,在理論版設定《深入鄧小平理論》專欄,配發系列評論員文章,及時報導各地學習經驗及各種理論研討活動,用廣大幹部民眾具體生動的感受和體會,反映他們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深刻理解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及各項方針政策的生動實踐,從而突出宣傳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爭創一流的新觀念,使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成為全省各族幹部民眾的共識。

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是這一時期報紙宣傳的主要任務。2青海日報的宣傳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改革開放的宣傳,以此帶動各方面建設的宣傳報導。八十年代,報紙連續報導了龍羊峽水電開發、青海石油開發、鉀肥、錫鐵青藏公路建設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給青海的各族幹部民眾以極大的鼓舞。1990年,青海日報對西寧鋼廠、青海鋁廠等一批深化企業改革的典型側重進行了宣傳。針對青海東部農業區發展庭院經濟等問題,連續突出地宣傳了民和、循化、化隆等地提倡農民治理荒山荒坡、發展果園業及小尾寒羊的典型經驗。這些地方抓農林牧生產深度開發的工作,方向正,路子對,見效快,在全省農牧業區引起連鎖反應,人們爭先向他們學習取經,不少地方由此逐漸擺脫貧困致富。此外,這一時期的報紙宣傳,對全省開發資源作了大密度、大規模、大範圍的報導,其中對青海省“以資源帶開發”的報導,對青海省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經濟多元化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加快了引進外資的步伐。青海日報在經濟宣傳中敢於打大戰役,使宣傳起點高、聲勢壯,內容實,從而產生深刻生動,振奮人心的宣傳效果。1997年,青海日報以《走進市場,重振國有企業雄風》為欄題,有選擇地對省內10家國企如何加快改革步伐進行了宣傳,除了撰寫經驗性通訊外,還逐片配發評論員文章,增強了報導感染力。對西寧市中小企業改制的11篇評述性系列報導,為青海省企業改革提供了較深層次的思索和經驗。1998年6月。又開闢了《集中力量,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等欄目,加大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內容,重點抓好加快中小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的報導。在有關專頁上開設“新聞啟示錄”、“熱點追蹤”、“大視角”等欄目,以編髮深度報導為主,刊登了《大地憂思錄》、《貧困山區紀行》、《柴達木——一個文明的消失》等系列或重頭稿件,對人類、環境、貧困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還就市場、糧食購銷體制及農牧業生產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一系列報導。

《青海日報》《青海日報》
狠抓精神文明宣傳是這一時期的主鏇律。青海日報在宣傳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絲毫沒有放鬆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報紙十分重視選擇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和典型集體,對廣大幹部民眾進行理想信念、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和熱愛青海的教育,先後報導了商業戰線勞模李秀菊、優秀放牧員切洛、優秀教師李淼、軍營里的“羅健夫”黃漢民、為企業發展艱苦創業的廠長劉克聖等一批先進人物,在民眾中產生了較大影響。1985年冬天,玉樹、果洛等地發生嚴重雪災後,本報采寫了大量報導,生動鮮明的反映了各族人民奮發開拓,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的精神文明建設。九十年代初,報紙先後推出了《高原勇士——甄萬和》等一批通訊,在顯要位置交叉宣傳了湟源牧校、柴達木人、青藏高原模範兵站部官兵甘於吃苦、樂於奉獻的群體典型,並配發了120件各行各業開展學習活動的經驗訊息、通訊及專欄,生動地宣傳了在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形勢下,雷鋒式先進個人和集體的新的精神境界和時代風貌。報紙宣傳堅持把典型報導作為提高宣傳質量,發揮正確輿論導向的重要途徑之一。先後推出了趙延年、史懷明、胡道春、劉讓賢、張淑梅、郭尖措、李小松、秦文貴和果洛州當前村等一批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的報導,這些典型豐富生動,有血有肉,產生了強烈的說服力、感染力和鼓舞作用。

青海日報和中國一同走過了52年風雨之路。52年來,全社職工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辦報觀念,推進新聞改革,1951年1月16日創辦了我省第一張少數民族文字報紙《青海藏文報》,1998年10月9日創辦了青海省第一張城鎮居民生活報《西海都市報》,同時還承辦《青海監獄工作報》、《青海新生報》的編採出版工作,此外,青海日報社

《青海日報》《青海日報》報社大樓
還在全省各州市設有10個記者站,在上海設有辦事處,在格爾木建成了新聞大廈,從而為組建報業集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992年9月5日,《青海日報》實現了雷射照排和膠印。同年9月11日,試刊出版了第一張彩版的《青海日報》。1996年8月《青海藏文報》也實現了雷射照排。1998年4月,青海日報整套彩色桌面系統投入使用,從而填補了全省報紙印刷行業沒有彩色桌面系統的空白。通過衛星傳版系統,青海日報印刷廠從1994年起先後代印《人民日報》、《參考訊息》。與此同時,青海日報還致力於開拓報業、發展多種經營,堅持“由小到大、滾動發展,由近及遠、逐步延伸”的報業經營方針,大力發展多元化經濟,抓緊拓展廣告業,壯大報社自身實力。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報社多方面的設施也逐步得到改善。社址前後搬遷6次,全社職工的工作、生活條件也比初創時期有了巨大的改善。

欄目

《青海日報》作為中共青海省委機關報,以其在青海省最具權威性、指導性、感召力,且覆蓋面和發行量最大的媒 體,為適應讀者的需求除了國內、外、本地新聞版外,還開設了許多專版。

其主要專版有:《社會》、《經濟周刊》、《江河源》、《環球經緯》、《讀者心聲》、《國際副刊》、《科技潮》、《學與研》、《教育方園》、《人與法》、《衛生大觀》、《經濟生活》、《河源濤聲》、《文化園地》及《星期五》、《社會新聞界》、《廣聞博覽》、《車界》、《居家》還增加了分類信息、生活資訊和市場資訊等專刊。尤其是汽車專版《車界》深受廣大讀者和商家的歡迎。

讀者分析

《青海日報》《青海日報》讀者群體分析
1、高收入讀者比較: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讀者中,《青海日報》的讀者占68.4%。

2、高購買力年齡群體讀者比較:20—39歲人群中,《青海日報》的讀者占54%,40—55歲人群中,《青海日報》的讀者占67%。

3、高學歷群體讀者比較:大專以上《青海日報》讀者人數最多達62%。

4、具備高消費能力的職業群體比較: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企事業單位、公司人員、礦山、建設工地、私企業主《青海日報》讀者人數達60%。

讀者與《青海日報》接觸方式:忠實讀者占63%,經常讀者占35%,偶然讀者占2%。一個媒體擁有忠實度極高的 讀者群體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包括內容的感染力,指導吸引力對讀者開拓的各種新開版面的累積等,也是我媒體已被習慣性閱讀的反映

報紙內容的受讀比例

閱讀所有版面的占39%,閱讀大部分版面和內容的占30.5%,閱讀一半左右版面和內容的占22%,閱讀少部分版面和內容的占7%,閱讀很少部份版面和內容的占1.5%。

報紙的受讀比例常常是人們衡量報紙內在質量的最直觀的指標之一。

廣告代理

規格 價格
欄位 面積(厘米) 彩色
一版 二、三、四版 五、六、七、八版 資訊專版
整版 34.2*48 126000 120000 114000
半版 34.2*24、17.1*48 63000 60000 57000
1/4版 17.1*24、34.2*12 60000 31500 30000 28500
1/8版 17.1*12 30000
6欄10厘米 34.2*10 51000 26400 25200 24000
3欄10厘米 17.1*10
3欄8厘米 17.1*8
2欄10厘米 11.4*10
2欄8厘米 11.4*8
2欄4厘米 11.4*4
報眼 16.5*6 19500
報花 5*4
中縫 4*4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