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原因
造成失業的原因很多,因此失業的結構與變動情況是觀察重點。失業原因可分為:
摩擦性
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人們在尋找工作或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現象。增加職業訓練計畫與提高信息溝通(使失業者能確實掌握就業機會)可降低這方面的失業。在實際勞動市場上,失業率總是圍繞自然失業率波動,原因之一是工人尋找最適於自己的工作需要時間。它是由於經濟運行中各種因素的變化和勞動力市場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臨時性失業。經濟總是變動的,工人尋找最適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時間,一定數量的摩擦性失業必然不可避免。即勞動者想要工作與得到工作之間的時間消耗造成的失業。
結構性
結構性失業(Structual unemployment):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結構性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為結構性失業常表示人員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
經濟產業的每次變動都要求勞動力供應能迅速適應變動,但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特徵卻與社會對勞動力需求不吻合。由此而導致的失業被稱為“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主要是由於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結構等)發生了變化,現有勞動力的知識、技能、觀念、區域分布等不適應這種變化,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而引發的失業。結構性失業在性質上是長期的,而且通常起源於勞動力的需求方。結構性失業是由經濟變化導致的,這些經濟變化引起特定市場和區域中的特定類型勞動力的需求相對低於其供給。
季節性
季節性失業(Seasonal unemployment):農業,建設業與旅遊業特別容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季節性失業是一種自然失業,它給社會帶來兩個方面的不良影響:一是季節性雇員由於就業時間短,收入受到影響(儘管有補償性工資差別);二是季節性失業不利於勞動力資源的有效利用。
對季節性失業人員的職業指導應側重於信息服務,指導他們在淡季以靈活的形式(如非全日制工作)臨時就業。
周期性
周期性失業(Cyclical unemployment):由於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周期性失業的原因主要是整體經濟水平的衰退;由於它是可以避免的,因而周期性失業也是人們最不想看見的。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失業就完全屬於周期性失業。每一個工人都從事著他們一直從事的工作,因此不存在摩擦性失業。與人們更傾向於手持貨幣而不是消費、企業被迫削減產出導致的失業相比,結構性失業同樣極不明顯。
周期性失業與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等失業狀況不同,周期性失業的失業人口眾多且分布廣泛,是經濟發展最嚴峻的局面,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有所恢復。在中國經濟仍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中,中國此前及未來幾十年出現嚴重經濟衰退和周期性失業的機率很低。
非自願
非自願性失業(Involuntary unemployment):如果工資品(wage-goods)的價格相對貨幣稍有上升,現行貨幣工資水平下願意工作的勞動總供給量和在此工資水平下的勞動總需求量都將大於現有就業量,那么勞動者就處於非自願性失業狀態。 是1936年由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其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的概念。
凱恩斯認為,如果工資品的價格較貨幣工資稍微上漲,勞動者願意在當時的貨幣工資下提供勞動供給,而在同一時間的總勞動需求都大於已經有的就業量,那么就有非自願失業的存在。
國外現狀
10月1日,日本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日本8月份失業率為4.1%,環比上升上升0.3%,是6個月來首次出現惡化。其中,就業人數為6310萬人,同比增加29萬人,增幅為0.5%;失業人數為271萬人,同比減少6萬人,降幅為2.2%。
奧肯定律
菲利普斯曲線表明的是經濟成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的關係,可稱之為“產出-物價”菲利普斯曲線。這種菲利普斯曲線以經濟成長率代替了第二種菲利普斯曲線中的失業率。這一代替是通過“奧肯定律”實現的。
美國經濟學家奧肯於1962年提出,失業率與經濟成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係。這樣,經濟成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便呈現出同向的對應變動關係。在這一關係的研究中,經常不是直接採用經濟成長率指標,而是採用“現實經濟成長率對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偏離”,或是採用“現實產出水平對潛在產出水平的偏離”。這一“偏離”,表明一定時期內社會總供求的缺口和物價上漲的壓力。
現實經濟成長率表明一定時期內由社會總需求所決定的產出增長情況,而潛在經濟成長率則表明一定時期內、在一定技術水平下,社會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所能提供的總供給的狀況。潛在經濟成長率可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正常的潛在經濟成長率,即在各種資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時所能實現的經濟成長率;另一種是指最大的潛在經濟成長率,即在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時所能實現的經濟成長率。
這裡採用的是第一種含義。這種菲利普斯曲線的表現形式是:在以現實經濟成長率對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偏離為橫軸、物價上漲率為縱軸的坐標圖上,從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條曲線。這條曲線的走向與第一、二種菲利普斯曲線正好相反。這條曲線表明:現實經濟成長率對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偏離與物價上漲率二者呈同向的對應變動關係,即正相關關係。當現實經濟成長率對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偏離上升時,物價上漲率亦上升;當現實經濟成長率對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偏離下降時,物價上漲率亦下降。
在一輪短期的、典型的經濟周期波動中,在經濟波動的上升期,隨著需求的擴張,現實經濟成長率對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偏離上升,物價上漲率隨之上升;在經濟波動的回落期,隨著需求的收縮,現實經濟成長率對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偏離下降,物價上漲率隨之下降。這樣,這條曲線表現為一條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動,然後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動的曲線環。這條曲線環呈現為略向右上方傾斜、位勢較低、且較為扁平的形狀。“向右上方傾斜”,說明現實經濟成長率對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偏離與物價上漲率為同向變動關係;“位勢較低”,說明物價上漲率處於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傾斜和“較為扁平”,說明物價上漲率的變動幅度不大。
中國失業率
失業率是失業人口占勞動力人口的百分比。
中國凡屆滿一定下限年齡、具有勞動能力、要求有報酬的工作而尚未獲得工作職位的人口,稱為失業人口。不願工作而賦閒的人,或雖有工作願望而尚未達到規定下限年齡的人,均不得算作失業人口。中國通稱的待業人口。
根據1982年人口普查填表說明規定,待業人口應在勞動年齡內,即除下限年齡外,還有上限年齡的規定,這與國際上關於失業人口一般只規定下限年齡的統計原則稍有區別。此外,由國家統一分配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以及市鎮復員退伍軍人,正在等待分配工作的,單列為“待國家統一分配”,不視為待業人口。
中國2007年全年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200萬,城鎮登記失業率降至4.0%,2006年中國的失業率為4.1%。這是中國失業率連續第三年下降。
各國情況
中國
失業百分比
失業率是失業人口占勞動力人口的百分比。
中國凡屆滿一定下限年齡、具有勞動能力、要求有報酬的工作而尚未獲得工作職位的人口,稱為失業人口。不願工作而賦閒的人,或雖有工作願望而尚未達到規定下限年齡的人,均不得算作失業人口。中國通稱的待業人口。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兩種失業統計方法。一種是行政登記失業率,另一種是勞動力抽樣調查失業率。兩種失業率都是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
登記失業率統計的是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享受失業保險待遇並求職的失業人員數量。由於各國公共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險發展水平不一,登記失業率在國與國之間不能比較。而抽樣調查失業率基本依據的是國際化的失業定義,可以進行國際比較。
因此城鎮登記失業率和失業率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使用的統計方法也不同。中國公布的城鎮失業率,是登記失業率,它是勞動保障部門就業服務機構對失業人員登記統計匯
總的結果。應該說,城鎮登記失業率,是政府制定就業政策的主要參考依據。由於中國就業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到勞動保障部門就業服務機構登記求職的失業人員數量不夠全面,再加上就業和失業登記辦法還不健全和規範,因此,存在著實際失業率高於登記失業率的現象。
一些科研單位對城鎮失業率有這樣那樣的推算,統計數字不盡相同,這些數據都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作為決策依據。社科院披露的失業率是用“德爾菲法”調查出來的。這個方法實際上就是把調查的內容,向一定數量的專家、學者徵求意見,然後把意見進行綜合,最後形成結論。這次選擇了50餘名從事就業和勞動統計研究的學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專家(官員),發問卷請他們對失業率、城鎮失業承受能力等問題進行判斷和預測。這些專家、學者長期關注這一領域,注意收集這方面的信息,他們的判斷應該是有根據的。
登記失業率,不等於實際失業率。中國還沒有開展勞動力抽樣調查,所以沒有抽樣調查失業率。今後將逐步建立勞動力抽樣調查制度。但採用抽樣調查方法確定失業率後,城鎮登記失業率還要繼續使用。
2013年上半年中國調查失業率為5%。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出席招聘博覽開幕禮時指出,香港最新失業率維持3.1%,為16年來的低位,當中15歲至19歲高危群組的8.9%失業率亦有明顯改善,更是6年以來的新低;去年第四季青少年全職工作的月薪中位數為1萬元(港幣,下同),遠高於10年前的7000元,扣除通脹亦有8.6%的實質增長。他表示,目前就業市場好景,不少職位屬“工等人”,變相令青少年容易就業。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015年1月19日公布,去年10至12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3%,與去年9月至11月的數字相同,就業不足率亦保持不變,維持於1.6%的水平。
據發改委網站訊息,2015年上半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就業工作紮實推進,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一是城鎮新增就業穩步增加,失業率基本穩定。1—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1.8%。其中二季度城鎮新增就業547萬人,同比多增9萬人。二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4%,同比下降0.04個百分點。6月末,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6%,比一季度末低0.13個百分點,保持了基本穩定的態勢。
二是市場用工需求保持穩定,求人倍率穩中有升。二季度,勞動力市場求人倍率1.06,已連續19個季度大於1。分地區看,東中西部求人倍率分別為1.03、1.11、1.08,用人需求全部大於供給。分技術等級看,國中高級技術崗位需求全部大於求職人數。
三是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雙創”對就業拉動持續加大。隨著商事制度改革推進,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上半年全國新登記註冊企業200.1萬戶,平均每天超過1萬戶,創業創新帶動就業勢頭良好。截至6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2.64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800萬人,增長11.6%。
公開數據
2013年9月9日,中國首次向外公開了調查失業率的有關數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中國將給世界傳遞持續發展的訊息》透露,“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6%;5%的調查失業率和2.4%的通脹率,均處於合理、可控範圍。”
5%的調查失業率,高於此前人社部公布的一二季度均為4.1%的登記失業率。而2013年的就業壓力其實比較大,一位人社部專家表示,這和當前的經濟形勢密切相關。
首次公開調查失業率
李克強總理在上述署名文章中所說的5%調查失業率,可謂官方首次公開調查失業率水平。
對於該失業率水平,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專家表示,前些年雖然沒有公布該數據,但應該和2013年數據差距不大。該專家稱,5%的調查失業率比例並不算高。李克強總理在上述文章中指出,未來十多年,中國將有上億人口融入城市。
更多人口進入城市,是否會增加城鎮就業壓力,中華全國總工會專家表示,城鎮就業壓力除了和勞動力供給有關,也和經濟發展速度、發展方式有關,需要關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後新創造的就業崗位。總體上來說,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
希臘失業率
希臘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受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影響,希臘2012年7月份登記失業率攀升至25.1%,創出歷史新高。表明就業市場形勢仍在惡化。
當前希臘經濟正在經歷嚴重緊縮。官方數據顯示,自2008年債務危機發生以來希臘經濟規模萎縮了20%。青年失業率已經突破50%,達到了令人擔憂的水平。經濟學家估計,希臘經濟2013年可能連續第六年出現衰退。
希臘IOBE基金會研究員Angelos Tsakanikas說:“這是經濟衰退帶來的必然結果。”他說:“希臘的未來將會有更多不確定性。”
希臘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失業率已經從6月份時的24.8%升至25.1%,與西班牙8月份時的失業水平相同。
希臘和西班牙是歐元區17個成員國中失業率最高的兩個,歐元區平均失業率已經攀升至11.4%,創下1999年有此類以來最高水平。
希臘統計局報告說,7月份大約126萬名希臘人失去工作,幾乎每天有1000人失去工作。受影響最大的群體是15-24歲年齡段的年輕人。這個年齡段年輕人失業率高達54.2%。
在2008年7月金融危機爆發前希臘全國境內登記失業人數僅為364000人。
中國現狀:
第一大困局:世界工廠地位衰落,產業結構調整極難
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經歷了2001-2010年的十年輝煌,終於無可挽救地陷入衰落。最新報導是世界工廠的主要車間東莞出現第二波企業倒閉潮,據說去年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有不低於4000家企業關門。
世界工廠衰落的轉折點是2008年,從2008年至2012年,公開的數字是,東莞有7.2萬家企業被關閉。現在,以勞動密集型為特點的東莞企業大量倒閉,標誌著以透支生態環境與勞工生命成本的中國經濟成長模式已經走到盡頭。在此之前,拉動中國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按照官方說法是投資、外貿、內需,如今這三駕馬車齊齊死火,今年一季度,外貿增速同比下降了15%(而11月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更曾跌至500點以下),表明外貿這駕馬車再也無法拉動中國經濟成長。
過去20多年以來,房地產一直是帶動中國經濟成長的龍頭產業。從前年開始,高度泡沫化的房地產業陷入停頓,雖然政府、企業努力撐住房市不讓下滑,但房地產帶動的幾十個上下游企業卻陷入全面產能過剩。比如離房地產最近的鋼鐵業、水泥業產能過剩高達30%左右;距離較遠的地板、家具、紡織業等相關產業也嚴重過剩。這種產能過剩危機,被比喻成“中國經濟的核威脅”,即像核彈一樣,隨時可能引爆經濟危機。
上述問題預示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無望。所謂經濟結構調整,不是政府想調整就能夠調整到位的(好比樓房,結構豈是可以隨便調整的?)。早在2005年,廣東省就開始號召騰籠換鳥,想淘汰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結果是籠子空了,舊鳥離籠,新鳥沒能進來,目前是珠江三角洲產業空心化。
世界市場飽和,其他開發中國家進入低端製造業,中國產能過剩,房地產綁架GDP,刺破泡沫意味著GDP大跌,誰也沒有勇氣。這是第一大困局。
◆◆◆
第二大困局:龐大的失業大軍。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失業問題一直是懸在中國人頭上的一把劍。1960年代中國就存在嚴重的就業困難,當時城市年輕人大量上山下鄉,能招工、參軍就是好出路了。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進入世界工廠的輝煌時期,也還存在大量失業人口,比如農村過剩勞動力高達1億多。目前世界工廠衰落,失業問題就更嚴重了。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公布的城市登記失業率都不高於4.5%,這個數據不說明中國真實的失業狀況。
第一,這個數據只計算了城市中去政府部門登記的人口,沒有登記的不算在內。
第二,這個城市登記失業率將農村的失業者排除在外,而農村的過剩勞動力數量相當龐大。排除了這兩部分人的統計數據,本身就有嚴重遺漏。
目前,中國失業大軍由四個層次的失業者構成。
一是農村過剩勞動力,隨著世界工廠的倒閉,大批農民工返鄉,失業現象嚴重;
二是外資白領,隨著大量外資撤出中國,不少原來薪資優渥的白領失去工作;
三是失業大學生,由於學校里要求大學生提供就業證明才發放畢業證,學生被迫想方設法讓父母或者親戚單位提供假的就業證明,學校提供的就業率已完全失去了意義。
四是城市中那些初、高中畢業後長期在家待業的青年,這些人,中國媒體將其稱之為“啃老族”。
中國的失業者到底是多少?有兩個數據可供參考。前總理溫在2010年3月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公開宣布:中國失業人口有2億。另外一個數據由原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提供。今年1月林毅夫在2015冬季達沃斯論壇表示,由於工資上漲,中國將有1.24億人的製造業崗位轉移至其他開發中國家。目前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是9.4億,一旦失業人口達到3億,真實失業率相當於32%。
勞動力數量龐大,市場卻飽和,同時大量機器人進入各行各業,對勞動力的總體需求下降,使就業成為第二大困局。
◆◆◆
第三大困局:資源危機嚴重,對外高度依賴。
中國的環境污染是立體化的,即水(江河湖海)、陸(土地)、空(空氣)全面嚴重污染,這方面資料很多,只談資源危機。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嚴峻的資源約束,無論是作為生產資料的各種礦產,還是作為生活資料的糧食,中國都對外依賴嚴重。
石油號稱“經濟的血液”,中國現在60%以上依靠進口;鐵、銅、鋅等各種金屬礦,對外依存度也都比較高。總之,中國經濟安全嚴重依賴外部因素。民以食為天,僅以糧食一項來說,中國農業人口占60%,但糧食自給率到2014年已經降低至87%,三大主糧如大豆、玉米、小麥都依靠進口。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撇開因為土地污染導致的糧食污染不談,僅就量上來說,中國有接近2億人口的糧食依靠進口。這就使中國的糧食價格與國際市場糧價的波動連在了一起,只要有天災人禍,比如戰爭等使產糧國減產,中國糧價就會上漲。
關於糧食對外依賴嚴重的不安全性,20多年前美國生態環境學者布朗寫了篇《誰來養活中國》,提醒中國注意糧食安全,但是中國卻將這個研究報告當作“反華勢力抹黑中國的陰謀”,是“中國威脅論”,大批特批,批了好幾年。近幾年意識到糧食安全終於成了問題,對布朗態度有改變,曾邀請他來中國演講,但最終還是接受不了人家許多觀點,於是又冷了下來。對布朗這位學者態度的冷熱變化,說明在中國講真話很不容易。
資源危機將會是長期存在的問題,即便發生新的技術革命,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資源問題也不是短期能解決的。
◆◆◆
第四大困局:地方政府深陷債務泥潭。
中國的總債務規模,前年據外國投行估計,高達中國GDP總量的168%(麥肯錫全球研究所2015年5月8日公布最新報告,中國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GDP的282%)。其中只有很少部分是個人債務,大部分是政府債務與企業債務,其中以地方政府債務居首,約有20萬億。
以前上報18萬億是少報,官員有政績考慮。據國家發改委官員李鐵所言,地方債務上報數(18萬億)不及實際債務的一半數額,他們在地方調研時,走了十幾個城市,地方反映說只報了10%,有些報了20%、30%。上報數超過實際債務50%的幾乎沒有,因此這18萬億隻占實際債務的30%-50%。對此,中央政府比較在意,2014年9月曾頒發“43號文”,讓地方政府在2015年1月5日前將債務如實上報,暗示將由中央拿出錢來,為地方償還部分債務。
原來擔心頭上烏紗不穩,對債務儘量瞞報少報的地方政府看到了希望,“誠實”上報,海南省還公示債務,結果是地方債務瞬間爆發式增長。財政部一看各地上報的數額,發現這“父愛主義”不能發揮,只好於今年1月下旬再度下發檔案,宣布上報不合格,打回重報,還是限定在原來的20萬億左右。
現在的辦法是,地方政府上報的20萬億債務,部分由中央政府埋單,部分由市場承擔,剩餘部分由地方政府、省政府承擔。通俗一點解釋,就是地方政府賴帳,如果引發群體性事件,省里象徵性地承擔一些以平息事件。
由於地方政府除土地之外,沒找到新的生財之道,這個巨大的債務泥潭,令中央政府頭疼。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如何進行新的利益分配?地方政府已經毫無籌碼,中央政府會讓步嗎?這是第四大困局。
◆◆◆
第五大困局:金融危機。
導致金融危機的因素除了債務危機之外,還有正在升高的壞帳率,以及超發貨幣形成的巨大流動性過剩。
先談銀行壞帳。目前出現的是改革以來,由房地產爛帳引起的第三次壞帳高峰。第一次壞帳高峰是在朱時代,從1998年開始,中國處理最初剝離的1700億美元用了長達六年以上的時間。但是“前清後欠”,清理了部分舊的壞帳,又形成了更多的新的壞帳,使中國銀行海外上市受到嚴重阻滯。中國政府幹脆採用了一個“聰明”辦法,成立四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將這些不良資產即壞帳“剝離”後劃到這些公司的帳面上,不影響銀行帳面觀瞻。其中部分不良資產打包賣給了外國投資公司──外國公司為什麼要買不良資產?那是因為中國金融系統的運作當時對它們來說是個謎,想通過購買不良資產摸清中國金融系統的運作情況。
第二次危機是在溫時代,銀行壞帳又積攢了8000多億美元。為了到美國上市,能夠通過美國證券市場的“薩奧法案”(全稱Sarbanes-OxleyAct,簡稱SOX法案,美國國會2002年7月通過),中國不得不僱請好幾家聲譽很好的美國評估機構幫助審計,如安永、普華永道等。當時美國證監會主席是美國資深政治家考克斯,對中國沒有什麼好感,把關很嚴。這些美國評估機構在審計中發現中國銀行系統的狀況太糟糕,估計很難通過,建議這些銀行到香港上市,不以華爾街為目標。中國邀請十幾家外國銀行如瑞銀、Citibank、美國銀行、新加坡淡馬錫等到中國銀行做“戰略性投資者”,允許其契約期滿後退出。有了這些合作夥伴做包裝,中國四大銀行在香港和中國A股市場上市後賣得很好。這幾隻大旗艦一上市,曾占A股總市值一半以上,吸納了不少資金,外國銀行賺到盆滿缽滿,2007年後陸續退出。中國政府處理銀行壞帳的本事,讓外國同行目瞪口呆。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後,歐美各國艱難應對,即使是美國,最後也不得不讓百年老銀行雷曼兄弟破產。面對此情,《華爾街日報》有位專欄作者想起中國政府處理銀行壞帳的“高招”,寫了一篇調侃文章《黨支部空降華爾街》,稱應該請中國來處理華爾街的金融危機,成立資產公司,剝離銀行壞帳,讓壞帳在銀行與公司之間的帳戶上轉了幾次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再來談中國的貨幣超發問題。近30年的中國經濟成長,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依靠超發貨幣。這些年來,中國成了世界第一大印鈔機。2003-2013年的10年間,基礎貨幣增加88萬億元人民幣,外匯資產增加了3.4萬億美元。
在投資興盛時期,超發貨幣的負面效果還不明顯;近兩年投資減緩,結果導致國內儲蓄增加,遊資增多,加劇了流動性過剩困境。由於沖銷工具極少,深諳中國金融情勢的央行行長周小川終於籌思出一個沖銷辦法,這就是他於2010年11月在財新峰會提出的“池子理論”,大意是:為了應對短期投機性資本即熱錢流入,要加固防洪堤;對已經進入國內的熱錢,要築好蓄水池。周小川築的“池子”究竟是什麼呢?通俗一點講,一個是房地產,用房地產築池子,圈住流動性。這就是中國房價節節上升,高居全世界之冠的原因。有人曾寫文章,戲說北京一地的房地產變現後,其數量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現在房地產不行了,就用股市做池子,圈住流動性,一旦股市下跌,市值蒸發,流動性就大大減少。
中國發了這么多鈔票,但從基本生活用品來看,通脹率似乎不高,主要是因為消費物價指數(CPI)當中沒將房地產計算進去,美國是將房地產價格計入CPI的。如果房地產價格上漲被計入CPI,中國的通脹率會相當高。
現在房地產市場下滑,就用股市做“池子”,股市的暴漲暴跌會暫時消解金融危機。這個方法比國民黨發行金元券搞幣制改革高明,國民黨發行金元券等於是硬搶,因此國民黨在遭遇政治失敗、軍事失敗的同時還遭遇財政崩潰。而股市是讓股民自己入套,輸了也沒法怨天尤人。不過,前幾年國內《瞭望東方周刊》發表文章《紅色經濟學家冀朝鼎》,談到向宋子文獻幣制改革之策的冀朝鼎是周恩來派去的臥底,在關鍵時刻出了這么一招,加速國民政府的垮台。
◆◆◆
第六大困局:分配嚴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
近20多年來,中國權貴資本掠奪公共財與民財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造成貧富差距十分懸殊、財富過度集中的不平等狀況。
北京大學中國社科調查中心曾發布一個《中國民生髮展報告2014》,其中有幾個數據:2012年中國家庭淨財產的基尼係數達0.73,頂端1%的家庭占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底端25%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左右。這樣的財富集中狀態,這么高的基尼係數,放眼全球,唯此一家,連非洲最爛的國家辛巴威都沒達到這種不平等狀態。因此,中國的低收入階層,也就是窮人,幾乎占人口的60%左右,一個窮人太多的社會,一個沒有上升通道的社會,是一個不可持久的社會。
世界經濟
中國的影響力已經可以帶動世界經濟的發展,讓我們了解自己,認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