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惠山古鎮,位於京杭大運河無錫北塘段南岸,距城西五里,地處惠山之麓。古鎮的文化底蘊豐厚,大運河支流惠山浜直達古鎮腹地。兩岸歷史文物林立,人文薈萃,又是無錫地名的發源地“無錫錫山山無錫”。惠山古鎮各行業會所占一定數量,其中山貨公所、耍貨公所、石作公所、鹽業公所、建築業行會,婺源會館等。成為古鎮亮點。惠山古鎮具有水陸二條交通線,水路由京杭大運支流三里至古鎮腹地,陸路離城五里,交通十分便利。
地理位置
古鎮建設保護範圍為,東西長1.7公里,以黃埠墩和惠山寺為界,南北位於錫山大橋和通惠西路之間,寬0.8公里,總面積約103公頃。其中惠山寺至寶善橋之間為核心保護區,面積25公頃,錫惠路以東78公頃為古鎮配套發展區及風貌協調區。其規劃布局由古運河惠山浜水街、五里香塍祠堂街(直街)兩條水陸風景為軸線,通向千年古剎惠山寺與天下第二泉的景觀核心。
古鎮開發
惠山古祠堂群引起了全國的關注,惠山古鎮被認為是無錫市現存的唯一具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資格條件的項目。2000年,無錫市就惠山正式向建設部申報全國100個著名古鎮(歷史文化街區)稱號。古鎮的開發也因此提速。惠山古鎮以惠山古祠堂為依託,連線二泉寄暢園、惠山鎮、惠山直街、橫街和惠山泥人博物館,整體規劃和開發建設歷史文化含量較高。擬開發範圍具體西起天下第二泉、東至黃埠墩、南抵錫山龍光塔北側、北界為通惠西路,整個面積約70公 頃。屆時將以京杭大運河無錫北段為主線,將錫惠風景區的寄暢園、二泉、惠山寺等名勝古蹟向外拓展延伸,對由惠山橫街直街、寺塘涇南北河組成的祠堂文化建築群進行核心開發,建成環境風貌優美、景點內容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江南風情濃郁的古鎮園林文化旅遊街區。
惠山文物古蹟區的主體在現錫惠風景區內,面積約7萬平方米,現已完成寄暢園南部修建和邵寶書院等祠廟修復工 程。在2004年前完成惠山寺、華孝子祠和二泉景區的保護修建工程後,將以寄暢園為依託,把整個惠山文物古蹟區申報為國家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惠山古鎮風貌區主體在惠山橫街、直街至寶善橋以東惠山浜一帶,面積約15萬平方米。通過對該區域內各類建築的重新整合和環境治理,以惠山古祠堂群為依託,恢復原惠山 古鎮的傳統風貌,形成惠山浜沿岸的兩條傳統古街市、兩條夾巷內街和惠山浜水上旅遊通道,從而建成從寄暢園東側延伸至黃埠墩的惠山古貌風貌區。
景點介紹
惠山寺始建於南北朝,香火旺盛。無錫的標誌性建築錫山龍光塔,始建於明萬曆間,是古鎮一景。唐代陸羽品宜茗者,惠泉第二,“天下第二泉”因之得名。惠麓一帶林茂石壑,泉水豐富,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美譽。唐、宋惠山寺石經幢聳立古鎮中心。始建於北宋金蓮橋、唐聽松石床在古鎮中重要位子。唐皮日休詩“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床”。明洪武初年600餘年古銀杏,400餘年古玉蘭,古香樟,根深葉茂。始建於明代的寄暢園、愚公谷舊貌依舊。明代“千人報德坊”、“華氏四面牌坊”是古鎮牌坊群的佼佼者。惠山古鎮祠堂建築群占居古鎮主體位子,始建於唐而盛於明清,先後出現120處祠堂建築體,其中宰相祠堂九處,楚相春申君黃歇;唐相李紳、陸贄、張柬之;宋相司馬光、王旦、范仲淹、李綱;清代李鴻章。惠山祠堂群按規制可分為尚書祠、侍郎祠、御史祠、巡撫祠、忠節祠、貞節祠等,祠堂名目繁多。涉及80餘姓氏,180餘名歷史人物,是尋根問祖,追根溯源姓氏文化的源泉。惠山老街立於惠山直街東端。街口豎立一塊石碑橫額。正面磚刻“五里香塍”四字,晚清竇承焯書;反面篆書“九峰翠嶂”。系邵寶八世族孫涵初所書。碑立於清鹹豐六年。五里香塍,原為無錫西門至惠山的一條大道。1976年,京杭運河無錫段改道,五里香塍已被湮廢,近惠山一段建成林蔭大道,稱惠山直街,街上保持著江南民居老屋,經銷惠山泥人的店鋪林立,龍頭下有惠山泥人博物館,寶善橋有惠山泥人廠,街上有張巡廟。祠堂介紹
惠山古鎮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文化底蘊豐厚,號稱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代,文化遺存及歷史性建築比比皆是,並有國家、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惠山古鎮已發現ll8處歷代祠堂建築和重要遺蹟,匯集了自唐代至民國時期的80個姓氏,180個歷史名人。其數量之多、密度之高、類別之全、風貌之古樸,為國內所罕見.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和參與興趣感,今後是探勝訪跡、尋根文化體驗互動、憑弔先賢道德哲理、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內涵之源。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布惠山古鎮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惠山祠堂中的華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簡公祠、錢武肅王祠、淮湘昭忠祠、留耕草堂、顧洞陽祠、王武愍公祠、陸宣公祠、楊藕芳祠等10座祠堂為全國文物保護重點祠堂建築。塵封隱跡半個多世紀的“拜石山房記”、“東壁碑”、“西壁碑”、“浴日泉”一大批等珍貴石刻文物、古蹟也在修復中得到保護和恢復。除重點祠堂外,惠山古鎮還對57座祠堂進行了修復和恢復。恢復牌坊16座,牌樓一座。增建繡嶂閣一座。康熙“山色溪光”景觀牆一座。
惠山寺周邊祠堂群過郡馬祠 、錢武肅王祠(五代時期吳越國王錢鏐) 、嵇忠節祠 、張義士祠 、鄒忠公祠 、李忠定公祠(宋代宰相李綱) 、貞節祠 、張孝子祠 、張節婦祠 、淮湘昭忠祠(和太平軍作戰陣亡的全體湘軍淮軍官兵) 華孝子祠(孝子華寶)、 華節愍公祠 、華節婦祠 、華貞節祠 、至德祠(泰伯、仲雍、季札) 、尊賢祠 、報忠祠 、蔣家祠、蘇家祠 唐張貞節祠、 蔡氏孝友祠、 貞節祠 、胡文昭公祠(北宋“安定先生”胡瑗) 、尤文簡公祠(南宋四大家尤袤) 、陸子祠(陸羽) 、顧端文公祠(顧憲成) 、邵文莊公祠(又稱二泉書院,邵寶) 、劉猛將神祠 、五中丞祠(周忱、海瑞、周孔教、湯斌、李星源) 、單貞女祠 、周文恪公祠(明學者周子義) 、王僉事祠(明畫家王問) 、任節婦專祠。
橫街祠堂群
秦氏雙孝祠(寄暢園內東北角) 、張明公祠(北宋理學家“橫渠先生”張載) 、許顯謨祠(北宋“維揚四俊”許德之) 、楊四褒祠(留耕草堂) 、節孝祠 、俞行人祠 、朱祠、春申君祠(楚相春申君)。
直街祠堂群
楊忠襄公祠 、先賢施子祠(聖門弟子施恆)、朱祠 、杜祠 、浦長源祠(明代“吳下十才子”浦源)、費懿恭先生祠、倪高士祠(“元四家”倪瓚)、贈兵備道楊公祠、楊追遠祠、陸宣公祠(唐宰相陸贄)、范文正公祠(范仲淹、鄒國公祠 袁龍圖祠 、 劉氏家祠 、忠貞公祠 、王文正公祠(北宋宰相王旦)、浦孝節貞烈祠 、松滋王侯祠(明代抗倭有功的縣令王其勤,以及戰死的36人) 、王氏公祠 、王孟端先生祠(明畫家王紱)、馬文肅公祠 、薛義士祠 、司馬溫公祠(司馬光)張中丞祠(安史之亂中鎮守睢陽的張巡)、東嶽報功祠(東嶽大帝黃飛虎 、鄉賢祠 、呂東萊先生祠 、葉司空祠(葉茂才 陳文范先生祠 、戴氏宗祠 、陶中丞祠 、王節孝祠 、榮貞烈祠 、龔節愍公祠 、徐孺子先生祠 、於忠肅公祠(于謙) 、史光祿祠 。
上河塘祠堂群
先賢廉子祠(聖門弟子廉潔) 、朱樂圃先生祠 、張義莊祠 、薛中丞祠 、蔣氏宗祠、書院(朱熹,民國時曾用作鹽務工所)、忠節祠、潘孝子祠 、孫大宗伯祠。
下河塘祠堂群
鄧氏宗祠、江助教祠 、高忠憲公祠(高攀龍)、張文貞公祠、楊藕芳祠、楊祠 、蔡氏、宗祠、黃斗南先生祠、周光霽祠(周敦頤)、詹孝節婦祠 、李公祠(李鴻章弟李鶴章)、趙宗白先生祠 、陶文憲公祠、貞節祠、惠學士祠、顧太僕祠、薛氏宗祠、顧洞陽先生祠(顧可久)、虞薇山先生祠。
惠山浜祠堂群
祝太守祠 、龔氏宗祠 、唐襄文公祠(唐順之)、徽國文公祠(朱熹,曾用作徽州會館)、蔡孝友祠 、龔節愍公祠 、萬公祠
李、閣學祠(開發東北第一人、李金鏞)、陳文正公祠 、王文正公祠(王旦)、唐桐卿公祠。
古鎮修繕
惠山古鎮以古樸舊貌迎接中外遊客。經過惠山古鎮辦的努力,惠山古鎮入口廣場已基本修繕,並增加了西神廣場、關刀河、牌坊群、錫山余脈延伸等旅遊景觀看點。廣場正中,建有大型標誌性建築照壁一座。正面鑲有集朱熹墨寶而成的“惠山古鎮”四個大字,每字1.6米見方,字型剛毅雄特、沉深古雅。其中一氣呵成的“惠”字,細觀竟有“十里連心”的含義,從中反映出古代儒家中庸、和諧的思想意境。照壁的反面,貼有出自《惠山古今考》卷首的“九龍山勝跡圖”。此圖畫於明萬曆年間,線描手法,將惠山及古鎮山色景物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復原的關刀河南側,堆壘了一座與錫山相連的土山,從而使錫山余脈延伸到錫山大橋下的古華山路邊,土山上種植大批林木修竹,使古鎮景觀與錫山龍光塔影交相輝映,更加優美。而關刀河經過改造,其上側已先期恢復了清代建築和碑廊。不久還將恢復“詩冢”和碑刻,再現顧光旭寫詩、愛詩、迷詩的佳話。
惠山直街街長巷深的古韻原貌已逐漸恢復。修復後的惠山直街,路寬6米,兩邊近30座祠堂。在浦長源祠、倪雲林祠、范仲淹祠、袁植祠、王其勤祠等多座祠堂恢復了石砌方池或池沼,池上架有石樑。范仲淹祠內還恢復了長廊、小橋、半亭。王其勤祠內的古泉“王公泉”經疏浚,泉水豐滿,水質清澈。經修復的王文正公祠、浦節孝祠、司馬溫公祠、陳文范公祠等,由於地處錫山山麓,建築錯落別致,尤其是觀音兜、馬頭牆、風火牆屋脊和形制各異的脊飾,在錫山茂林修竹的映襯下,如同一幅長卷水墨畫,令人嘆為觀止。
修復後的惠山直街,另一亮點就是印證了惠山古鎮悠久歷史文化的照壁、牌坊。現有11座牌坊,牌坊形制有大有小,其中關刀河處恢復牌坊6座,這些照壁與牌坊,不僅美化、豐富了惠山古鎮的景觀,還為遊人了解惠山古鎮悠久歷史和祠堂文化提供了方便。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是無錫三大著名特產之一。無錫當地藝人取惠山東北坡山腳下離地面約一公尺以下黑泥,其泥質細膩柔軟,搓而不紋,彎而不斷,乾而不裂,可塑性極佳,非常適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是泥人藝人們幾百年來,保留傳統不斷創新孕育出了巧奪天工,燦爛絢麗的民間藝術文化。其造型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艷,情趣盎然,雅俗共賞彼受各界人士的喜愛。惠山泥人始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發展到鼎盛階段。明末清初開始出現了專業性的泥人作坊,加之當時崑曲流行,以戲曲人物為題材的手捏戲文人物也應運而生。20世紀30年代,惠山泥人工藝中融入石膏製作的技法,自此產生了石膏工藝泥人的新品種,惠山泥人藝術也逐漸發展成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風格。新中國成立後,擴大了惠山泥人的生產規模,並研究開發出大量新產品和新工藝,使惠山泥塑藝術得以進一步的長足發展。50年代專門成立了“無錫惠山泥人廠”,後來又相繼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館”。惠山泥人採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種土質細膩純淨,可塑性極佳的黑土捏制而成。製作工藝分為捏胚、彩繪、開相幾部分。在產品的品種上主要分為“手捏戲文”和“印模泥玩具”兩大類。它做工細緻,造型優美,色彩絢麗,注重對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深受人們的喜愛。 惠山泥人題材豐富,製作技藝精湛,惟妙惟肖,雅俗共賞。產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手捏泥人,構思雋妙,做工精細,郭沫若先生贊其“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屬泥人精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另一類為泥人、石膏工藝品,用模具成批生產,量大、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