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和文學大家》內容講述:新世紀才剛剛開啟,而由吳泰昌先生所寫下的那些書話散文就已經顯示了它獨特的史料價值,他的關於現代文學大家的記錄,諸如對茅盾、曹禺、錢鍾書、朱光潛、巴金、冰心、孫犁等等文學大師的記錄就成為很多研究者的第一手資料。本書是“新視覺書坊”叢書之一,書中收錄了我國文藝界名人在思想和品格上光亮的細節。
書中寫到的文學大家,已全數先後離世。他們的業績和影響,是歷史的確任,毋須作者饒舌。願借書的出版,表達一個後輩對先輩師長們的深切懷念,他們的身影和教誨永存在作者的記憶里。
1980年前後,作者曾為上海《解放日報》開設了“藝文軼話”專欄,1981年家鄉安徽人民出版社匯集成書。這些短小的隨筆,當年有點影響,眾多文壇前輩和年輕讀者著文或書信加以勉勵。書的初版本曾獲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新時期(197-1988年)全國優秀散文(集)獎。這次書中選了少量當年和後來發表長短不一的這類文字。
作者簡介
吳泰昌,1938年生,安徽當塗縣人。
1955至1964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研究生畢業。
長期從事文藝報刊編輯工作,1984年至1998年任《文藝報》副總編,後為顧問、編審。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五、六屆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七屆名譽委員。
已出版散文、文學評論集二十餘部,近著有《我親歷的巴金往事》、《我認識的錢鍾書》、《我認識的朱光潛》等,編著有《阿英文集》、《改革開放三十年散文選》、《中國新文學大系(1977-2000年)散文卷》等。
精彩書摘
第一輯 和文學大學
阿英的最後十年
阿英逝世快兩年了。
這位使我尊敬的前輩,他生命的最後十年,給我留下的記憶是那么深刻,像一刀一刀雕在我的腦壁上,又像一根一根的尖針扎在我的記憶里。十年,在林彪、“四人幫”的肆意摧殘下,文藝界有多少優秀之士屈死。有的當時倒下了;有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備受折磨,終於致死。阿英就屬於後一種。他長期蒙受巨大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痛楚。但是,他從不呻吟,他以驚人的毅力支撐到了l977年6月17日,分享了國家新生的歡樂。
1966年初夏,阿英預感到一場風暴即將來臨。江青勾結林彪炮製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把所謂的十七年文藝黑線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而阿英,從20年代末起,就是我國左翼文藝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周揚、夏衍、陽翰笙、田漢被打成反革命的“四條漢子”,他與這些老友歷史的和現實的關聯,又豈能倖免禍及。他常對家裡人說:以後“罷官”也好,可以有時間安下心來做些多年想做的事。他知道年齡不饒人,加上自己大腦有過疾病,66歲的人,很難說會因為什麼原因突然喪失思維和寫作能力,那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儘管白天挨斗,掛牌子示眾,晚上他總是在認真地回憶、檢查自己。他希望運動趕快過去。
……
目錄
第一輯和文學大家
錢杏邨與《二心集》
阿英的最後十年
一次突然的消失
作家的可貴友誼
孫犁是這樣回答的
夏衍談報告文學
巴金這個人
聽朱光潛老師閒談
緊含眼中的淚
秋天裡的錢鍾書
冰心:“我愛的書”
周揚書櫥中的一本書
朴老在我心中
斷憶白塵
含笑的艾青
“學昭同志”
走進葉家大院
拜見張恨水先生
盛會之際憶茅公
跟光年同志學做編輯
聽孫犁長談前後
陪巴老的兩次杭州之旅
情深意切的臧克家
聽李健吾談《圍城》
憶柯靈
第二輯藝文軼話
《女神》的修改本
蔣光慈的原名、改名及其他
郁達夫與太陽社
齊燕銘遺札
關於《紅樓夢戲曲集》
從鄭振鐸、葉聖陶沒有參加“左聯”談起
葉靈鳳與麥綏萊勒木刻連環故事集
《懷舊》的雪泥鴻爪
文學研究會宣言的起草者
包天笑與鴛鴦蝴蝶派
當年的《賽金花》
孫中山的詩作與詩論
引進西方藝術的第一人——李叔同
不以詩人自居的詩人——馬君武
一氓老的雅趣
吳組緗的《山洪》
值得一看的好書(十一)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