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出於對知識、真理的追求,人們格外尊重那些掌握知識與真理的人們。有的![封面](/img/3/d48/nBnauM3X3UDN0kDO5kzN3UzMxMTMyAzMyMDOwADMwAzMxAzL5c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目錄
序一
序二
第一輯守望傳統文化的國學大師
1.張岱年:直道而行的哲學家、國學大師
2.啟功:“文衡史鑑盡菁華”的國學大師
3.錢仲聯:“清詩功臣”、國學大師
4.張中行:布衣作家、國學大師
第二輯經世濟民的經濟學大師
1.薛暮橋:政學雙棲的經濟學大師
2.董輔礽:“守身為大”的一代經濟學大師
第三輯終極關懷的人文社會學大師
1.巴金:永在的青年和真——一代文學巨匠
2.費孝通:一個偉大知識分子的人生道路——誠摯追悼一代宗師費孝通教授的仙逝和幾點個人思考
3.鍾敬文:對民俗學之父的思念與反思——兼論“五四之子”和“農村民俗學”的概念對鍾敬文的人生與學說的價值
第四輯引領未來的科學大師
1.陳省身:現代最著名國際數學大師的強國夢
2.王選:當代畢異、IT大師
3.黃昆: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大師
值得一看的好書(十一)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