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與細語》

《呼喊與細語》

艾格尼絲身患不治之症,自知一病不起,對人人恐懼的死亡早已習以為常,抱著全然無所謂的態度。她所能做的是對往昔的回憶,她現在全部理解了母親當初的想法。二妹瑪麗雅雖然已經結婚,卻還是擺脫不了感情的困擾,在丈夫和姐姐的醫生之間徘徊不定。

基本信息

資料

《呼喊與細語》《呼喊與細語》

英格瑪-伯格曼作品《呼喊與細語》(Viskingar och Rop)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主演:哈里特·安德森 Harriet Andersson 英格里德·圖林 Ingrid Thulin 莉芙·厄爾曼 Liv Ullmann

國家/地區: 瑞典

對白語言:瑞典語

發行公司: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上映日期: 1972年12月21日 美國

更多中文片名:哭泣與耳語

在細雨中呼喊

哭泣與低語

哭泣與低訴

哭泣與呢喃

更多外文片名:Viskningar och rop Cries and Whispers

類型:劇情

片長:USA:106 min / UK:91 min

劇情簡介

大妹卡琳也有自己難以理清的煩惱和麻煩。在三個姐妹之間,隔膜已深,都有各自的問題,而又彼此難於溝通。

《呼喊與細語》從旁繼續走《野草莓》探索之路,故事集中發生於兩天之內,但已是一世。紅色在這裡象徵著虛假,所有一切與紅色背景有關的言語都是不真實的,因一切都被包裹在偽善之下,呼喊過後只剩連自己都無法聽清的細語。

每個人都有兩面性,呼喊的一面和細語的一面,渴望窺視別人的內心,卻一再拒絕敞開自我,所以呼喊被自己的封閉的心所阻隔,逐漸形成一片紅色,最後人淹沒在其中,無法分辨,變成了形如蚊吶的細語。

大姐在彌留之際,才看清楚了美好的一切,希望在臨終前與姐妹和好,但是卻被殘酷地拒絕。而老二和老三之間因為惶恐而表面性的相互諒解,導致短時間內的懇切傾訴,在那種環境之下,話語不具有實質意義,她們只是在將彼此的驚懼相互轉嫁。

聖母一般的僕人安娜,她在某種程度被刻意塑造成近乎無私而偉大的“完人”,但是這種純真和善良在最後時刻也被兩姐妹所象徵的整體社會給遺棄了,道德和品質徹底失效。伯格曼又一次說宗教無法做任何事,雖然他不再公開探討,但信仰的無力卻無時不在,那么此刻,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在最後,大姐的靈魂得到純化,它延續了《野草莓》的思路,真正的美好只能留存於記憶之內,回到過去的也只有記憶而已,就算是編織,只有在編織著的記憶里,終於覓到充滿希望的烏托邦,即便事實上並未真正發生。在死亡那一刻,本該真實的,卻是虛假的;看似虛假的,卻最終成了真實的歸宿

所獲榮譽

1973年 坎城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
1973年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
1973年 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劇本,最佳攝影
1973年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導演獎,最佳外語片獎
1974年 奧斯卡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等提名
《世界報》:這部英格瑪·伯格曼第31部影片是“傑作中的傑作”
法國著名導演弗·特呂弗:“戰後電影史上少見的傑作”。

影片評論

雖然《呼喊與細語》常在探討“性”的話題中提及,但也許看作廣義地對人性的探討更為合適。或者這裡主要從“艾格尼斯之死”的角度來看。

《呼喊與細語》《呼喊與細語》
對於細節的刻劃,每一幕都顯得言簡意賅。情節也很簡單,姐姐艾格尼斯要死了,兩個妹妹卡琳與瑪麗婭來看她,加上女僕安娜,四個女人。
艾格尼斯開頭被認為已經死亡,被穿戴整齊收拾好了後事。兩個妹妹在她的臥房外因為多年的性格不合恩怨交織而情緒激烈。只有安娜注意到了若有若無的哭泣聲,發現艾格尼斯尚未斷氣,又悠悠醒轉。大家彼此的親情實在禁不住她這樣的折騰,卡琳不耐煩地摔門而去。瑪麗婭強忍著厭煩與恐懼,想要維持最後的一點表面上的禮貌與親情。但是艾格尼斯抱住她時,妹妹怕這個已經半截入了墳墓的女人,尖叫著硬扯開姐姐的勾上自己脖子的手,逃開了。
最後,艾格尼斯死在女僕的懷中,頭緊緊靠著女僕的胸部。半裸的安娜,並沒有平時的臃腫的身形,只在白色織物的半掩半蓋中,豐腴如聖母的形像——懷抱著需要她愛的人。
導演在後來的回憶中,一再流露他童年時對父母之愛的渴求和得不到這種愛的怨恨,但在最後一部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中卻被認為是終於達成了與父母的和解。可能,在《呼喊與細語》中,表達了對於母愛的看重,也是臨終時的唯一的寄託。連血親姐妹的親情都在死亡面前顯得冷漠,但是還是尋求母愛的慰藉。

艾格尼斯死後,姐妹倆與她們的丈夫商議如何打發安娜。瑪麗亞提議給安娜一小部分錢,事實上,卡琳原也是這樣打算的——雖然她看上去十分冷漠。但是卡琳的丈夫不同意給錢,說給安娜一樣艾格尼斯用過的東西即可,他說安娜還年輕,可以自己再找人做事。叫來安娜,讓她挑一樣東西。她明白了對方的意圖,表示什麼東西也不要。都是聰明人,有洞察力的知識分子的自私冷漠說出的話簡直可比冰魄神彈“她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卡琳的丈夫說。說得如此輕巧,足以消解一切的激動與感動。自負自私到了極點,不相信世間有溫暖的東西,所以,卡琳的性格,寧可自殘,也不願意與他上床,雖也是因為卡琳性格的原因,但也因為這個男人寒力修為已經到了可以傳染的境界。他的自負與洞察力增強他寒氣襲人的功力,也許使無數試圖融化的努力成為徒勞。
片子的大部分都是表現死亡,痛苦。最妙的是,導演筆鋒一轉——說筆鋒一轉也真沒錯,因為劇本原著就是導演本人,作家電影——最後,安娜翻開艾格尼斯的日記。三月,兩個妹妹來看她,與安娜到草地踏青。三姐妹白衣勝雪,真是如花美眷,笑語嫣然。從片子開始一直處於臨終狀態的艾格尼斯,那時在陽光下的鞦韆上,愉悅滿足的微笑。一個頭髮凌亂神色憔悴表情扭曲嘶喊終夜的老婦人,在片子的最後,讓你看到她曾有如此恬美的笑容,讓人驚心動魄。
所以這位瑞典導演被稱為“靈魂的電影導師”。而這部片子,獲得1972年最佳外語片

導演簡介

英格瑪·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 ,瑞典語念作IPA:/ɪŋmar 'bærjman/ ,也譯作英瑪褒曼,1918年7月14日—2007年7月30日 )是一位瑞典電影導演。

《呼喊與細語》《呼喊與細語》
他在一個路德會傳教士的家庭出生,所拍攝的影片中著名的有《第七封印》、《野草莓》等。英格瑪·伯格曼在劇作、戲劇導演和電視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被譽為近代電影史上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

導演生涯(40年代——21世紀)

電影的起步:40年代

1944年他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苦悶》HETS(Alf Sjoberg導演)。

1945年獨立執導了第一部影片《危機》Crisis。此後又接連執導了幾部影片。

1948年《黑暗中的音樂》Musik i mörker 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成熟:50年代,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

1953年《不良少女莫妮卡》Sommaren med Monika

1955年《夏夜的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 是伯格曼拍攝的為數不多的古裝影片之一。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最終贏得Best Poetic Humor Award。伯格曼惟一一部帶有輕喜劇風格、有著圓滿結局的影片。這個時期的伯格曼,還沒有來得及把自己變成一位哲學家、神秘主義者和所謂的現代派敘事大師。

1957年《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最終贏得評審會特別獎Jury Special Prize。

1957年《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 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贏得威尼斯電影節義大利影評認獎Italian Film Critics Award。大師地位開始被確立。

1958年《生命的邊緣》Nära livet 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最終贏得最佳導演獎

1958年《魔術師》Ansiktet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最終贏得評審會特別獎Special Jury Prize

靈魂的世界:60-70年代

伯格曼電影在60年代發生了質的變化,他這個階段的影片注重人物的心理,熱衷於探討靈魂問題;故事的視點更加散漫,靠情緒、視覺、直覺,較之以前遠離了線性敘事。他排除了戲劇衝突、故事敘事,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探討現代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難和生命的孤獨痛苦。這一時期,伯格曼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

1960年《處女泉》Jungfrukällan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最終贏得Special Mention;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61年《猶在鏡中》Såsom i en spegel 獲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最終贏得OCIC Award;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62年《冬日之光》Nattvardsgästerna 。這時他已經和男演員約瑟夫森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合作關係。這一直是伯格曼的一個特點,他總是和相熟的演員、攝影師共同工作。約瑟夫森後來回憶說,那時的伯格曼是一個孤僻的人,人們都不怎么和他說話,但是人們都能意識到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猶在鏡中》與《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合稱為“沉默三部曲”。

1971年伯格曼贏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1972年《呼喊與細語》Viskningar och rop 贏得坎城電影節技術大獎Technical Grand Prize;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獎提名。爭議最多的影片之一。

1976年《面對面》Ansikte mot ansikte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1977年伯格曼拍攝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 Serpent's Egg

1978年《秋天奏鳴曲》Höstsonaten 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描寫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係,由英格麗·褒曼主演。

《呼喊與細語》《呼喊與細語》
80年代以後:

1978年,伯格曼的創作被打斷,關於伯格曼漏稅的新聞鋪天蓋地占據了瑞典各種報紙的重要版面。伯格曼因此離開了瑞典。這是伯格曼生命中頗為尷尬的一段,一個具有國際聲譽的電影人卻失去了自己的祖國。5年之後,伯格曼終於回到祖國來完成他的告別之作,這就是《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

1982年《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 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獎提名,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贏得威尼斯電影節FIPRESCI Prize。1982年,宣布退出影壇。

1997年伯格曼贏得坎城電影節Palm of the Palms獎

1998年伯格曼因終身成就贏得坎城電影節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獎

2002年的秋天,84歲的伯格曼破例出山,創作了120分鐘的電視電影《薩拉邦德》。

離我們遠去的電影大師

2007年7月兩位電影大師伯格曼和安東尼奧尼相繼辭世,似乎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電影大師時代的終結。大師們用影像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感動與對人性的反思。生命消逝的瞬間,膠片凝固了他們的靈魂!讓我們用文字來記錄和懷念這些光影造就的不朽的靈魂……導演詞條鼓勵列舉出導演職業生涯的詳細信息,作品詞條鼓勵列舉出作品的出品年代、演職人員介紹、劇情簡介、背景資料等詳細信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