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名: 哭泣與耳語
吶喊與低語
呼喊與細語
Viskningar och rop
Cries and Whispers
主 演: 英格里德•蘇琳 Ingrid Thulin
莉芙•厄爾曼 Liv Ullmann
艾蘭德•約瑟芬 Erland Josephson
漢寧•莫里岑 Henning Moritzen
Georg Årlin
Inga Gill
片 長: 106 分鐘
類 型: 劇情
地 區: 瑞典
導 演: 英格瑪•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年 份: 1972年12月21日
語 言: 瑞典語
級 別: Argentina:16 Finland:K-16 USA:R UK:18
影片概述
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一座老式大宅中,一名快到40的老處女病魔纏身,處於死亡邊緣。她的兩個姐妹前來照顧她,但兩人卻充滿厭惡和恐懼;一直照顧女主人的鄉下女僕,則是惟一能真心為她服務的人,她們幾人一同見證了死亡的種種表現。
劇情介紹
艾格尼絲身患不治之症,自知一病不起,對人人恐懼的死亡早已習以為常,抱著全然無所謂的態度。她所能做的是對往昔的回憶,她現在全部理解了母親當初的想法。
二妹瑪麗雅雖然已經結婚,卻還是擺脫不了感情的困擾,在丈夫和姐姐的醫生之間徘徊不定。 大妹卡琳也有自己難以理清的煩惱和麻煩。
在三個姐妹之間,隔膜已深,都有各自的問題,而又彼此難於溝通。艾格尼絲在身心的折磨下默默離開人世。她的死使活著的人意識到她們中間的問題所在。
導演簡介
英格瑪•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英格瑪•伯格曼
英文名: Ingmar Bergman
性 別: 男
生卒年: 1918.07.14—2007.7.30
角 色: 導演,演員,編劇
【簡介】
英格瑪•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生於瑞典烏普薩拉,是宮廷牧師之子。先在業餘劇團、後在哥特堡、赫爾辛堡以及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戲劇導演。他是瑞典著名的電影、電視劇兩棲的導演,傑出的電影劇作家,現代電影“教父”,“作者電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當地時間2007年7月30日(周一)在他的最後定居地法羅去世,享年89歲。
英格瑪•伯格曼的作品一生創作過50多部作品,其中《處女泉》、《杯中黑影》、《呼喊與細語》和 《芬妮與亞歷山大》於1960年、1962年、1972年和1982年先後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夏夜的微笑》、 《第七封印》、 《女人的期待》、 《野草莓》、 《魔術師》 、 《處女泉》和 《杯中黑影》則讓他在柏林、坎城和威尼斯等歐洲三大電影節各有所獲。
英格瑪•伯格曼的作品中隨處可見的奇異構思對當代很多導演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國“新浪潮”導演 呂克•戈達爾和美國黑色幽默大師 伍迪•艾倫。伍迪•艾倫在祝 賀伯格曼70歲壽辰時這樣說,“自從電影被發明出來之後,英格瑪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
【言論】
●評價 安東尼奧尼
他只有兩部傑作———看了這兩部之後,你就不用看他的其他作品了。一部是我反覆欣賞過很多次的 《放大》;另一部是 《夜》,雖然這部電影好就好在女主演 讓娜•莫羅的精彩表演上。我還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呼喊》,但是讓我失望的是這部電影完全沒有前兩部的水平,非常平庸。安東尼奧尼只會集中在一個畫面上拍攝,他從來沒有意識到電影應該是許多畫面的有節律的流動。
●評價好萊塢導演
在世的導演中我覺得比較好的是史蒂文•史匹柏、馬丁•斯科西斯以及科波拉。他們都是那種言之有物的導演,而且充滿了激情。他們幾個都有著現實主義的態度,而且拍攝的電影一直在進步。另外兩個我覺得不錯的美國電影是 《美國美人》和 《木蘭花》。
影片製作
《哭泣與耳語》這部名作的名稱源於莫扎特創作的四重奏樂評:聽來仿佛哭泣與低語。是著名導演兼編劇英格瑪●伯格曼的一部女性題材的電影作品。
很多場景讓人覺得十分壓抑。影片有一種強烈的悲觀論調和死亡情結,同時又絞纏著欲望的神秘色彩。攝影非常出色,背景幾乎全是深紅色,製造了一種夢境的迷惑,讓人既著迷又排斥,情不自禁地陷入劇中人的情景而欲罷不能。攝影曾獲奧斯卡獎。
影片中的“呼喊"意指人物意欲衝破靈魂的阻擋,大聲疾呼,一吐為快地袒露埋藏於心底的鬱悶與憤懣。與此同時,又以對立的“細語"來形容她們靜止的性格的展現和反應。
在情感的調動上,作品藉助了背景音樂的魅力,為人物的複雜關係和心靈獨白的闡釋做了註腳。美妙宛如天籟之聲恰恰是人物內心傾訴的喃喃細語,耐人尋味,所營造的無聲而勝於有聲的氛圍勝過一切徒勞的表白。片中,瑪麗雅與卡琳和解的一幕,兩個人沒有一句話,但是可以感受到彼此心靈的貼近。此時,背景音樂選擇的是巴赫的大提琴組曲。正如彼得•哈考特所說,“我們有時會忍不住被令人信服的電影情節所感動,但同時我們又感到愉悅,因為在另一些東西中,我們能感受到藝術家對各種場合的控制力"。
本片1973年參加坎城電影節時在會外放映,在英國和美國放映時賣座也不錯。《法蘭西晚報》稱讚這部英格瑪•伯格曼第31部影片是“傑作中的傑作"。法國著名導演弗•特呂弗也稱這部影片是“戰後電影史上少見的傑作"。
演員簡介
麗芙•厄爾曼 Liv Ullmann
【基本信息】
性 別:女
生 於:1939年12月16日,日本東京
星 座: 射手座
更多譯名:莉芙•烏曼、莉芙•厄爾曼、麗芙烏曼
【生平簡介】
《哭泣與耳語》在放映的時候就有人大叫:“英格瑪•伯格曼是怎么用這些演員表達出如此強烈的感情的?”這部嚴酷但令人難忘的影片的主要演之一即是挪威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六七十年代藝術電影女神的象徵麗芙•厄爾曼(Liv Ullmann)。
麗芙•厄爾曼在東京出生,童年分別在日本、加拿大及紐約度過,回到挪威在完成高中學業後加入一地方性劇團,數年後在挪威電影及舞台上有傑出表現。自1966年的《假面》開始,她跟英格瑪•伯格曼展開長期合作,並成為戀人。她的電影聲譽在70年代達到頂峰,曾以《大移民》及《面對面》兩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又赴好萊塢主演《失去的地平線》、《女人四十一枝花》等片。1980年,她獲得第37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1993年編導的影片《Sofie》曾在蒙特婁電影節獲獎。2000年執導的《不貞》獲坎城電影的最佳影片獎(金棕櫚)提名,其劇本就出自伯格曼之手。
英格里德•蘇琳 Ingrid Thulin
【基本信息】
性 別:女
生 於:1926年1月27日,瑞典
逝 於:2004年1月7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
星座: 水瓶座
【主要作品】
《盧奇諾•維斯康蒂》 (1999)
《微笑之家》 (1988)
《排練之後》 (1984)
《哭泣與耳語》 (1972)
《野草莓》 (1957)
精彩對白
1.安娜:(讀著艾格尼絲的日記)“九月三日星期三——秋天特有的味道充斥在清新寧靜的空氣中,但它溫和而美好。我的姐妹,凱麗亞和瑪麗亞過來看我了。能再次舉到一次是多么棒啊,就像是從前,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我們甚至一起出去散了會兒步。多么美的事情啊,特別是自從我這么久以來沒有出過門。突然我們開始笑著跑向一個老鞦韆,小的時候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我們就像三個很好的小姐妹一樣坐在上面,安娜推著我們,慢慢地輕輕地。我所有的疼痛和苦楚都消失了。這個世界上我最關心的人都在我的身邊。我能聽見他們在我的身邊聊天。我能感覺到他們的身體的存在,他們雙手的溫暖。我想迅速抓住這一刻並且想,”什麼可能會來呢,這就是幸福。我不能再祈求比這更好的了。現在,幾分鐘之後,我能經歷完美。我為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它給予我的太多了。
2.大衛:過來,瑪利亞,對著鏡子看看你自己。你很美……但這種美已發生了變化。這些天你不斷地投來快速而精於算計的斜睨,你過去可是一往無前的呢,沒有任何遮掩。現在你的嘴顯示出不滿和饑渴,過去可是很溫和的。由於化妝,你膚色蒼白。現在,在你漂亮的寬闊的前額上,每道眉毛上都有著四道皺紋……還有這條從耳朵到下巴的完美線條,也不再那么明顯了。你懶散的生活改變著這線條。還有這兒,在你的鼻樑邊,你為什麼經常冷笑呢,瑪利亞?在你的眼睛下面,那些細小的幾乎看不見的皺紋是因為你倦怠而出現的。
精彩劇照
花絮
•英格瑪•伯格曼解釋這部電影中紅色的運用:“哭泣和低語”是一種對心靈的探索。從孩提時候開始,我就想像靈魂應該是一個潮濕的膜,是形狀不斷變化的紅色。
•電影中用於拍攝的房子Taxinge-Nasby,已經很多年沒有人居住了。要用光滑的紅色油漆把牆面重新漆一遍,過半的地方已經破舊不堪,這就意味著電影結束拍攝後,它將被夷為平地。
•伯格曼用自己的錢製作了此片,但在美國,卻沒有一個發行商願代理發行此片,他們一致認為此片很難盈利。當時離開了美國環球的羅傑•考曼成立了自己的新世界發行公司,正是通過發行這部著名的影片,他才著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消費群體。
•伯格曼在此片的一些場景中運用了宗教式的隱喻,如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母題從對安妮的屍體的一個大角度的鏡頭得到呈現。在這個近乎垂直的鏡頭中,安妮擱在右腿上的左腳被拉直,然後是白色的床單被拉下來覆蓋安妮的全身。在這個鏡頭中,行動著的人物一直被擋在外面,觀眾看到的只有安妮光溜溜的腿,以及隨後的往下拉的床單。毫無疑問,這一組鏡頭完全來自“基督下十字架”的母題。比這組鏡頭更富有高度戲劇性的是,安娜懷抱安妮的姿勢是受到了米開朗琪羅的雕塑《聖母憐子》的啟發。
•攝影機使用的方式也很突出。遠鏡頭被用於冷漠與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姐姐卡琳,而強烈的近鏡頭被用於十分熱情的妹妹瑪麗亞,中距離的鏡頭被用於這兩個極端達成某種妥協的時候。
相關影評
關於影片
《哭泣與耳語》被認為是伯格曼最偉大的電影(其他一些人則認為是《第七封印》、《假面》或《芳妮與亞歷山大》),這部電影史上最令人深省的作品之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性深處的痛苦、自私和無奈。《呼喊與細語》拍攝於1971年,此時的伯格曼已否定了上帝的存在,由對上帝的質疑轉向了對人的本質的質疑。伯格曼發揮了一貫的將電影人物推向極端的風格,諸如影片中出現的
《哭泣與耳語》來自瑞典音樂批評家 內夫•弗里契(Yngve Flycht)對莫扎特第21首鋼琴協奏曲的評論,伯格曼說這篇評論“聽來仿佛耳語和呼喊”。《哭泣與耳語》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被困在一張複雜的情感之網裡,“呼喊”同諸如痛苦、憤怒、無力、孤獨、內疚與窒息的情感狀態相關,而與之相對照的“細語”則與溫柔、寬容、愛與憐憫的情感聯繫在一起。
三個伯格曼的御用女演員表演都精彩非凡,攝影極為優美,顏色運用異常考究。《哭泣與耳語》所刻畫的四個女人中的每一個人物及其個性都經過了獨特的勾勒,四個女人中的每一個都有夢幻性質的主觀閃回,以便讓觀眾進一步了解人物的情感與動機。影片的每一段落均以一個女人面無表情的臉部特寫開始,主人公臉部的特寫鏡頭以其獨特方式冷峻地傳達出人與人之間肉體與靈魂的隔膜。
《法蘭西晚報》稱讚這部伯格曼的第31部影片是“傑作中的傑作”,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也稱這部影片是“戰後電影史上少見的傑作”。此片獲得包括1973年坎城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1973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在內的多項大獎。
紅色的運用
伯格曼曾說:“我的所有電影都可以以黑白兩色加以考慮,唯獨《哭泣與耳語》是例外。在劇本中,我曾說我一 直認為紅色是心靈的顏色。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將靈魂想像成一條神秘的巨龍,像輕煙一樣的青色,像一隻巨大的帶翅膀的怪獸在天空中翱翔,一半像鳥,一半像魚。但是巨龍的內部,一切都是紅色的。”
從伯格曼的黑白片時代以來,他就嚴格地控制著色彩,而在此片中,他更是將色彩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至——影片中的紅色倒處都是: 地毯、 窗簾、 床罩、 天花板、杯中酒,從而使影片沫浴在一片血紅的陰影里。紅色對伯格曼來說具有確定的隱喻內涵,並貫穿全部影片來支持其敘事。在這部電影裡,色彩與影像似乎要比對話重要得多。紅色幾乎主宰了這幢大宅里發生的每一個場景,正如伯格曼自己所說,它再現了靈魂的內部世界,而且很有可能也被用來作為子宮的內部世界的寓言。
雖然主題嚴酷,由於與傑出的攝影師斯萬•尼克維斯特的合作, 伯格曼的電影捕捉到了戲劇性的、吸引眼球的美的影像。《哭泣與耳語》是一部視覺上令人震驚的影片,深切地關注著主人公的情感與生理的痛苦。它還是一部受到高度讚美與敬仰的影片,是伯格曼多面手的電影生涯中最偉大的電影作品之一。
獲獎情況
此片獲得包括1973年坎城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1973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在內的多項大獎。
宣傳海報
相關詞條
《第七封印》 《假面》 《芳妮與亞歷山大》 麗芙•厄爾曼 英格瑪•伯格曼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479265.html?wtp=tt
http://www.mtime.com/group/11817/discussion/13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