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現代的詞學研究,中國新文化運動六十年以來的詞學研究概況,胡適與新文學建設時代的詞學研究,胡云翼對現代詞學理論的貢獻,龍榆生的詞學成就,夏承燾的詞學成就,唐圭璋的詞學成就等。
圖書目錄
引論
第一章詞學的創始
第一節唐代新體音樂文學——曲子詞及最早的詞學文獻
第二節宋人詞體觀念形成的文化條件
第三節宋人詞體起源說
第四節宋人的詞話
第五節李清照的詞"別是一家"說
第六節王灼的詞學思想
第七節朱敦儒試擬的詞韻
第二章詞學的建立
第一節宋元之際詞體的衰微與詞的理論總結
第二節沈義父論詞的創作
第三節張炎的詞學理論
第四節陸輔之論詞的創作
第三章詞學的中衰
第一節明人的詞體觀念與詞體的繼續衰微
第二節明人的詞話與詞籍的整理
第三節楊慎的詞學
第四節張蜒的《詩餘圖譜》與詞的婉約、豪放之分
第五節顧從敬關於詞調分類
第六節沈際飛與詞的評點
第七節沈謙的《詞韻略》
第四章詞學的復興
第一節清代詞學復興的文化背景
第二節詞學資料的編輯
第三節劉體仁、王士禎和鄒只謨的詞話
第四節金人瑞、先著與許昂霄的詞評
第五節朱彝尊與浙西詞派的詞學理論
第六節萬樹與詞體格律的總結
第七節凌廷堪的燕樂研究
第八節戈載與詞韻的總結
第五章詞學的極盛
第一節近代詞學與中國近代學術思潮
第二節張惠言的比興寄託說
第三節周濟與常州詞派的詞學理論
第四節謝元淮關於詞樂的探尋
第五節劉熙載的詞品說
第六節譚獻與馮煦的詞評
第七節陳廷焯的沉鬱說
第八節鄭文焯的詞學研究
第九節朱祖謀校輯詞籍的成就
第十節況周頤論詞的創作
第十一節王國維建立詞學理論體系的嘗試及其意義
第十二節梁啓超與近代詞學研究的進展
第六章現代的詞學研究
第一節中國新文化運動六十年以來的詞學研究概況
第二節胡適與新文學建設時代的詞學研究
第三節胡云翼對現代詞學理論的貢獻
第四節龍榆生的詞學成就
第五節夏承燾的詞學成就
第六節唐圭璋的詞學成就
餘論新時期詞學研究述評
附錄新時期詞學研究著作索引
後記
精彩書摘
宋詞是唐五代詞的繼續發展,其所用的詞調(樂曲)亦是對唐五代詞調的繼承與發展,它們所配合的音樂是一個系統的。中國音樂在唐代呈現紛繁興盛的局面:古老的雅樂、南北朝的清商樂、中原的民間音樂和外來的胡樂,同時並存,互相競爭,接受文化選擇。詞體所依據的新聲,它是哪一種音樂呢?
自隋代以來由於外來音樂,主要是西域音樂的影響,我國音樂發生了一次重大變革:以西域龜茲樂為主的音樂經過漢化,與我國舊有的民間音樂相結合而產生了新的隋唐燕樂。燕,同讌,即“宴”。燕樂乃施於燕饗之樂。我國古代宮廷與貴族之家宴饗時所用之樂稱燕樂。隋唐燕樂卻是當時流行的新的俗樂,它與古代燕樂在音階、調式、鏇律、樂器、演奏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區別。西域龜茲樂在北朝時已經傳入內地。隋代初年音樂理論家鄭譯發現了它的價值,並在理論上使之符合漢民族的音樂傳統觀念。他將古代的宮、商、角、徵、羽五音,加上變宮、變徵而為七音;又與古代十二律呂理論附會,於是七音與十二律呂鏇轉相交構成八十四調。這種以西域印度系音樂為主體而形成的新燕樂流行起來,風靡一時,造成了一次音樂的變革。從唐代到宋代,燕樂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唐五代時期燕樂的胡樂成分較重,北宋時燕樂已進一步與我國民間音樂相結合,南宋的燕樂趨於古典化而走向衰微。宋人對於這次音樂的巨大變革尚能明顯地感受到,而且認定詞體是隨著這種新燕樂而流行起來的。北宋中期文學家蘇軾說:譬之于樂,變亂之極而至於今,凡世俗之所用,皆夷聲夷器也,求所謂鄭衛者且不可得,而況於雅音乎?學者方學陳六代之物,弦匏三百五篇,黎然如戛釜灶、撞瓮盎,未有不坐睡竊笑者也。
——《書鮮于子駿楚詞後》,《東坡集》卷二三
清詞研究書目(三)
明末清初詞和清詞常被後代籠統稱為“清詞”。清詞整體成就雖然不及宋詞,但是也出現陳子龍、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項鴻祚、蔣春霖、譚獻、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況周頤、文廷式、王國維等著名詞人。因此清詞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