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我國詞學研究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甚至在許多領域還是一片空白,以前的詞學,注重於重點作家的研究和詞的發展史的研究--而這方面的研究又主要停留在唐宋階段的研究上,好在近年來詞學研究的隊伍日漸擴大,研究領域不斷拓寬,有影響的研究成果不斷出現。
本書是著作者奉獻給詞學研究者的一本非常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相比於以前論文短章的這方面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書顯出它的全面性、系統性並且重點突出。本書的時限從詞學思想的出現至清末民初,在全面梳理詞學理論的基礎上,有詳細地分析了重要的有影響的詞學思想。是一本詞學研究有突破性貢獻的著作。
作者
鄧喬彬,廣東珠海人,1943年10月生於重慶。1967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在甘肅從事中學教學多年。1981年在華東師大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留系任教21年。1996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現為暨南大學特聘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出版著作十多種,發表論文百餘篇,學術短論及古代作品賞析約170篇,曾參編《中國近代文學大系,文學理論集》(副主編)、《中國詞學大詞典》(編委)等書。論著總計近500萬字,編著200餘萬字。所著《中國繪畫思想史》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上海市優秀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唐宋詞美學》、《中國詞學批評史》先後分獲夏承燾詞學二等、一等獎。
清詞研究書目(三)
明末清初詞和清詞常被後代籠統稱為“清詞”。清詞整體成就雖然不及宋詞,但是也出現陳子龍、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項鴻祚、蔣春霖、譚獻、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況周頤、文廷式、王國維等著名詞人。因此清詞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