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六世的青春歲月:中世紀歐洲大貴族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Heinrich,現在經常會翻譯成“海因里希”或是“亨利希”,我們這裡還是按照歷史翻譯和這個名字的本意翻譯成“亨利”。1165年深秋,他出生在今日荷蘭的奈梅亨行宮。奈梅亨行宮是由查理大帝修建的古堡,因為年代久遠,到12世紀時已經破敗了,“紅鬍子”將其修繕一新,並選擇這裡作為自己第二個兒子的降生地。在年輕的皇后經歷了痛苦不堪的難產之後,一個羸弱的男嬰誕生了。

12世紀還沒有詳細的戶籍制度,更關鍵的是這個孩子不是重要的長子,所以至今我們都不能確定亨利六世的生辰。《科隆國王編年史》上對於他的誕生就以一句“在奈梅亨,皇帝得到了一個取名叫亨利的兒子”草草了事了。但是真命天子可不拘是生在哪裡、排行老幾,縱觀他的一生,很多歷史學家都把他的成功歸結到“幸運”二字,別的不敢說,他能成為皇位繼承人,就真的是憑上天的意志和他與生俱來的那份“幸運”。

亨利六世的青春歲月:中世紀歐洲大貴族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亨利上頭有個只比他大一歲、取名“腓特烈”的哥哥,因為是長子,出生日期被記得分外清楚。雖然被精心呵護,但注定要接老爹班的長子小腓特烈,竟然在“紅鬍子”準備選舉他為國王的前夕發燒起疹子,一病不起。

先前也說到當時德意志國王是“選舉”制度,但事實情況還是父終子繼:君主們非常聰明地搞手段,均在活著的時候讓諸侯選舉自己的兒子為“羅馬人的國王”,以便老王死後,兒子能順利接下大寶,延續千秋萬代的統治。這就造成老子活著的時候,國家裡有兩個國王,其實國王兒子的地位差不多相當於太子。1169年6月皇帝在班貝格把權貴們都召集一堂,準備確認繼承人了,這可是當時帝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由於長子病重,腓特烈只得讓諸侯們選舉自己的次子為接班人。這樣,不到4歲的亨利就成了“羅馬人的國王”。在1170年長子腓特烈死去之後,亨利就名正言順地成為皇長子和繼承人。為了表示對死去長子的緬懷,皇帝把本名康拉德的第三個兒子改名為腓特烈,將這個斯陶芬家族的世襲名字延續下去。後來這位腓特烈皇子也受封施瓦本公爵,坊間流傳的很多文章都把兄弟兩位腓特烈相混淆。

亨利六世的青春歲月:中世紀歐洲大貴族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巴巴羅薩本人是一個封建大兵,卻在孩子們的教育方面非常投入。也許是吃了學識不夠的虧,處理各種政務不免需要依賴翻譯,很多糾結微妙的法律和神學問題處理起來不那么得心應手,經常有諸多不便,便想在兒子們身上彌補。他把國內的很多能人賢士都召到太子爺身邊做太傅,以維博泰的戈特弗里德和奎爾福特的康拉德為代表,他們均是當時的一流學者,都曾在巴黎大學深造。這些學者們恨不得把自己的生平所學一下都灌輸給未來的君主,加之亨利天資極高,造成了他日後的知識水平遠超當時人。有位熙篤會修士阿爾伯特這樣形容他的出色能力:“擁有傑出知識的頭腦,天花亂墜般的口才,精通教會法和羅馬法。”

當然,中世紀重要的騎士教育沒有落下,有“第一武士”美譽的王室總管卡爾登的亨利伯爵就是亨利六世年幼時期的武術老師,於是亨利從蒙童時期起就日日舞刀弄槍。雖然亨利沒有今日孩子的升學壓力,卻活得相當不輕鬆,他肩負著未來的江山社稷,整日在為成為未來的統治者學習,還得從法國血統的母親那裡學習高雅的宮廷藝術——也許這就是他矛盾性格的根源,長大之後的亨利心智超人,私下裡卻有些神經質,與父親的性格大相逕庭。

亨利六世的青春歲月:中世紀歐洲大貴族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 巴巴羅薩和兩位兒子身著宮廷盛裝的畫像,年長些的頭戴較大王冠的就是羅馬人的國王亨利(左一),較年幼的戴小些王冠者為施瓦本公爵腓特烈(右一),摘自《韋爾夫家族的歷史》(Historia Welforum),繪製於12世紀末的富爾達修道院

1184年5月聖靈降臨節美因茨宮廷節,腓特烈·巴巴羅薩為兩個兒子,19歲的國王亨利和17歲的施瓦本公爵腓特烈舉行受封騎士的“行劍禮”。這也是整個帝國最大的一場騎士比武和閱兵儀式。據史書記載,有七十多位帝國諸侯聚集一堂,光參加慶典的騎士就有4萬到7萬名,騎士們不僅來自廣闊帝國的各個地方,還有來自義大利、英格蘭、法蘭西、西班牙和巴爾幹等地的。另還有無數隨從人員、流浪藝人、看熱鬧的平頭百姓等等如潮水湧入,美因茨城在慶典中熱鬧非凡又十分擁擠。

亨利六世的青春歲月:中世紀歐洲大貴族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喜歡熱鬧又愛顯擺的皇帝“極為慷慨地”為所有的來賓埋單,膳食和住宿全由皇帝包了。從各國運來各種高級食品和飲料,萊茵河上下游都運來無數葡萄酒,“每人根據自己的酒量愛喝多少喝多少,沒有限制……”,親歷的呂貝克主教這樣寫道。為儲存三天慶典所需食物興建了兩座倉庫。城外搭起無數的帳篷,還用木頭興建了一座行宮和大教堂。亨利和弟弟就在“非常壯觀和莊嚴”的儀式中正式成為騎士。這次美因茨騎士宮廷節被譽為“德意志歷史上最大的宮廷節慶之一”,也標誌著騎士制度最輝煌的“黃金時代”。

亨利頭戴王國冠冕站在最引人注目的中心,騎士精神的理想通過這樣莊嚴的典禮在他胸中激盪。在隨後的騎士比武中倒是老皇帝大出風頭,巴巴羅薩難改犀利張揚的個性,以62歲的高齡在比武場上一連折斷對手幾支長矛,其強壯勇猛著實令人嘆服。在場的還有好些衣著鮮艷的宮廷詩人,這也是他們的節日。在這個群星璀璨的時代,好些未來流芳千古的詩人都參與其中,此時他們默默無聞,只能盡力歌功頌德以討恩主歡心,將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慶典寫到他們的詩歌之中。撇開無數被湮滅的詩篇不論,現在我們知道的就有亨利·馮·威爾德克把這情景大段地寫在《艾涅阿斯史詩》中,年輕的沃爾伏拉姆·馮·艾森巴赫也在長詩《帕西伐爾》中大肆描寫。

亨利六世的青春歲月:中世紀歐洲大貴族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 腓特烈一世在美因茨宮廷節上給自己的長子亨利舉行授劍禮,來自14世紀《薩克森世界編年史》(“Sächsische Weltchronik”)中的插圖

當所有人都稱讚這次宮廷節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之時,一個突發事件中斷了人們的狂歡。突然一陣巨大的狂風吹倒了木頭行宮,暴風雨沖刷了木屋小亭,毀壞了木頭教堂。在建築倒塌的時候壓死了一些人。警報響起,歡樂的節日在慌亂和哀傷中收場。這是上天對未來命運的警示嗎?是對霍亨斯陶芬家族日後悲慘命運的預兆嗎?

亨利最早被父親委以管理帝國西部疆界的重任,在他正式獲得騎士身份後,為了鍛鍊他,皇帝還曾派他出兵波蘭。總之,很早他就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嶄露頭角。他的性格和心智“遠遠走在他的年紀之前”,而且愛好文藝擅長寫宮廷抒情詩,在書成於14世紀的《馬內塞斯詩歌集》(Codex Manesse)中以封建等級排序將亨利六世排在140多位宮廷歌手之首,並且收錄了他的3首德語詩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其中一首如此寫道:“我情願失去我的王冠也不願意與她分離”,詩歌內容深沉纏綿,讓人對他的感情世界浮想聯翩。事實上亨利不是個情種,他的地位和教育告訴他,他必須服從國家利益,這在他的詩歌里也寫得相當直白:“我屬於帝國和國家,無論我在心愛的人身邊,無論我離開她,都是為了我的權柄和帝國。”

亨利六世的青春歲月:中世紀歐洲大貴族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 作為君主兼詩人的亨利六世,摘自《馬內塞斯詩歌集》(Codex Manesse)

1184年10月29日,國王亨利在奧格斯堡的主教宮內同西西里使者確認了同公主的訂婚,隨後是國王的19歲生日慶典。此時年輕的亨利已經顯示出一些性格特徵,人們認為他溫和但認真嚴肅,據一位拜占庭的編年史學家記載:亨利一天只在晚上吃頓飯。別人一日三餐,他一日一餐,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這個記載不一定是可靠的,但是亨利作為統治者並沒有像其父那樣大受歡迎。幸而亨利有一群忠實的朋友,都是與他一起長大的家臣之子,這些同齡人幼時是他的玩伴,後來又都成為他征服西西里的得力幹將。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