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歷史上,“慕容復”式的人物有很多,但其中經歷最奇特的非波斯國王伊嗣埃祖孫三人莫屬。他們在亡國後,曾前後七次向大唐求援,希望興復故國,雖然歷經挫折,但初心始終未改,儘管終究未能成功,但精神可嘉。
波斯第二帝國(以下簡稱波斯),始建於公元224年,相當於中國的三國時期,是在安息帝國廢墟上創建的,以波斯人為主體民族的大帝國。波斯自創建之日起,便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經過數百年的征戰,到公元620年前後波斯的版圖達到巔峰,全盛時疆域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高加索地區、中亞西南部、小亞細亞部分地區、阿拉伯半島部分沿海地區、巴基斯坦西南部,勢力範圍延伸至印度,甚至一度還占據過巴勒斯坦地區和埃及,面積約56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970萬,在當時是可與東羅馬帝國和大唐帝國相抗衡的世界強國。
由於長期與東羅馬帝國的征戰,波斯國力實力大損、危機重重。就在此時,阿拉伯人開始在西亞地區狂飆猛進,給本已腐朽不堪的波斯帝國以連番重創。公元637年,在哈里發奧馬爾的領導下,阿拉伯軍隊在卡迪西亞會戰中,重創波斯首相羅斯塔姆統帥的軍隊,隨後攻陷波斯的都城泰西封,迫使皇帝伊嗣埃三世向東方逃遁。
國都的淪陷對波斯來講不啻於“釜底抽薪”,而隨後的納哈萬德戰役慘敗更是擊碎波斯復國的最後希望,加上伊嗣埃三世逃跑時放棄了大量的寶藏,以至於流亡政府無法組織有力的反擊。此後,伊嗣埃三世逃往霍拉桑東部,並在651年被梅爾夫一名磨坊工人剌殺。薩珊王朝至此終結,剩餘的貴族遷到中亞定居。
伊嗣埃三世在向東逃遁的途中,曾經四次(公元638年、639年、647年、648年)遣使向唐太宗求援,但都被後者以路途遙遠為由婉拒。伊嗣埃三世遇難後,其子卑路斯繼位,並率部眾再向東逃至吐火羅(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北部)。
卑路斯志在恢復,儘管其父四次向唐求援被拒,但依然本心不改,於公元654年再度遣使,請求唐高宗出兵援助,但依然被拒。
阿拉伯人占領波斯後,勢力深入到中亞,意圖與唐朝爭奪西域,連番對其屬國進行騷擾、劫掠。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在肅清賀魯叛軍、穩定西域局勢後,唐高宗準備支援卑路斯的復國運動,共同對抗阿拉伯。
所以,對於卑路斯於661年的再度求援呼聲,唐高宗予以積極回應,派將軍王名遠率軍援助,並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設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都督,次年又冊立其為波斯王。
儘管有唐軍的援助,卑路斯卻依然難以抵禦阿拉伯人凌厲的攻勢,在苦撐多年後,無奈被迫再次東逃,最終於675年初抵達長安,被高宗封為右威衛將軍。卑路斯在長安生活了2年時間,期間一直在籌劃再度興兵事宜,但終究收效甚微。公元677年,卑路斯病逝於長安。
卑路斯死後,其子泥涅師繼承遺志,上書高宗請求西返吐火羅,再度召集舊部以圖興復,並被唐高宗恩準。公元679年,唐高宗借西突厥叛亂再起之機,命大將裴行儉率軍平叛,同時護送泥涅師回國。遵照皇帝的命令,裴行儉將泥涅師送至碎葉城便東返,而讓泥涅師獨自回返吐火羅。
泥涅師回到吐火羅後召集數千追隨者,對阿拉伯人開戰零星的游擊戰,但終究未能組織起強大的抵抗軍。時間一長,追隨者見泥涅師大勢已去,便漸次離散,使泥涅師的光復夢更成鏡花水月。
泥涅師在吐火羅堅持了20餘年,最終還是重走當年的東逃之路。公元707年,泥涅師重返長安,被唐中宗授予左威衛將軍,若干年後病死於該地,再沒能西返故國。
泥涅師再度逃離吐火羅時,其子普尚並未隨行,而是留在中亞繼續堅持抵抗,以故泥涅師去世後,普尚仍然被唐朝視為波斯王。據《冊府元龜》記載,在唐玄宗年間仍不斷地有“波斯王”遣使朝貢,這“波斯王”應該就是普尚及其子孫。也即是說,波斯帝國雖亡,但其餘脈長期存在於中亞,其影響力一直都在。
公元874年,一個名為薩曼帝國的強大政權興起,其版圖囊括今日的伊朗大部、中亞大部及阿富汗等地區,面積達285萬平方公里,其創建者納斯爾正是薩珊王朝的後裔。換句話說,薩珊王朝在滅亡200餘年後,終於迎來光復的一刻。
波斯 羅馬帝國 阿拉伯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