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晚期出現了這樣一種奇怪的景象,日耳曼人被來自東方的“匈人”暴打,紛紛逃亡羅馬帝國。為了得到更多的炮灰和奴隸,羅馬帝國向這些難民敞開了國門,結果卻被這些武裝難民反客為主。但其實即使沒有東方遊牧民族“幫忙”,這些野蠻人也會入侵羅馬帝國,他們依舊會浩浩蕩蕩像蝗蟲一樣遷徙到羅馬境內,不信就看一下馬略和凱撒的戰記
在羅馬時代大森林中的日耳曼人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他們中只有最善戰的首領可以得到擁護者,首領通過掠奪獲取別的部落的財富,如果本部落沒有戰爭,他們也會帶著自己的鐵桿冬粉到別的部落那裡助戰。能打才有錢,會搶的才是好漢,是日耳曼眾多部落的風俗。當辛布里人和條頓人的部落土地因為人口眾多而“貧瘠”時,他們就囤積足夠的糧食、帶上豬(日耳曼人當時還不迴圈養豬,全靠二師兄自己找吃的)等牲畜開始武裝遷徙。一路上他們擊敗攔路的部落,焚燒敵人的房屋,徵召戰敗部落的男丁,像滾雪球一樣擴大自己的隊伍。經過和羅馬人多次交戰,這些武裝難民有了自信。他們相中了高盧,試圖定居到那裡。馬略卻早就訓練出了一隻新軍,在高盧最富饒的羅納河谷伏擊了他們。
凱撒和姑父馬略一樣對抗過入侵的蠻族,和文化程度不高的馬略相比,凱撒精於辭藻、善於通過戰爭描述宣傳自己,他詳細記錄了厄爾維幾人遠征的全部準備工作。
厄爾維幾人居住在今天法國與瑞士邊境上的汝拉山下,由於生產水平低,他們的土地很快就不夠用了。整個部落在首領的煽動下準備征服今法國西南部波爾多地區的加倫河口,波爾多地區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盛產葡萄酒),是羅馬人眼中的黃金寶地,因此凱撒也密切關注這次遠征。凱撒注意到厄爾維幾首先制定遠征法規,然後全部落用兩年時間種植糧食、打造兵器,在積蓄後砸鍋賣鐵一樣收買大型牲畜和車輛。
完成準備後他們燒掉了自己全部的十二個市鎮,四百個村莊,以及所有的住宅小區,可以說一把火燒到了解放前。遷徙的每戶人家都只攜帶三個月的糧食,這樣人人都沒有退路,只能在部落祭祀和首領的帶領下奮勇前進,只有打贏攔路的敵人、搶到心儀的土地他們才有活路(搶劫那是一定的,因為新占的土地很難當年就提供足夠的收穫)。厄爾維幾人是彪悍的遠征者,也可以說是苦逼的戰爭難民,如果那時他們學會宣傳的話,估計也會拍一些孩童夭折的鏡頭。
為了增大勝算,厄爾維幾人還找上親戚部落幫忙,整個難民隊伍的構成是:厄爾維幾人總數是二十六萬三千、都林忌人是三萬六千、拉多比契人是一萬四千、蘿拉契人二萬三千、波依人三萬二千,全部能抄傢伙殺人的戰士數量是九萬二千。這些武裝難民經過愛杜伊人的地盤時就毫不猶豫地焚燒市鎮,搶走孩童。他們的遷徙之路也是征服之路,但最終還是當了凱撒揚名立萬的墊腳石。
這種搬家式的遷徙在日耳曼人等“蠻族”的歷史上屢見不鮮,他們拋棄了舊土地上的一切,可以說不成功,整個部落都當不了人。在羅馬全盛時代,他們只好給羅馬人當炮灰,但到了羅馬帝國末期這些野蠻人就當然要翻身做主人了。
羅馬帝國 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