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后證聖元年(695)中進士、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賀知章中狀元後,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賀知章詩文精佳,且書法品位頗高,尤擅草隸,“當世稱重”,好事者供其箋翰,每紙不過數十字,共傳寶之。他常醉輒屬籍,常與張旭、李白飲酒賦詩,切磋詩藝,時稱“醉中八仙”,又與包融、張旭、張若虛等結為“吳中四士。”天寶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里,舍本鄉宅為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詔許之,賜鑑湖一曲。
玄宗御製詩以贈,皇太子率百官餞行。回山陰五雲門外“道士莊”,住“千秋觀”,建“一曲亭”自娛,繁紙不過數十字。“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索不如也。”,愛好書法者視為珍品。他的墨跡留傳很少,現存尚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傳到日本的《孝經》草書。
賀知章半身像其間,寫下《回鄉偶卷》2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為人傳誦而膾炙人口,未幾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肅宗以侍讀之歸,贈禮部尚書。現存詩19首,多為祭祀樂章和應制詩。文有《龍瑞宮記》、《會稽洞記》各1卷。
今存《龍瑞宮記》摩崖,留存於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為難得之古代題刻。《新唐書》、《舊唐書》有傳。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流瀟灑,為時人所傾慕。當看到李白的詩文,即贊為“謫仙人也”,後成為忘年之交,並把李白引薦給唐玄宗為官。賀晚年放蕩不羈,自稱“四明狂客”,又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常與李白、李适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謂“醉八仙”。
人物簡介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唐永興(今蕭山)人,早年遷居山陰(今紹興)。少以文詞知名。擢進士,累遷太常博士,開元中,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奏請知章入書院,同撰六典及文家。後接大常少卿,遷禮部侍部,加集賢院學立,改授工部恃郎。俄遷秘書監。唐武后證聖元年(695)中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天寶初,請為道士還鄉里,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御製詩以贈行,皇太子已下鹹就執別。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年八十六。肅宗贈禮部尚書。
詩文成就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賀知章詩文精佳,且書法品位頗高,尤擅草隸,“當世稱重”。他常醉輒屬籍。繁紙不過數十字。“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索不如也。”愛好書法者視為珍品。他的墨跡留傳很少,現存尚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傳到日本的《孝經》草書。
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流瀟灑,為時人所傾慕。當看到李白的詩文,即贊為“謫仙人也”,後成為忘年之交,並把李白引薦給唐玄宗為官。賀晚年放蕩不羈,自稱“四明狂客”。常與李白、李适之、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謂“醉八仙”。
事跡四則
《舊唐書》卷“文苑”中《賀知章傳》
賀知章,會稽永興人,太子洗馬德仁之族孫也。少以文詞知名,舉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又遷太常博士,皆陸象先在中書引薦也。開元十年,兵部尚書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奏請知章及秘書員外監徐堅、監察御史趙冬曦皆入書院,同撰《六典》及《文纂》等,累年,書竟不就。後轉太常少卿。
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士,又充皇太子侍讀。是歲,玄宗封東嶽,有詔應行從群臣,並留於谷口,上獨與宰臣及外壇行事官登於岳上齋宮之所。初,上以靈山清潔,不欲喧繁,召知章講定儀注,因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諸帝臣位,帝號雖同,而君臣異位。陛下享君位於山上,群臣祀臣位於山下,誠足垂範來葉,為變禮之大者也。然禮成於三獻,亞終合於一處。”上曰:“朕正欲如是,故問卿耳。”於是敕:“三獻于山上行事,五方帝及諸神座於下壇行事。”俄屬惠文太子薨,有詔禮部選挽郎,知章取捨非允,為門蔭子弟喧訴盈庭。知章於是以梯登牆,首出決事,時人鹹嗤之,由是改授工部侍郎,兼秘書監同正員,依舊充集賢院學士。俄遷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知章性放曠,善談笑,當時賢達皆傾慕之。工部尚書陸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與知章甚相親善。象先常謂人曰:“賀兄言論倜儻,真可謂風流之士。吾與子弟離闊,都不思之,一日不見賀兄,則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縱誕,無復規儉,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遨遊里巷。醉後屬詞,動成捲軸,文不加點,鹹有可觀。又善草隸書,好事者供其箋翰,每紙不過數十字,共傳寶之。
時有吳郡張旭,亦與知章相善。旭善草書,而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時人號為張顛。
天寶三載,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里,乃舍本鄉宅為觀。上許之,仍拜其子典設郎曾為會稽郡司馬,仍令侍養。御製詩以贈行,皇太子以下鹹就執別。至鄉無幾壽終,年八十六。
肅宗以侍讀之舊,乾元元年十一月詔曰:故越州千秋觀道士賀知章,器識夷淡,襟懷和雅,神清志逸,學富才雄,挺會稽之美箭,蘊崑岡之良玉。故飛名仙省,侍講龍樓,常靜默以養閒,因談諧而諷諫。以暮齒辭祿,再見款誠,願追二老之蹤,克遂四明之客。允葉初志,脫落朝衣,駕青牛而不還,狎白衣而長往。丹壑非昔,人琴兩亡,惟舊之懷,有深追悼,宜加縟禮,式展哀榮。可贈禮部尚書。
先是神龍中,知章與越州賀朝、萬齊融,揚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於上京。朝萬一華按:“萬”字衍。]止山陰尉,齊融崑山令,若虛兗州兵曹,巨監察御史。融遇張九齡,引為懷州司戶、集賢直學士。數子人間往往傳其文,獨知章最貴。
《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賀知章傳》
賀知章字季真,趙州永興人。性曠夷,善譚說,與族姑子陸象先善。象先嘗謂人曰:“季真清譚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證聖初,擢進士、超拔群類科,累遷太常博士。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表知章及徐堅、趙冬曦入院,撰《六典》等書,累年無功。開元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一日並謝。宰相源乾曜語說曰:“賀公兩命之榮,足為光寵;然學士、侍郎孰為美?”說曰:“侍郎衣冠之選,然要為具員吏;學士懷先王之道,經緯之文,然後處之。此其為間也。”玄宗自為贊賜之。遷太子右庶子,充侍讀。申王薨,詔選挽郎,而知章取捨不平,蔭子喧訴、不能止,知章梯牆出首以決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肅宗為太子,知章遷賓客,授秘書監,而左補闕薛令之兼侍讀。時東宮官積年不遷,令之書壁,望禮之薄,帝見,復題“聽自安者”。令之即棄官,徒步歸鄉里。
知章晚節尤誕放,遨嬉里巷,自號“四明狂客”及“秘書外監”。每醉,輒屬辭,筆不停書,鹹有可觀,未始刊飭。善草隸,好事者具筆研從之,意有所愜,不復拒,然紙才十數字,世傳以為寶。
天寶初,病,夢遊帝居,數日寤,乃請為道士,還鄉里,詔許之,以宅為千秋觀而居。又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賜詩,皇太子百官餞送。擢其子曾子為會稽郡司馬,賜緋魚,使侍養,幼子亦聽為道士。卒,年八十六。肅宗乾元初,以雅舊,贈禮部尚書。
唐·竇蒙《述書賦注》、《全唐文》卷四四七
賀知章,字維摩,會稽永興人,太子洗馬德仁之孫。少以文詞知名,工草隸書。進士及第,歷官太常少卿、禮部侍郎、集賢學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讀、檢校工部侍郎,遷秘書監、太子賓客、慶王侍讀。知章性放善謔,晚年尤縱,無復規檢。年八十六。自號“四明狂客”,每興酣命筆,好書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詩筆唯命。問有幾紙?報十紙,紙盡語亦盡。二十紙、三十紙,紙盡語亦盡。忽有好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也。天寶二年,以老年上表,請入道歸鄉里,特詔許之。重令入閣,諸王以下拜辭。上親制詩序,令所司供帳,百寮餞送,賜詩敘別。知章表謝,手詔答曰:“卿儒才舊業,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東序,而乃高蹈世表,歸心妙門,雖雅意難違,良深耿嘆。眷言離祖,是用贈詩,宜保松喬,慎行李也。兒子等常所執經,故令親別,尊師之義,何以謝焉。”仍拜其子典設郎曾子為朝散大夫,本郡司馬,以伸侍養。知章以羸老乘輿而往,到會稽無幾老終。元年冬十二月,詔曰:故超州千秋觀道士賀知章,神清志逸,學富才雄;挺會稽之美箭,蘊崑岡之良玉。故飛名仙省,待詔龍樓;願追二老之奇蹤,克遂四明之狂客。允協初志,脫落朝衣;駕青牛而不還,狎白鷗而長往。舟壑靡息,人琴兩亡;惟舊之懷,有深追悼。宜加縟禮,式展哀榮,可贈禮部尚書者也。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十七
天寶初,病,夢遊帝居,數日寤,乃請為道士,還鄉里,詔許之,以宅為千秋觀而居。又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詔令供帳東門,百寮祖餞。御製送詩,並序云:“天寶三年,太子賓客賀知章,鑒止足之分,抗歸老之疏,解組辭榮,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遲暮,用循掛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將歸會稽,遂餞東路,乃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帳青門,寵行邁也。豈惟崇德尚齒,抑亦勵俗勸人,無令二疏獨光漢冊。乃賦詩贈行。”詩云:“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又云:“筵開百壺餞,詔許二疏歸。仙記題金(竹錄),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
飲中八仙
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學者名人,亦稱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書·李白傳》載,李白、賀知章、李适之、汝陽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飲中八仙歌》。瓷器畫面繪飲中八仙,每每於人物之上書以人名。以清朝為多見。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故事傳說
賀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寶初年,文名頗著的秘書監賀知章,上書朝廷,欲告老致仕歸故鄉吳中。玄宗李隆基,對他非常敬重,諸事待遇異於眾人。
賀知章臨行,與唐玄宗辭別,不由得老淚縱橫。唐玄宗問他還有什麼要求。知章說:“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賜名,實老臣歸鄉之榮也。”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知章拜謝受命。
時間長了,知章不覺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吳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為我兒取名‘孚’,豈不是稱我兒爪子嗎?”
賀知章金龜換酒
唐代孟棨《本事詩》記:“李太白初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賞者數四,號為謫仙。”從此李白被稱為“謫仙人”,人稱詩仙。兩人相見恨晚,遂成莫逆。賀知章即邀李白對酒共飲,但不巧,這一天賀知章沒帶酒錢,於是便毫不猶豫地解下佩帶的金龜(當時官員的佩飾物)換酒,與李白開懷暢飲,一醉方休。這就是著名的“金龜換酒”的故事。
識才育人
繼肅宗之後,賀知章慧眼識英才,他嘗識了小神童李泌,推薦了詩仙李白等,成為傳世佳話。
李泌字長源,京兆一帶人,官家出身,為人聰敏異常,張說,張九齡稱他為奇童,新舊唐書中都有李泌的傳記。晚年曾任杭州刺史,引水入城,挖掘六井以利民,這是他刺杭時的二大政績。繼之白居易,蘇東坡到杭,也做了許多利民的好事。(註:六井即相國井,西井(化成井),金牛池,四眼井,白龜井,小方井。蘇東坡有《錢塘六井記》,白居易刺杭時曾復浚李泌的六井。)所以杭州人不會忘記李泌,白居易,蘇東坡三位“老市長”,也不會忘記張說,張九齡,賀知章對李泌的培育。
李泌出生時已在母親的肚裡“懷孕”三年了,所以頭髮已長到眼眉,他的記憶力又特強,一教就會背,六七歲已能寫出好文章。唐玄宗從九歲的神童員那兒得知此事,忙派人把李泌接來,命宰相張說考考李泌的學問。張說讓他詠方,圓,動,靜四字,李泌果然對答如流,說:“方若棋盤,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玄宗高興地說,他是個了不起的神童,從儀表相貌看,可知是棟樑之材啊!賀知章也說:“這小子目如秋水,智力過人,將來一定能做卿相!”賀知章說對了,李泌不但當上了刺史,長史,大夫,御史,鄴候這樣的卿位,還被升為當朝宰相,代宗時又封李泌為廣平王,任天下兵馬都元帥。李泌的天才被張九齡知道後,他也和張說一樣,把李泌請到自己家裡,一道生活和學習,有左右宰相來培育李泌,李泌的進步更快了。開始,玄宗把神童送到忠王院,忠王就是太子李亨,教李亨的老師就是賀知章。正因為有這一段歷史,李亨和李泌才有了深厚的交情。賀知章在精心培養李亨時,也非常重視對李泌的教導,使二人都成了國家的大材。李泌為人比較耿直,不喜奉諛,有時見面也不打招呼,引起一批權臣的不滿,就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李泌知道後,就辭去職務,隱居到大山中去了。後在安史叛亂,玄宗外逃四川之時,太子李亨派虢王李巨將李泌接到靈武,暗中與李泌商討國家大計,一舉收復了兩都,隨後玄宗派崔圓等傳旨,冊立李亨為皇帝,是為肅宗。同時,玄宗還嘉獎了李泌。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因奸臣作對,他又到嵩山等地隱居去了。後來他再次復出,當了宰相和廣平王,為大唐的安危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亨,李泌和大將軍李光弼等平定安史之亂,及時挽回玄宗的敗局,是救國救民之舉,功高蓋天。無可否認,這裡也有賀知章的一份功勞。
秘監祠
賀知章秘監祠(賀秘監祠),俗稱湖亭廟。相傳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將在賀知章讀書的故地重建“逸老堂”,以祀賀知章和李白。乾道五年(公元ll69年),太守張津重修。寶慶三年(公元l227年),太守胡矩重新進行維修。元至元年間(公元1335-l340年),逸老堂和涵虛館合併,改設水馬站,分為南北二館,賀秘監祠被廢址。至正十九年(公元l395年),浙江分省命理問邱修館舍,得知章像於蕪穢中,於是就在驛站東西的偏房作祠堂祀之。明洪武初年,南北二館合併為一驛站,將祠堂遷至今天的位置上。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l782年?)建後殿。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該建築共有三進,均為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秘書監賀公祠”,祠內原有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的《眾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賀秘監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敘唐秘監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有的已遷至天一閣東園。詩詞賞析
《回鄉偶書二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翻譯:
離別家鄉已很長時間了,回家後才知道家鄉的人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只有門前鏡湖的碧水,在春風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樣漾著清波。
賞析:
賀知章在天寶三載(744),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時已八十六歲,這時,距他中年離鄉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心頭有無限感慨。《回鄉偶書》的“偶”字,不只是說詩作得之偶然,還泄露了詩情來自生活、發於心底的這一層意思。
第一首寫於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詩人置身於故鄉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之中,一路迤邐行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華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次句以“鬢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頂承上句,具體寫出自己的“老大”之態,並以不變的“鄉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鄉,故鄉可還認得我嗎”之意,從而為喚起下兩句兒童不相識而發問作好鋪墊。
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為富於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就全詩來看,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迴路轉,別有境界。後兩句的妙處在於背面敷粉,了無痕跡: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又極富於生活的情趣,即使我們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卻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續篇。詩人到家以後,通過與親朋的交談得知家鄉人事的種種變化,在嘆息久客傷老之餘,又不免發出人事無常的慨嘆來。“離別家鄉歲月多”,相當於上一首的“少小離家老大回”。詩人之不厭其煩重複這同一意思,無非是因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於數十年背井離鄉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順勢轉出有關人事的議論。“近來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觀,實則包含了許多深深觸動詩人感情的具體內容,“訪舊半為鬼”時發出的陣陣驚呼,因親朋沉淪而引出的種種嗟嘆,無不包孕其中。唯其不勝枚舉,也就只好籠統地一筆帶過了。三四句筆墨盪開,詩人的目光從人事變化轉到了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上。鏡湖,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周圍三百餘里。賀知章的故居即在鏡湖之旁。雖然闊別鏡湖已有數十個年頭,而在四圍春色中鏡湖的水波卻一如既往。詩人獨立鏡湖之旁,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觸自然湧上了他的心頭,於是又寫下了“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的詩句。詩人以“不改”反襯“半消磨”,以“惟有”進一步發揮“半消磨”之意,強調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幾乎已經變化淨盡了。從直抒的一二句轉到寫景兼議論的三四句,仿佛閒閒道來,不著邊際,實則這是妙用反襯,正好從反面加強了所要抒寫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襯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顯得愈益深沉了。
陸游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鄉偶書》二首之成功,歸根結底在於詩作展現的是一片化境。詩的感情自然、逼真,語言聲韻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樸實無華,毫不雕琢,讀者在不知不覺之中被引入了詩的意境。象這樣源於生活、發於心底的好詩,是十分難得的。
本題共二首,是作者於天寶四載(744)致仕還鄉時所作。詩中既抒發了久客傷老之情,又充滿久別回鄉的親切感,雖為晚年(八十五歲)之作,卻富於生活情趣。《對床夜語》:“楊衡詩云:‘正是憶山時,復送歸山客。’張籍云:‘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盧象《還家詩》云:‘小弟更孩幼,歸來不相識。’賀知章云:‘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語益換而益佳,善脫胎者宜參之。”
後世紀念
賀秘監祠
賀知章秘監祠(賀秘監祠),俗稱湖亭廟。相傳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郡守莫將在賀知章讀書的故地(紹興)重建“逸老堂”,以祀賀知章和李白。乾道五年(1169年),太守張津重修。寶慶三年(1227年),太守胡矩重新進行維修。元至元年間(1335—1340年),逸老堂和涵虛館合併,改設水馬站,分為南北二館,賀秘監祠被廢。至正十九年(1395年),浙江分省命理問邱修館舍,得知章像於蕪穢中,於是就在驛站東西的偏房作祠堂祀之。明洪武初年,南北二館合併為一驛站,將祠堂遷至現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後殿。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
該建築共有三進,均為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秘書監賀公祠”,祠內原有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的《眾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賀秘監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敘唐秘監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
墓地遺址
賀知章墓位於江蘇省豐縣歡口鎮賀堌集村西北隅。安史之亂後,永王李璘起事,政局不穩,社會動盪,其部分後裔千里避亂,流徙至蘇北,在今豐沛邊境的賀莊、賀堌集一帶落戶定居。為固本知源,在村莊西北隅虛構賀知章墓,以示紀念。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該村被定為賀堌集,直至今日未改。村定名後,先後建起賀堌寺、玄帝廟、觀音廟、火神廟、關帝廟、佛祖廟等寺觀廟宇。賀知章墓及墓碑仍存。
史書記載
《舊唐書.文苑.賀知章傳》
《新唐書.隱逸.賀知章傳》
中國著名書法家(古代及近代)
秦·漢 | 李斯|趙高| 胡毋 | 敬程邈 | 史游 | 曹喜 | 杜度 | 崔瑗 | 崔實 | 張芝 張超 | 羅暉 | 趙襲 |張昶 |韋誕| 姜詡 |梁宣| 田彥 | 韋少季 | 蔡邕 陳遵 | 王次仲 | 師宜官 |梁鵠 |
三國 兩晉 南北朝 | 皇象 | 邯鄲淳 | 劉德升 | 鍾繇 | 鍾會 | 索靖 | 衛覬 | 衛瓘 |衛恆| 杜畿 杜恕 | 杜預 | 陳暢 | 司馬攸 | 羊忱 | 李式 | 李定 | 王廙 |衛夫人| 李廞 羊固 | 王導 | 王恬 | 王洽 | 王珉 |王羲之|王獻之|王玄之| 王徽之 王淳之 |王允之|王濛| 王修 | 王綏 | 王珣 | 郗愔 | 郗超 | 庾亮 | 庾翼 謝安 | 許靜民 | 張翼 | 謝敷 | 康昕 | 張弘 | 羊欣 |范曄| 王僧虔 | 王慈 蕭子云 |蕭衍| 陶弘景| 王長孺 |趙文淵| 鄭道昭 | 崔浩 |
隋·唐 五代十國 | 智永 | 虞世南 | 歐陽詢 |褚遂良|薛稷| 李世民 | 歐陽通 | 孫過庭 張旭 | 陸柬之 | 李邕 | 李隆基 | 李陽冰 | 賀知章 |李白|顏真卿 柳公權| 徐浩 | 裴休 |懷素| 高閒 | 楊凝式 | 李煜 | 徐鉉 |
宋·元 | 歐陽修|范仲淹| 李建中 |蔡襄|蘇軾|黃庭堅|蔡京|米芾| 薛紹彭 趙佶 | 趙構 | 岳飛 | 秦檜 | 陸游|范成大| 張孝祥 | 朱熹 | 張即之 | 姜夔 吳琚 |趙孟堅|方回|文天祥| 趙孟頫 | 鮮于樞 |
明·清 | 董其昌|文徵明| 李東陽 | 王鐸 | 詹景風 | 鄧石如 |吳讓之 |
民國 | 董作賓|吳昌碩|齊白石 |
唐代著名詩人(五)
唐代被視為中國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唐代湧現出一大批詩人,他們繼承了魏晉以來的詩歌精華,而且由於唐代開放的風氣,使唐代詩歌有了長足的發展。比如李白,杜甫都游遍了大半箇中國,使得詩人眼界開闊,詩歌題材廣泛,聯想豐富。唐代詩歌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集大成者,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國詩歌史上的最高峰。 |
古代詩人
古代詩人 |
吳中四士
中國古代飲中八仙
飲中八仙指中國唐朝好酒的八位名士,亦稱酒中八仙或醉八仙。這個說法曾經在杜甫的詩《飲中八仙歌》里提及過,在《新唐書》中關於李白的傳記中也提到這種說法。飲中八仙包括以下八人:人物 | 簡介 | 相關評價詩歌 |
賀知章 | 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 |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
李璡 | 初名嗣恭,又名淳,是唐朝宗室讓皇帝李憲的長子,獲封為汝陽王。 |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李适之 | 始名昌,隴西成紀人。生年不詳,卒於唐玄宗天寶六年。 |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避賢。 |
崔宗之 | 名成輔,以字行。日用之子,襲封齊國公。 |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
蘇晉 | 數歲能屬文,作《八卦論》。 | 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
李白 |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 |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
張旭 | 唐代大書法家,字伯高,吳縣人。 |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
焦遂 | 平民,平時口吃,但五斗酒下肚,便能高談闊論。 |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談雄辯驚四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