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名人
紹興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大禹治水",是紹興歷史上最早的輝煌篇章。春秋時期臥薪嘗膽、圖強興國的越王勾踐,東漢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東晉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書聖王羲之,興建鑑湖水系,澤被後世的馬臻,唐代詩歌曠達、詼諧,詩篇膾炙人口的著名詩人賀之章,南宋的"馬上擊狂胡,馬下草軍書"、"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詩人陸游,"明代第一才子"藝術大師徐渭,畢業窮困潦倒,卻能撰著與車塵馬足之間的著名史學家章學誠,以及晚清的革命志士秋瑾、徐錫麟、陶成章、蔡元培、都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過,紹興是我國文化革命旗手魯迅的故鄉,又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的祖居。這些偉人的豐功偉績彪炳於中華民族的史冊,他們的浩然之氣振奮了民族精神。
人物介紹
大 禹 勾 踐 陸 游 秋 瑾
魯 迅 徐錫麟 陶成章 周恩來
魯迅(1881-1936),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翻譯家,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1918年,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在他從文的30年間,共有“述著29種,250餘萬言”,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馬一浮 (1883-1967)
中國學者、詩人、書法家。名浮,字太淵,後字一浮。號湛翁,晚號蠲叟、蠲戲老人。浙江紹興人。生於四川成都,六歲返籍。早年應縣試,旬列榜首,又至上海習英、法、拉丁文。十九歲與謝無量、馬君等創辦《二十世紀翻譯世界》,介紹歐美學說。鏇應清政府駐美使館之聘,赴聖路易斯任學生監督公署文牘,其間遊歷英德,博覽《四庫全書》,潛心儒家經典。貫通文中哲,融會儒釋道。倡六藝統攝一切學術之說。抗戰時避難所地江西、廣西有《秦和會語》、《宜會會語》之作。1939年於四川樂山創辦復性書院,任主講,撰有《復性書院講錄》六卷,並刊行詩集《避寇集》。1942年起輟講,專家刊記得宋明理學著作。建國後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浙江文中館館長,全國政協特邀委員。著作輯為《馬一浮集》。
周作人
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柵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
錢三強
(1913~1992)核物理學家。原籍湖州,生於紹興。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次年赴法國留學,在約里奧·居里夫婦指導下從事原子核科學研究,發現鈾核三分裂現象,深化了人類對核裂變的認識。1940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德巴微物理學獎。先後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導師。1948年和夫人何澤慧回國。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所長。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中國科學院和中科院學部及我國原子能科學研究基地的組建,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所長,計畫局副局長、局長,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副院長、學部委員,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浙江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等,是全國人大代表。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畢生致力於科學技術事業,特別是為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核子彈、氫彈研製,作出了卓越貢獻。
竺可楨
(1890~1974)地理學家、氣象學家、教育家。字藕舫,又名紹榮、烈祖、兆熊。紹興上虞市人。早年就讀於上海及唐山路礦學堂,畢業後留學美國,後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地理系專攻氣象。1918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國,先後執教於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南開大學。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國際百科全書》編輯室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等職。1936年4月任浙江大學校長,立"求是"為校訓。抗戰開始,帶領浙大師生西遷,途經贛、湘、粵、桂,到達遵義。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以其卓越的治校才能使浙江大學不斷發展壯大。1949年前夕,拒絕去台灣,隻身潛赴上海,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氣象協會名譽理事長等職,還兼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主任,綜合考察委員會主任,編輯出版委員會主任和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委員會主任等職。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當選為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他始終堅持"求是"精神,為研究解決我國水土流失、沙漠治理、鹽鹼土改良、沼澤開發和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問題,腳踏實地,調查考察,足跡遍及全國除西藏、台灣外的所有地區,對我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74年2月6日逝世,著有《竺可楨文集》。浙江大學塑有竺可楨銅像。
周建人
(1888~1984)社會活動家、生物學家。原名松壽,字喬峰,筆名克土、高山等。魯迅三弟。紹興人。早年從事教育、出版工作。1932年12月,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調查、揭露國民黨迫害政治犯的罪行,參與營救共產黨員和愛國志士。1945年,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194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北平後任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委會副主任。1949年後,歷任出版總署副署長,高等教育部副部長,浙江省省長,第九、十、十一屆中共中央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三、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84年7月29日病逝於北京。著有《科學雜談》、《進化與退化》、《魯迅回憶錄》、《魯迅故家的敗落》,譯有《生物進化論》、《生物學與人生問題》、《優生學》等。
許壽裳
(1883~1948)教育家。字季黻,號上遂。紹興人。早年就讀於紹郡中西學堂和杭州求是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留學日本,與魯迅相識,後成摯友。曾主編《浙江潮》。三十年(1904)冬,加入光復會。宣統元年(1909)回國,在杭州任教,1921年任教育部僉事、科長、參事和普通教育司司長,此後歷任江西省教育廳廳長、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校長、中央研究院幹事兼文書處主任和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院長等職。1912年起,先後執教於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中山大學、成都華西大學。魯迅逝世後,珍視魯迅文稿和遺物的徵集保護,積極籌備出版《魯迅全集》、籌建魯迅紀念委員會,並多方籌集魯迅紀念文學獎金。1945年任台灣編譯館館長、執教台灣大學。1948年2月18日,在台北寓所慘遭暗殺。著作主要有《章炳麟傳》、《魯迅年譜》、《中國文字學》、《俞樾傳》、《亡友魯迅印象記》、《我所認識的魯迅》等。
馬寅初
(1882~1982)經濟學家、人口學家、教育家。紹興人。幼年隨家遷回祖籍嵊縣。光緒二十七年(1901)入天津北洋大學,後赴美留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教務長、中國銀行總司券、浙江省政府委員、南京政府立法委員會委員長、金陵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重慶大學商學院院長、重慶立信會計專科學校教授、重慶大學教授、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教授等職。抗戰期間,因抨擊四大家族而遭國民黨政府監禁和軟禁。1949年後,歷任浙江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57年發表《新人口論》遭到不公正的批判。1979年9月恢復名譽。1982年5月10日病逝於北京。主要著作有《馬寅初經濟論文集》、《經濟學概論》、《馬寅初演講集》、《中國關稅問題》和《新人口論》等。
邵力子
(1881~1967)政治活動家、學者。原名夙壽,字仲輝,筆名景墨、聞泰。紹興陶堰人。清末舉人,同盟會會員。曾任上海大學代校長,提倡革新文學,主持上海《民國日報》,辟《覺悟》副刊。1920年5月,參加"馬克思主義研究會"(8月轉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任黃浦軍校秘書長,參加國民黨改組工作。1926年蔣介石反共後,接受陳獨秀、瞿秋白建議脫離共產黨。1927年後曾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秘書長、中國公學校長、甘肅省政府主席、陝西省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駐蘇大使和國民參政會秘書長。1949年為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成員,國民黨政府拒絕簽訂和平協定後,脫離國民黨政府,留在北平。應邀出席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出版有《邵力子文集》上下集。
陶成章
(1878~1912)民主革命家。字煥卿,筆名漢思、巽言,化名起東、會稽先生。紹興人。光緒二十八年(1902)留學日本,倡導革命。翌年離日返滬,參加革命活動。三十年(1904)與蔡元培等組織光復會,翌年五月與徐錫麟、龔寶銓等人在紹興創辦大通師範學堂。三十三年(1907)皖浙事敗,避居東京。後下南洋,先後任新加坡《中興日報》、仰光《華光日報》主筆、記者。三十四年(1908)在日本主編《民報》。宣統二年(1910)與章太炎重建光復會,任副會長。翌年又到南洋募款,支援國內武裝起義。回國後在滬建立光復會秘密機關銳俊學社,積極籌劃光復杭州、南京。浙江光復,被推舉為省臨時參議會議長。1912年,被陳其美指使的人暗殺於上海廣慈醫院。著有《浙案紀略》、《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陶成章集》等。為紀念陶成章烈士,建陶社於紹興東湖,孫中山等蒞紹,曾專程到陶社致吊,後毀於戰火,1982年陶成章殉難70周年時重建。
秋瑾
(1875~1907)民主革命家。女,字璇卿,號競雄,別署鑑湖女俠。紹興人。官紳家庭出身,通經史,工詩詞,善騎射擊劍。光緒三十年(1904)拋兒別女,東渡日本留學,辦《白話》雜誌,創"共愛會"、"十人會"。翌年三月,回紹省親,籌措學費,參加光復會。七月又赴日,會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任評議員、浙江分會主盟人。同年冬回國,在《中國女報》鼓吹民主革命,又先後在紹興、湖州女校任教,並在江浙一帶聯絡會黨,建立秘密組織,武裝起義。三十三年(1907)初,接任大通學堂督辦,聯絡會黨,組織光復軍,與徐錫麟約期分頭於浙皖起義。七月六日,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犧牲,秋瑾於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學堂被捕,十五日凌晨慷慨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後由好友吳芝瑛、徐自華按其遺願葬於杭州西湖西泠橋畔。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親筆為秋瑾寫了"巾幗英雄"4個大字及楹聯一副。為紀念秋瑾,紹興建"秋瑾烈士紀念碑"於古軒亭口
徐錫麟
(1873~1907)民主革命家。字伯蓀,別號光漢子。紹興東浦人。早年從事教育活動,光緒二十九年(1903)赴日參觀,在留日學生民主思想影響下,立志革命。三十一年(1905)經蔡元培介紹加入光復會。同年九月與陶成章、龔寶銓等在紹興創辦大通學堂,培養革命志士,並以開展軍體為名,購買大批武器,圖謀起義。翌年,為掩護革命活動,捐資入官,赴任安慶,先後任陸軍國小堂會辦、安徽巡警處會辦與巡警學堂會辦、陸軍國小堂監督。後與秋瑾約定,三十三年(1907)七月中旬在皖、浙兩省同時起義。事先被清政府覺察,遂趁巡警學堂畢業典禮之際,提前在七月六日發難,槍殺巡撫恩銘,被清軍包圍,寡不敵眾而被捕。審訊後慘遭剖腹挖心酷刑,大義凜然,從容就義。
蔡元培
(1868~1940)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字鶴卿,號孑民。紹興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早年任紹郡中西學堂監督。後在滬發起成立中國教育會,創辦愛國學社、愛國女校,宣傳民主革命思想,與陶成章組織光復會,任會長,並加入同盟會。嗣後留學德國。1912年回國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張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廢止祀孔讀經。曾與吳玉章等創辦留法勤工儉學會。後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科學與民主,主張文學革命,反對北洋軍閥,同情學生愛國運動,實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使北京大學成為五四運動的搖籃,後被迫辭職。1924年當選為國民黨一屆候補中央監察委員。後又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1927年後,歷任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法務部代部長等職,延攬和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晚年主張抗日,不滿當局的黑暗統治,與宋慶齡、楊杏佛、魯迅等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7年上海淪陷,移居香港,力主國共合作抗日。1939年被推為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名譽會長。1940年3月5日病逝於香港。毛澤東致唁電,稱譽蔡元培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有《蔡元培全集》行世。
任伯年
(1840~1895)清代畫家。初名泣,又名潤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字伯年,以字行。紹興縣人。自幼得父指授,14歲去上海扇莊學徒,畫技大進,未成年即有名聲。鹹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攻克紹興,他參加太平軍為旗手。太平天國失敗後,留居家鄉,又流寓寧波,得名師任熊、任薰教授,於同治七年(1868)二月隨任熊去蘇州。中年後長居上海,以賣畫為生。其畫師法陳洪綬、華岩,擅畫人物、花鳥,重視寫生,勾勒、點簇交施互用,別具一格,成為"海上畫派"重要創始人之一。與任熊、任薰、任預並稱畫壇任門"四傑"。有《三友圖》、《蕉蔭納涼小像》、《八仙祝壽》、《祝福》、《蟠桃會》、《關河一望蕭索》、《鍾馗》、《倒騎驢圖》等名作。
徐樹蘭
(1838~1902)近代圖書館事業開創者。字仲凡,號檢庵。紹興縣人。光緒二年(1876)舉人。授兵部郎中,後改知府,補用為道花翎鹽運使,因母病告歸,致力於建閘築塘、平糶賑濟等地方公益。光緒二十三年(1897),倡捐巨資,在府城創辦紹郡中西學堂,任校董。同時,捐銀3萬餘兩創古越藏書樓,又捐入古今中外書籍7萬餘卷。光緒三十年(1904)正式開放,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所供公眾閱讀的圖書館。開辦後,又每年捐錢1000元,作館內工作人員工資及經費。
文種
(?~前467)春秋末期越國大夫。字少禽(一說子禽),湖北江陵西北人。吳王夫差二年(前494),越被吳擊破,困守會稽(今浙江紹興),他獻計越王句踐,到吳賄賂太宰,得免亡國。句踐回國後,問政於文種,文種答"愛民而已"。文種說:"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其子,如兄之愛其弟,聞有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又獻"伐吳九術"。句踐用文種之計,吳國日弱,越國日強,終至滅吳。後句踐聽讒言,賜劍命文種自殺。
趙曄
生卒年待考。東漢學者。字長君。紹興人。早年為縣吏,奉檄迎督郵,恥於斯役,棄官去犍為郡資中(今四川資陽)拜經學大師杜撫為師,學習"韓詩"。一去20年,音訊全無,家人誤認為他已亡。回鄉後,閉門著述,寫就《詩細》、《歷神淵》和《吳越春秋》,後蔡邕到會稽,讀其《詩細》、《歷神淵》,以為優於《論衡》,惜此書已佚。《吳越春秋》原書12卷,今存10卷。前5卷敘吳,起自太伯,迄於夫差;後5卷記越,始於無餘,終至句踐。從少康封庶子無餘於會稽起,比《越絕書》更詳細地記述了句踐戰敗,向吳稱臣,3年後回國,具體部署復國措施,終於滅吳稱霸的過程。該書糅合正史、稗史、民間傳說等資料匯集而成,雖非正史,卻可補遺缺,後人注釋《史記》、《文選》、《水經》等書,引用了該書不少記載。
王羲之
(303~361,又作303~379,307~365,321~379)晉代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酓(今山東臨沂)。西晉末,隨晉室南遷,慕會稽山水,定居山陰。後隨從王導去建康求學。學成,初為秘書郎,後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又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任內,關心民眾疾苦。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已節),與謝安、孫綽等修禊蘭亭,暢飲賦詩,撰寫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後因與揚州刺史王述有隙,恥為其下,遂稱病辭官,自誓永不出仕,盡山水游弋之娛。其書法博採眾長,被譽為"書聖",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傳世作品有《喪亂帖》、《奉桔帖》等20餘種。
陸游
(1125~1210)南宋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紹興人。生當北宋危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親友間愛國思想的薰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江、隆興、?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後官至寶謨閣待制。主張堅決抗金,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作詩歌900多首,內容極為豐富,充滿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為後世所傳誦。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王守仁
(1472~1528)明代哲學家、教育家。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先祖世居山陰,後徙餘姚,幼年全家遷回山陰。嘗築室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早年因反對宦官劉瑾,遭廷杖,貶為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後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但不予鐵券與歲祿,乃回山陰,辟稽山書院講學,又立陽明書院於西郭門內,環坐聽講者300餘人,前後講學5年余,創"致良知"學說。嘉靖六年(1527)起用為原官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翌年,因病上疏乞歸,卒于歸途南安舟中。穆宗隆慶初,諡文成。其故宅原在城區光相橋側,後在王衙弄新建府第,人稱"伯府",墓在紹興城西南花街鮮蝦山。生平著作由門生輯成《王文成公全書》,共38卷。其中《傳習錄》和《大學問》是其主要哲學著作。其學說對後世影響巨大,且流傳至日本,朝鮮及東南亞。
徐渭
(1521~1593)明文學家、書畫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陰布衣,或署田水月。紹興人。20歲中秀才,屢應鄉試不第,曾任塾師小吏等職。37歲時,閩浙總督胡宗憲招為幕僚,對抗倭軍事多有策劃。曾一度精神失常,因誤殺繼妻下獄7年,經同鄉張元忭營救釋放。此後,縱情山水,遊歷南北各地,以鬻書賣畫代人撰文謀生。其畫,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為明中期水墨寫意畫派創始人,對後世畫壇影響極大。書善行草,涉筆飛動,縱逸恣肆,氣韻暢旺。還寫過大量詩文,曾參與編撰地方志書。能操琴,諳音律,73歲時貧病死去,草藁簡葬,淒涼而終。族人將其葬於紹興木柵姜婆山。其著作有《四聲猿》、《南詞敘錄》、《徐文長全集》、《徐文長佚稿》、《徐文長佚草》等。
姚長子
(1522~1555)明代抗倭英雄。紹興獨山村人。是位連名字也不為人知的貧苦農民,因身材魁梧高大,人稱姚長子。嘉靖三十四年(1555)一股倭寇由諸暨流竄紹興柯橋,正在田間作業的姚長子,揮稻叉隻身與寇搏鬥,寡不敵眾,執為嚮導。他佯裝帶路,引寇到柯橋四面臨水的化人壇,用方言告訴鄉人:"等我過橋,你們就把前橋、後橋均拆掉。"村人按其吩咐,斷敵退路。倭寇知道中計,便將他剁成肉醬。官兵與村人趕到,將被困的130餘名倭寇盡殲。鄉里為紀念姚長子,將"化人壇"改名為"絕倭塗",前後兩橋分別命名為"得勝橋"和"萬安橋",並在絕倭塗上建3間磚木結構平屋的"姚長子紀念祠"和一座高65米的"姚先烈絕倭紀念碑",文學家張岱寫了墓志銘。
王端淑
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才女。王思任次女,字玉映,號映然子,又號青蕪子。紹興縣人。自小酷愛讀書,過目不忘,尤精史學。詩文諸體,靡不涉筆,與人論文,終日不倦。其父贊道:"生有八男,不及一女。"成年後,與錢塘丁肇聖結為伉儷,曾隨夫寓居京都。清世祖聞其才名,欲將其召入宮中教授嬪妃公主,被婉言謝絕,並舉家南歸,一度居於青藤書屋,後遷居杭州吳山,吟詩作畫,著書立說。其畫、詩、詞俱佳。工畫花草,風格疏落蒼秀。著作頗豐,著有《吟紅集》30卷、《玉映堂集》、《史愚》、《留篋恆心無才宜樓諸集》、《歷代帝王后妃考》,輯有《名媛詩緯》、《名媛文緯》、《秋蟲賦》、《荷賦》、《菊賦》等。享年80餘歲。
章學誠
(1738~1801)清代史學理論家和方誌學家。原名文酕。文鑣,字實齋,號少岩。紹興人。幼年資質魯鈍,記憶力弱,被人視為"朽木"。但他"好深湛之思,隆冬盛夏讀書,恆至午夜不倦,每有所得,輒筆之於書"。對文史有濃厚興趣,立志追求學問。26歲肄業國子監。28歲在京師事大學士朱筠,得以盡覽其豐富的藏書,並與往來朱門的名流學者研討學術源流及異同,學業大進。乾隆四十二年(1777)應鄉試中舉,翌年中進士。自以為"迂流"不合世用,不願入仕,在保定、定州、歸德等地書院講學。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開始撰寫《文史通義》,20餘年從不中斷。還應聘纂修過和州、永清縣、亳州、常德府和荊州府等地方志,參與《湖北通志》的修訂。一生窮困潦倒,從32歲起,因父亡而靠講學和修志所得維持生活,十分拮据。他學識淵博,史學理論有獨到見識,因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所限,未能充分施展才能和抱負。他刻意編輯12年的《史籍考》也未問世。《文史通義》生前只刻印了篇目,道光十二年(1832)其次子首次刊印了8卷。去世120年後由劉承乾蒐集整理出版了《章氏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