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個或多個鼻竇發生炎症稱為鼻竇炎,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炎症。累及的鼻竇包括: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這是一種在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鼻竇炎可分為急性、慢性鼻竇炎2種。鼻竇炎可以單發,亦可以多發。最常見的致病原因為鼻腔感染後繼發鼻竇化膿性炎症。此外,變態反應、機械性阻塞及氣壓改變等均易誘發鼻竇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齒源性上頜竇炎。
鼻竇炎可分為急性、慢性鼻竇炎2種。急性鼻竇炎病程<12周,主要表現為持續的較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包括鼻堵、膿涕、頭痛等。慢性鼻竇炎的病程>12周。另外,游泳時污水進入鼻竇,鄰近器官感染擴散,鼻腔腫瘤妨礙鼻竇引流,以及外傷等均可引起鼻竇炎。
鼻竇炎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否則極易引發。
病因
鼻竇炎可分為急性、慢性鼻竇炎2種。急性鼻竇炎病程12周。
根據嚴重度的視覺模擬刻度(VAS)評分(10cm),將這種疾病分為輕度和中/重度:輕度=VAS0~4cm;中/重度=VAS5~10cm。
1.急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細菌與病毒感染可同時並發。常見細菌菌群是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種化膿性球菌,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和卡他莫拉菌屬,後者常見於兒童。其他的致病菌還有鏈球菌類、厭氧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由牙病引起者多屬厭氧菌感染,膿液常帶惡臭。真菌及過敏也有可能是致病因素。
急性鼻竇炎的感染常來自於:竇源性感染、鼻腔源性感染、鄰近組織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創傷源性感染,還有全身因素和中毒因素導致的。
2.慢性鼻竇炎
(1)由急性鼻竇炎轉變而來多因對急性鼻竇炎治療不當,或對其未予徹底治療以致反覆發作,遷延不愈,使之轉為慢性。此為本病之首要病因。
(2)阻塞性病因鼻腔內的阻塞性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結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腫瘤、鼻腔填塞等阻礙鼻腔鼻竇通氣引流,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3)致病菌毒力強某些毒力較強的致病菌,如患猩紅熱時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竇炎,極易轉為慢性。
(4)牙源性感染因上列磨牙的牙根與上頜竇底部毗鄰,若牙疾未獲根治,易成為牙源性慢性上頜竇炎。
(5)外傷和異物如外傷骨折、異物存留或血塊感染等,導致慢性鼻竇炎。
(6)鼻竇解剖因素由於各個鼻竇特殊的或異常的解剖構造,不利於通氣引流,亦為不可忽略的自身因素。
(7)全身性因素包括各種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疲勞過度而導致的機體抵抗力低下。同時,還有各種變應性因素及支氣管擴張所誘發的病因。
臨床表現
1.急性鼻竇炎
(1)好發群體所有人群均易發生,低齡、年老體弱者更多見。
(2)疾病症狀
1)全身症狀
常在急性鼻炎病程中患側症狀加重,繼而出現畏寒發熱、周身不適、精神不振、食慾減退等,以急性牙源性上頜竇炎的全身症狀較劇。兒童發熱較高,嚴重者可發生抽搐、嘔吐和腹瀉等全身症狀。
2)局部症狀
①鼻阻塞因鼻黏膜充血腫脹和分泌物積存,可出現患側持續性鼻塞。
②膿涕患側鼻內有較多的黏膿性或膿性分泌物擤出,初起時涕中可能帶少許血液,牙源性上頜竇炎者膿涕有臭味。
③局部疼痛和頭痛急性鼻竇炎除發炎導致鼻部疼痛外常伴有較劇烈的頭痛,這是由於竇腔黏膜腫脹和分泌物瀦留壓迫或分泌物排空後負壓引發,刺激三叉神經末梢而引起。急性鼻竇炎疼痛有其時間和部位的規律性。前組鼻竇接近頭顱表面,其頭痛多在前額、內眥及面頰部,後組鼻竇在頭顱深處,其頭痛多在頭頂部、後枕部。急性上頜竇炎:常前額部、面頰部或上列磨牙痛,晨起輕,午後重。急性額竇炎晨起前額部巨痛,漸漸加重,午後減輕,至晚間全部消失。篩竇炎多頭痛較輕,局限於內眥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頭頂部。蝶竇炎表現為眼球深處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還可出現早晨輕、午後重的枕部頭痛。但是有些人的疼痛症狀不典型,無法單純根據頭痛的特點來確定受累的鼻竇。
④嗅覺下降。
2.慢性鼻竇炎
(1)好發群體所有人群均易發生,低齡、年老體弱者更多見。
(2)疾病症狀
1)局部症狀
①膿涕鼻涕多為膿性或黏膿性,黃色或黃綠色,量多少不定,可倒流向咽部,單側有臭味者,多見於牙源性上頜竇炎或真菌感染。
②鼻塞輕重不等,多因鼻黏膜充血腫脹和分泌物增多所致。
③嗅覺障礙鼻塞和炎症反應可導致嗅覺障礙。
④頭痛慢性鼻竇炎一般無明顯局部疼痛或頭痛。如有頭痛,常表現為鈍痛或頭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間輕。前組鼻竇炎多表現前額部和鼻根部脹痛或悶痛,後組鼻竇炎的頭痛在頭頂部、後枕部。患牙源性上頜竇炎時,常伴有同側上列牙痛。
⑤其他由於膿涕流入咽部和長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狀,如痰多、異物感或咽乾痛等。若影響咽鼓管,也可有耳鳴、耳聾等症狀。
2)其他症狀眼部有壓迫感,亦可引起視力障礙,但少見。頭部沉重壓迫感,或僅有鈍痛或悶脹痛。
3)全身症狀症狀較輕緩或不明顯,一般可有頭昏、易倦、精神抑鬱、萎靡不振、納差、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狀。極少數病例若已成為病灶者,可有持續低熱。
併發症
鼻竇炎發病機理鼻腔和鼻竇位於顱腦下面,居於咽喉與口腔上方,坐落於兩眼眶之間,它們之間相互為鄰,關係密切。鼻腔和鼻竇病變常向附近組織蔓延,因而會引起各種各樣的併發症。若延及顱腦,嚴重的可造成死亡,對咽喉與眼眶的滲透,也會引起各種病變,尤其對兒童來說,併發症將會影響身體和智力的發育。鼻炎、鼻竇炎引起併發症有多種途徑:
① 直接感染:鼻腔與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與消化道直接相通,鼻炎、鼻竇炎分泌物向下引流,直接刺激這些組織,引起各種病變。
② 破壞骨壁感染:鼻竇炎症如果破壞鼻竇骨壁,炎症常由此延至其他組織,因為鼻竇位置不同,故引起併發症亦相異,如額竇炎易引起眶內或顱內併發症;篩竇炎破壞頂壁,侵入前顱凹,穿透側壁,發生眶內併發症。蝶竇炎破壞顱底可引起顱腦內不同併發症,也可引起球後視神經炎。上頜竇炎可引起眶內感染及牙槽瘦管等併發症。
③ 經血行感染:鼻腔和鼻竇具有豐富的血管網,並且與眶內、顱內有複雜的聯繫,所以鼻炎與鼻竇炎的細菌和毒素,先破壞血管內膜形成血栓,栓子隨血行傳至其他器官,引起併發症。
④ 經淋巴管感染:鼻腔或鼻竇的淋巴管直接把炎性物質傳布到其他器官或組織發病。
⑤ 經解剖通道:鼻竇骨壁有多處正常通道如篩骨上壁有許多小孔,稱篩孔,主要是嗅神經纖維通向顱內的孔道,炎症可以從篩孔中傳入顱內發病。此外鼻腔與鼻竇的許多血管也直接與眶內、顱內相通,炎症可沿血管通道引起併發症。
⑥ 由於鼻竇上壁比較貼近眼眶,當鼻竇炎發病時,常常引起嚴重的咽部併發症,常見的有眶尖綜合症、球後視神經炎等。
⑦鼻竇外傷:引起骨折、穿孔傷或手術損傷等因骨壁斷裂、組織破壞,使感染易於侵入而發病。
檢查
1.急性鼻竇炎
(1)查體局部紅腫及壓痛:前組急性鼻竇炎由於病變接近頭顱表面,其病變部位的皮膚及軟組織可能發生紅腫,由於炎症波及骨膜,故竇腔在體表投影的相應部位可以有壓痛。後組急性鼻竇炎由於位置較深,表面無紅腫或壓痛。
(2)鼻腔檢查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處為明顯。前組鼻竇炎可見中鼻道積膿,後組鼻竇炎可見嗅裂積膿,或膿液自上方流至後鼻孔。
(3)鼻內鏡檢查鼻腔內可見膿液,鼻腔黏膜充血水腫。
(4)體位引流如疑為鼻竇炎,鼻道未查見膿液,可行體位引流試驗,以助診斷。
(5)X線鼻竇攝片X線鼻頦位和鼻額位攝片有助於診斷,急性鼻竇炎時可顯示鼻竇黏膜腫脹,竇腔混濁、透光度減弱,有時可見液平面。因顱骨重疊,觀察效果欠佳。
(6)鼻竇CT可見鼻竇內液平面或軟組織密度影。CT由於其解析度高,觀察病變較為細緻和全面,是目前診斷急性鼻竇炎的較好指標。
(7)鼻竇MRI可見鼻竇內長T2信號,可以與鼻竇軟組織影相鑑別。
2.慢性鼻竇炎
(1)鼻腔檢查病變以鼻腔上部變化為主,可見中鼻甲水腫或肥大,甚至息肉樣變。有的可見多發性息肉。前組鼻竇炎可見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黏膿性分泌物附著,後組鼻竇炎可見嗅裂及中鼻道後部存有粘膿液,嚴重者鼻咽部可見膿性分泌物。
(2)輔助檢查
①鼻內鏡檢查即前、後鼻孔鏡檢查,用麻黃素收縮鼻黏膜,然後仔細檢查鼻腔各部,可見水腫、膿涕或息肉。
②體位引流疑有慢性鼻竇炎而中鼻道或嗅裂無膿液存留時,可行體位引流檢查。
③上頜竇穿刺沖洗術上頜竇穿刺沖洗既是對上頜竇炎的一種診斷方法,也是一種治療措施。衝出液宜作需氧細菌培養和藥敏。
④X線鼻竇攝片對診斷不明確或懷疑有其他病變者,可協助診斷。
⑤牙的檢查在可疑牙源性上頜竇炎時,應進行有關牙的專科檢查。
⑥鼻竇CT診斷鼻竇CT有助於明確病變範圍,有助於明確局部骨質變化情況,有助於與鼻腔腫瘤相鑑別。CT由於其較高的解析度,觀察病變較為細緻和全面,是目前診斷慢性鼻竇炎的良好指標。
⑦鼻竇MRIMRI對鼻竇內軟組織和液體有較好的區分度,對術前制定完備的手術方案有益。
診斷鑑別
根據典型症狀及相關檢查可確診。1.急性鼻竇炎
主要與引起頭痛的其他疾病相鑑別,如偏頭痛、顱內腫瘤;因有鼻塞,要與鼻腔鼻竇腫瘤相鑑別,如鼻腔內翻新乳頭狀瘤、鼻腔鱗癌等,病理診斷可以明確。
2.慢性鼻竇炎
主要與引起頭痛的其他疾病相鑑別,如偏頭痛、顱內腫瘤;因有鼻塞,要與鼻腔鼻竇腫瘤相鑑別,如鼻腔內翻新乳頭狀瘤、鼻腔鱗癌等,病理診斷可以明確之。
治療
1.急性鼻竇炎
(1)全身治療採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為球菌感染,以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為首選藥物,藥物治療強調選擇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療程使用。若頭痛或局部疼痛劇烈,可適當用鎮靜劑或鎮痛劑。一般療法與急性鼻炎相同。中醫中藥治療以散風清熱、芳香通竅為主,以解毒去瘀為輔。
(2)改善鼻竇引流常用含1%麻黃素的藥物滴鼻,收縮鼻腔,改善引流。急性鼻竇炎還可以通過體位改變進而改善鼻竇的通氣引流而減輕頭痛。
(3)上頜竇穿刺沖洗術急性上頜竇炎宜在全身症狀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後施行。沖洗後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
(4)鼻竇置換療法適用於兒童多組鼻竇炎患者。
(5)病因治療如為牙源性上頜竇炎應同時治療牙病。
(6)黏液促排劑治療可以使用黏液促排劑,改善分泌物性狀並易於排出。
(7)激素治療可以套用鼻用局部激素或全身套用激素,改善局部炎症狀態,加強引流。
(8)手術急性鼻竇炎在藥物控制不滿意或出現併發症時可採用鼻內鏡手術,通過內鏡引導直達病灶,開放鼻竇口,清除病變,改善局部引流,進而恢復鼻竇正常的生理功能。
2.慢性鼻竇炎
(1)抗生素Macrolides(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雖然不可以清除細菌,但可以減少慢性細菌感染的毒性和減少細胞損害。在激素治療失敗的病例中,選擇性的套用長期低劑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是有效的。具體起效機制不是很明確,但可能同局部宿主免疫反應的下調以及繁殖細菌的毒性較弱有關
(2)血管收縮劑能收縮鼻腔腫脹的黏膜,以利鼻竇引流。但血管收縮劑不宜長期使用,會有引起繼發藥物性鼻炎之虞。
(3)黏液促排劑在標準的治療方法上加入黏液促排劑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主要是可以減少治療時間。
(4)抗組胺藥儘管在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並沒有建議使用抗組胺藥,但在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在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抗組胺藥還是經常被使用,可以明顯減輕噴嚏、流涕和鼻塞症狀,但對鼻息肉的大小無明顯影響。
(5)高滲鹽水高滲鹽水可以改善鼻黏膜纖毛清除率,有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高滲鹽水在咳嗽、流涕、鼻後滴漏症狀各個評價指標中均有明顯效果。
(6)中醫中藥以芳香通竅、清熱解毒、祛濕排膿為原則。
(7)理療一般用超短波透熱療法,以輔助治療。
(8)鼻竇置換法適用於多個鼻竇發炎及兒童。
(9)手術治療
1)鼻內鏡下鼻竇手術為目前首選方法。在鼻內鏡明視下,徹底清除各鼻竇病變,充分開放各鼻竇竇口,改善鼻竇引流,並儘可能保留正常組織,是一種儘可能保留功能的微創手術。
2)其他手術上頜竇鼻內開窗術、上頜竇根治術、鼻內篩竇切除術、鼻外篩竇切除術、額竇鑽孔術、額竇切開術、蝶竇切開術等。
對於一個確診的慢性鼻竇炎患者,推薦的治療程式應該是:首先進行藥物治療(包括局部和全身套用),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進行鼻竇CT掃描,如果有影像學改變及手術指征,再行鼻內鏡手術。
預防
1、平時注意鼻腔衛生。
2、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後交替而擤。
3、游泳時姿勢要正確,儘量做到頭部露出水面。
4、有牙病者,要徹底治療。
5、急性發作時,多加休息。臥室應明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
6、遵醫囑及時用藥。
7、慢性鼻竇炎者,治療要有信心與恆心,注意加強鍛鍊以增強體質。
8、嚴禁菸、酒、辛辣食品。
9、保持性情開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時注意不要過勞。
10、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
11.多喝水,適當的進行鍛鍊。
12.多注意個人衛生。
13.注意防寒保暖。
14.定期到醫院檢查鼻腔。
15.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些鼻竇炎方面的知識。
16.預防急性傳染病如流感,百口咳,麻疹,尤其在兒童期。
17.多注意休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18.平時注意鼻腔衛生,養成早晚洗鼻的良好衛生習慣。
19.加強體育鍛鍊,增強機體免疫力,是預防鼻竇炎很關鍵的方法。
20.應積極治療急性鼻炎(鼻竇炎)和牙痛急性鼻炎時,出現鼻腔分泌物增多、鼻塞等情況,堵塞鼻竇開口,引起鼻竇炎;當牙疼或者牙齦炎、牙周炎時,感染會直接蔓延,至離口腔最近的上頜竇,引起上頜竇炎。
注意事項
1、在秋冬季或感冒流行期間,外出應該戴口罩,應該避免公眾集會,儘量少去公共場所,對發病者要做好隔離工作,對污染的室內可用白醋熏蒸進行空氣消毒。
2、鼻炎大多是著涼感冒引起的,所以要加強體育鍛鍊,增強抵抗力,如晨跑、游泳、冷水浴、冷水洗臉等都可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寒冷的耐受力。
3、鼻竇炎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應避免過度疲勞、睡眠不足、受涼、吸菸、飲酒等,因為這些因素能使人體抵抗力下降,造成鼻黏膜調節功能變差,病毒乘虛而入而導致發病。
4、保持室內空氣的濕度,或使用空氣過濾器,不要讓鼻子太乾燥,及時更換、清洗寢具,防止蟎蟲及其分泌物誘發變應性鼻炎。
5、鼻竇炎患者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後交替而擤,鼻涕過濃時以鹽水洗鼻,避免傷及鼻黏膜。
6、鼻竇炎患者需遵醫囑及時用藥,慢性鼻竇炎者治療要有信心與恆心,保持性情開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時注意不要過勞,注意加強鍛鍊以增強體質。
7、鼻竇炎急性發作時,多加休息。臥室應明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
8、鼻竇炎久治不愈時應向醫生諮詢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若接受手術務必遵醫囑按時複查,避免手術複查不及時引起的手術失敗和疾病復發。
9、多注意天氣變化,適當的添加衣服,同時也要多注意鍛鍊身體。多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
10、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體的變化。 如果出現不適的症狀一定要及時的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