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黃耆5兩,白芍藥3兩,桂3兩,甘草3兩。出處
《雞峰》卷十九。主治
黃汗。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7片,大棗1枚,同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附註
黃耆建中湯(《易簡》)、黃耆建中散(《濟陰綱目》卷十三)。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耆五兩湯主治黃汗。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耆,中藥材名。本品為豆科植物黃耆或內蒙黃耆等的乾燥根。秋季採挖。除淨泥土,切去根頭部及支根,曬乾後分別打捆。或曬至六、七成乾,捆成小捆,再曬乾。功能主...
桂枝加黃耆湯,中藥藥方,出自《金匱要略》卷中。用於黃汗,兩脛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則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黃疽脈浮,有...
桂枝加黃耆湯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桂枝加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調和營衛,行陽散邪之功效。主治黃汗之病,兩脛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
歌訣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茯神湯,中藥方劑,用於安神定志、心氣不足,虛而驚悸,日常煩哭及嬰孩生下,羸瘦多驚等疾病。
茯神湯 外台 普濟方 聖濟總錄 千金內補湯的成分是由乾地黃4兩,升麻1兩,當歸1兩,人參1兩,生薑5兩(切),麥門冬(去心)3兩,芍藥3兩,大棗20枚(擘),遠志(去心)2兩,茯苓2兩,大...
治陰虛發熱 解毒消腫 清肌退熱 處方來源柴胡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史載之方》卷上。具有疏風解表,滋液潤腸之功效。主治表邪未解,津液內虛,惡風發熱,頭痛目眩,咽乾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義羊肉當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具有養血散寒,和解表里之功效。主治產後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來寒熱,若中風乏氣力。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牛膝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七。主治胎動安不得,尚在腹,母欲死。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 重要文獻摘要四妙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六九。具有解毒清熱之功效。主治小兒麻痘瘡。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