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黃耆湯
正文
桂枝加黃耆湯來源
《金匱要略》卷中。組成
桂枝 芍藥 甘草各6克 生薑9克 大棗12枚
桂枝加黃耆湯,中藥藥方,出自《金匱要略》卷中。用於黃汗,兩脛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則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黃疽脈浮,有表虛症狀者。
脾肺兩虧,清陽不能敷布,而衛氣不密,故腠理空疏,汗出不止焉。 黃耆補中固衛,白朮燥濕健脾,白芍斂陰和營血,桂枝行陽溫衛氣,炙草緩中益胃,姜、棗調營和衛也...
參考資料功用溫中補氣,和里緩急。
正文 來源 異名 組成 用法黃耆建中加當歸湯主治虛勞病,陰陽氣血俱虛,里急腹痛,喜溫喜按,形體羸瘦,面色無華,心悸短氣,自汗盜汗。現用於胃、心、肺等慢性消耗性疾患。
方劑名稱 方劑別名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桂枝加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調和營衛,行陽散邪之功效。主治黃汗之病,兩脛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
歌訣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主治黃汗,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傷寒脈沉,咽痛自汗。
方劑1 方劑2黃耆,中藥材名。本品為豆科植物黃耆或內蒙黃耆等的乾燥根。秋季採挖。除淨泥土,切去根頭部及支根,曬乾後分別打捆。或曬至六、七成乾,捆成小捆,再曬乾。功能主...
桂枝黃耆湯出自醫學典籍《直指》卷十六,用於黃汗自出,發熱身腫,小便不利。
方劑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療風痹。適當加減可治療肩周炎、末梢神經炎、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后遺症等疾患。有報導以本方加牛膝、紅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療末梢...
出處 功效 藥物組成 藥方用法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