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芍藥湯

黃耆芍藥湯

黃耆芍藥湯主治鼻衄血多,面黃,眼澀多眵,手麻木。

黃耆芍藥湯

正文

黃耆芍藥湯

來源

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

葛根 羌活各15克 升麻30克 炙甘草60克 白芍藥 黃耆各90

用法

上藥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食後服。

方解

放射性腸炎為腸癌、宮頸癌、宮體癌或其他盆腔腫瘤在放療過程中的併發症。病人常見表現有腹瀉,腹痛,膿血便,排便次數增加,甚至每日多達20~30次。現代醫學對此症採用抗生素加糖皮質激素治療,可緩解症狀,但療效不易鞏固。中醫學認為,此屬氣虛滑脫,氣滯血瘀,絡脈受損。治宜益氣固攝,祛瘀生新,通絡止痛。本方用生黃耆一可益氣升提,二是生肌托毒;黃耆與白朮相配,可健脾祛濕;黃耆與血竭、龍骨相伍可祛瘀生新,補氣澀腸;方中芍藥甘草乃仲景芍藥甘草湯,可緩急止痛;方中蒼朮、雞內金、薏苡仁可健脾運脾,化濕辟濁,與苦參相合,又增添了解毒辟濁之功。本方可治療因放射線照射引起的腸黏膜充血、水腫、細胞損傷,改善由此所致的腹痛、腹瀉、裏急後重、膿血便等症狀,且有護肝、抗腫瘤復發和轉移之功效。

臨床運用

如大便次數增多,裏急後重嚴重者加黃連5g、敗醬草15g;膿血便較多者加生地榆10g、三七粉3g(沖服);女性陰道膿性分泌物增多者加明礬6g、土茯苓15g,並用此藥渣煎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鐘。本方應連續服用7~15天。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黃耆生地湯
黃耆散
黃蓍丸
黃蓍羌活飲
黃蓍酒
黃耆解肌湯
黃耆豆湯
黃耆貼
黃耆赤昆湯
黃耆酒
黃耆防風湯
黃耆鱉甲湯
黃耆鱉甲飲
黃耆白朮湯
黃耆白芷湯
黃耆益氣湯
黃耆竹葉湯
黃耆粥
黃耆糯米湯
黃耆紫草人參湯
黃耆羌活飲
黃耆芍藥湯
黃耆茯神湯
黃耆茵陳散
黃耆葛根湯
黃耆薤白湯
黃耆補中湯
黃耆補氣湯
黃耆大補腎湯
黃耆姜苓湯
黃耆平補湯
黃耆建中加當歸湯
黃耆當歸丸
黃耆托里散
黃耆搜風湯
黃耆木蘭散
黃耆束氣湯
黃耆汁
黃耆浸酒
黃耆煎
黃耆煮散
黃耆理中湯
黃耆五味子散
黃耆五味散
黃耆人參湯
黃耆人參牡蠣湯
黃耆六君子湯
黃耆內消湯
黃耆十味散
黃耆十四味丸
黃耆四君湯
黃耆四物湯
黃耆固真湯
黃耆地骨皮散
黃耆地黃丸
黃耆膏
黃耆補胃湯
黃耆芩術湯
黃耆當歸湯
黃蓍六一湯
黃耆十補湯
黃耆衛元湯
黃耆甘草湯
黃耆九物湯
黃耆補肺湯
黃耆茯苓湯
黃蓍湯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耆柴胡湯
黃耆桂枝五物湯
黃耆六一湯
黃耆桃紅湯
黃耆內托散
黃耆飲
黃耆湯
黃耆建中湯
黃耆鱉甲散
黃耆當歸散
黃耆茯神散
黃耆益損湯
黃耆丸
黃耆補血湯
黃耆赤風湯
黃耆白朮散
黃耆柏子仁散
黃耆五味飲
黃耆茯苓散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
黃耆八珍湯
黃耆防風飲子
黃耆膏子煎丸
黃耆葛花丸
黃耆內托湯
黃耆當歸人參湯
黃耆除熱丸
黃耆煎散
黃耆白芷膏
黃耆牛膝散
黃耆必安丹
黃耆雞首煎
黃耆羌活丸
黃耆外托散
黃耆五兩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