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熟地5兩,人參1兩半,黃耆3兩(蜜炙),鱉甲3兩(醋炒),當歸3兩,茯苓1兩半,白芍1兩半(酒炒),麥冬3兩(去心),桂心1兩半。出處
《醫略六書》卷三十。主治
產後氣血兩虧,虛寒內伏而清陽不振,營陰暗傷,寒熱倦怠,將成蓐勞,脈數虛弦軟澀者。用法用量
姜、棗湯煎5錢,去滓溫服。製備方法
上為散。各家論述
熟地補陰滋血以資血室,人參補氣狀元以壯氣海,黃耆補氣益衛,當歸養血益營,鱉甲滋肝腎以散結,麥冬潤肺燥以生津,白芍斂陰和血脈,桂心溫經散寒邪,白茯苓清治節以和中也。為散,姜、棗湯煎,使氣血內充,則虛寒自散而清陽敷布,營陰暗復,安有寒熱倦怠之患乎?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