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1
【處方】人參、黃耆、白朮、甘草、五味子、麥門冬、陳皮。
【功能主治】補肺。主陽厥氣虛,一名熱厥,上寒下熱。
【用法用量】加薑汁、竹瀝,水煎服。
![證治寶鑑](/img/5/534/nBnauM3XxIjN5UTOzgDM4YDO3QTM4gDN2EDM0QTNwAzMxAzL4A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陽虛,加附子。
【摘錄】《證治寶鑑》卷一
方劑2
【處方】黃耆1錢(蜜炒),人參5分,白朮5分,陳皮5分,半夏5分(薑汁炒),當歸5分(酒炒),川芎5分,藁本5分,甘草(炙)5分,升麻3分,黃柏3分(酒炒),細辛3分。
【製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氣虛頭痛。
【用法用量】加生薑3片,水煎服。
![《回春》](/img/8/124/nBnauM3XxgjN2czNwkDM4YDO3QTM4gDN2EDM0QTNwAzMxAzL5A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摘錄】《回春》卷五
方劑3
【處方】補中益氣湯加紅花、黃柏。
【功能主治】氣虛皮痹,皮麻不知癢與疼。
【用法用量】 秋,加五味子;夏,加黃芩;冬,加桂枝皮。
【摘錄】《金鑒》卷三十九
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