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鱉甲散

主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忡,日晚潮熱,夜有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渴,咳唾稠粘,時有膿血。男女虛熱,身瘦,五心煩熱,四肢怠惰,咳嗽咽乾,自汗食少。

基本信息

正文

黃耆鱉甲散

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組成

人參 肉桂(去粗皮)苦梗各50克 生乾地黃(洗,焙乾)100克 半夏(煮) 紫菀(去蘆) 知母 赤芍藥 黃耆 甘草(爁) 桑白皮各75克 天門冬(去心,焙) 鱉甲(去裙襴,醋炙)各150克 秦艽(去蘆) 白茯苓(焙) 地骨皮(去土) 柴胡(去蘆)各100克

用法

上銼為粗末。每服8克,以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食後。

主治

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忪,日晚潮熱,夜有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渴,咳唾稠粘,時有膿血,

各家論述

1.《痰火點雪》:方意以黃耆治五勞羸瘦,寒熱自汗,補氣實表;以鱉甲治勞瘦,除骨節間勞熱結實,補陰補氣;以地骨皮治骨蒸煩熱;以秦艽、桔梗、人參,並主傳屍骨蒸,勞熱自汗;桑白皮去肺中水氣,及火熱嗽血;以天冬除肺氣,清肺熱,除咳痰;以紫菀止咳膿血,消痰益肺;以生地黃治咳嗽吐血;以知母瀉肺火,滋腎水,除命門相火;以柴胡治勞熱,消痰止咳;以甘草瀉火養陰補脾;以茯苓補五勞七傷,肺痿痰壅等症;以白芍利肺益脾,是方也,備15味藥品固繁,而用之亦精,猶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戰有不勝者乎!2.《醫方集解》:此手足太陰足少陽藥也。鱉甲、天冬、芍、地、知母滋腎水而瀉肺肝之火,以養陰也;黃耆、人參、桂、苓、甘草固衛氣而補脾肺之虛,以助陽也;桑皮、桔梗以瀉肺熱;半夏、紫菀以理痰嗽;秦艽、地骨以散內熱而除蒸;柴胡以解肌熱而昇陽,此表里氣血交治之劑也。
【摘錄】《局方》卷五(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黃耆生地湯
黃耆散
黃蓍丸
黃蓍羌活飲
黃蓍酒
黃耆解肌湯
黃耆豆湯
黃耆貼
黃耆赤昆湯
黃耆酒
黃耆防風湯
黃耆鱉甲湯
黃耆鱉甲飲
黃耆白朮湯
黃耆白芷湯
黃耆益氣湯
黃耆竹葉湯
黃耆粥
黃耆糯米湯
黃耆紫草人參湯
黃耆羌活飲
黃耆芍藥湯
黃耆茯神湯
黃耆茵陳散
黃耆葛根湯
黃耆薤白湯
黃耆補中湯
黃耆補氣湯
黃耆大補腎湯
黃耆姜苓湯
黃耆平補湯
黃耆建中加當歸湯
黃耆當歸丸
黃耆托里散
黃耆搜風湯
黃耆木蘭散
黃耆束氣湯
黃耆汁
黃耆浸酒
黃耆煎
黃耆煮散
黃耆理中湯
黃耆五味子散
黃耆五味散
黃耆人參湯
黃耆人參牡蠣湯
黃耆六君子湯
黃耆內消湯
黃耆十味散
黃耆十四味丸
黃耆四君湯
黃耆四物湯
黃耆固真湯
黃耆地骨皮散
黃耆地黃丸
黃耆膏
黃耆補胃湯
黃耆芩術湯
黃耆當歸湯
黃蓍六一湯
黃耆十補湯
黃耆衛元湯
黃耆甘草湯
黃耆九物湯
黃耆補肺湯
黃耆茯苓湯
黃蓍湯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耆柴胡湯
黃耆桂枝五物湯
黃耆六一湯
黃耆桃紅湯
黃耆內托散
黃耆飲
黃耆湯
黃耆建中湯
黃耆鱉甲散
黃耆當歸散
黃耆茯神散
黃耆益損湯
黃耆丸
黃耆補血湯
黃耆赤風湯
黃耆白朮散
黃耆柏子仁散
黃耆五味飲
黃耆茯苓散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
黃耆八珍湯
黃耆防風飲子
黃耆膏子煎丸
黃耆葛花丸
黃耆內托湯
黃耆當歸人參湯
黃耆除熱丸
黃耆煎散
黃耆白芷膏
黃耆牛膝散
黃耆必安丹
黃耆雞首煎
黃耆羌活丸
黃耆外托散
黃耆五兩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