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黃耆九物湯
來源
《醫醇剩義》卷一。
組成
黃耆6克 防風3克 黨參15克 茯苓6克 白朮3克 鹿膠4.5克(角霜炒) 獨活3克(酒炒) 牛膝6克 甘草1.5克 大棗2枚 生薑3片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氣虛,手足弛縱,食少神疲,不能步履。
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耆九物湯,本方來自《醫醇剩義》卷,主治氣虛,手足弛縱,食少神疲,不能步履症。
黃耆九物湯
《醫醇剩義》卷一。
黃耆6克 防風3克 黨參15克 茯苓6克 白朮3克 鹿膠4.5克(角霜炒) 獨活3克(酒炒) 牛膝6克 甘草1.5克 大棗2枚 生薑3片
水煎服。
氣虛,手足弛縱,食少神疲,不能步履。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本方劑由磁石(燒赤,醋淬7遍)3兩,防風(去叉)3兩,五味子2兩,甘草(炙,銼)1兩,玄參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牡丹(去心)2兩組成。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防己湯,中醫藥方,用於小兒感冒風濕之氣,失於解表,流注兩足疼痛,至兩膝浮腫,不能屈伸,轉成癱瘓等症。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殊功。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加甘草,發汗祛風力量雄。 大羌活湯 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獨活防己知;還把黃連...。 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為末共成方;專治熱實結胸證,瀉熱逐水效非常...
湯藥歌決 解表劑 瀉下劑 和解劑 清熱劑楊顒,字子昭,襄陽人也。 廖化,本名淳,中盧人也。 其故居,今置戍,因以為名。
簡介 襄陽耆舊記 卷第一 人物 襄陽耆舊記 卷第二 人物 襄陽耆舊記 卷第三 山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湯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九味羌活湯】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加甘草,發汗祛風力量雄。【大羌活湯】九味羌活...姜皮退腫良。攻補兼施【新加黃龍湯】新加黃龍草硝黃,參歸麥地玄海姜;滋陰養...
解表劑 瀉下劑 和解劑 清熱劑 袪暑劑加味八珍湯,是一種用於治療瘰癧虛弱者的中藥。
湯方一 湯方二 湯方三 湯方四 湯方五頹唐伸紙敏給者,俱不足當黃絹幼婦之稱者也。況沈江二子人可模楷,書能蒼蕞。今...席、烏夜啼之屬,謂之軟舞。阿遼曲、柘枝、黃獐、拂林、大渭州、達摩之屬...李商隱之楊柳枝云:“畫屏繡步障,物物自成雙。如何湖上望,只是見鴛鴦。”如醉...
內補湯的成分是由乾地黃4兩,升麻1兩,當歸1兩,人參1兩,生薑5兩(切),麥門冬(去心)3兩,芍藥3兩,大棗20枚(擘),遠志(去心)2兩,茯苓2兩,大...
治陰虛發熱 解毒消腫 清肌退熱 處方來源是具有燥濕化痰,平肝熄風功效的方劑。由半夏、天麻、茯苓、橘紅、白朮、甘草、蔓荊子等藥物組成。主治痰飲上逆,痰厥頭痛者,胸隔多痰,動則眩暈。噁心嘔吐。
半夏白朮天麻湯 《古今醫鑒》卷七 《醫學心悟》卷三 《脾胃論》卷下 《奇效良方》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