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黃耆1兩,白朮1兩,芍藥1兩,桂1兩,茯苓1兩,甘草1兩,人參1兩(去蘆),神曲1兩。
功能主治
諸虛不足,面黃食少,睏倦,潮熱有時。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加生薑、大棗煎,不拘時候服,每日3-4次。
來源
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耆白朮散具有主治諸虛不足,面黃食少,睏倦,潮熱有時等症。
黃耆1兩,白朮1兩,芍藥1兩,桂1兩,茯苓1兩,甘草1兩,人參1兩(去蘆),神曲1兩。
諸虛不足,面黃食少,睏倦,潮熱有時。
上(口父)咀。每服3錢,加生薑、大棗煎,不拘時候服,每日3-4次。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白朮黃耆散用於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黃耆,中藥材名。本品為豆科植物黃耆或內蒙黃耆等的乾燥根。秋季採挖。除淨泥土,切去根頭部及支根,曬乾後分別打捆。或曬至六、七成乾,捆成小捆,再曬乾。功能主...
組成: 黃耆1兩(銼),白茯苓1兩(去黑皮),人參1兩,白朮1兩,牡蠣(燒)1兩半,麥門冬半兩(去心,焙),陳橘皮(去白,切,焙)半兩...,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為散。參考資料《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
參考資料黃耆白朮湯具有主治婦人四肢沉重,自汗,上至頭,際頭而還,惡風,頭痛躁熱的功效。
方劑1 方劑2黃耆當歸散,本方來自《醫宗金鑒》卷,主治小便頻數,淋瀝不禁症。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丁香黃耆散,治小兒脾胃虛弱,不食,漸損榮衛,肌體羸瘦,時下利,面青白。
參考資料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黃耆內托散主治臀癰已成,服活血散瘀湯勢定者,欲其潰膿。
方劑1 方劑2 方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