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丸

黃耆丸主治婦人骨蒸煩熱,四肢羸瘦疼痛,口乾心躁,不得眠臥。具有補氣益精,養血安神,清肺熱,解勞熱,寬胸膈的功效。

方劑1

黃耆丸

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組成

黃耆 杜蒺藜 川楝子 茴香(炒) 川烏(炮,去皮、臍) 赤小豆 地龍(去土,炒) 防風(去蘆、叉)各30克 烏藥60克

用法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下;婦人醋湯送下。

功用

益氣溫陽,祛風舒筋。

主治

男子腎虧虛風上攻頭面虛浮,耳內蟬鳴,頭目昏眩,項背拘急;下注腰腳,腳膝生瘡,行步艱難,筋脈拘攣,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節酸痛,腰腿冷痛,小便滑數,及風痹癱瘓,遍身頑麻。婦人血風,肢體癢痛,腳膝緩弱,起坐艱難。

方劑2

處方來源《聖惠》卷七十。

藥物組成

黃耆1兩(銼),麥門冬1兩(去心,焙),人參3分(去蘆頭),黃芩3分,枸杞子3分,茯神1兩,百合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秦艽半兩(去苗),酸棗仁3分(微炒),柴胡1兩(去苗),赤芍藥半兩,知母半兩,鱉甲3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生乾地黃1兩,郁李仁3分(湯浸,去皮,微炒)。

方劑主治

婦人骨蒸煩熱,四肢羸瘦疼痛,口乾心躁,不得眠臥。

方劑功效

補氣益精,養血安神,清肺熱,解勞熱,寬胸膈。

用藥禁忌

郁李仁、杏仁雖能潤燥,然大便滑者不宜。

製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不拘時候,以清粥飲送下。

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黃耆生地湯
黃耆散
黃蓍丸
黃蓍羌活飲
黃蓍酒
黃耆解肌湯
黃耆豆湯
黃耆貼
黃耆赤昆湯
黃耆酒
黃耆防風湯
黃耆鱉甲湯
黃耆鱉甲飲
黃耆白朮湯
黃耆白芷湯
黃耆益氣湯
黃耆竹葉湯
黃耆粥
黃耆糯米湯
黃耆紫草人參湯
黃耆羌活飲
黃耆芍藥湯
黃耆茯神湯
黃耆茵陳散
黃耆葛根湯
黃耆薤白湯
黃耆補中湯
黃耆補氣湯
黃耆大補腎湯
黃耆姜苓湯
黃耆平補湯
黃耆建中加當歸湯
黃耆當歸丸
黃耆托里散
黃耆搜風湯
黃耆木蘭散
黃耆束氣湯
黃耆汁
黃耆浸酒
黃耆煎
黃耆煮散
黃耆理中湯
黃耆五味子散
黃耆五味散
黃耆人參湯
黃耆人參牡蠣湯
黃耆六君子湯
黃耆內消湯
黃耆十味散
黃耆十四味丸
黃耆四君湯
黃耆四物湯
黃耆固真湯
黃耆地骨皮散
黃耆地黃丸
黃耆膏
黃耆補胃湯
黃耆芩術湯
黃耆當歸湯
黃蓍六一湯
黃耆十補湯
黃耆衛元湯
黃耆甘草湯
黃耆九物湯
黃耆補肺湯
黃耆茯苓湯
黃蓍湯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耆柴胡湯
黃耆桂枝五物湯
黃耆六一湯
黃耆桃紅湯
黃耆內托散
黃耆飲
黃耆湯
黃耆建中湯
黃耆鱉甲散
黃耆當歸散
黃耆茯神散
黃耆益損湯
黃耆丸
黃耆補血湯
黃耆赤風湯
黃耆白朮散
黃耆柏子仁散
黃耆五味飲
黃耆茯苓散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
黃耆八珍湯
黃耆防風飲子
黃耆膏子煎丸
黃耆葛花丸
黃耆內托湯
黃耆當歸人參湯
黃耆除熱丸
黃耆煎散
黃耆白芷膏
黃耆牛膝散
黃耆必安丹
黃耆雞首煎
黃耆羌活丸
黃耆外托散
黃耆五兩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