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先天性因素很多原因都可引起髕股關節關節兩部分對合不良,如髕骨發育障礙,位置異常及股骨髁大、小異常,膝關節內、外翻及脛骨外鏇畸形等,均可使髕骨不穩定,產生髕骨半脫位或側傾,在髕骨滑動過程中,髕股關節面壓應力過度集中於某一部位,成為慢性損傷的基礎。
2.後天性因素
主要與勞動、運動姿勢與強度等有關,膝關節處於35°~50°半曲膝姿勢時,會明顯增加髕骨半脫位或側傾,以致加重髕股關節的外側磨損,如腳踏車、爬山、滑冰等的訓練,是本病的常見原因。膝關節長期在大強度負荷(包括過度肥胖狀態下)運動,也容易加重髕骨軟化症。
臨床表現
任何年齡段都可出現,運動員和中老年女性患者為多見,許多小孩得的所謂“生長痛”者,常與本病有關。青少年在早期階段,表現為膝關節前側疼痛,休息後好轉,隨病程延長,疼痛時間多於緩解,下樓時加重,嚴重時常需側身橫著下樓,下樓或行走時常突然無力摔跤,俗稱“打軟腿”,膝關節怕冷,膝關節可反覆腫脹積液,常誤診為“風濕”。病情進一步發展加重時,下蹲困難,夜間疼痛,而影響睡眠和正常生活。晚期由於磨損嚴重,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關節腔內可出現關節積水和游離體,造成關節內絞鎖,突然卡住關節等。檢查
典型查體所見為髕骨碾磨試驗(+);有磨檫音,但大關節間隙無壓痛。繼發滑膜炎可出現關節積液,此時浮髕試驗陽性。病程長者,有股四頭肌萎縮。臨床X線檢查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X線軸位檢查可見髕骨側傾或半脫位(箭頭所示),外側間隙變窄,髕股關節外側過量長期的磨損,會造成相應關節軟骨下骨硬化,髕骨側位X線片可見“月芽樣”骨硬化影(圖3箭頭所示)。CT或磁共振(MRI),也可看到髕骨軟骨破壞現象(圖3箭頭所示)。
診斷
上述臨床症狀加上典型的膝關節軸位檢查可見髕骨側傾或半脫位,髕股關節外側間隙變窄,即可診斷。鑑別診斷
髕骨軟化症常誤診為半月板損傷、“缺鈣”、“風濕”。治療
1.非手術療法(1)藥物治療西樂葆、扶他林、泰諾林等等,但藥物只是止疼不治病,因為得病的根源--股四頭肌內側頭髕骨的磨損繼續在進行,到一定程度,藥效就沒用了,只能做手術。
(2)體療伸膝繃勁操如圖4箭頭所示,(已有膝關節伸不直的,在膝關節上負加5-6斤重的沙袋助壓)。但它無法單獨鍛鍊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只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具體做法:膝上放5--6斤沙袋(加熱或不加熱均可),曲膝30度,(因為曲膝30度時,鍛鍊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為主)然後用力向下繃勁5秒,放鬆,間隔5~6秒鐘,再重複下一次,每天練習2、3次,每次半個小時。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為了克服髕骨向外側傾或半脫位,試圖從根本上解除髕骨軟化症發病的病因。
(1)膝關節支持帶的外側松解,內側重疊縫合。
(2)韌帶轉移法。
(3)脛骨結節內移術或截骨術。這些過去使用了幾十年的方法,因切口和手術創傷較大而放棄。人工髕骨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單純的嚴重的髕股關節炎有一定療效。
3.關節鏡治療
是檢查治療髕骨軟化症中後期病例的一個不錯的方法,但單純的“刨削術”,已證明效果不佳,“膝關節外側支持帶的松解術”有短期效果,但不能持久,容易復發,因切開的支持帶容易結疤粘連回去。
4.選擇性股四頭肌電刺激療法
其治療的原理是用BZY-髕骨軟化症治療儀選擇性刺激股四頭肌內側頭,使其單獨收縮鍛鍊強壯,使股四頭肌的四個頭建立了新的平衡,阻斷髕骨軟化症發病惡性循環。效果不錯,治療儀治療時,肉眼可見四頭肌內側頭肌肉隆起,X線片可見髕骨半脫位或側傾矯正圖5箭頭所示。能明顯緩解症狀;防止病情加重。外側支持帶的松解術加選擇性股四頭肌內側頭肌肉電刺激,有望解決髕骨軟化症這一難題。
預防
關鍵要了解得病根本原因,採取科學的保健和治療方法並應及早進行。1.認識髕骨軟骨的生理性磨損規律
年齡意味著磨損:15歲以前: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疼痛多發在膝關節附近,小孩的所謂“生長痛”多見。15歲~30歲: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不知疲倦地用。但能緩衝衝擊髕骨軟骨僅是3~5毫米厚,由於無神經分布,不知痛或疼痛1~2天自然“好了”,所以在15~50歲很長一段時間無“預警信號”。30歲~40歲:有輕度磨損,為脆弱期,可出現短期的膝關節酸痛,不引人注意。40歲~50歲:經常在走遠路後,膝關節就出現酸痛,應該開始保養關節了。50歲以上:膝關節疼痛常發而明顯,軟骨快全層磨損,關節炎開始發生(它是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接近終點的信號)。人的膝關節軟骨退變,在30歲以後就開始了。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可見自然磨損進展慢,不正常磨損才致病,所以對膝關節的保健應及早進行。有髕骨軟化症要及早矯正髕股關節關節兩部分對合不正常,不要症狀重了才治療。
2.避免劇烈運動
避免不科學的持續性蹲位和劇烈的運動,如爬山、爬樓梯等膝關節屈曲位負重用力的鍛鍊。避免突然改變鍛鍊的強度,目前依然有人在做“站樁”試圖增強膝關節力量和耐力的活動,這絕對不適合髕骨軟化症患者,因為在屈膝35°~50°範圍內髕骨向外滑出力加大,髕骨軟骨所受到壓力和摩擦也最大,所以不少人做後症狀加重。人們要懂得如何避免不正當的膝蓋負重:躺下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0。站起來和走路時負重大約是上半身體重1~2倍。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是3~4倍。跑步時,則是4倍。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6倍。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8倍。
3.保持合適體重
保持合適體重以降低作用於膝關節上的重力,上面已談了肥胖也會增加膝關節的退行性疾病的危險。
4.股四頭肌與老年人膝關節穩定性的關係
國外已有文獻報導關節周圍肌肉較強壯、發達時,關節的骨性關節炎發病率可降低80%,發生時間也較晚。我們都知道,股四頭肌內側頭在膝關節最後30度伸直和鎖定膝關節、保持膝關節穩定性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它的強壯和發達有利於穩定膝關節,不但可治療髕骨軟化症還可減少膝關節內不正常的撞擊,可減少骨性關節炎發病率,保持膝關節正常。